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doc_第1页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doc_第2页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5期(总第19期)2004年11月15日001年6月12日工 作 简 报GONG ZUO JIAN BAO No.19 特别报道 我校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11月3日下午,研究生院在逸夫科技楼举行建院20周年座谈会,校长王生洪、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上,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鲁卫回顾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介绍了研究生教育中的特点和经验。王生洪校长在讲话中对我校研究生教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正确定位,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进行质量、数量、结构和科技效益的评估;发扬传统,创造优良的学术氛围;探寻规律,积极推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985工程二期建设为契机来推进研究生教育。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在座谈会上指出,复旦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张期应该结束了,下一步的任务是要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展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他说,目前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上的差距,主要不是数量上的,而是质量和水平上的,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他强调,我们要花大力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增强导师的责任意识,要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一手抓激励机制,一手抓淘汰机制,要进行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办出复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座谈会上,师生代表也畅所欲言。博士生导师代表王迅院士提出,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一对一”的模式。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周振鹤教授则以自身的学习经历鼓励研究生要有广泛的兴趣,重视文理交叉的训练,教学应力求教智慧而不限于教知识。华山医院王文健教授则着重强调了导师在招生方面的自主权。数学研究所的博士生周羚君在谈到导师谷超豪院士和胡和生院士对自己的精心教导以及洪家兴老师在教学中认真负责的态度时,由衷地感叹道,自己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这些优秀教师高尚的师德。我校2004年博士学位证书颁发仪式隆重举行10月30日下午,我校2004年博士学位证书颁发仪式在相辉堂隆重举行。授证仪式由王生洪校长、顾玉东院士、姜义华教授和张新夷教授担任颁证主席;周鲁卫副校长主持仪式。出席仪式的颁证委员有俞吾金教授、朱立元教授、李良荣教授、吴景平教授、陈家宽教授、张文教授、姜庆五教授、吴根诚教授、芮明杰教授等。数年寒窗,终偿所愿。相辉堂因为众多青年才俊的到来而尤其显得庄严。红地毯从前方草坪一直接上台阶,鲜花和闪光灯渲染着成功喜悦的气氛,在威尔第凯旋进行曲中,颁证主席们身着红色主席服登台,亲手把典雅、庄重的紫红色学位证书颁发给每一位博士。在发言中,校长王生洪、导师代表陈家宽教授都高度评价了我校博士毕业生的水准,特别向为了博士培养默默奉献的导师及学生家属们表达了谢意。相辉堂内外,鹤发童颜的导师和青春勃发的博士互相祝贺,年逾七旬的父母和童稚可爱的小儿围绕在博士身旁,组成了一幅感人的桃李春晖图。2004年度我校共授予798位同学博士学位,涉及10个学科、89个专业;今年毕业的博士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达 2720篇(其中SCI收录 312篇),人均发表论文 3.53篇。今年的颁证仪式除了保留往年仪式中行之有效的一些组织、管理制度外,还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为:本次颁证仪式彻底改革以往仪式中证书与人靠人工逐一对号的繁琐程序,采用条形码对号颁证,实现颁证过程的计算机动态管理。本次颁证仪式除了邀请四位颁证主席,还特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部委员会的委员作为颁证委员,由王校长带领登临主席台参与和观摩颁证过程,体现颁证仪式的隆重性和庄严性。本次颁证仪式在相辉堂内布置了代表复旦特色的大幅人物、活动及建筑物风景照片,同时在相辉堂门口延铺红地毯,营造和渲染了颁证仪式的文化意识和热烈气氛。学位信息 2004下半年学位论文评审工作进展顺利2004下半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博士学位论文继续实行双盲评审制度,此次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增添的一项新规则是,对评审结果持“异议”的博士学位论文,除非申请人或其他专家证明评审专家有主观过失行为,否则进行复评的专家仍为原提出异议的专家。根据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工作的通知及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关于2004学年上海市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抽检评议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2004年下半年上海市学位论文“双盲”抽检工作是学位办11月份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次抽检工作的要求是,我校申请博士学位者不再参加上海市学位论文“双盲”检查,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工作继续实行,截止至11月8日网上抽检工作已顺利结束。10月8日 20日,研究生院学位办协助上海市评估院完成“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初选”及“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评选”的通信评议工作。2004年10月20日23日,上海市召开学科评议组专家评审会,根据评审结果,在国家分配给上海市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初审控制名额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校仍有15篇博士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审,被上海市推荐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简讯 1.研究生院于10月28日在逸夫楼召开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动员和部署大会,培养办主任廖文武主持会议。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鲁卫,校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所长陈家宽教授,校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委员、药学院副院长陈道峰教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胡润忠副教授出席会议并作发言。来自各院、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系主任、教学秘书及有关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2.我校研究生秘书、教务员培训会议于近日召开。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主持。汪玲副院长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启动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背景下召开的,目的是帮助各院系研究生秘书、教务员进一步熟悉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实施步骤,理顺和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培养办主任廖文武、学位办主任吴宏翔分别就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操作程序和遴选导师工作作了详细说明;会议还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培养模块和导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进行专题培训。会议并表彰了三年来在我校学位与研究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31位研究生秘书、教务员。3.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第四批资助项目名单已于近日经专家审核确定。此次资助项目共73项,其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55项,创业种子13项,博士学位论文风险选题5项。此次总计资助金额为102万元。截至目前,研究生创新基金累计资助项目204项,累计资助金额276.3万元。4.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已基本结束,我校共有73位博士生参加本年度论坛,其中30位博士生在论坛上宣读论文,参加人数和宣读论文人数居全国高校前位。旨在为全国博士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学术交流平台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是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去年起正式启动的项目之一。 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等七家高校承办。5. 9月14日,研工部举行了我校研究生新上岗辅导员培训,30名新上岗研究生辅导员和人才工程二期三批队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整个培训活动分为四大板块:老辅导员传经送宝、研究生各条块工作介绍、新辅导员工作咨询、工作思路引导。研工部副部长周亚明就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方面对新上岗研究生辅导员提出了建议和要求。6.10月23日至10月31日,研工部举办了“红帆训练营复旦大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轮训班”(二期),三十五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本期培训。培训内容分七个栏目:团队训练、理论讲座、技能传授、交流讨论、实战模拟、参观访问和创意评比。7. 9月23日至10月15日,第一批研究生助学贷款5,139,800元全部发放完毕。8.研究生困难补助工作业已基本审核完成,全校共有31名研究生享受一类困难补助。9.为更好地保障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切实关心和帮助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