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doc_第1页
猪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doc_第2页
猪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doc_第3页
猪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doc_第4页
猪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Key Swine Diseases and Parasites一、引起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猪群繁殖性能障碍常常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染病过程,涉及到若干管理方面的因素。猪群繁殖障碍与营养、环境、公猪接触、免疫状况有关。本文主要介绍养猪生产中常见的引起繁殖障碍的传染性疾病。1细小病毒感染猪细小病毒(PPV)世界各地猪群中普遍存在和流行。当易感的母猪在怀孕早期感染PPV后就会发生死胎、胚胎被吸收和木乃伊。临床症状是木乃伊、弱小猪增加,母猪以后不能再配种和生小猪。虽然诊断室的报告和经子宫试验接种PPV感染胎儿都证明流产与PPV有关,但是经口腔或全身其他部位接种PPV并不能复制出流产。60-70天以上的胎儿已具有免疫活性,对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PPV不能被认为是死胎的原因。因为子宫内的胎儿不可能都同时被感染;因此一窝小猪生下来就会出现大的木乃伊、小的木乃伊或者甚至还有活的小猪。初产母猪可能比老母猪容易感染,因为老母猪一般都具有极好的主动自然免疫力。当这些易感的新母猪或新怀孕的母猪接触了带病毒的母猪、公猪或PPV污染的环境,PPV的流行就可发生,因为PPV是一个抵抗力较强的病毒,在环境中相当稳定。对大部分猪场来说,如果母猪在配种前后已接触过PPV,可以推测会存在比较高的PPV抗体滴度。因此对配种前和产仔后母猪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可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测胎儿或死胎的血清只能证明母猪在怀孕后期接触了病毒,因为只有年龄较大的胎儿才具有免疫活性。荧光抗体(FA)试验或从木乃伊分离病毒是确诊的最好方法。根据诊断人员的报告、年龄较大外观看上去似已腐败的小木乃伊,用FA试验可检出足够的病毒抗原。不宜选用来自与木乃伊同窝的死胎或活胎作为诊断PPV的样品。一旦这一传染病在一个猪场被诊断,十有八九整个猪群已被感染,并都会产生免疫力。除了其他疾病外,母猪也可接种PPV疫苗,大多数兽医和养猪生产者在接种PPV疫苗时可能都不考虑母源抗体、主动免疫力或血清转阳的年龄。结果许多具有母源抗体的小母猪被接种免疫了。许多母猪无需免疫接种,因为它们已具有非常高的主动免疫抗体水平。主动免疫力必须在新母猪配种前产生。传统的办法是至少在配种前3周,用成年母猪的粪便饲喂新母猪和新公猪。2钩端螺旋体病一般认为,钩端螺旋体病是由直接或间接接触了传染性的尿引起的,但是大量证据证明也可经性交配而传播此病。钩端螺旋体阳性母猪的临床症状为产仔率减少、不受精、木乃伊、死胎、产弱猪和流产。慢性感染的生长育肥猪表现为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率低。猪群一旦慢性感染后可经尿排出有传染性的钩端螺旋体,时间可达2年。研究人员已从血清学阴性的猪体内分离到L. bratislava,因此血清学阴性的母猪实际上可能已经感染了和正在传播这一疾病。如果发生了流产,最好的办法是立即进行治疗,但是感染猪群的治疗效果一般难以预测。母猪注射双氢链霉素,每公斤体重25毫克,或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或土霉素,每吨饲料加600-800克。最好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在一些活动性的猪场可采用治疗加免疫接种的办法。对于钩端螺旋体的免疫,推荐两次免疫,间隔2-6周,在配种前至少2-6周进行。再次免疫推荐1个剂量就行了。对钩端螺旋体的免疫接种一定要在自然感染和血清转阳前进行,这种免疫才有效。在一些已经感染钩端螺旋体的猪场,必须对后备母猪在8周龄时第一次免疫,到配种年龄时再次免疫。3脑心肌炎脑心肌炎(EMC)现在已被认为是美国中西部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在一些发生死胎、木乃伊、初生仔猪死亡增加的猪场,采集发育不正常的胎儿血清作检查,发现有EMC抗体。易感猪群的临床症状为受孕率或产仔率突然下降,接着出现死胎增加,断奶前仔猪症状为发热和突然死亡。死产的猪作病理学检查发现心脏出血和心包大量积液。当猪繁殖障碍发生时,必须要考虑到EMC病毒感染。4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猪传染病,该病毒存在于鼻分泌物和唾液中,因此它是鼻对鼻的接触传染。干燥和阳光可以杀死病毒,但是通过人与人和物与物的机械传播也是可能的。虽然许多猪群的传染源不明显,但常有报告说许多猪场暴发此病都是因为购进了生长猪或引进了种猪。 另外,野生动物如浣熊、狐狸、鼬和老鼠可能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并将此病从一个猪场传至另一个猪场。临床症状 1)母猪和后备母猪:母猪感染伪狂犬病后常出现上呼吸症状,接触病毒3天后停止采食,并有咳嗽和发热。母猪也可能呕吐或便秘。怀孕母猪可能流产,比例较高。如在怀孕早期感染,胎儿被吸收,这些母猪可能再发情,许多怀孕后期感染的母猪,胎儿死在子宫内或成为木乃伊,分娩时可能产生木乃伊和弱仔。伪狂犬病发生后母猪受胎率通常很低,有时低至20%。 3周龄或3周以下的仔猪:感染母猪生下的新生仔猪在感染后36小时可能出现腹泻、呕吐;体温可能升到40;随后精神沉郁、震颤、运动失调、痉挛和昏迷。有些仔猪只能向后退,有些则转圈子,还有一些猪倒下作划水状。临床症状出现后36h发生死亡,新生猪死亡率几乎高达l00%,出生后就感染的幼猪大多在5日龄前死亡。 3周至5月龄猪:猪感染病毒36h后,体温上升至40,在48小时内继续升高,72小时内体温在404l之间波动,病猪停止吃食并有可能开始呕吐。第四天可见尾巴和腹肋部震颤、精神不振,喜欢静卧。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共济失调、动物倒地和流涎。7至8天内,有的短至4天内死亡。诊断 如果怀疑是伪狂犬病,病猪应立即送至诊断实验室作病毒分离或作荧光抗体技术诊断试验。血清学试验通过检测血液中存在抗体,说明被测猪已接触过病毒并已痊愈。感染病毒后大约第7天,血液中即可检出抗体并能持续数年。血清学试验可检出不表现临床症状的隐性带毒者,这些猪如条件适宜,就会传播疾病。控制 当伪狂犬病被确诊后,需隔离病猪,特别是与怀孕母猪和幼猪隔离开。猪应与牛隔开饲养。应该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感染猪场的交通。病猪尸体应焚毁,以防狗和其他食肉动物将尸体拖至其他猪场。预防 伪狂犬病的预防重点在将猪群与其他的猪、猫、狗、野生动物以及最近接触过其他猪群的物体隔离开来。 不允许牛和羊与猪群有任何接触,甚至隔着篱笆的接触也能传染伪狂犬病,引起牛、羊巨大损失。购进的商品生长猪也应与牛、羊隔离开。猪伪狂犬病康复后其主动免疫力可持续数年,免疫母猪的初乳可以在10周内保护新生仔猪。但是如果母猪免疫力不强,初乳传递给新生哺育仔猪的免疫力也会较弱,不能保护仔猪。这些仔猪虽然吸吮免疫母猪的奶,也可能难免死亡。疫苗注射改进的疫苗对控制母猪和仔猪的伪狂犬病都有效性抗体。现在已有基因缺失性疫苗及其配套的血清学试验,这些试验可区分是疫苗接种猪还是感染猪。这些鉴别疫苗对消灭伪狂犬病提供了巨大帮助,可以从猪群中剔除感染猪甚至带毒猪。4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PRRS可引起母猪怀孕后期流产、死胎、弱仔和不同年龄猪出现呼吸道症状。“猪流行性流产及呼吸道综合征”(Porcine epizootic abortion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EARS)最精确的表达了此病的临床特征。临床症状:不吃食:母猪和育成猪首先出现,厌食时间是短暂的,持续4-7天。发热:轻热到高热。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产下仔猪体弱,生后几天死亡。呼吸道症状:初生的和哺乳期猪表现快速、困难的呼吸症状。感染猪群生长性能下降。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如鼻炎、肺炎和细菌感染。急性PRRS病例产下的仔猪断奶平均数非常低,有时每窝低于l头,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一旦在一个猪场已诊断发生PRRS,要想改变此病的过程是难以做到的。通常繁殖障碍过程要持续2-4个月,此后母猪将会产生对PRRS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保护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目前还不清楚。经l-4个月呼吸道症状可平静下来,但是在连续流水式生长育肥设施的猪场,易感哺乳仔猪会不断从较大的仔猪获得感染。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是减少PRRS临床症状最好的饲养管理程序。大部分生长期死亡的猪都与继发感染有关,因此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可以减少严重损失。疫苗的野外试验证明:(1)疫苗对小猪使用是安全的;(2)接种疫苗不会在接种部位引起不良反应;(3)在PRRS病毒存在并在哺乳猪中持续流行的猪场,接种过疫苗的猪与未接种的猪相比死亡率下降,治疗减少,增重增加;(4)给猪接种PRRS疫苗可获得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必须指出,只有对那些已确诊发生PRRS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猪场才建议接种PRRS疫苗以预防和控制PRRS病毒的感染。在感染的猪场可采用下面提供的几种疫苗使用方式:(1)对断奶的仔猪,如果要控制PRRS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可在断奶时(大约3周龄)进行疫苗接种。(2)对育肥猪,如果要控制PRRS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可在断奶以前或在运到育肥猪场时进行疫苗接种。(3)对后备猪,如要控制PRRS的呼吸道症状并产生阳性血清学状态,可在配种前60天前进行疫苗接种。(4)当PRRS病毒在种猪、哺乳猪和生长育肥猪可能高度传播或流行时,对部分分离群或再合群的猪进行疫苗补充接种。二、猪的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被认为是造成最大经济损失的疾病,急性肺炎的严重爆发会造成死亡和巨大的损失,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慢性温和性肺炎,可造成无形的损失,使得猪生长缓慢和饲料报酬率低,猪群育肥率不一致使问题更加严重。虽然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然而在许多猪场于冬春季节出现咳嗽和肺炎症状较多。环境温度下降、通风不良和养猪密度增加为引起肺炎的微生物的蓄积繁殖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致病微生物在猪体内快速繁殖并分泌毒素,这些毒素刺激猪的肺组织发生炎症,其结果使得肺通气受阻,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动物呼吸加快,严重的会因窒息而死亡。幸存下来的猪由于食欲不好,加之在呼吸加快和康复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多,因此增重缓慢,饲料报酬率较低。猪的呼吸道疾病很少由单一的传染因子引起,常常是由环境、应激和一些传染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猪肺炎的主要病原有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alla multocida)、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胸膜肺炎放线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heumoniae)、副猪嗜血菌(Haemophilus parasuis)、沙门氏菌属及流感病毒。1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猪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屠宰场的调查统计,全国7080%的猪场都存在支原体肺炎。检查屠宰后的猪,大约50%的肺有支原体肺炎病变。猪肺炎支原体可以引起慢性的渐进加剧的呼吸道疾病,使猪生长缓慢,710个月才能达到上市体重。支原体也可降低猪体对其他细菌的抵抗力而常常发生继发感染。最近的研究发现,当猪感染了猪肺炎支原体后,猪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抗病力受到损害。因此,如果感染了猪支原体的猪再接触到胸膜肺炎放线菌后,这些猪就很可能会出现肺炎的临床症状,难以抵抗继发感染而发生死亡。其他能与支原体一道发生感染的有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成员和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肺里也可分离到猪嗜血菌(Hsuis)、副猪嗜血菌和博德特氏菌。线虫幼虫游走将可加重支原体肺炎症状。猪肺炎支原体在猪场的流行会造成猪的免疫抑制。我们在猪场了解到,许多呼吸道疾病可能都是感染了猪肺炎支原体后才容易发生。仔猪断奶后集中饲养时,支原体主要是通过空气在猪中传播。临床症状 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生长育肥猪慢性咳嗽,当有人进入育肥猪舍时,每当这些猪起立时就咳嗽,这种咳嗽在一些猪可持续3周以上,当环境温度突然下降就会出现一轮新的咳嗽大合唱,这时常会被误诊为感冒咳嗽。如果没有其他应激因素(如环境不良、拥挤、分群或细菌继发感染)发生的话,这些咳嗽的猪可以长得相当好。但是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有时会注意到这些猪毛皮缺乏光泽。环境不良和继发感染可加深呼吸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费力困难的呼吸,随之造成生长缓慢和饲料报酬率低,这样的猪上市的时间将大为延长,而且育肥水平不一致。防治 支原体肺炎的防治主要包括控制继发感染和改善猪舍的环境两方面。用林肯霉素、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泰乐菌素、四环素和硫粘菌素(tiamulin)注射、饲喂或饮水可减轻肺部损伤,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在感染严重的猪场,推荐在断奶后饲喂林肯霉素,每吨饲料加220克(220ppm),为了控制支原体和防止其水平传播,在断奶时进行药物治疗是必要的。硫粘菌素推荐的用量为每吨饲料加35克(35ppm)。如果希望药物浓度大一点,可用水溶性的林肯霉素和硫粘菌素,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抗生素产生的缓解作用通常是短暂的,要想获得长久的效果必须同时改善饲养环境。预防 研究证明疫苗免疫可有效地减少肺部病变并降低这种疾病的免疫抑制效应。猪可在7日龄和21日龄免疫接种,或者在育肥年龄注射2次。母猪大约在产仔前6周和2周免疫接种。在新的种猪引入时,在确定采用什么预防措施前,应当首先评估一下原种猪场的状况,通过屠宰检查,或采集10一20个要上市年龄的猪血样作检查。对原种猪场进行监测将可足以评价原种猪场支原体感染的状况。如果没有发现支原体存在的可能,养猪生产者在购进新的种猪群时就要竭尽全力防止支原体的侵入。应从合格的SFF猪场或从定期屠宰检验认定为无支原体的猪场购进后备猪。2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胸膜肺炎放线菌、副猪嗜血菌和猪嗜血菌都能引起猪的肺炎,但是胸膜肺炎放线菌最令人担心。放线菌肺炎是一种急性病,使猪急性发作并死亡,死亡猪为体重15kg至成年猪。开始,养猪生产者可以发现一两头猪死亡而不出现常见的咳嗽和呼吸困难的肺炎症状。在出现最初症状后几小时至48小时可发生死亡。死亡的猪在口鼻周围会有深紫色或淡红色的血液泡沫。存活下来的猪变成亚急性或慢性病。慢性感染的猪常常会得继发性肺炎,变成生长缓慢的僵猪,这些猪常会发生胸膜炎和肺脓肿。结合临床症状和病死猪的剖检可以作出诊断,确诊应当做实验室细菌分离。胸膜肺炎放线菌至少已鉴定出12个血清型,在我国有5个血清型。治疗可用抗生素作紧急注射,在疾病发作期间,猪舍内所有的猪和邻近猪舍的猪都应当作治疗。虽然抗生素敏感试验是应当做的,但是在急性发病的情况下没有时间作试验。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ceftiofur)、喹啉(quinolone)、四环素和硫粘菌素(tiamulin)对胸膜肺炎放线菌都是有效的。状观霉素(spectinomycin)和庆大霉素也是有效的,但需较长的停药期,因此不推荐。四环素和硫粘菌素(tiamulin)常被加到饲料中来控制这种疾病,但是血液中抗生素的浓度还不具有治疗价值,尤其是在疾病爆发期间。预防 疫苗可预防此病,但应包括发病猪场分离到的细菌血清型,一般推荐使用2次免疫。为达最佳免疫效果,选定最适的注射时间并尽量减少应激,是两个重要因素。3副猪嗜血杆菌这种细菌可引起胸腔和腹腔浆膜炎。病猪呼吸困难并可突然死亡,出现呼吸症状的同时还有行走僵硬或神经紊乱,因为这种细菌还侵害关节和脑。副猪嗜血杆菌病经常发生在混合饲养的架子猪群中,发病少的猪群和剖腹产猪似乎对副猪血杆菌特别易感,尸体剖检和实验室细菌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抗菌素治疗和胸膜肺炎相同。预防措施,主要是改善环境和管理。如果猪场正在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该场仔猪在断奶、转圈、混群等应激事件之前应用药物预防。4博德特氏菌肺炎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通常会引起萎缩性鼻炎,但这种细菌也常会引起年轻猪的肺炎。除了育肥期外,小猪般很少发生博德特氏菌肺炎,但是在34日龄的仔猪也可发生感染。早期用抗生素给猪治疗和产仔前给母猪接种疫苗是控制这一疾病的主要措施。5巴氏杆菌肺炎(猪肺疫)A型多杀型巴氏杆菌一般认为是肺炎继发感染的细菌,因为差不多猪肺炎的病例都可分离到这一细菌。另一种细菌,例如象支原体隐性感染造成肺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猪体抵抗力,这时使得巴氏杆菌容易在猪体内生长繁殖。而巴氏杆菌的快速繁殖使肺组织产生新的炎症。临床上常常就是这些未检出的继发感染的巴氏杆菌病使得猪死亡。灰尘、猪舍内发酵气体或通风不良都可降低肺组织对巴氏杆菌感染的抵抗力。从许多外表正常的猪体内能够分离到巴氏杆菌。然而,如果不发生应激,这些猪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通过剖检病死猪可以作出诊断。在分离到原发性肺炎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可分离到巴氏杆菌。治疗巴氏杆菌病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但是,如果原发性致病微生物或应激状态没有被制止,则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治疗停止后临床症状会再次出现。虽然现在已有巴氏杆菌疫苗,但其效果不稳定。良好的生产环境是预防巴氏杆菌肺炎的好办法。6沙门氏菌肺炎沙门氏菌通常认为是猪腹泻的一个原因,但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可经肠道组织侵入到身体的其他组织,当细菌侵入和感染肺组织时,肺炎就可发生。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肺炎难以治疗和控制。新霉素、庆大霉素、三甲氧节二氨嘧啶(trimethoprinsulfa)、噻氧头孢菌素(ceftiofur)和喹啉(quinolone)可供选择用以治疗。发生带有肺炎的全身性沙门氏茵病时,一般都同时存在严重的应激。卫生条件不良、寒冷袭击或营养不足常伴随沙门氏菌肺炎存在。一旦这些应激因素解除了,治疗效果将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致弱的活疫苗,对那些出现过沙门氏菌肺炎问题的猪场,可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目前这种疫苗采用鼻内接种,但是这种疫苗的饮水免疫方法正在研究之中。7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典型的猪流感的症状特点是生长育肥猪中突然出现临床症状,所有易感猪一夜间开始咳嗽,不吃食并表现呼吸困难。温度一般升到4041,猪群呈现病态。经57天病程后,几乎所有的猪很快康复,如果在流感暴发时不发生继发感染,死亡率一般比较低。怀孕母猪如果感染了病毒可引起死胎或弱猪。如果不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绝大部分患流感的猪在57天后都会自动恢复,巴氏杆菌和支原体会引起继发性肺炎和严重的肺炎并发症。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推荐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磺胺或抗生素等药物。在生长育肥猪群也见到其他类似流感的病症突然发生,猪群突然出现咳嗽,一部分猪呼吸困难,这种病症一般不如猪流感严重,45天后能康复。8线虫蛔虫幼虫在肺中游走是对肺组织的直接刺激。幼虫在肺中的游走增加了能够引起肺炎的细菌和病毒侵入的机会。研究证明发生支原体肺炎时如果存在线虫在肺中游走,其肺炎的严重程度要增加10倍以上。因此控制线虫应是呼吸道健康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线虫卵排出期间持续服用(在饲料中添加)酒石酸噻嘧啶(Pyrantel tartrate)可预防线虫幼虫游走。敌敌畏(Dichlorvos)、苯硫咪唑(Fenbendazole)、左咪唑(Levamisole)和噻嘧啶(Pyrantel)对驱线虫是有效的,可选择使用。正如上述所介绍的,猪群中发生的几乎所有肺炎都是饲养环境不良造成的结果。过分寒冷、猪舍有贼风、通风不够这三个环境因素,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存在就会引起肺炎。当温度下降或猪群受到贼风袭击,这些应激不仅使猪容易发生肺炎,而且也容易患其他疾病。当一个猪场诊断出肺炎时,如果期望猪场养猪条件得到改进的话,必须对猪舍环境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价。从哺乳猪到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方式,可防止在传统的一条龙式的生长育肥猪舍中发生的肺炎致病菌从年龄较大的猪垂直传给年龄较小的猪,以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三、仔猪腹泻 腹泻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的猪,但是主要发生在三个年龄段:13日龄新生仔猪,7一14日龄仔猪和断奶后仔猪。 虽然仔猪腹泻的病原很多,而且复杂,但其主要原因是仔猪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的同时,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当多种传染性病原体超过初乳和乳原性免疫保护能力时,仔猪发生下痢。产房温度、湿度、通风、卫生等环境因素对腹泻的严重程度和猪的存活率具有重大影响。最常见的腹泻病原体有大肠埃希氏菌、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等孢球虫。1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是l一8日龄仔猪下痢的主要病原体。它们定居在肠粘膜表面,产生肠毒素,使水分和电解质大量进入肠腔发生腹泻。最常见的致病性菌株是有菌毛的K88株,其他致病菌株还有987P、K99和F41。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是12小时至3日龄的仔猪最常见的一种肠道病,仔猪尾巴周围糊满了粪便或仅看到潮湿。严重病例,粪便呈水样流进垫草或网状地板下从而不引起人们注意。仔猪虚弱并迅速脱水。小猪生后不久就感染可能会在24小时内死于急性全身性感染。如果小猪出生后12小时至3周龄腹泻并且尸体剖检发现小肠炎症或胃出血,则应怀疑为大肠杆菌病。治疗 口服或注射抗菌素、电解质和高免血清可提高治疗效果。对分离菌株应做药敏试验,以选用合适的抗菌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三甲氧二苄氨嘧啶(TMP)等药物在不同猪场使用效果不一。预防 怀孕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采取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加上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控制大肠杆菌病的关键。国内已有几种用于预防大肠杆菌病的菌苗。另外,卫生、温暖干燥的产房特别重要。要尽一切努力使新生仔猪从免疫良好的母猪吸取足够的初乳。2传染性胃肠炎(TGE) 传染性胃肠炎是引起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死亡率7595%)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常是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 幼猪呕吐、剧烈腹泻和迅速脱水,随着日龄的增大,病猪存活率提高。母猪和肥育猪通常首先患病,通常表现为水泻、偶有呕吐、临床症状持续510天,但很少死于传染性胃肠炎。免疫 患过传染性胃肠炎的康复猪获得了血液循环抗体和局部肠道免疫,后者至少可以保护一年。免疫母猪可通过乳汁将抗体传递给幼猪。幼猪只要不断地从乳汁中获得足够抗体,便可不断获得局部保护作用。这种抗体与仔猪在最初24小时吸取的初乳抗体不同。仔猪感染日龄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一致。根据猪群免疫水平和环境因素情况,发病率可能在50100%、死亡率可能在1030%之间。预防 传染性胃肠炎商品疫苗在野外使用已被证明效果不理想。有报道说从早期感染仔猪收集的活野毒免疫猪群效果较好。将感染的新生仔猪内脏磨碎,冷冻保存,在分娩前至少3周给母猪投服。给整个猪群一次口服活的有毒力的病毒可以中止传染性胃肠炎在猪群中连续流行。3轮状病毒 生后最初几周,几乎所有的仔猪都感染轮状病毒,因为对轮状病毒有免疫力的母猪在产前5天至产后2周可由粪便中排泄病毒,但大部分母猪都是无症状的。轮状病毒通常引起814日龄仔猪柠檬黄或乳白色的粪便。日龄稍大的哺乳猪腹泻较轻,病程也短。如果缺乏母源抗体使67日龄猪发病,则临床症状要更严重些。通常发病率80%至100%,死亡率5%至20%。病毒感染和继发细菌感染同时发生时,死亡率明显提高。4球虫 猪球虫病在温暖的七、八月份发生较多,610日龄猪球虫病发生频率正在不断增高。 患猪粪便呈棕黄色到灰色糊状,l2天内变为水状。腹泻持续48天,仔猪严重脱水。水泥地面或漏缝地板的产房内发病率可达100%,木质地板产房内的仔猪也有较高发病率。根据感染和环境应激共存情况,死亡率020%不等。虽然在猪已鉴定出几种球虫,但只有猪等孢球虫能使幼猪发病。猪群可以预测出哪天会发生腹泻,因为发生腹泻的前一天仔猪通常不愿活动,大部分时间躺在靠近热源处。5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 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通常与35日龄仔猪红痢有关,但在5一14日龄的仔猪中观察到比较慢性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这些猪脱水,但在感染后23天才出现腹泻。该病常为散发,一窝内通常只有34头猪发病,其他仔猪仍表现健康。产气荚膜梭菌慢性感染猪的治疗是无效的,但可以用C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免疫母猪的办法预防。母猪在分娩前注射类毒素苗或抗菌素,在某些情况下是成功的。幼猪腹泻的诊断 病毒性腹泻的病变是肠管菲薄呈半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管乳糜吸收不良。粪便pH值常低于7。但这些病变在新生哺乳仔猪不如新生幼猪明显。类似病变可见于患球虫病的猪,也常见于坏死性肠炎。这种肠炎可能是由于球虫病或是一种亚急性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引起的。粪便呈碱性(PH7)可能是大肠杆菌病,但不能肯定。 尸体剖检所见不能作出诊断时,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以确定腹泻的病原。将新鲜的经冷却贮藏的(不是冷冻的)空肠、回肠节段送实验室作病毒荧光抗体检查和细菌培养(查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将回肠56个区域涂在载玻片上作球虫鉴定。幼猪腹泻的防制 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办法或使每批分娩之间至少间隔3个月,有助于控制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感染治疗的重点是预防脱水和控制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应口服电解质溶液、壮观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抗菌素可以加入水中以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在药物治疗期间应检查水的摄入量,以评价药物是否适口。 实际生产发现,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腹泻效果不满意。治疗有球虫病症状的仔猪也没有什么价值。 控制球虫病的关键是妊娠和分娩设施的绝对卫生和分娩前对母猪进行药物治疗,而基本前提是防止仔猪吃进卵囊。猪感染等孢球虫的来源尚未完全清楚。 为了减少母猪排出卵囊和仔猪感染机会,在母猪产前2周和产后2周饲喂抗球虫药。给母猪服用抗球虫药预防仔猪腹泻的效果不一。氨丙啉、莫能菌素是最常用的抗球虫药。采用严格的卫生程序和控制混合感染是大多猪场控制球虫病的基础。如果养猪者将肮脏的母猪放进产房或者穿着污染的靴子串圈,那么也无防病作用。四、生长育肥猪的胃肠道疾病 猪痢疾、增生性回肠炎、沙门氏菌病是生长肥育猪最常见的腹泻病。与呼吸性疾病相同,慢性或亚临床的肠道病比急性病引起的损失还要大。1猪痢疾 慢性或无症状猪痢疾的经济损失比急性死亡大,猪场不仅承担饲料报酬低、猪日增重慢的损失,而且还要支付存活猪的长期医疗费用。虽然猪痢疾最常见于肥育猪,但它也可感染任何年龄的猪。病原体是猪痢疾密螺旋体。 猪痢疾临床症状通常出现在引进新种或购进断奶猪以后。狗、鸟、鼠类和苍蝇能传染本病。从感染猪舍、市场来往的人员或兽医也可将病原带进猪群。 临床上病猪大便首先变为黄色至灰褐色软粪,逐渐混有粘液和血液。粪便也可能变为水样,内含不等量的血液,夹带纤维组织样物质。许多感染猪发热、无食欲、被毛粗乱、脱水、虚弱、行走不稳。慢性感染猪可能排出黑色柏油样粪便,这种粪便特征性污染病猪后躯。在一次发病中常只有1015%或更少的猪出现腹泻症状。在转圈、分群、日粮改变或剧烈气候变化的应激之后,猪群中会暴发。 猪痢疾的确诊十分重要,需与鞭虫、肠出血性综合征、增生性回肠炎、仔猪副伤寒进行鉴别诊断。通过剖检一头或几头病猪能够鉴别出这种病。实验室病原分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能作出确诊。只根据血样粪便会作出错误诊断,许多猪场舍不得剖检一头猪,而在药物治疗上花费大量的钱。 痢菌净、林可霉素、硫粘菌素通常是治疗有临床症状猪痢疾的首选药物。泰乐菌素、弗吉尼霉素、新霉素和杆菌肽也可用来预防猪痢疾,但治疗急性暴发病例常无效。林可霉素和硫粘菌素在饮水中给药比饲料中给药好,因腹泻猪脱水后喜欢饮水而不想吃料。水中药物浓度应尽量高,因为病猪腹泻后饮水量也减少。在饮水给药的同时饲料中也应投入治疗水平的药物。林可霉素每吨饲料中添加l00克,连喂3周,然后每吨添加40克,直至猪上市。不吃不喝的重病猪的治疗可注射林可霉素或泰乐菌素。硫粘菌素饮水给药有效,但应同时按每吨饲料35克直至猪上市。上市前停药期:硫粘菌素2天,林可霉素6天。 每吨饲料加50克痢菌净控制猪痢疾是有效的,但它只能喂至50kg体重,因为上市前70天就必须停药。环境温度高于30能很快杀死密螺旋体。因此扑灭此病在夏季较为成功。虽然林可霉素和硫粘菌素是抑菌性的,但它们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并已在根除猪痢疾实践中获得成功。扑灭计划不一定都能成功,在某些猪场采取清场、清洗、消毒、灭鼠、重建猪群等措施可能更实用。 2增生性肠炎 猪增生性肠炎是生长肥育猪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一种细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引起。猪增生性肠炎又称为增生性回肠炎或终端性回肠炎。慢性病例具有腺瘤样特征,故有增生性腺瘤病之称。大部分兽医病理学工作者现已能够鉴别增生性肠炎和出血性综合征。 猪增生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开始时排出棕黄色松软粪便,如果不治疗,症状断断续续持续几天至数周。猪通常仍活跃,但很快消瘦,甚至很快露出脊柱骨。大部分猪几天后自动痊愈,但有少量猪(110%)可能转为慢性,消瘦最终死亡。某些猪腹部膨大。 大体病变十分常见,但不仅局限于小肠下段,还包括结肠的上l3和盲肠。在正常肠道浆膜面可看到的网状结构,由于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更加明显。粘膜增生或增厚的程度在不同病例间差异很大,有些病例回肠下段明显增厚,象橡皮水管一样。更多的猪增生性肠炎是出血性的,粪便呈黑色柏油状,回肠腔内充满凝血块。 诊断需要尸体剖检,并与猪痢疾、鞭虫、胃溃疡、肠扭转和出血性肠综合征作出鉴别。实验室检查可确诊粘膜细胞中有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治疗可用痢菌净、新霉素、泰乐菌素、痢特灵和硫粘菌素,但疗效不一。抗菌素在最初24周似乎是有效的,然后又出现症状。该病对饲料添加剂变化有反应。四环素和杆菌肽被推荐为专门的治疗药物。症状明显的病猪可注射泰乐菌素以加速康复。3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 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猪副伤寒的两种最常见的病原体。两种细菌都是在猪肠道内定居的细菌,并且都能在猪应激条件下致病。带菌猪能长期排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临床症状包括腹泻、高热、共济失调和死亡。猪霍乱沙门氏菌也常常见于肺炎病例。急性病猪下腹部和或耳部和鼻部皮肤发疳。地方性流行时,猪群发病率可达5075%,如果不治疗,病程延长,死亡率很高。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微生物分离鉴定可以作出诊断。 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生长肥育猪的典型症状是水样腹泻、直肠脱出和直肠狭窄。当发生直肠脱出时就应怀疑鼠伤寒沙门氏菌,一群猪中几乎所有猪都可能感染,但死亡率通常比猪霍乱沙门氏菌病低。 沙门氏菌抗药性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有效的治疗比较困难。分离到细菌后,必须首先做药敏试验。头孢菌素、痢特灵、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是最常见的有效抗菌素。从长远看,严格的清洁卫生和排除应激因素比药物治疗更能减轻沙门氏菌病症状。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病,猪场主应意识有传染给家庭成员或工人的可能性,他们和兽医应格外注意个人卫生。4内寄生虫 内寄生虫控制比在粪便中发现几条寄生虫复杂得多。如同所有疾病情况一样,我们必须诊断(存在什么寄生虫),了解寄生强度(有多少寄生虫?),控制、预防和观察疗效(治疗是否有效?)。换句话说,要有完整的猪场计划,一个猪场防治计划与另一个猪场的不一样,这取决于猪场的寄生虫种类、设备类型和当前的管理方法。肠内寄生虫不仅包括看得见的线虫,还有较小的结节虫、鞭虫、胃虫和蛲虫。肾虫和肺丝虫也可在有关器官中发现。球虫是细小的单细胞寄生虫,侵害上皮、引起幼猪严重腹泻。球虫病是许多猪场的一个严重问题。 寄生虫对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直接影响。经济损失是间接的,但动物被寄生虫寄生而继发其他病损失更大。 在采取驱虫治疗或控制措施之前,最好能鉴定寄生虫品种和估计感染的严重程度。可通过尸体剖检、屠宰检验或粪便检查得出结果。样品应采自至少910周龄、不同猪圈的几个不同个体,还必须从公猪、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收集混合样品。对一个猪场作良好的初次评定至少需要送10个易于识别的混合的样品。这样可知道该场存在何种寄生虫和寄生强度,以便更好地控制。后来取的样品可以评价驱虫治疗计划。此后每年必须进行一次监测。 正常情况下只为了检查蠕虫不需要进行尸体剖检,但如果为了其他病剖检猪时,我们应该检查肠、肺、肾脏中的寄生虫。肝脏上的白斑提示动物感染过线虫或肾虫的卵。球虫的可靠诊断需要剖检,并在实验室将肠组织涂片染色或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屠宰检验能查明不同器官有几种成虫,并获得感染强度的印象。屠宰检验最常见的寄生虫诊断信息是肝脏白点和肝废弃处理。线虫的白斑点或疤痕最常见,肾虫肝脏疤痕更严重更深些。废弃白斑点肝脏不一定说明猪现在有寄生虫。当观察到猪肝白点时只说明猪感染过肾虫或线虫卵。虫卵在肠道内孵化为幼虫并移行到肝脏,完成生活史的一部分,白色斑点是肝脏对幼虫的反应。 我们经常听到,猪场主刚刚给猪驱虫,屠宰检查时仍见到肝脏有许多白色斑点,猪场主怀疑驱虫的效果,由于猪仍饲养在虫卵污染的土壤或猪圈内,仍不断摄入虫卵,虫卯孵化为幼虫并移行至肝脏。在首次感染虫卵后,线虫幼虫继续从肝脏移行至肺,最终至肠道,发育为产卵的成虫。从虫卵孵化到发育为成虫大概需要60天。经一段时间后猪对线虫幼虫产生免疫力,肝脏将吞噬和消化幼虫,阻止其进一步发育。因此,如果猪连续感染线虫卵,很可能已产生一定强度的免疫力。这些成年猪可能没有或很少成虫寄生,但如接触大量虫卵,仍有严重肝脏病变。如果没有再次感染虫卵,这些疤痕逐渐愈合,大概6周后消失。 现有几种有效的驱虫药可供猪场主选择使用。每种驱虫剂都有其特点。可根据寄生虫种类、生产阶段、生产方式和生产者的目标选用药物。 因大部分驱虫剂都是拌料饲喂,因此保证所有猪都能按剂量吃到驱虫药十分重要。大部分驱虫失败都是因为猪没有吃到适当剂量的驱虫药。错误计算驱虫药剂量、低估猪的体重、猪吃进的药量不足和饲料药品搅拌不匀是驱虫失败的常见原因。患肺炎或腹泻的病猪消耗不了正常量的饲料,所以摄入驱虫药也不足。当计算长期(714天)治疗所用的驱虫药,如苯硫哒唑的用量时,应估计治疗末期的猪体重再用药,否则剂量不足。 当粪便检查显示寄生虫感染时,推荐使用下列驱虫程序: 生长育肥猪到达或移到新猪舍时驱虫;以后每6周驱一次虫。母猪、小母猪分娩前7天驱虫,分娩前驱虫对成功控制寄生虫感染特别重要。配种后一个月或可能发生再感染时重复驱虫; 母猪在进入种猪群前30天驱虫;公猪每年至少驱虫2次。未感染内寄生虫猪的日增重及饲料转化情况寄生虫种类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淡红猪圆线虫(胃虫)+21%+8%猪蛔虫(大线虫)+2l0%+513%类圆线虫(蛲虫)+727%624%食道口线虫(结节虫)+530%+l5%猪鞭虫(鞭虫)+635%+333%有齿冠尾线虫(肾虫)+2569%+324%不同驱虫药的驱虫效果寄生虫类酒石酸噻吩嘧啶敌敌畏左咪唑苯硫哒唑伊维菌素线 虫96100%92100%99100%92100%100%结节虫99100%95100%80100%100%6399%鞭 虫090100%2680%66100%091%肺丝虫0090100%97100%99100%胃 虫99100%94100%99100%86100%蛲 虫06087%8095%098%66100%肾 虫0083%100%100%6猪的健康管理Principles of Swine Health Management王晶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一、猪场的生物安全1猪场卫生安全措施(1)新建猪舍尽可能远离其它猪舍。(2)实行全进/全出制防止病原从老的动物传播到敏感的幼小动物。(3)猪舍周围设置围墙以防止过路人或大动物、食肉动物偶然进入。(4)猪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并向饲料车、屠宰用车和其它车辆喷洒消毒药。(5)所有的建筑应能防鼠、防鸟。因为这些媒介是病原微生物的最广泛的来源,必须加以控制。(6)建立个人淋浴系统,必须加以监督,保证设备良好,保持整洁,为所有人员提供毛巾和猪场服装。清洁区和肮脏区必须分界明显,防止衣服和供应物品交叉污染。所有雇员都必须充分淋浴,特别注意头发、指甲和呼吸道以减少潜在的病原菌。(7)颗粒饲料吸引鸟类和野生动物,可能成为养猪生产的疾病来源。废弃的饲料不能再次进入饲养系统,必须认为它已经被污染。(8)死亡动物必须处理适当,防止引进新的疾病或扩散新病。(9)必须有效地控制蝇类,防止引进疾病。(10)引进新猪猪场应有新猪隔离舍。新猪引进猪群之前至少要有30天的隔离期。有些猪群需要的时间更长,特别是存在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的猪群。2生物安全措施1)猪舍必须用高压水龙头彻底冲洗干净,房间内使用的所有工具如电扇、饲槽、扫帚等都必须清洁;2)用广谱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3)猪舍不能相通,防止大猪与小猪之间交叉污染,不鼓励在猪舍下面建粪池。4)当不同日龄猪饲养在同一处(养在不同房间),在需要连续打扫和饲喂时,应该优先打扫或饲喂健康状态最好的猪(常是最年幼的)。工人衣服和鞋子未适当冲洗和消毒前不应该穿回到年幼猪圈。5)饲养人员进猪舍必须穿干净衣服和靴子,与肥育猪或种猪接触的人员进入早期隔离断奶猪舍或生长-肥育猪舍前必须洗澡。6)闲人免进,参观者必须遵守上述注意事项。7)保证猪场工作人员不与外界猪群接触。8)离其他猪舍越远越好,早期断奶猪舍应该建于母猪舍上风至少100米处。这个隔离距离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危险。9)采取措施控制鼠类、苍蝇和猫、犬。10)外界车辆(如运饲料)不准进入猪场,除非经过清洗消毒。11)死猪应放在猪舍外并尽快处理掉。12)卸下车的设施最好放在猪舍预防带区。13)猪舍周围应有篱笆以隔离不必要的来访者、宠物和野生动物。14)进入种猪群的所有猪需事先隔离30-60天。二、药物早期断奶药物早期断奶是将怀孕晚期处于最佳免疫状态的经产母猪移出猪群,送到隔离的产仔房中,针对特定病原,大量投给药物。主攻的病原体是引起肺炎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或多杀性巴氏杆菌、猪痢疾密螺旋体和伪狂犬病病毒。药物早期断奶程序已被证明是成功扑灭上述疾病感染的一项管理计划。早期断奶技术的基本前提是母猪产生很高的初乳抗体,能保护仔猪抵抗猪群中的疾病。母猪产前接种疫苗能提高初乳抗体水平。此外,仔猪断奶前,不要接触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并给仔猪使用大量抗菌药物,以预防或消灭逃脱抗体杀灭作用的其他病原菌。改进的药物早期断奶程序可以清除的疾病和病原有: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猪痢疾、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细小病毒和流感。除了这些已经列出的细菌和病毒病以外,猪也没有虱子、螨虫和内寄生虫(蠕虫)。药物早期断奶程序包括以下药物投放和疫苗注射:1)产前5周和2周,母猪和后备母猪注射疫苗预防以下疾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猪丹毒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疫苗注射将提高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保护仔猪抵抗这些疾病。2)产前10天给母猪和小母猪投服阿维菌素(Ivermectin)。3)产前5天给母猪投服长效土霉素,环丙沙星。4)给一日龄仔猪注射铁制剂、长效土霉素、强力霉素。5)给七日龄仔猪注射阿维菌素。6)断奶前连续3天给仔猪注射头孢菌素(Ceftiofur)和恩诺沙星(Enrofloxacin)。7)仔猪断奶时,连续5天在饮水中投放硫粘菌素(Tiamulin)。根据猪场规模,要消灭的疾病可利用的设备和劳动力等情况,上述程序可进行变动。3猪场的生物安全评价3.1 外部生物安全的考虑1)猪场是否有围栏?2)猪场是否有入口指示,清楚地标明访问者须知?3)在猪场的周围1.0公里内是否有其它猪场?4)猪场有无疾病入侵的天然屏障,例如山丘、林区,地质结构?5)邻近居民、道路、学校等可否看到猪场?6)猪场是否经过除草、修剪?无饲料颗粒、废粒或其它碎屑?7)建筑物周围是否存在防鼠障碍?8)是否存在有效的废物管理制度并生效?9)废物管理用的设备是否用于其它猪场?10)饲料运输是否使用专用的车辆?饲料车是否经过清洁和消毒?饲料车到达你猪场停在何处?11)饲料是碾碎的还是制成颗粒的?12)装载屠宰猪和饲养猪的卡车是否经过清洁和消毒?何时进行的?13)猪场是否有新猪用的生物安全检疫建筑?位置在何处?检疫的要求是什么?14)新进的猪是否保持检疫至少3周?15)猪场是否制订有效的蝇类、鼠类控制计划并有效?3.2 内部生物安全的考虑(1)是否具有淋浴和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