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2007 2008 学年第2 学期课 程 名 称仪器分析系(部)化学化工系教研室(实验室)分析化学授 课 班 级07级化学教育(专科)主 讲 教 师职 称 使 用 教 材华中师大等院校编二八 年 九 月 教 案(首页)课 程名 称仪器分析总计: 72 学时课 程类 别专业必修学分/学时讲课: 72 学时实验(践): 学时上机: 学时任 课教 师授课对 象专业班级:专科) 共 1 个班基要本参教考材资和料主1. 华中师范大学等三校合编. 分析化学(下册)(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 邓勃,宁永成,刘密新,仪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4. 武汉大学编.仪器分析习题精解.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如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有关的定律、公式及其应用。知道有关仪器的结构,如仪器由几部分组成,有哪些重要部件,简单工作过程。了解各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掌握各方法的分析步骤和数据处理。了解各方法对样品的要求与样品的处理,实验条件的选择,基本数据的运用,分析数据的处理。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化学是是测量和表征的科学,也是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分析是现代分析化学重要内容,是一门定性定量的科学。学习仪器分析,应重点掌握三方面的内容: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与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原理、结构、作用、方法为教学重点,各类仪器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根据我校的实验条件,就仪器分析方法而言,重点掌握紫外-可见吸收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法以及电位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可作为教学重点。注: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 绪论 1-1仪器分析简介1-2仪器分析法的内容及其分类 1-3仪器分析发展趋势1-4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教学目的、要求:熟悉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区别;掌握仪器分析方法分类;了解仪器分析发展趋势;掌握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1 仪器分析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区别3. 光谱分析和非光谱分析的本质 4标准曲线、灵敏度、检出限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 绪论1-1仪器分析简介1-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 1-2仪器分析的特点1-2仪器分析法的内容及其分类2-1光学分析法 2-2电化学分析法 2-3色谱法 2-4其他方法1-3仪器分析发展趋势3-1电子计算机与仪器联用 3-2仪器互联1-4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 4-1标准曲线 4-2灵敏度4-3精密度 4-4 检出限多媒体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随堂提问讨论 作业p73,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华中师范大学等三校合编. 分析化学(下册)(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邓勃,宁永成,刘密新,仪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4.武汉大学编.仪器分析习题精解.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教学反思:本课程与化学分析同时开设,对于专科学生难度很大。 建议:应该在学完分析化学(上册)的基础上再开设。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2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 光学分析导论 2-1电磁辐射2-2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3 光学分析法分类教学目的、要求:熟悉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掌握光学分析方法的分类;掌握原子光谱的产生;了解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的特征和结构;了解原子光谱项和光谱选择定则;熟悉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产生。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电磁辐射、电磁波谱和光谱的产生本质 2.光谱项、分子能级3. 光谱法和非光谱法 4.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2 光学分析导论2-1电磁辐射1-1 波粒二象性 1-2辐射能参数 1-3辐射能的特性1-4电磁波谱强调:各个辐射区所对应的能级跃迁类型,特别要学生关注近紫外区、可见区、红外区所对应的能级跃迁类型。2-2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2-1原子光谱 2-2分子光谱 2-3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重点讲清楚:1.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的形状上的区别 2.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区别,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两者纵坐标的区别2-3 光学分析法分类3-1光谱法3-2非光谱法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 作业p151(1,4,8),3,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学生对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的形状上的差别不太理解。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3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3-1概述 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分子光谱的产生及其类型; 掌握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掌握吸收光谱(曲线)的本质; 理解影响紫外可见吸收波长和吸收强度的主要因素;理解电子跃迁类型和吸收带。教学重点及难点:1. 吸收光谱(曲线)2.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与电子跃迁类型3. 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与电子跃迁类型4. 生色基助色基红移紫移5. 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3-1概述1-1分子光谱的产生 1-2分子光谱的类型1-3吸收光谱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1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1 跃迁类型2 吸收带提请学生注意1.两类重要的跃迁和K、R、B带的跃迁类型及特点 2.助色团对两类重要跃迁能级的影响:助色团的n电子与双键共轭,结果使双键减弱而单键加强,从而使p、p皆能级升高,但p能级升高程度较大,所以pp红移;共轭使n能级降低,所以np蓝移2-2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讲清楚金属离子影响下的配位体的pp跃迁(举例说明)2-3 影响吸收谱带的因素 1分子结构的变化2溶剂效应3 温度及其它因素重点讲清溶剂极性增大对两类重要的跃迁能级的影响。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 作业p301,4,5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4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3-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组成部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了解紫外分光光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了解紫外分光光度一些新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作用;2. 紫外光谱的定性; 3. 定量分析方法;4. 络合物络合比和稳定常数测定、催化动力学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3-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1主要组成部分 1 光源2 分光系统3 吸收池4 检测系统5 记录显示系统强调学生掌握本仪器的主要部件及个部件的主要作用。3-2分光光度计的类型讲清楚三类分光光度计的区别(性能及优点)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4-1定性分析与学生共同归纳各类有机物吸收光谱的特征。4-2定量分析1单组分定量方法2多组分定量方法3双波长法、等吸收波长法、系数倍率法4导数分光光度法各自的特点4-3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316;补充1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5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 红外吸收光谱法4-1概述4-2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红外光谱的特点;掌握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掌握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了解振动频率计算公式;熟悉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了解红外光谱中的重要区段教学重点及难点: 1. 表红外吸收光谱示方法2.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3. 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4. 官能团区的几个重要基团特征吸收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4红外吸收光谱4-1概述 1-1特点 1-2表示方法4-2红外吸收基本理论2-1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2-2分子的振动形式1 振动频率计算公式强调:振动频率与化学键强度及成键两原子的相对质量关系;2 振动类型 3 振动自由度:自由振动数与峰数目的关系;4 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 解释:偶极矩变化的平方与峰强度关系。2-3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1 官能团区2 指纹区3 红外光谱中的重要区段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 作业p501,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6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 红外吸收光谱法4-2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4-3 红外光谱仪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解影响红外光谱吸收波长、吸收强度的主要因素;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主要特征;了解红外光谱仪的类型和特点,仪器各主要部分的构造及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基团的特征吸收2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3. 红外光谱仪的类型和特点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4 红外吸收光谱法4-2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2-3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2-4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1 内部因素2 外部因素 3物质的状态以及溶剂的影响解释清楚:各种因素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原因4-3红外吸收光谱仪3-1红外吸收光谱仪主要部件3-2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 3-3付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主要讲清红外检测器的基本原理4-4红外吸收光谱分析4-1试样的制备方法 1 固态试样的制备 2 液态试样的制备 3 气态试样的制备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516,7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7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 红外吸收光谱法4-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5 分子发光分析法 5-1荧光分析法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过程;熟悉有机化合物图谱解析方法;掌握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掌握荧光分析基本原理;掌握荧光定量关系式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图谱解析的方法2. 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3. 荧光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4 红外吸收光谱法4-4红外吸收光谱分析4-2红外吸收光谱分析1 一般过程 2 图谱解析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两个实例3 定量分析(略讲)5 分子发光分析法 5-1荧光分析法1-1基本原理1 分子荧光的产生2 荧光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 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4 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讲清楚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区别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随堂提问讨论课堂练习:红外图谱解析 作业p661(1,4,7)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8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5 分子发光分析法 5-1荧光分析法5-2磷光分析法5-2化学发光分析法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荧光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以及方法应用;熟悉荧光分析仪器和紫外可见分光度计的异同点;了解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荧光分析仪的主要特点2. 磷光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基本原理3. 荧光分析法、磷光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5 分子发光分析法 5-1荧光分析法1-2荧光分析仪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主要讲清荧光分析仪器检测器与激发光源位置互相垂直,比较方框示意图1 光源2 单色器3 检测器1-3荧光法应用5-2磷光分析法2-1基本原理注意解释:1.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区别2.荧光发射光谱与磷光发射光谱的区别2-2磷光分析仪2-3磷光分析法的应用5-2化学发光分析法3-1基本原理3-2化学发光分析仪3-3化学发光分析应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 作业p663,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9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6-1概述6-2基本原理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一般步骤;了解原子光谱分析的发展历史及主要优点掌握原子光谱的产生;熟悉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熟悉自吸和自蚀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及难点: 1. 谱线强度的表达式2. 谱线的性质、原子总密度、激发温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3.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6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6-1概述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一般步骤1-2 原子光谱分析的发展历史1-3 原子光谱分析的主要优点6-2基本原理2-1原子光谱的产生2-2谱线强度1 谱线强度的表达式2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谱线的性质、原子总密度、激发温度3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931(1,4)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10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 原子发射光谱法6-3原子发射光谱仪器6-4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半定量分析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原子发射光谱仪基本结构及ICP的特点及工作原理;掌握光谱定性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的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2. 谱线黑度的概念、乳剂特性曲线光谱定性分析4. 光谱半定量分析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6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6-3原子发射光谱仪器3-1激发过程 3-2光谱仪1. 激发光源经典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2. 分光系统3. 检测器 摄谱法:谱线黑度的概念、乳剂特性曲线;光电法概述6-4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半定量分析4-1定性分析1 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2 铁标准图谱比较法、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4-2半定量分析 1 比较黑度法 2 显线法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931(2,9,10),7,16,18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1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6-5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6-6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应用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应用;掌握光谱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 2 内标法 3 工作条件的选择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6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6-5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 5-1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 5-2内标法1 分析线对2 选用的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标准3 摄谱法内 标法5-3标准工作曲线法5-4工作条件的选择 激发光源、电学参数、光谱仪、狭缝宽度、观察高度、气体参数、 分析线和分析线对5-5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6-6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应用 6-1特点 6-2主要应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9420,23,24,25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2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7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7-1 概述 7-2 AAS法的原理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原子吸收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过程;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差别;掌握谱线轮廓及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熟悉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的关系;掌握原子吸收法的测量原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原子吸收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关系2 谱线轮廓及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3. 原子吸收的测量(峰值吸收)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7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7-1概述1-1 AAS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1-2 AAS法基本过程 1-3 AAS法与AFS差别-2AAS法的原理2-1原子吸收线1 谱线轮廓2 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2-2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的关系2-3 AAS的测量1 积分吸收 2 峰值吸收3 原子吸收定量基础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221(1,3,4,5,8), 2, 5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3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7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7-3 AAS仪器7-4 AAS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组成;熟悉原子化过程的重要作用;熟悉原子吸收测量中的干扰及其抑制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原子化器的作用 2光源的作用以及光源调制的目的 3 原子吸收测量中的干扰及其抑制的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7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7-3 AAS仪器3-1锐线光源1光源的作用2空心阴极灯3光源的调制的目的及方法3-2原子化器1 火焰原子化2 非火焰原子化3-3 分光系统 3-4 检测系统3-5 AAS仪器的类型1 单光束型2 双光束型7-4 AAS法的干扰及其抑制4-1物理干扰及其抑制 4-2化学干扰及其抑制4-3电离干扰及其抑制4-4光谱干扰及其抑制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228, p12310(1,2,3),12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4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7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7-5 AAS定量分析7-6 原子荧光光谱法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熟悉灵敏度和检出限的概念;了解原子吸收法测定条件的选择;了解原子荧光的跃迁类型、理解荧光强度;了解原子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定量分析方法、测定条件的选择 2灵敏度和检出限的概念3 原子荧光法原理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7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7-5 AAS定量分析5-1定量分析方法1 标准曲线法2 标准加入法5-2灵敏度和检出限 1 灵敏度(特征浓度,特征质量) 2 检出限5-3测定条件的选择 1 分析线 2 光谱带 3 灯电流 4 原子化条件7-6原子荧光光谱法6-1基本原理 1 原子荧光的产生 2 原子荧光的类型 3 原子荧光的强度6-2仪器(激发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6-3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1定量分析方法 2 干扰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2317,18, 20,21,22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5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光学分析习题辅导8 电分析化学导论8-1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光学分析解题方法;掌握电分析化学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光学分析解题思路与技巧2. 电分析化学的分类及特点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光学分析习题辅导8 电分析化学导论8-1电分析化学方法分类1-1直接分析法 1 电导分析2 电位分析 3 极谱分析和伏安分析 4 库仑分析1-2电容量分析法 1 电位滴定2 电导滴定 3 电流滴定1-3电重量法 1 恒电流电解分析 2 控制电极电位电解分析多媒体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解题方法及问题讨论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16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8 电分析化学导论8-2化学电池8-3电极电位与液接界电位8-4电极的种类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了解电极溶液界面的传质过程;掌握电极的分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金属电极、膜电极、微电极和化学修饰电极基本概念2. 指示电极、参比电极、极化和去极化电极基本概念3. 电极的分类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8 电分析化学导论8-2化学电池 2-1原电池和电解池2-2电池的图解表示式2-3半电池反应8-3电极电位与液接界电位3-1电极电位3-2液接界电位3-3极化和过电位8-4电极的种类4-1根据电极的组成分类1 金属电极2 膜电极3 微电极和化学修饰电极4-2根据电极所起的作用分类1 指示电极2 参比电极3极化和去极化电极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335,6,7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17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9电位分析法9-1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和响应机理9-2 ISE的性能参数教学目的、要求:1. 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2. 电位选择性系数3. pH的测定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9 电位分析法9-1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和响应机理1-1离子选择电极(ISE)的分类 1 原电极 2 敏化电极1-2玻璃电极及其的响应机理 1 玻璃电极的构造 2 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 3 玻璃电极的特性 4 pH的测定1-3晶体膜电极的响应机理1-4液膜电极1-5气敏电极和酶电极9-2 ISE的性能参数2-1电位选择系数2-2线性范围和检测限2-3响应时间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543,4, 7,8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8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9 电位分析法9-3 ISE的定量分析方法9-4电位滴定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ISE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pH滴定原理;掌握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 测量体系(离子选择电极、参比电极、试液)2. 分析方法: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3. 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9 电位分析法9-3 ISE的定量分析方法 3-1测量体系3-2活度与浓度3-3标准曲线法3-4标准加入法 1 一次标准加入法2 连续标准加入法3-5测量误差9-4 电位滴定法4-1基本原理和特点4-2确定终点的方法 1 E-V曲线法2 一级微商法3 二级微商法4-3电位滴定法的应用和指示电极的选择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548,9,10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19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0 极谱分析法10-1极谱分析法概述10-2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极谱分析法的特点;掌握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极谱分析法的装置;熟悉极谱波的形成和极谱过程的特殊性.教学重点及难点:1. 极谱分析法的原理和装置2. 极谱过程的特殊性3. 滴汞电极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0 极谱分析法10-1极谱分析法概述1-1极谱分析法的发展 1 经典极谱分析法2 现代极谱新技术1-2极谱分析法的特点10-2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1极谱装置2-2极谱波的形成 1 残余电流部分2 电流上升部分 3 极限扩散电流部分2-3极谱过程的特殊性 1 电极的特殊性2 电解条件的特殊性2-4滴汞电极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891,3,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20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0 极谱分析法10-3极谱定量分析10-4极谱波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扩散电流方程式;了解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掌握干扰电流及消除方法;熟悉极谱波方程式.教学重点及难点:1. 扩散电流方程式2. 干扰电流及消除方法3. 半波电位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0 极谱分析法10-3极谱定量分析3-1扩散电流方程式3-2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1 毛细管特性2 溶液组分3 温度3-3干扰电流及消除方法 1 残余电流2 迁移电流3 氧波4 极谱极大 5 叠波、前波和氢波10-4极谱波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4-1极谱波的种类 1 可逆波和不可逆波2 还原波和氧化波4-2极谱波方程式4-3半波电位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899,10,11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21 课时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0 极谱分析法10-5极谱定量分析方法10-6极谱催化波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波高的测量方法;掌握极谱定量的方法;了解平行催化波.教学重点及难点:1. 波高的测量方法2. 极谱定量分析3. 极谱催化波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0 极谱分析法10-5极谱定量分析方法5-1波高的测量方法5-2极谱定量方法 1 标准曲线法 2 标准加入法10-6极谱催化波6-1平行催化波6-2氢催化波6-3络合物吸附波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8913,1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22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0 极谱分析法10-7单扫描极谱法 10-8循环伏安法10-9脉冲极谱法 10-10溶出伏安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单扫描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熟悉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脉冲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 各种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2. 各种伏安法的特点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0 极谱分析法10-7单扫描极谱法7-1基本装置7-2定量分析原理7-3特点和应用10-8循环伏安法8-1基本原理8-2应用10-9脉冲极谱法9-1基本原理9-2特点和应用10-10溶出伏安法10-1阳极溶出伏安法10-2阴极溶出伏安法10-3溶出伏安法中的电极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18915,16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23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1电解及库仑分析法11-1电解分析法11-2库仑分析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了解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装置;掌握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基本原理;了解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 分解电压和析出电位、控制电流电解法、控制电位电解法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3. 法拉第电解定律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1 电解及库仑分析法11-1电解分析法1-1基本原理1-2电解分析法种类及应用11-2库仑分析法2-1基本原理2-2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2-3库仑滴定法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2063,7,9,10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24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2 色谱分析法12-1概述 12-2色谱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熟悉色谱法色谱法基本概念和不同的分类方法;掌握色谱流出曲线和基本术语。教学重点及难点:1. 色谱法色谱法基本概念和不同的分类方法2. 色谱流出曲线和基本术语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2 色谱分析法12-1概述1-1色谱法简介1-2色谱法分类 1 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气-固、气-液、液-液、液-固色谱 2 按固定相的形式分类 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 3 按分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空间排阻色谱1-3 GC分离过程及相关术语 1 GC分离过程2 色谱流出曲线和常用术语 色谱流出曲线(基线、峰高、半峰宽、标准差、底宽)保留值(保留时间、死时间、保留体积、死体积、相对保留值)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2401,9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25 课时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2 色谱分析法12-2色谱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塔板理论概念和有关计算公式掌握分配系数、分配比、色谱基本保留方程式熟悉速率理论教学重点及难点:1. 分配系数2. 塔板理论和相关公式3. 速率理论原理和相关公式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2 色谱分析法12-2色谱基本理论2-1塔板理论 1 分配平衡 (1) 分配系数 (2) 分配比 (3) 色谱基本保留方程式 2 塔板理论 (1) 塔板理论概念 (2) 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峰半峰宽度或峰底宽度的关系 (3) 有效理论塔板数2-2速率理论1 范第姆特方程:H=A+B/U+Cu(1) 涡流扩散项 A (2) 分子扩散项 B/u (3) 传质项系数 Cu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24010,11,12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26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2 色谱分析法12-3 GC分离条件的选择 12-4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分离度及色谱分离基本方程了解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掌握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教学重点及难点:1. 分离度及色谱分离基本方程2. 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3. 固定相及其选择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2 色谱分析法12-3 GC分离条件的选择3-1分离度及色谱分离基本方程1 分离度 2 色谱分离基本方程3-2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1载气及其流速2 柱温3 固定液和担体4 进样时间和进样量12-4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4-1固定液4-2载体4-3固体吸附剂4-4新型合成固定相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2405,6, p24113,1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27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2 色谱分析法12-5气相色谱仪 12-6定性和定量分析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理解几种检测器的原理掌握气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掌握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 分离系统2. 检测器3. 经验规则推测定性分析法4. 定量分析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2 色谱分析法12-5气相色谱仪5-1气路系统5-2进样系统5-3分离系统 1 填充柱 2 毛细管柱5-4温控系统5-5 检测器 1 热导池检测器2 氢火焰电离检测器 3 电子捕获检测器4 火焰光度检测器12-6定性和定量分析6-1定性分析6-2定量分析法 1 峰面积测量2 定量校正因子3 定量分析方法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2403, p24112,17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28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2 色谱分析法12-7高效液相色谱法 12-8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掌握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 HPLC类型 2. 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2 色谱分析法12-7高效液相色谱法7-1HPLC的特点7-2HPLC仪器 1 高压输液系统 2进样系统3分离系统 4检测器7-3 HPLC类型 1 吸附色谱2 分配色谱 3 化学键合相色谱 4 离子交换色谱5 离子色谱6 凝胶色谱12-8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8-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选择8-2根据溶解性选择8-3根据分子结构选择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作业p24119,20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29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3 核磁共振波谱法 13-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3-2核磁共振谱主要参数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核磁共振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以及核磁共振的产生;了解核磁共振中的弛豫过程;熟悉化学位移的产生和表示以及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教学重点及难点:1. 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以及核磁共振的产生2. 化学位移的产生和表示 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13 核磁共振波谱法13-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1 原子核原子核的磁性1-2核自旋能级和核磁共振 1 核自旋能级 2 核磁共振1-3核自旋能级分布和驰豫 1核自旋能级分布 2 核自旋驰豫13-2核磁共振谱主要参数2-1化学位移1屏蔽常数和化学位移2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电负性、化学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氢键和溶剂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随堂提问讨论p2611(1,2),2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同前教学反思:仪器分析课程教案课次 30 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3 核磁共振波谱法 13-2核磁共振谱主要参数 13-3 HNR波谱仪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核磁共振谱的特征; 熟悉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现象;熟悉峰面积和积分高度; 了解HNR波谱仪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 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的基本概念 2. 化学等价和磁等价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员工岗位职责说明书与绩效目标
- 科技创新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 采购货物合同范本及注意事项解析
- 双层3㎜厚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案
- 缺少党员活动方案
- 电厂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 酒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 八年级语文古诗科学探究专题作业
- 零售业客户投诉处理技巧训练
-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操课程设计
- 《西柏坡精神》班会课件
-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49-55项)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幼师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
- 人工智能一体化三维重建应用于胸外科的中国专家共识
- 前列腺恶性肿瘤查房课件
- 【北京·名师课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课件(第2课时)
- 接线端子公司国际市场营销方案
- 操作规程电脑绣花机安全操作规程
- 2023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