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doc_第1页
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doc_第2页
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doc_第3页
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doc_第4页
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2、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天京失陷等。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农业。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天朝田亩制度确定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是本节的基本线索,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是农民阶级几千年来理想蓝图的完全体现,集中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2)、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确定依据:高一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缺乏完整的的分析和理解。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本课的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落实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图示教学通过图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主要历史事件,掌握基础知识。(2)、问题探究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问题,并将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实现重点、突破的难点。 (3)比较教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对照,判断异同,更好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3、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 1、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电脑、图书包括教案进行预习,上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归纳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四、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采用情境创设,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主题曲和视频片段,调动学生情绪。 2、学习新课:探源探背景之源展示史料(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其原因)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读史感悟: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 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直接原因:自然灾害;(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间接原因:外国侵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探准备之源材料一: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材料二:材料二: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读史感悟: 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 这个新的组织体现了一个什么思想?理论准备:(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准备: 组织准备:感受感受运动经过: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学生合作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请一位同学利用示意图说明太平军进军路线以及防御形势,并说明相关重大事件。(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经过:金田起义(开始)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天京定都(正式建权)三次军事行动(军事全盛)天京变乱(转折)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失败)体会革命纲领(展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书影)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相关信息回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如果你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你更青睐与哪一个纲领呢?(同学们自由发言,老师做出适当的归纳总结。)(板书)天朝田亩制度原则:“凡天下田无人不饱暖”。内容:(1)土地分配: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2)产品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3)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不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总结1、由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天朝田亩制度)评价: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官吏富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形成土地高度集中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和广大农民受剥削的根源。因此,打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枷锁,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将土地夺回到自己手中,是千百年来农民的迫切要求。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平等,要求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并且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将“均田”作为制度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下实行依然是小农经济,维系的依然是自然经济。它所要建立的实际上是一个农民的理想社会,它是要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那么社会生产力必将停留在分散的小农经济水平上,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因而它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在当时封建经济不断解体的情况下,仍迷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行不通的。空想性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有限的生活资料,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其结果只能是普遍贫困。所以这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一方面,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在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新中国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从而提高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深度。资政新篇内容:政治上: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民主)经济上: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文教上:学习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和先进技术。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总而言之: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实现。(总结2、由资政新篇的内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认识)评价: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又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形成发展资本主义必需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无法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回味1、失败原因(补充投影材料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后回答)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它经历了14年,势力波及18个省,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在哪里呢?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材料三:展示戈尔和他的洋枪队。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板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战略上的失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教师总结)教训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从而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道路在中国成功的正确性。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