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习近平曾发表演讲指出,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 000多年历史了。2 000多年前诸子百家的许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习近平主席的上述讲话旨在表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特色鲜明B一脉相承、稳定不变C博采众长、包容差异D博大精深、始终领先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根据“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独特的价值体系”等关键信息可以选出A。B错在“稳定不变”上。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错在“始终领先”上。答案:A2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中国许多文化遗产都显示着古人的文化智慧。以四川都江堰为例,这个至今仍解决着成都平原灌溉和排洪问题的文化遗产,并没有像今天的我们,采取筑高坝、挖深坑这些过于影响自然、影响环境的行动。上述发言说明()科学技术对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作用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水利工程建设要全面回归古代智慧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都江堰等古代工程科技显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整体性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实用性,对今天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故正确;错误,文学艺术对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作用;错在“全面回归”上。答案:C32014年8月22日,“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广西壮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170余件(套),展现了广西壮族数千年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节庆文化等。这说明()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分割、存在差异壮族对中华文化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融、渐趋一致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材料强调壮族文化独具特色,体现了;错在“相互分割”上,没有看到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共性;中“渐趋一致”说法错误。答案:C4剪纸,又叫刻纸,经过一代代传承与创新,浙江温州形成了乐清细纹刻纸、平阳太平钿剪纸、苍南点色剪纸等流派,其中乐清的细纹刻纸以“纤如发丝、工整细腻”的风格著称于世,最为典型。其得名是因为该刻纸刀法讲求“细”字,最好的艺人能在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到54根线条,被称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这集中展示了中华文化_的特点。()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B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温州乐清细纹刻纸艺人的精湛技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正确;A、D不符合题意。答案:C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之一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华文明,具体说来,汉字和史书典籍最有说服力,故选。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答案:C6闽南文化是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一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闽南文化()传承创新,包容一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底蕴厚重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闽南文化是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一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体现了;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错在“包容一切”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7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取得成功之后,中央电视台又在2014年推出中国成语大会,该节目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文化热潮,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这档节目火爆荧屏()说明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彰显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说明汉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大众传媒对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传承汉字文化具有推动作用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大众传媒的作用。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播表现出强烈兴趣说明了,当选;材料体现了大众传媒对传承汉字文化、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的作用,故入选。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答案:D8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综合而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育价值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等知识。中国戏曲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源于实践,且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符合题意。错误,它看到了不同戏曲剧种的差异,但否认了它们之间的交流融合。错在“永不过时”上。答案:B9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我们要重视公共外交,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民族形象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交流等知识。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体现了;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说明了。材料不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排除。说法错误,应当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答案:C10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地域环境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等知识。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符合题意,故选A。错在“决定”上;错在“统一”上。答案:A112014年5月,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举办“五四”青年节特别调查:你的梦想是什么。此举引发广大青年对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个人梦想等问题的关注与热议。中国梦激励着每一个青年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表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文化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青年的进步具有积极作用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中国梦激励着每一个青年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体现了,故选A。错误,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错误,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社会发展和青年的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答案:A12当地时间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强调,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 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 000多年前诸子百家的许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这段话进一步佐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力量,故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的指向性不一致。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13(14分)2014年秋季,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删除了旧版中的全部8首古诗,由此引发了热议。赞成者认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删光古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必为此操心。古诗诵读对部分聪明的孩子而言不难,但课本应该尽量适应大多数孩子的需要。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也是他们这个年龄很难领会的,更适合他们的,应该是儿歌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反对者则认为,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最能体现汉语言之美,让孩子从小接触一些朗朗上口、韵律优美的古诗,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文字和韵律之美。与一些地方动不动就让孩子穿汉服、行开笔礼相比,课文中这些古诗承载的传统文化,其实更容易被孩子接受。(1)你是否赞成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删除经典古诗?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理由。(8分)(2)习近平说,应该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为强化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提出合理建议。(6分)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创新、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知识。第(1)问,要了解材料中的赞成者或反对者的论据,找到其在文化生活中的依据,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加以阐述即可;第(2)问,首先要明确民族文化基因嵌在学生脑子里,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接受并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要从开展教育传承活动、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论述。答案:(1)不赞成: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经典古诗属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删除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4分)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削弱古诗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增强民族自信心。(4分)赞成: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删除经典古诗是教育具有选择性的体现,适应了一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4分)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内容应顺应时代,删除古诗增加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4分)(2)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古诗词吟诵赏析活动,培养人们对古诗词的兴趣。(2分)创新古诗词传承的方式,利用大众传媒与现代技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古诗词文化。(2分)推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让广大师生认识到传承经典古诗词的重要意义,调动教师开展古诗词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2分)14(12分)邓州助人为乐的退休职工张才选、捐肾救子的农妇李化珍、火海救父“最美女孩”闫倩玉、“京城活雷锋”孙天丛、“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等人的事迹,都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2014年6月25日,中宣部发布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编外雷锋团”把雷锋精神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使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弘扬了雷锋精神,用行动践行着、传承着、弘扬着雷锋精神,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编外雷锋团”是如何传承雷锋精神的。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弘扬中华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 DB65T 4045-2017 气象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资源池建设技术规范
- 智慧+安全政务云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 全息影像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
- 保健品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
- 智能系统与人类关系-洞察及研究
- 住宅楼工程建设合同3篇
- 胡萝卜购买合同书4篇
- 防养老诈骗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品牌文化渗透方法-洞察及研究
- 《电动汽车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技术规范》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开学季饮品店促销方案(2篇)
- 布病脊柱炎影像学表现
- 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防范措施清单
- 钢管及配件报价单
- 成功学习方法助你事半功倍
- 河北盛都温泉假日酒店有限公司盛都地热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