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课文赏析: 陶诗素面朝天,平和本色,如诗中太极,归园田居即是明证。纷乱的世道,幻灭的理想,困厄的家境,自由的本性,躬耕南亩之苦,逃离重负之乐,一切藏而不露,点到即止,深沉含蓄;方宅草屋,鸡鸣狗吠,桃李竞艳,袅袅炊烟,皆是舒徐不迫,信手拈来,触目成趣;近景远景,视觉听觉,泼墨特写,回环照应,真正随意倾吐,毫不修磨,天然精巧:实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教学创意: 多数学生不认同此诗,瓶颈在于其诗风的平易本色。而诗风常常取决于生活积淀,尤其是苦难的积淀。学生缺乏丰厚的生活阅历,很难穿过诗歌淡到极致的语言去常中见奇,所以读诗先读人,先读懂诗人的苦难。在品读中抓住“归田”缘由,融入陶渊明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诗人的心灵困境及渴盼归田之急切;然后在写田园生活诗句中去感受其情感酝酿的深度及表情达意的含蓄、平和,领略其看似散漫实则精妙的自然诗风,突破瓶颈。w 教学过程: 任务:品味陶渊明淡而远的诗风。一、简介陶渊明其人 东晋以来,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文学成为牺牲品,惟陶渊明独步天下,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世家子弟,祖上历任官职,不乏门第。儒家文化中经世济国的理想他不是没有,但国难家难接踵而至,家道中落,中年丧妻,常年病弱,困至乞食。他有心无力,进不足谋国,退难以谋生。面对如此现实,除了缅怀遗烈,消极的不合作,渊明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加之天性崇尚自由清闲,于是他解甲归田,在广袤的家居生活空间里构造自己的理想与趣味。其诗风淡而悠远,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是手到成文,触目成趣。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其诗作归园田居的赏析品味其平淡而又醇厚的诗风。二、探“归田”缘由,感受渊明内心困苦 归园田居写于其归田后的第二年,即作者42岁之时。请以平和徐缓的语调读完全诗,解决为什么“归”的问题。缘何而归? 提示:“性本爱丘山”中“本性”使然。w 对于已流走的岁月,渊明如何评价? 提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把自己曾涉足的社会比作“尘网”,自己在这张网中挣扎,想想作者落下这两个字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厌倦)现实由不得渊明不厌倦,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19岁,遭遇淝水之战;21岁,司马父子擅权;35岁,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38岁,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40岁,刘裕杀桓玄,弑晋安帝,立恭帝;56岁,刘裕逼恭帝禅位,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真是“乱了看惯了,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相机而动,委曲求全,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w 既是时俗构成如此令人疲倦的网,诗人当初为什么要踏进去?可以用学过的诗句回答。提示:a. 心为形役,暂求果腹。(归去来兮辞) b. “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他曾想从戎戍边,为国家统一作一番事业,但偏安的东晋王朝无意也无力完成这一使命,此理想化为灰烬。但生逢乱世,渊明不肯老死穷庐,他时仕时隐,甚至年近40还不曾泯灭出仕之心:“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只可惜渊明一个穷病书生,人微言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不仅于国事无丝毫补益,作为一家之长,居然无法保家,一家老小穷至乞食而活,反观社会现实和自身的处境,渊明真切的感受到这几十年的选择是一个错误。w 因此,一个“误”字,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a. 一个迂阔书生大半生的奔走被否定,实在是道不尽的辛酸。b.这种感受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参透世情的大彻大悟,这个社会不属于他。“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所以他宁可乞食而不仕,并嘱咐儿女也不要出仕,“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w 请反复品读“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读出沉痛的感叹意味。w三、观“归田”之乐,品味渊明本色诗风 回归田园也便是回复本性,久处尘网中的渊明是怎样的渴盼归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 提示:归去来兮辞中抒情直接;本诗则通过比喻表露深情,平淡而含蓄。回归田园的生活如何?对照归园田居之三。提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躬耕南亩,苦中作乐,但求心之所安。w 请以略带轻松的语调读出“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几句中的归田之乐。思考: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如何?美不美?你喜欢这样的写景语言吗? (学生可各抒已见,教师不必强求一致。) 教师引导讨论: A、这几句有无炼字?哪些字词是值得咀嚼的? 提示:“暧暧”“依依”,犹如淡淡几笔水墨,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用字生动形象,却又很平常,这正体现诗人驾驭语言的高妙,不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搜肠刮肚,更无须老杜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恨恨誓言,他只信手拈来,便天然成趣,如太极一般,常中见奇,无招胜有招。B、意象是否是简单的拼凑?有无层次?是否只是单调的图景? 提示:有章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简朴的草屋与竞艳的桃李交掩成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转到远景,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中极平常、极富有农村气息的鸡鸣狗吠,从听觉的角度给画面增加了一点生气。看似平凡散漫的图景竟有诸多的精妙之处,诗人正是以一种平常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点石成金,点化出乡村生活中最真切、淳朴而动人心魄的一面。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对应前文“羁鸟”,自然流转,不露痕迹。悠闲的新生活让诗人如释重负。这份田园之乐于作者确实无异于久旱甘霖,热爱之情流诸笔端,这种感情是不是瞬间迸发而显得特别炽烈? 提示:否也。这种情感建立在深厚的人世际遇上,绵长而深厚。3、教师小结: 诗人用简练高妙的笔为我们描绘出景真情真的美妙图景。正如他的无弦琴一般,他超脱了一切华美的语言外壳直达生活最本真的奥妙,言近而旨远。四、拓展对比,深入品读其人其诗 对比下列三首诗,指出哪一首为陶渊明所写?说明理由并朗读该诗。A.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B.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C.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看。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解析:A诗清新明快,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教业务合作协议范本6篇
- 资源互换协议6篇
- 2024年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真题
- 2025年智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趋势
- 2025年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中的角色分析
- 2025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布局研究报告
- 2025福建省梧凤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名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所属单位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广东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招聘劳动合同制审判辅助人员4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殡仪馆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水的组成说课课案》课件
- 理疗课件教学课件
- 起重作业十不吊、八严禁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快件处理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课件 杨宏山 第1-6章 导论、政策系统-政策执行
- 报关委托书格式模板
- 教学研究经验总结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4年江苏国信新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GB/T 43795-2024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磁心机械强度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