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学生经过初、高中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1.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2.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简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古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一)学法指导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3.猜读法。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二)教法建议1.点拨法: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2.归纳法。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3.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3.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 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者所至深 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1.导入新课: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 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 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焊接工艺过程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小麦脱皮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锦纶纤维纤维耐高温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粮食经纪人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压电石英晶体研磨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数学试卷含解析
-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测试卷附答案
- 市场调查及咨询服务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产品供货协议
- 应届生面试题库及答案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BACTEC-FX血培养仪标准操作程序
- 《蛋白质组学》课件
- 3.新教材八上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
- 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洋大学
- 2024版农业公司与个人农产品种植合作合同范本3篇
- 机器学习技术与应用 课件 第3课 协作机器人
- 【高分复习笔记】汪流《电影编剧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绘本课件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行香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