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程测量放样数据方法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线路工程测量放样数据方法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线路工程测量放样数据方法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线路工程测量放样数据方法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线路工程测量放样数据方法对比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路工程测量放样数据方法目录;1工程概况.;2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2.1施工测量组织机构.;2.2管理措施.;3施工准备.;4主要施工方法.;4.1平面控制.;4.目 录1 工程概况 . 12 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 . 12.1 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 12.2 管理措施 . 23 施工准备 . 34 主要施工方法 . 34.1 平面控制 . 34.2 高程控制 . 55 测量保证措施 . 66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 . 76.1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 76.2 测量控制桩的保护 . 76.3 控制桩点的复测. 77 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 . 87.1 工程的沉降观测. 87.2 周围原有建筑变形观测及护坡桩变形观测 . 8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机械信息研究院内,工程占地面积4416m2,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2层,地下3层。层高:地下三层4m,二层3.3m,一层4.2m,地上一层层高4.5m,二三层4.2m,四十二层3.2m。其中地下室部分东西方向16轴长16轴长48.6m。124.25m;(其中二期)南北方向AH轴长48.6m,地上部分东西19轴长67.2m,南北BG长36.0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8.900m,槽深13.85m。其中轴为一期工程,1016轴为二期工程。2 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2.1 施工测量组织机构测量工作是本工程的一个技术重点,为此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制的测量管理体系。技术部设测量组,配备专职测量人员及仪器,作业队设测量队,负责施工测量工作。施工队测设的测量成果都要经过项目部测量复测,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因此本工程施工测量设立两级测量机构,采用三级管理的模式进行。工程定位控制点、水准点引入施工区后须由甲方、监理共同校对合格后方准使用。各层轴线、标高控制线由作业队施测,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核验,核验通过报甲方、监理复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两级测量机构人员:项目部测量组 2人作业队测量队 4人三级管理框图如下:项目部总工程师技术部施工测量组作业队施工测量组 作业队施工测量组2.2 管理措施各级施测人员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与规范,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纸施工。 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并服从于总承包部的业务工作协调。 测量工作应严格遵循自检、互检的作业程序,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验线。测量成果的记录做到:原始真实、数值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草图、记录等应当场勾绘,方向、有关数据和标高、轴线等一并标注清楚。测量记录多有保密内容,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上缴有关部门保存。 测量计算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做到步步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确保测量仪器在受控状态之中。 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一般测量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包括经纬仪、水准仪、钢尺)。严禁测量黑器具在施工现场出现,作好现场测量仪器的登记、标示、记录等管理工作。3 施工准备3.1 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一期工程地上建筑物已进行了拆除,计划于2004年2月16日开工。二期工程处原有建筑需拆除,并根据总体工程进度于2004年5月份开槽动工。3.2 测量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对于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掌握现场给定红线、定位点、高程控制点,并配备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测量仪器型号及配置4 主要施工方法4.1 平面控制、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a、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b、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布设。 c、布设点位应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d、桩位用混凝土浇筑,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场区平面控制点的布设根据测绘院给定红线桩F0、F1、F2和A、B、C、D四点坐标,及总平面图所给工程定位坐标(见放线标高图),用J2经纬仪两点测线法并用钢尺配合分别定出1轴、6轴、9轴、B轴、G轴的1m控制线的控制桩。并做控制桩的延长控制桩,作为场区的首级控制。(见放线标高图)控制点误差控制测角误差 20 测距误差 1/10000、0.000以下放线控制a、在场区平面控制点建立后,利用首级控制点1轴、6轴、9轴、B轴、 G轴的1m控制线控制桩,建立轴线控制网,根据控制线用经纬仪及钢尺测设出各轴线控制桩。地下工程施工时先检查轴线控制网,无误后根据轴线控制网用经纬仪将控制线投测至施工层,用钢尺排出各条轴线及模板钢筋控制线。b、地下工程放线中的难点是1#、2#坡道的放线,为确保坡道的精确度,对坡道中的转弯处根据图纸中给出的弯转半径及标高,计算出转弯处内径及外径长度,进行分段划点,在圆弧处每隔80cm放点计算,根据轴线位置及标高计算出每点的平面坐标及立面的高度(见附图1)。坡道的平直部分可在坡道上侧设标高控制线,根据图纸给定标高用尺量法控制其坡度。、0.000以上放线控制施工0.000以上工程时,采用内控法与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测。以内控法为主,以外控法为辅并对内控法精度进行校核,确保工程放线的准确。 内控法在施工层顶板1轴、6轴、9轴、B轴、G轴的1m控制线位置留置?15cm孔洞(见放线标高图),用线坠向上引测 1m控制线,施测时注意以下几点:a、线坠的几何尺寸规正,重量采用3kg,吊线用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b、悬吊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没有侧向抗线。c、线下端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