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可调总价合同下的投资控制 风险分担研究 摘要 可调总价合同基于其易于确定最低报价的承包人,易于进行支付、结算, 易于投资控制等优点,对于工期较长的项目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在实际应用 中,业主往往在合同中过分转嫁风险于承包商,业主与承包商间极易发生利益 对立冲突,从而产生大量合同纠纷。原先的投资控制目标可能无法达到,项目 整体效益下降。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在可调总价合同的研究基础上对风险分担的基本 思想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可调总价合同从其参与主体对风险的态度以及客观 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风险分担的一般思想和总价合同特点,建立了适 用于可调总价合同风险分担的原则。在可调总价合同下如何建立合理的风险分 担机制,即准确地定义项目风险,并在各参与方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使项 目绩效最大化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引用 AHP 和风险矩阵分析可调总价合 同下可发生的风险并定义风险的级别,以期在实践中能更好的分担承发包双方 风险,使总价合同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项目实际施行中可发生的风险中 加以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类似于由通货膨胀等原因而使所 使用的工、料成本增加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一 般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和其他工程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变化也可以进 行调整。因此,像通货膨胀等不可预见因素的风险由业主承担,对承包商而言, 其风险相对较小,但对业主而言,不利于其进行投资控制,突破投资的风险就 会增大。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参考文献定义可调总价合同投资风险;各种因素 分类研究,类比其他计价方式同类型因素造成的影响;建造风险分担模型;对 可调总价合同下的投资控制风险分担进行总结性的阐述。 关键词:可调总价 风险识别 风险分担 层次分析法 风险矩阵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under Construction Projext Investment Control Risk-sharing ABSTRACT Adjustable price based on the contract to determine the lowest bidding contractor, easy payment, settlement, the advantages of easy control of investment,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he project is widely used. But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owners often in excessive transfer risk to the contractor in the contract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contractor, easy interest conflict, thereby producing a contract dispute. The original investment control target may not be reached, the project overall benefit drop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n risk sharing the basic ideas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from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main attitudes to risk and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Combining the risk sharing the general ideas and total price contract characteristics, were applied to establish the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risk sharing principle. Among participants in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project performance maximization is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 This paper quotes the AHP and risk matrix analysis of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can risk and define the level of risk, with period in practice can better share contract parties risk, make the contract price advantage into full play.Discovered some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similar to the infl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nd make use of, material costs increase, can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ract, the contract price is adjusted accordingly. Because of the general design change, engineering change and other engineering conditions due to changes in the cost change can also be adjusted. Therefore, as inflation and other unforeseen factors of risk assumed by owner, the contractor, the risk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for the owner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trol of investment, investment risk will increase. Specific content includes: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 definition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investment risk factors; classification of means of valuation of the same type, by analogy with other factors influence the risk sharing model; construction; the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investment control under the risk sharing of the summary elaboration. Keywords: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Risking-sharing Risk-identification Risk-matrix AHP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 1.2 相关文献综述 .3 1.2.1 可调总价合同研究现状3 1.2.2 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4 1.3 研究路线 .8 第二章 可调总价合同风险分担的理论基础.10 2.1 可调总价合同定义、特点和准备条件 .10 2.1.1 可调总价合同定义.10 2.1.2 可调总价合同的特征.10 2.1.3 可调总价合同的准备条件.11 2.2 总价合同下承发包双方对风险的态度 .14 2.2.1 风险态度14 2.2.2 总价合同下业主的风险态度14 2.2.3 总价合同下承包商的风险态度15 2.3 工程项目合同风险分担的三种基本思想.16 2.3.1 可预见性风险分担思想.16 2.3.2 可管理性风险分担思想.18 2.3.3 契约经济学风险分担思想.21 2.4 可调总价合同与其他类型合同的比较 .22 2.4.1 工作内容的风险分配分析.22 2.4.2 工程量的风险分配分析.23 2.4.3 工程单价的风险分配分析.23 第三章 可调总价合同下项目风险识别及分担机制.25 3.1 可调总价合同下项目风险的识别25 3.1.1 工程项目风险的含义25 3.1.2 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25 3.2 可调合同下项目风险的识别 .26 3.2.1 常见风险识别方法简述26 3.2.2 可调总价合同项目主要风险识别27 3.3 可调总价合同下项目风险分担机制 .29 3.3.1 可调总价合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的原则29 3.3.2 建立风险分担模型30 第四章 基于 AHP-RISK MATRIX 建立风险分担模型31 4.1 构造 AHP 模型的研究 .31 4.1.1 风险因素分层31 4.1.2 单风险因素风险矩阵评估34 4.1.3 建立原始风险矩阵34 4.2 确定风险度和风险等级的方法和步骤 .35 4.3 计算结果及综合评估 .37 第五章 可调总价合同实际风险应对策略分析.39 5.1 可调总价合同在计价中可能发生问题的研究 .39 5.2 基于 AHP 及风险矩阵解决风险分担问题的实例分析 .40 5.2.1 工程概况40 5.2.2 合同类型的选择与签定40 5.2.3 影响工程合同价的因素40 5.2.4 工程投资控制43 总结与展望.46 参考文献47 致 谢50 英文文献51 中文译文57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建筑业的规模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也发生了大量的可变因素,从而产生风险。 在工程合同执行过程中,报价及签订合同时,以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当时的物价计算总价合同。 但在合同条款中双方商定:如果在执行合同中由于通货膨胀引起工料成本增加达到某一限度 时,合同总价相应调整。因此,针对建设项目可调总价合同的特点,全面分析总价合同的风 险并有效的加以防范,对减少合同纠纷,保护承、发包双方的利益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由 于承发包双方对总价合同风险识别不足,双方风险分担不合理,以及缺乏合适的合同范本, 对具体条款约定不明晰等原因,导致了总价合同在实际使用中产生了大量的合同纠纷。这些 纠纷类型主要有,如表 1.1。 表 1.1 总价合同中常见纠纷 Table 1.1 Common disputes in the lump sum contract 争议类型主要问题 风险范围界定不明引起的争议 若发包人对具体的风险范围约定模糊,则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 将本属于自身的风险按工程变更处理或提出工程索赔。而若发包人简单 处理:一切价款不可调。则可能导致承包人在投标时大大增加风险费; 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甚至最终无法顺利完成项目。 变更引起的价格争议 设计变更和业主增减工程量是总价合同约定的可以调整合同价款的 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双方对设计变更、调增调减工程量而引起的价款变 更没有明确、具体的约定,一方主张变更工程的单价应按市场价或造价 部门市场信息价计价,一方坚持按照承包商投标时的单价进行计价,双 方即会产生争议 不可抗力界定的争议 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即免除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违约的 一方的违约责任。由于不可抗力的复杂性,若未在合同中具体约定不可 抗力事件的范围,认定标准,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出具证明文 件的机构以及不可抗力事件的后果,当一旦争议发生无据可查,会导致 双方相持不下、关系紧张 施工承包范围争议 总价合同的“总价”固定的是合同承包范围内的工程内容,合同承 包范围外的工程则可视为其他工程,而需要重新增加合同价款。然而有 时由于发包人提供的资料,施工图设计不够明晰;给予投标人编制标书 时间仓促;甚至招标时只提供了初步设计资料,导致了之后施工阶段双 方对于工程量的争议。此类争议虽然比较少见,且主要发生在合同过于 简单、资料不全、管理不善的承发包人之间,但是一旦发生,往往争议 金额较大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2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 WTO,各种外资纷纷进入中国。这对我国建筑市场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 种挑战。多数外资企业对基础建设投资控制有着严格的限定,一旦投资超过预算还需董事会 重新批复,所以大多外企都愿意选择总价合同。而在我国现在通用的总价合同范本为 99 年 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最主要的就是该合同 条款界定模糊,权责划分不清,容易引起纠纷。使项目整体效益下降,无法实现双赢的局面。 合理的风险分配是一份好的工程合同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质量的风险管理的前提。 一方面,业主希望的是承包商在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条件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关心的是一 个综合指标,而不单单是价格问题。因此在划分风险前,应考虑自身条件以及尽可能对项目风 险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不是认为只需将风险在合同中简单地转嫁给承包商。另一方面,只要承 包商认为能获得相应的风险费,则他就可能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事实上,许多有实力的承包 商更愿意去承担风险较大而潜在的利润也较大的工程项目。本论文希望通过结合合理公平的 风险分担方法,建立可调总价合同投资控制框架,明确风险分担的具体核心条款,从而尽量 减少承包人、发包人双方争议和对立的发生,将总价合同的优势充分发挥。具体有以下三点: 1增强承包商的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在我国建筑市场操作规范执行不严,相关配套管理措施不健全,因此承包商长期在 建筑商品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承包商的风险意识淡薄,在合同双方进行风险分担的时 候,承包商很容易承担自己无法消化的风险使承包商常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工程建 设中,承包商要善于分析风险,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效的对策。本 研究就是在 07 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下提出在承包商和业主之间采取合理的风险分担方 法,使承包商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损失,达到其预期的回报。 2提高承包商风险应对能力 建筑业生产及产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产品的特殊买卖关系,决定了承包商在承包工 程过程中需要承担许多的风险,如气候变化、不可预见的地质变化、安全事故等。随着我国 建筑产品市场逐渐形成,材料、劳务、技术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承包商承受着更多的 风险,如材料涨价、劳务工资提高等。尤其在目前基建规模压缩的情况下,工程承包者多于 工程承包需求者,施工承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工程承包报价偏低,工程工期不切实际地 缩短,质量等级任意提高,工程拖欠款等,使承包商承包工程时风险重重,因此不少企业陷 入困境。因此,提高承包商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是承包商的当务之急。 3促进双方公平共赢 在建筑商品交易中,由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风险分担不平等常常引起双方产生纠纷,影 响彼此的合作关系。因此,业主和承包商之间采用合理的风险分担原则能使双方都承担各自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3 能够消化的风险,将各自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并且能够减少由于纠纷而带来的不便,使双方 的合作更有效率。 由此,研究可调总价合同下的风险分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工程合同以支付方式为标准,一般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三大 类。总价合同有时称为约定总价合同,或称包干合同。可调总价合同其内容见表 1.2 表 1.2 可调总价合同内容概述 Table 1.2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content 可调总价合同 含义 该合同同样是以招标图纸及规定、相关规范为基础,承发包双方就施工项目协商一个相对固定 的总价的;只是增加特定的调值条款它与固定总价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对合同实施过程中 的风险进行了部分分摊。 风险分担 同总价在双方约定的风险范围之内不予调整, 超出约定风险范围之外的风险费用按约定的调 整方法进行调整。如双方对工程量增减范围、物价涨幅、重大设计变更、不可抗力因素约定 一个范围, 以对超出风险范围之外的因素所增加的费用进行调整。 适用条件适用于工程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规定很明确,工程建设工期 1 年以上的工程项目。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1.2.1 可调总价合同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总价合同的研究较少,而且大多数问题集中在对固定总价合同的研究,对于可 调总价合同的研究重视不足。下表 1.3,采用文献勾选法,根据其研究重点,对国内现有的 对于总价合同的研究做了简单的总结。 表 1.3 国内现有总价合同文献总结 Table1.3 Existing domestic price contract literature summary 问题研究 作者 研究的角度 合同风险分析 与防范 结算纠纷的分 析与处理 可调部分价款 调整依据 合同中变更范 围的界定 严玲,孟繁丽1发包人 刘晶昕2发包人 闫文周,高琳3承包人 周显峰,何伯4双方 叶仲平5双方 倪韬6承包人 陆文清7双方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4 问题研究 作者 研究的角度 合同风险分析 与防范 结算纠纷的分 析与处理 可调部分价款 调整依据 合同中变更范 围的界定 牛玉新,赵凯8双方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根据国内现有总价合同文献的总结,可见针对业主与承包商双方角度分析的研究较多, 在合同风险分析与防范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分析。 1.2.2 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风险是项目管理中人们常说的一个词,简单说来风险就是可能影响项目成功完成的任何 潜在因素。从这个定义看,风险的发生既可能对项目产生有利影响,也可能对项目产生不利 影响。这个有利的影响可以称之为机会,而那个不利的影响就是风险。风险是项目固有的东 西,它来源于无数的不确定性。无论我们多么工作努力、多么技艺高超、多么知识丰富,也 不可能在项目结束前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损失。我国杜端甫 教授21认为,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 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向偏离的综合。风险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 *)Rf P C (1.1) 其中 R 表示风险,P 表示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C 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后果。通过对风险定 义的了解,可以发现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 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3) 风险的可预测性、可变性。 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是指通过对项目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一定的 方法、技术,对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所面临的或潜在的风险进行的全面的认识过程。通过搜 索文献对本文对一般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简单整理,详见表 1.4 表 1.4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Table 1.4 The basic method of project risk identification 文 献 德尔菲 法 头脑风 暴法 核对表 法 工作分 解结法 故障树 法 流程图 法 因果分 析法 文献搜 索法 情景构 造法 张再良, 周旭等 9 孔德军,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5 文 献 德尔菲 法 头脑风 暴法 核对表 法 工作分 解结法 故障树 法 流程图 法 因果分 析法 文献搜 索法 情景构 造法 刘冬松 10 胡丽, 张卫国 11 续表 1.4 文 献 德尔菲 法 头脑风 暴法 核对表 法 工作分 解结法 故障树 法 流程图 法 因果分 析法 文献搜 索法 情景构 造法 冯艳12 牛利芳, 田兵权 13 费朵, 邹家继 14 张胜斌 15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项目风险分担思想主要有三种,即可预见性风险分担思想,可管理性 风险分担思想和契约经济学风险分担思想,总结于下表 1.5 表 1.5 三种风险分担思想 Table 1.5 Three risk-sharing Thought 风险分担思想定义核心内容 可预见性风险分担思想 如果某个风险可以被一个有经验 的承包商合理的预见,则该风险 分配至该承包商是可以接受的, 否则不能 如何合理地界定可预见性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6 风险分担思想定义核心内容 可管理性风险分担思想 根据对风险承担方对风险的管理 能力将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分 配 风险分配的效率性及分风险分配 的公平性 契约经济学风险分担思想 根据以下三点对风险进行分担 损失程度; 对可能发生风险的知识; 自我保险或市场保险的成本 如果进行分担后,使获利方的获 利大于损失方的损失,因而获利 方在支付损失方损失后理论上仍 然能获利,从而可以创造理论上 系统的帕罗托最优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基于这三种思想,国内外众多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关风险分担的指导原则,在研究可调 总价合同风险分担问题中加以参考,总结于下表 1.6 表 1.6 风险分担指导原则相关文献 Table1.6 Risk-sharing literature of the guiding principles 研究学者风险分担指导原则 Casey、Nadel(1970)16 工程建设中所有风险原本都应该是属于业主方的,只是通过合理的代 价从业主方转移到项目其他参与者。若按此转移了风险,就应当考虑风险接 受方是否能有足够的能力来正确地评价风险以及合理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若将风险强行加给另一方,且该方恰当处理了该风险,应存在回报该 方 的机会; 风险应分摊给处于最有利控制该风险地位并以较小代价控制风险一方 应采取措施保证风险实际分摊方法与期望的分摊方法一致 Levitt,Ashley and Logcher(1980)17 风险分担的适用价值 是“承担该风险的财务能力、承担项目的技 术能力、管理能力”等指标的函数,即 =f(承担该风险的财务能力,承担 项目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 ; 接受风险的价格 是“项目的竞争性、接受风险的激励、财务状况、 风险管理能力”等指标的函数,即 =f(项目的竞争性,接受风险的激励,财 务状况,风险管理能力) ; 风险的大小 是“发生概率,预期结果,风险态度”等指标的函数, 即 =f(发生概率,预期结果,风险态度) 。以上函数的自变量需要结合专家 或项目团队成员意见评估,最优风险承担方选择依据为: MaxA,B,C,或 MinA,B,C,或 MinA,B,C, 一方应为其自身的恶意行为或渎职引起的风险负责;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7 研究学者风险分担指导原则 张水波、何伯森 (2003)18 如果一方能很方便地对某一风险进行保险,且能将保险费消化在其费 用 中,则该风险最好由该方承担; 如果一方是管理某项风险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则该风险 应 由该方承担; 如果一方能更好地预见和控制该风险,则该风险应由该方承担; 如果某一风险发生后,一方为直接受害者,则该风险应划分给该方 Loosemore 等(2006)19 能够充分预见其所承担的风险包括预见风险是否发生、发生的概 率 以及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如何等; 具有必要的风险偏好,愿意接受该风险; 具有足够的能力(经验或权力)有效管理风险包括控制风险发生 的 可能性; 该方收取的风险费在业主看来是否合理并且可接受该方需要从承 担风险中获益,出于自身考虑提出的标价业主是否能够接受,等等。 续表 1.6 研究学者风险分担指导原则 K.C.Lam 等(2007)20 风险承担者能够能预测该风险; 风险承担者能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后果; 风险承担者能控制风险发生的机会/率; 风险承担者能管理风险如果风险发生后; 风险承担者能承受发生的风险后果; 风险承担者能从所承担的风险中获利;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这些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基本都为定性描述且无统一标准,但是核心上都体现出了尊重 风险承担各方意愿,能责对等(效率性) ,权责对等(公平性)以及体系整体利益最大化的 思想。国内的学者也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提出了一些风险分担原则,其具体思想和核心原则 都和上述研究成果相似,总结于下表 1.7 表 1.7 国内基于不同项目类型的风险分担研究 Table 1.7 Domestic sharing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risk of different project types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8 研究学者研究内容 何伯森,等(2001)21、刘先涛,等(2006)22BOT 项目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 罗春晖,等(2001)23基础设施民间投资项目中风险分担的原则 刘新平、王守清(2006)24、安丽苑(2007)等25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基本原则 宇德明等(2004)26基于合同比较新旧 FIDIC 合同的风险分担原则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方法的文献总结: 风险分配矩阵(Risk Allocation Matrix) ,包括政府完全承担、私人完全或双方共同承担 三种可能结果-Li Bing etc(2005)27通过问卷调查及对所获取数据的统计,得出英国 PPP/PFI 项目风险分配矩阵;此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政府发布的风险分 担指南即风险分配矩阵形式。 类比法,即模仿或借鉴与本项目类似的真实项目的风险分配结果,或通过其他途径(如 专家经验、政策建议等)获取这些信息并进行模仿或借鉴-刘新平和王守清(2006)28通 过参考 PPP 项目案例、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统计分析、政府部门所提供的 PPP 项目风险分 担建议发现我国 PPP 项目风险分配的一般方案。 统计分析法,即通过对大量风险分担方案的统计分析得出具有共识的风险分担一般方案 -Roozbeh Kangari(1995)29根据设计好的风险分担比例刻度,针对 17 个风险分担合同条 款进行离差统计分析,得出有明显分担倾向的风险。 数学模型法,例如:博弈论的方法(应用相对较多) 、模糊数学方法等。本方法相对复 杂,主要用于上述方法解决不了的项目特有的或具有争议的风险的分担-K.C.Lam etc30利 用模糊数学将已有的 PPP/BOT 风险分担的原则和具体个案中的专家意见转化为可以量化的 模型来尝试达到风险分担的最优。31 1.3 研究路线 本文研究路线通过以可调总价合同为基础,在了解理论的层次上研究风险的识别与分担, 而后通过计算方法加以分层,构造在可调总价合同下风险的分担机制,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使项目整体效益得到提高。如图 1.8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9 我国建筑业 发展迅猛 可调总价合 同越发普及 发包商、承 包商面临的 风险环境 可调总价合同下的风险分担 问题1:如何识别风险 问题2:风险机制如何建 立、分担原则 风险 研究可调总价合同风险问题的基础 物价波动风 险应对 工程变更风 险应对 风险产生的原 因 应对策略 风险产生的 原因 应对策略 结论与展望 研 究 背 景 提 出 问 题 研 究 设 计 及 内 容 研 究 结 论 找出关键风险,建 立分担风险模块 图 1.8 可调总价合同风险分担研究路线 Fig 1.8 Adjustable price contract risk sharing research route 资料来源:自绘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0 第二章 可调总价合同风险分担的理论基础 研究工程总价合同的风险分担需要很多相关理论的支持,本章将首先对这些理论基础做 出必要的分析。 2.1 可调总价合同定义、特点和准备条件 2.1.1 可调总价合同定义 可调总价合同又可称为变动总价合同,合同价格是以图纸及规定、规范为基础,按照时 (Current Price)进行计算,得到包括全部工程任务和内容的暂定合同价格。它是一种相对固定 的价格,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而使所使用的工、料成本增加时,可以按 照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 0201),合同双方可约定,在以下条件下可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 (1)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款; (2)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 (3)一周内非承包人原因停水、停电、停气造成的停工累计超过 8h; (4)双方约定的其他因素。 在工程施工承包招标时,施工期限一年左右的项目一般实行固定总价合同,通常不考虑 价格调整问题,以签订合同时的单价和总价为准。物价上涨的风险全部由承包商承担。但是 对建没周期一年半以上的工程项目,则应考虑下列因素引起的价格变化问题: (1)劳务工资以及材料费用的上涨; (2)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如运输费、燃料费、电力等价格的变化; (3)外汇汇率的不稳定; (4)国家或者省、市立法的改变引起的工程费用的上涨。 2.1.2 可调总价合同的特征 可调总价合同的特点是32: (1)发包单位可以在报价竞争状态下确定项目的总造价,可以较早确定或者预测工程成 本; (2)业主的风险较小,承包人将承担较多的风险; (3)评标时易于迅速确定最低报价的投标人; (4)在施工进度上能极大地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 (5)发包单位能更容易、更有把握地对项目进行控制; (6)必须完整而明确地规定承包人的工作; (7)必须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变化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1 2.1.3 可调总价合同的准备条件 显然,采用总价合同时,对发包工程的内容及其各种条件都应基本清楚、明确,否则, 承发包双方都有蒙受损失的风险。因此,一般是在施工图设完成,施工任务和范围比较明确, 业主的目标、要求和条件都清楚的情况下才采用总价合同。对业主米说,由于没花费时间长, 因而开工时间较晚,开工后的变更容易带来索赔,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也难以吸收承包商的建 议。 1、设计图纸要达到一定深度 要评估项目设计的进度。首先要明白设计进展到何种程度,随后再决定是否采用可调总 价合同。如果设计已进展到施工图阶段,则可以考虑采用清单招标和总价包干的模式,如果 设计仅进展到施工方案阶段,则首选单价包干的模式,不推荐总价包干,如果设计的是比较 常见的批量生产的住宅类项目,那么无论设计进展到何种程度,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都可以采 用总价包干的模式。当招标时的设计深度已达到施工图设计要求,工程设计图纸完整齐全, 项目范围及工程量计算依据确切,这种则是采用总价合同的理想条件。 2、在招投标过程中给予承包商足够时间 在招投标过程中要留给承包商足够的标书编制时间,认真组织现场踏勘。在总价合同中 工程量的风险主要由承包商承担,所以一旦承包商在投标中漏项,损失一般比较严重。所以 要充分考虑到承包商利益,以免承包商后来因为标书编制时间仓促、现场踏勘不详细等原因 导致的工程量错算向业主提出索赔。 3、要考虑业主方是否有潜在的变更需求 考虑采用可调总价合同前,应充分考虑业主方的潜在变更需求及设计方的设计准确性, 确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变更设计,这种情况下的固定总价合同才有价值。若 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业主设计变更,结算时只能全部按竣工图结算,原总价闭口合同完全失 去了意义。总价合同和单价合同有时在形式上很相似,例如,在有的总价合同的招标文件中 也有工程量表,也要求承包商提出各分项工程的报价,与单价合同在形式上很相似,但两者 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总价合同是总价优先,承包商报总价,双方商讨并确定合同总价, 最终也按总价结算。 4.总价合同的交易成本 一个工程项目,选择不同的合同类型,交易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如图 2.133给出了不同 合同类型下交易成本变化的趋势,通常单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的交易成本较高,而采用可 调总价合同的交易成本较低。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2 合同交易成本 总价合同 单价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 项目最终产品成果的不确定性 图 2.1 工程项目合同类型与交易成本的关系 Fig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ject contract types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图 2.1 还表明,交易成本与项目最终产品成果的确定性有很大关系。当项目最终产品成 果的确定性较高时采用总价合同,交易成本应该是最少的;但当项目最终产品成果的不确定 性较高时,无论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还是单价合同,交易成本都将很高,这时应采用成本加成 合同。因此,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合同类型与项目最终产品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如图 2.2。 图 2.2 合同类型与项目实施过程不确定性及产品不确定性的关系 Fig 2.2 Type of contract an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uncertainty and product uncertainty relations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过程的 复杂性 高 高 低 低 产品不确定性 低 高 总价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 单价合同 总价合同 低 业主提供支持 高 能力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3 根据图 2.233可以看出,单价合同一般适用于设计和实施风险都较小的情况;固定总价 合同适用于设计风险较小而实施风险较高的情况;而成本加成合同则适用于二者都较高的情 况。 5.总价合同双方风险承担程度 在不同的合同类型下,由于采用的支付方式不同,因此业主和承包商分别承担的风险程 度是不一样的,如图 2.3 表示了几种典型的合同类型与双方所承担风险的程度34。 承包商风险 高 成本加定必酬 金合同 成本加固定酬 金合同 成本加激励酬 金合同 单价合同固定价格加激 励合同 总价合同 低 业主风险 图 2.3 工程项目合同类型与风险程度 Fig2.3 Project contract type and level of risk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自绘 由图 2.3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合同类型下业主和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是有很大差别的, 对于同一个项目业主和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是成反比关系的,其中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商所承 担的风险最大,而成本加定比酬金合同业主所承担的风险最大。以 FIDIC 合同为例,对 FIDIC1999 年版红皮书(单价合同) 、银皮书(总价合同)中风险条款的不同约定展开对比 分析。 (1)关于现场数据、不可预见性困难的不同约定 红皮书第 4.10 款并未明确规定业主是否为其提供的现场资料的准确性负责。而银皮书 中则明确规定:承包商应负责核实和解释所有此类资料,业主对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充分性 和完整性不承担责任。红皮书第 4.12 款规定承包商可以对其无法预见的不利物质条件,向 业主 提出工期和费用的索赔。而银皮书中则明确约定承包商签订合同后,就意味着他接受 了圆满完成工程的所有困难并承担所有费用,合同价格不因任何没有预见到的困难或费用而 进行调整。 (2)关于业主风险的不同约定 红皮书和银皮书的另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关于“业主风险”的约定。因 EPC 合同项 下 不可预见的自然力作用风险由承包商承担,所以,银皮书中关于业主风险的约定相对于 红皮 书的相关规定有了较大缩水,减少了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无法预见或无法充分合理防 范的自 然力的作用的风险内容。其中,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无法预见或无法充分合理防范 的自然力 的作用的约定与 4.12 款关于无法预见的困难的约定相呼应,在红皮书中由业主承 担,而在银 皮书中则由承包商承担。而这一风险,实际上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可能性最 大的风险之一, 因此银皮书下,承包商所分担的风险显著增大。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4 (3)关于工期索赔条款的不同约定 相对于红皮书中关于允许工期延长的情形的约定,银皮书中删除了其中“异常恶劣的气 候条件”和“由于流行病或政府当局原因导致的无法预见的人员或物品的短缺”两种情形。 而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对工期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也是工期索赔中的大项,这一情形的 删除,严重增加了承包商的工期风险。采用总价合同模式的工程中,业主多数投资某一项目 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投资该项目的前提是基于项目的一个固定投资金额和项目开始投产 的确定时间,只要在预计的投资金额和投产时间的范围内,业主就会盈利,因此,业主宁可 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也期望在合同中固定价格、固定工期,并保证项目成功建设,从而使 工程的成本和自己分担的风险具有更大的确定性。银皮书第 14.1 款约定该合同采用固定总 价的价格模式,除合同变更等少数情况下,合同总价不能调整。 2.2 总价合同下承发包双方对风险的态度 总价合同的参与方,由于技术能力、资金能力、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对待风险事件的态 度会有较大差异,针对风险事件选用的策略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担时,考虑 到各种客观的因素的同时,不应忽略业主与承包商对于风险的主观态度。 2.2.1 风险态度 风险态度指的是决策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对风险环 境所采取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Arrow)将人们对风险的态 度分为三种35。 第一种是“好冒风险”的冒险型,冒险型的决策者对某种经济活动的高回报给予较大的 期望,为了实现这一期望愿意冒风险。换句话说,冒险型决策者愿意为追求高回报而冒风险、 付代价。 第二种是“回避风险”的保守型,保守型决策者不愿意承担风险,即使某种经济活动可 能有较高的收益回报,只要存在一定的风险就宁可放弃高回报的机会而不去冒险从事该项活 动。 第三种是“漠视风险”的中性型,风险中性的决策者既不愿意冒大的风险,又不愿意放 弃有较高回报的可能性,其决策的基本原则是风险损失至少不大于可能获取的利益的期望值。 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受经验、相关知识背景、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整体经济 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当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决策者的风险态度也会发生 变化。 2.2.2 总价合同下业主的风险态度 业主是工程项目的发起者,也是工程项目结果的原始承担者,是工程建设项目中最主要 的风险承担主体,其他参与方承担的风险均是由业主通过合同等手段实施风险分担的结果。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5 采用业主多数情况下是属于风险保守型或中性型,同时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在 合同中将风险大都划给了承包商,这在我国的工程合同中尤其明显36。业主这样做的目的是: A.将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同价格内;B.迫使承包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对风险的控制。但 这样做可能引起其他后果;A.承包商在投标价格中加入很大的风险费,B.如确实发生风险, 而承包商风险费又不能弥补该风险造成的损失时,即使承包商有良好的愿望, 也可能因为资 金流转困难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C.承包商甚至很可能偷工减料,影响工程的质量;D.工 程可能因承包商毁约而停工17。 因此,从业主角度来看,在总价合同将项目全部风险划分给承包商不一定意味着对自己 有利,因为业主希望在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条件下,承包商能按期保质地完成工程,其关的 是一个综合指标,而不单单是价格问题。在划分风险前, 应至少考虑自身条件以及尽可能对 项目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不是认为只需将风险在合同中简单地转嫁给承包商。 由于工程建设市场通常是买方市场,因而,业主处于主动地位,在对上述问题分析之后, 如果他认为:A.业主管理风险的能力和经验比较低;B.业主更希望在项目开工前将工程费用 尽量固定下来;C.业主愿意为风险转嫁多付出相应的风险费,则它可以在合同中将大部分风 险让承包商承担;否则应根据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划分。但应注意的是,在这两种风险划分的 方式下,业主编制的评标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如果业主选择让承包商承担大部分风险,则它 在制定评标标准时更应注重承包商的工程经验、技术力量及财务能力;否则,如果选择的承 包商承受风险能力不强,却因其价格低让其中标,则在工程实施中业主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比 预期高得多。同时,业主还应考虑合同所处的法律环境。例如,虽然在工程合同中规定业主不 对其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负责,但如果承包商能提供证据,证明业主的此类资料不恰当地 “误导”了承包商,则合同中此类为业主开脱责任的条款有可能无效。 2.2.3 总价合同下承包商的风险态度 施工承包商的风险态度比较复杂,通常是三种类型的决策者都存在。但是由于建筑工程 市场买方市场的现状,承包商的竞争压力很大,因此大部分承包商往往会采用一些冒险策略, 即使项目的利润较低而风险较高,也会积极争取中标。而很多有实力的承包商更愿意去承 担 风险较大而潜在的利润也较大的工程项目。因此通常认为承包商在对项目的风险决策上 倾向为冒险型。 承包商管理风险的方式主要有:A.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保险公司或分包商);B.风险 自留,承担风险产生后果的责任,利用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来控制风险,努力将风险费转 化为利润;C.利用向业主索赔来减少自身的风险。与业主考虑的方面有所不同,对于一个成 熟的承包商,它对风险的承担态度主要取决于下面几个方面:A.是否能为承担的风险获得相 应的风险费;B.对该项目是否有管理经验和能力;C.承揽工作的迫切性17。因此,只要承包 商认为能获得相应的风险费,则他就可能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事实上,许多有实力的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明德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二季度骨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健品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辽宁省本溪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陪诊师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保保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高级运动营养师实操技能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桃花源记app课件
- 上海开放大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业答案
- XX集团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说课稿
- 婚纱店入股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年云南省临沧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如何有效组织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 教育机构运营管理流程手册
- 立足单元视角 提升核心素养
-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及尾矿库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股权投资撤资通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