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教学设计江西信丰中学 申丽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和讨论,体会本诗通过极写蜀道之高、险、凶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独特构思法,从而领悟作者作为“谪仙”的飘逸风格;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语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李白的蜀道难。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学习这首诗吗?(学生议论,大多表示不知道。)如果不清楚,请大家阅读“研讨与练习”四。(学生阅读后明确:原来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是啊,蜀道难不仅是李白的成名作,也使他获得了“谪仙”的称号。“谪仙”就是下凡的神仙,他有什么特点?(学生议论,得出结论:不拘一格,行为飘逸) 李白作为文学“谪仙”,具有风格飘逸、不拘一格的特点。(设计说明:导语从“研讨与练习”四入手,明确蜀道难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由“谪仙”引出教学目标。)二、提出教学目标1、通过体会想象和夸张手法的使用,领会作者飘逸的风格。2、通过了解极写蜀道之难,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体会本诗不拘一格的构思法。三、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全诗一遍,力求读准字音。(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号(ho) 转(zhun) 匪(fi)吮(shn))2、听朗读录音,理解一些文言字词。听后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1)危乎高哉(2)开国何茫然(3)青泥何盘盘(4)可以横绝峨眉巅(5)猿猱欲度愁攀援(6)以手抚膺坐长叹(7)但见悲鸟号古木(8)连峰去天不盈尺(9)所守或匪亲参考答案:(1)高(2)多么,副词(3)多么,副词(4)越过(5)为发愁(6)空、徒(7)只(8)距离(9)通“非”(设计说明:蜀道难作为一首乐府诗,具有文言文的特点,梳理出有古今异义特点的字词,既可积累文言字词,又可扫除阅读障碍。)3、学生再齐读全诗一遍,整体把握诗意。(设计说明: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第三环节学生三次品读诗文,为下一环节的赏析打基础。)四、诗文研读1、分组研读诗文段落,找出诗中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并体味它的效果。(1)全班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的学生自读诗文中的一段。(2)学生合作讨论,找出所研读的诗文段落中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并体会其效果。(3)检查研读效果,每组派出学生代表宣读研读结果。(明确:第段中几乎所有的句子都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共同表现了蜀道的高;第段中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主要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突出了蜀道的险;第段中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主要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突出了蜀道的凶。)(4)小结:诗人运用奇妙的想象、浪漫的夸张和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产生出令人魂悸魄动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围绕着“难”,挪景移情,层层渲染,突出蜀道之“高”“险”“凶”。正如殷璠所赞叹:“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充分体现了李白飘逸的风格。(设计说明:本环节是本教学的主要环节,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谈自己找到的诗句,并说出理由,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交流去感知课文内容,交流中学生的理解不全面的,可以互相补充,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学生交流的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也都参与了,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2、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老师问:李白把蜀道写得如此之高、险、凶,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写给我们读者看的吗?学生回答:不是。讨论后发现是告诫友人的。)(1)阅读课本P36注释,明确本诗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友人入蜀而作。(2)学生在诗中找到有关写作目的的诗句。(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3)小结:蜀道难这首诗,通过极力叙写蜀道之高、险、凶,表达出作者对友人入蜀的担忧以及关切之情。(4)仔细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学生有感情地串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三个句子,领会作者由惊讶恐惧无奈的感情变化,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5)小结: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送别诗。以乐府诗体写送别,这是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创新,体现了其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设计说明:通过对诗歌内涵的挖掘,特别是通过对诗中重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进一步体会作者借蜀道之难达规劝之目的的巧妙构思,从而体会本诗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五、延伸阅读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体会其借乐府诗体表达送别之意,以表心志的巧妙构思。海客谈瀛(y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m),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n)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ju)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设计说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两诗的比较阅读,可进一步体会李白借乐府诗体表送别之意的巧妙构思。)六、课后探究关于蜀道难的寓意,有人认为李白“自为蜀吟”,“别无寓意”;有人认为诗中透露了诗人对于蜀地社会安危的忧虑与关切;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遭挫折的生活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你是如何认识的?(设计说明: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自我评价与反思】1、“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必须“尊重在学习工程中的独特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一教学理念。导语从“研讨与练习”四入手,明确蜀道难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要探究其中原因的欲望。特别是在当学生了解了诗的大致内容后,老师即时提问:“李白把蜀道写得如此之高、险、凶,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写给我们读者看的吗?”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再一次提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深究写作目的的目的。2、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交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使学生间相互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高认识。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交流中学生取长补短,培养起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大胆的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如会发现学生自己的理解有许多时候比老师的还到位,还全面。因此在学生感悟的过程中要尽量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要求统一标准。因此学生感悟交流的过程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3、重视诗歌的朗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多了,语感积累多了,自然对文中的一些内容不教而解。比如让学生有感情地串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三个句子,亲身领会作者由惊讶恐惧无奈的感情变化,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友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合伙养老协议书
- 企业扶贫借款协议书
- 临时归还借款协议书
- 书稿件出售合同范本
- 作品受权协议书范本
- 兄弟养老协议书范本
- 众人帮保险合同范本
- 热力系统故障排查与应急响应方案
- 公会合同续签协议书
- 水利工程节制闸与船闸建设管理方法研究
-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教材电子版
- 高中英语3500词汇
- 幼儿园中班社会:《田野里有什么》 课件
-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课件
- 葡萄图考核方案课件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 2019人教版新教材全册课文与翻译
- JJF(苏)163-2014漆包绕组线回弹角试验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199页PPT_ppt
- 工地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201603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