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古代诗歌鉴赏题 错误析因 *2 由于缺乏一定的鉴赏知识和理解能力 ,也没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在 答题时,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 先入为主,妄加推断。 二 就诗论诗,引申不当。 三 不能迁移,会错诗意。 四 弄错题意,答非所问。 五 不着要点,答题笼统。 六 用词不当,词不达意。 *3 一、 先入为主,妄加推断。 脱离诗句,没有抓住重点词句分析,全凭主观 臆断,或无中生有,或牵强附会,导致理解有偏差 。 例1: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 骚去。 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 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 :高耸、傲慢的样子。 问: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 *4 分析:诗中“偃蹇唤我人清溪听读 离骚”等用了拟人手法,借物寓怀,是 理解诗意的关键。但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分 析,认为“青山明月”意在表现作者闲居 时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 答: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高洁 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诗人想象中理想 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 而又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 *5 二 、就诗论诗,引申不当。 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联系写作背景、作者 生平、诗歌风格等方面去体味,不能拘泥于诗句本 身,而应该去体察诗人的灵魂,读懂言外之意,句 外之情。 例2:初冬夜饮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上谏,多次被流放。 问问:第二句描绘绘出的是怎样样的一个诗诗人形象? 最后一句表达出诗诗人怎样样的感情? *6 分析: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慷慨 激昂,好谈军事,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但 他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 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始终 未能施展抱负。这首诗写在睦州任官期间,长期 宦游在外,便有漂泊之苦,仕途不遇之慨。学生 答题时,无法准确把握诗歌愁苦的内容。 答: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 自饮、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最后一 句,写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 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 难酬的隐痛。 *7 三 不能迁移,会错诗意。 联系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它们特定的 内涵,造成理解上的南辕北辙。 例3:晚春 刘希夷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寒尽鸳鸯被,春生 玳瑁床。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寄语同心伴,迎春 且薄妆。 问:“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 要写“鸳鸯被”“玳瑁床”? *8 分析:“洞房”“鸳鸯被”“玳瑁床”固然能表现出新婚 的喜庆气氛,但“垂杨”常常表达思亲怀人,如“杨 柳依依,昔我往矣”。再联系“寄语同心伴”,我们 可以判断出诗歌意在表现闺中少妇的哀愁。而不 少学生却理解为写新婚的快乐。 答:意思是,去年结婚用的绣有鸳鸯的被子,随 着春天的来临消尽了寒意,抚摸上去那么柔软、 温暖,用玳瑁装饰的华荚的床上也生出温馨的气 息。这两句,摹写佳人在室内的内心活动,以乐 景写哀愁,用“鸳鸯被”“玳瑁床”这些色彩鲜 艳、浓丽的事物来反衬她的孤独、无聊。 *9 四 弄错题意,答非所问。 在答题时,要认真理解题意,找准答题角度:是分 析语言,还是分析思想内容,抑或是鉴赏表达技巧 。有些学生匆忙下笔,不仔细读题,所答的内容与 题目要求相距甚远。 例4: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这首山水田园诗,紧紧扣住山村的特色加以表现。如果 说首句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则显山居之“深”。作者 是如何使读者体验山行的趣味的? *10 分析:这个题目内容很多,前两句可以帮助我们 理解诗歌,但不是我们答题的内容。而有些学生 却围绕山村之“幽”、山居之“深”来分析,答题不得 要领。 答:作者从写自己山行的行踪入手,在霏霏的小 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 竹韵,潺潺水声,不觉来到与竹溪村路天然和谐 的板桥跟前。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到山行的趣 味。 *11 五 不着要点,答题笼统。 鉴赏诗歌,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再现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揭示蕴涵在诗句中的感情。很多学生在答题时,泛泛而谈, 导致失分。 例5: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赊 :远。 问: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 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 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12 分析:诗中五、六句,描绘的是一幅清新自然、 生机勃勃春光图景。要结合细雨、游鱼、微风、 燕子等具体景物来分析它的妙处。 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 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 底;风急,则燕子不能承受;“斜”写燕子的轻 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 、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 涵着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 *13 六 用词不当,词不达意。 俗话说:行有行话。诗歌鉴赏也有名词术语,如借景 抒情、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清新自然、托物言志等。许 多学生做题时,总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不知道 怎样来表述,或张冠李戴,不能准确表达。 例6: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问:“一杯一杯复一杯”这句诗通俗浅近,但意趣 丰富。请简要赏析其写法。 *14 分析:大多数同学不知道赏析写法的角度( 如修辞、表达方式等),也不了解相关的名 词术语,以致赏析有误。 答:这一句虽然通俗直白,但意味丰厚, 通过反复的修辞方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保理业务方案(3篇)
- 高级方案工程师(3篇)
- 顶拉管工程方案(3篇)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2025年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报告
- 农业企业数字化种植案例研究:农业物联网设备互联互通分析报告
- 劳务公司务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在2025年实现个性化营销策略报告
- 修理服务合同
- 聚焦2025年:精神心理健康医疗服务供需现状与市场拓展报告
- 网络购物服务合同
- 数据可视化课程建设经验交流陈为课件
- 二级减速器计算说明书
- 厨房设备施工方案
- 《比热容》说课-完整版课件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 (高职)《会展策划》(第三版)ppt课件(完整版)
- 商超类企业抖音代运营方案(综合)
- 海上保险法课堂笔记(国航上课版)
- 精选文档大跨度梁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 数学算24点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