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1-13《柳永词二首》2.ppt_第1页
选1-13《柳永词二首》2.ppt_第2页
选1-13《柳永词二首》2.ppt_第3页
选1-13《柳永词二首》2.ppt_第4页
选1-13《柳永词二首》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永词二首 1 柳永简介 柳永 (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 ,字耆(qi)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 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 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 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 ,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 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 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 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2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 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 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 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 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 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 3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 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 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 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 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 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 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 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 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4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 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 ”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 (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 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也称柳七 郎,或柳七)。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5 蝶恋花 6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 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 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请找出这首词的词眼,并 分析其情感、表现手法? 7 v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相恋的情歌.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 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上片写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引起对所爱的无限思念. v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春草如烟, 夕阳辉映,如烟似雾; v春愁黯然而生,春愁相思。 v无言谁会凭阑意 (没有谁会注意他依靠栏杆之态,默默无言) v孤独和无奈。 v伫倚危楼时所望所感 8 v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v图:企图、追求; v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 同。借放声高歌来抒写愁情; v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v还,又;无味:索然寡味; v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 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9 v想借醉酒狂歌来排解相思的痛苦 借酒消愁愁更愁,无论怎样 勉强作乐还是乐不起来春愁 无限(给人留下极其鲜明的印象 。) v痛苦难熬是否后悔? v对他(她)的爱付出再多也 是值得。情愿为了这样的爱而消 瘦。为这样的爱而颜容憔悴。 写在登高远望的情景下的联想,进 一步写春愁的无法排解,并表达了对 爱情的矢志执著和坚贞不移。 10 v艺术特色: v1、情景交融。上 片从凭栏的所见所 感,将春景和春愁 极其自然地融为一 体。 v2、词眼突出。不仅 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 执著,矢志不移,而 且创造了一个相对独 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 境界不仅表现此 词真挚爱情,也可用 来表达对理想、对事 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 定的信念。 11 v“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 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 三境也。” _王国维人间词话 12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 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3 v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 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 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 志。” v 杨湜古今词话云:“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 。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 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 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 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 即日迎耆卿预坐”(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 v不管怎样,此词送给杭州地方长官是切合的。 14 v 此词的创作年代也可据此定为宋真宗景德元年 (1004)之前。这也是乐章集中所能考订的作年 最早的一首词。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 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 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 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创作背景: 15 思考: 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 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16 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v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 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 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 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 ,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 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 观、生活图景等方面。 17 v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 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 ;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 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18 v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v从地理形势和历史渊源方面总括钱塘的繁华。 v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繁华 v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v居民区的繁华: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 柳树如烟,桥梁雕饰华丽,挡风的帘幕翠绿雅致,楼阁高低 不齐十万户人家) v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v钱塘江的雄伟壮丽:钱塘江口,周围风景优美,沙堤绿 树浓密如云,江面广阔无边,江阔怒潮白浪滔天,汹涌澎湃 。(特写笔法)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v写人民富有,社会财富丰盛,民众生活豪奢。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 v互文见义:所有市场、家家户户,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 珍珠宝贝、绫罗绸缎。 19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v总写西湖的繁华景象。 20 v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v写西湖的自然景光之美。 v重湖叠巘:西湖以白堤为界,分里湖和外湖, 故称重湖。叠巘:指层层叠叠的山峦。清嘉 :清秀; v重湖叠瓛清嘉概括湖山之美;三秋 桂子承“叠瓛”说,着重写山;十里 荷花承“重湖”之说, v西湖最具特色最有名的景观。 21 v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v写湖里湖边民众悠闲自在的生活风貌白 天夜里,男女老少都是安闲自在,各乐其乐 ,一派升平景象。 v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v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 v乘醉:乘酒兴; v千骑拥高牙扈从之多,兵马拥戴威 望之高。 v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喝酒、听歌、吟 诗;踌躇满志的娱乐生活。 v写钱塘长官高雅的休闲生活。 22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v直接恭维颂扬钱塘长官的功绩。 v图将: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v凤池,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 v归去凤池夸言外之意是说到朝廷去 请功受赏,还隐含着“你就要提升到朝廷 去当大官”的意思。 23 v 这首词着力写钱塘(杭州)的繁华 ,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 会风貌,借此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 郡有方,政绩卓著。 主旨: 24 v1、善于铺叙。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景物, 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 淋漓尽致的描绘,展示一派昌盛的景象。特 别是对钱塘潮、西湖的描写,充分、高度概 括又具体形象。 艺术特色: 25 v2、善于点染。 “重湖叠瓛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 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26 v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 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 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 明的情志。 v 提示: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 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 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v点染,是画写意花鸟画的主要手法,也是一种 重要技法。点染,先“点”明中心,再予以渲“染”或 烘托。 27 v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v这首词运用了点染的表现手法,上阙开头三句 是点,后面几句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 染。下阙“重湖叠 清嘉”是点,跟着六句是 染。“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 之佳三方面着力描写出钱塘 (杭州)的繁华,展 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表 达了对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热 情歌颂的情感。 “表现手法”答题规范格式: v这首词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着力描写出 ,表达了 的情感。 28 v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