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毕业论文范文——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毕业论文范文——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毕业论文范文——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毕业论文范文——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对于企业已变的越 来越重要。人事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无论是管理方面还是 数据信息方面都是复杂多变的,使用人工进行管理不可避免的增加了 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因此, “综合人事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而且实用的 管理软件。 本系统是使用可视化编程语言 Visual basic 6.0 设计的“综合人事 管理系统”,使用 Access 2000 建立数据库。主要实现了部门信息管理、 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员工照片管理、员工主要家庭成员信息管理、员 工主要教育与工作经历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员工工作考评管理、系 统用户管理等功能。基本上满足各单位的对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论文分成几部分,详细的介绍了“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产生背景, 并结合系统模块和功能,详述了各个模块的设计过程和使用方法,通 过阅读本文,用户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本系统软件。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综合人事管理 II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e information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Personal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aspect for enterprises management. Both in the aspect of data and management, it is full of changes. Management by hand will inevitably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and work density. Therefore, Comprehensive Personal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imperative and valuable management software. The thesis discourses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program language Visual basic 6.0 in the Comprehensive Person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ccess 2000 to set up database . Mainly carried out se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mployee bas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mployee photograph management , employee main family membe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employee the main education and work experiences the management, employee tests to manage frequently, employee work examin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ustomer management. There are three part in this system , which introduces the III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Comprehensive Pers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usage of each parti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ystem partition and functions. Users will get a clear idea of this system software after reading this thesis. Key words : 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 , Database , Comprehensive Personal Management IV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I I ABSTRACTABSTRACT IIII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1 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系统开发的意义.1 1.3 现行系统分析.2 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4 4 2.1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4 2.2 管理信息系统.5 2.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5 2.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6 2.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8 2.3 开发环境分析11 2.3.1 VB6.0 开发软件的优势11 2.4 数据库分析14 第三章第三章 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 1717 3.1 数据库设计要求17 3.2 数据库需求分析18 3.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19 V 3.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24 第四章第四章 功能模块及程序设计功能模块及程序设计 2929 4.1 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29 4.2 系统流程分析30 4.3 系统功能模块及程序设计31 4.3.1 用户登陆窗口设计 .34 4.3.2 主窗口设计 .36 4.3.3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37 4.3.4 员工考勤考评管理模块的设计 .39 4.3.5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40 第五章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安装系统的测试与安装 4141 5.1 系统的测试41 5.1.1 测试方法41 5.1.2 测试目标41 5.1.3 测试步骤42 5.2 系统的发布43 结束语结束语 4444 致致 谢谢 464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747 1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事 信息管理也必将实现从人工化到自动化的转变。本系统是以中国博亿信息股份 有限公司的人事管理为背景作为调研而开发设计的,该公司包括办公室、业务 部、人事部、技术部、财务部五个部门,员工50余人所以有一套完整的人事管 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但它同样适用于目前各单位人事管理的具体情况。单位 在一般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一套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对单位人员及部门 的基本信息管理、考勤管理、考核管理。大量员工的资料需要录入、保存,工作 量庞大且繁琐,如人工管理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出错。利用管理系 统通过建立相应数据库,实现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录入、查询、删除、修改等 多项工作,实现数据处理的快捷安全,以现代化管理人事工作,节省时间使工 作变得轻松,这就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便于提高效率,提高现代化的管理素质, 使平时比较复杂的人事管理变的容易。 1.2 系统开发的意义 据了解,不少单位的人事管理主要还是以单位管理人员的手工操作进 行,操作十分的原始、繁琐。管理人员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与人事有关的 相关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工作重复性高,另外也容 2 易产生错误信息,给单位正常的工作带来麻烦,而大量的信息对于查找和更新 也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 大的功能已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他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单位人事工作进行管理,具有手 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操 作方便、便于管理、成本低廉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 是各单位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现代化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综合人事管理系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1.3 现行系统分析 经调查,综合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单位不可缺少的管理系统。他主要是可 以使单位的管理更加规范、方便和符合现代化管理模式。对于单位领导的管理 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人事管理系统能够为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 提供充足的信息量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在开发本系统前,要明确本系统应实现的目标,即本系统应实现的所有功 能。系统分析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搞清楚原来人工系统是怎么工作的,为了将人 工管理系统转换成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能力,就需要明确所开 发出的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为了完成这些功能都需要哪些数据等。系统分析 结果就是系统设计的基础。 3 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相对于较大规模的管理系统是很简单的。从系统分析 的角度来看并不复杂,而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事管理系统包含了单位日 常人事管理所应具备的大部分功能,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因此,综合 人事管理系统在未来的日子里,对于各单位的帮助是不容忽视的。它将大大提 高单位人事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各项人 事信息。 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2.1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 本次设计课题的开发目标是使界面简洁、易懂、美观、大方为特点,现 实为主体,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添加、查询等功能,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为 4 管理人员对教学的方便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此次毕业设计选择 Microsoft公司生产的Visual Basic 6.0的缘故。 综合人事管理系统是针对人事管理中大量信息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 件。根据单位的基本情况,实现对部门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员工照片、员工主 要家庭成员信息、员工主要教育与工作经历、员工考勤、员工工作考评、系统用 户等相关信息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的管理。 管理员可以对员工信息、各部门信息、考勤情况、考核情况等随时进行添 加和删除,另外还对其进行严格的维护。本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用户登陆管理可识别合法用户和非法用户 2相关信息管理包括对部门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员工照片、员工 主要家庭成员信息、员工主要教育与工作经历、员工考勤、员工工 作考评、系统用户情况等的增加、删除和修改。 3) 查询管理管理人员和领导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到员工相 关基本情况及员工的考勤、考核情况等。 2.2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在强调管理的现代社会中它变的越来越普及。MIS 是一门新的 学科,它跨越了若干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 学以及计算机科学。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方法, 5 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系统。 2.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MIS 系统的 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 认为 MIS 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是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 理信息系统。 1MIS 系统对象是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的对决策有价值的 数据。信息的主要特征是来源分散,数量庞大。信息来源 于生产第一线、社会环境、市场以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信 息具有时间性。 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 成的并具有一定的功能的整体。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 反馈、控制等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3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五 个方面组成。 MIS 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等硬件成分,也包括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包等软件成分,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还 会有更多的内容。 6 2.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存在三个要素,这就是人、计算机 和数据。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人机界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分 支,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大特点。MIS 人机界面设计一般遵循以下 一些基本原则: 1以通信功能作为界面的核心 人机界面设计的关键是使人与计算机之间能够正确地交流信 息。一方面,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时应当尽量采取自然的方式:另一方 面,计算机向人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不至于引起误解或混乱。另外, 不要把内部的处理、加工与人机界面混在一起,以免互相干扰,影响 速度。 2界面必须始终一致 统一的人机界面不至于会增加用户的负担,让用户始终用同 一种方式思考与操作。最忌讳的是每换一个屏幕用户就要换一套 操作命令与操作方法。 3界面必须使用户随时掌握任务的进展情况 人机界面应该能够告诉用户软件运行的进度。特别是在需要 较长时间的等待时,必须让用户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如可以设 计已完成了百分之几的任务进度条等。 4界面必须能够提供帮助 7 一个优秀的 MIS 软件应该提供在线求助功能,甚至提供使用 向导,这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在多媒体环境下,以语音提 示作为操作向导,不会干扰屏幕信息,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5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多数 MIS 软件的数据输入量较大。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数据, 不应让用户频频输入而让用户用鼠标轻松选择。总之,用户干预 越少,MIS 系统的满意程度越高。 6输入画面尽可能接近现实 如果某个电算会计软件的凭证录入画面是表格的,一屏可以 录入多条记录,而且与实际凭证一模一样,以增加人机亲和力。 7具有较强的容错功能 误操作、按键连击等均有可能导致数据误录。巧妙地进行程序 设计,可以避免此类因素造成的错误。 另外,MIS 还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 MIS 成熟的重要标志,它 象征着 MIS 是软件工程的产物。 2通过 MIS 实现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 实现辅助决策。 3MIS 是发展变化的,MIS 有生命周期。 8 2.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一)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计算机处 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的问题, 至今没有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但是,每一种开发方法都要遵循 相应的开发策略。任何一种开发策略都要明确以下问题: 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系统的开发原则 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和开发计划的制定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 1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 此方法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 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地至上而 下对生命周期进行分析与设计。用此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 过程划分为 5 个依次连接的阶段: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 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阶段。这五个阶段构成了系统开 发的生命周期。 2原型法 9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开发人员凭借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通过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构造出一个实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 户协商,反复修改原型直至用户满意。 3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 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征研制出一套软件工 具,使之能够映射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和进程,从而实现信息 系统的开发。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一般包括系统开发准备、系统调查、系 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转换、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评价 等步骤。根据开发系统的大小、复杂、投入、方式、方法等因素的不同, 各步骤的要求和内容也不同,用户需要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计划。 1系统开发准备:主要包括提出系统开发要求、成立系统开发小组、 制定系统开发计划等工作。 2系统调查:调查现行系统的运行情况、问题等。明确用户的要求。 3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要求在系统调查的 基础上,对新的系统的性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建立一个新系统 的逻辑模型。 10 4系统设计:又称系统物理设计。系统设计要根据系统报告中的系 统逻辑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 行各种具体设计,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解决“系统怎么做“的 问题。 5系统的实施与转换: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系统硬件的 购置与安装:程序的编写与调试;系统操作员的培训;系统有关 数据的准备和录入;系统调试和转换。 6系统维护与评价:系统需要从始至终地进行系统的维护工作。而 且系统建成后,经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要对系统目标与功能的实 现情况进行检查,并与系统开发中设立的系统预期目标进行对 比,及时写出系统评价报告。 2.3 开发环境分析 开发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开发程序的难易,而且还仅仅制约 着开发程序的使用生命周期的长短,因此要想设计出高质量的应用程 序,就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高水平的开发环境。 本系统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Basic 6.0 中文企业版,它提供了开发 Microsoft Windows 应用程序最迅速、最 快捷的方法。 11 2.3.1 VB6.0 开发软件的优势 Visual Basic 是在原由 Basic 语言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包括了 数百条语句、函数及关键词,其中很多和 Windows GUI 有直接的关系。 Visual Basic 语言具有简单易学的特性,只要稍有语言基础就可以很 快掌握并逐渐精通。Visual Basic 6.0 开发软件的优势在于: 1)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设计功能,把程序设计人员从繁琐复的界面 设计中解脱出来; 2)可视化编程环境的“所见即所得”功能,使界面设计如同积木游 戏一般,从而使编程成为一种享受; 3)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可轻而易举地开发出集声音、动画、影像和 图片于一体的多媒体应用程序 4)新增的网络功能提供了编写 Internet 程序的能力。 2.3.2 VB 6.0 的新特色 1增强的数据访问能力 Visual Basic 6.0 提供了与已有系统开放式的互联性技术,包括 ActiveX data Objects、Microsoft SNA Server 4.0 和 COM/CISC 事务集 成管理器。Microsoft 还为各种不同的数据库提供了全新的 OLE DB 和 ODBC 驱动程序,包括 Oracle 及运用于 IBM AS400 等大型机上 的 VSAM 和 DB/2 数据库的驱动程序;通过第三方提供的 ODBC 和 OLE DB 驱动程序,还可以与其他数据库系统进行连接。 12 2新的语言特征 新的语言特征包括:用户自定义类型可以作为参数或作为公共属 性和方法的返回值;函数可以返回数组变量;动态数组可以赋值;文件 系统对象;按名调用;创建增强的对象函数增强的 StrConv 函数等。 3更强大的 Internet 应用程序开发功能 在 Visual Basic 6.0 中,Internet 应用程序的开发更加容易,功能 更加强大。在应用程序内可以通过 Internet 或 Intranet 访问文档和应 用程序;也可以创建 Internet 服务器应用程序,包括 IIS 应用程序;支 持动态 HTML 技术的应用程序;具有 Web 应用程序发布功能等。 4新增的部件功能 Visual Basic 6.0 提供了各种基于部件的可视化开发工具以及基 于部件 Web 开发能力。Visual Basic 6.0 包括新版本的 Microsoft 可视 化开发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创建基于部件的解决方案。这些工具 可用于创建基于 Microsoft DNA 体系的应用程序,包括提供创建交叉 平台的 Web 应用程序、Windows 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应用系统。 Visual Basic 6.0 可用于快速创建基于 Windows 环境的客户/服务器模 式应用系统、Web 应用系统和中等规模的应用系统。 5增强的和新的向导 增强的向导有:安装程序向导、数据窗体向导、应用程序向导、类 生成工具。 13 新的向导有:数据对象生成向导、工具条向导。 2.4 数据库分析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的数据 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同时,合 理的数据库结构也将有利于程序的实现。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 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机构能充分满足各 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 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据库由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DBMS 则由开发人员和 用户通过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它包括四个要素:用户数据、元 数据、索引和应用元数据。 1用户数据 目前,大多数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把用户数据管理表示为关系。 现在把关系看作数据表。表的列包括含域或属性,表的行包含对应业 务环境中的实体的记录。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同样符合要求,有些关系 比其他关系更结构化一些。用以产生良好结构关系的过程,称作规范 化。 2元数据 数据库是自描述的,这就意味着它的自身包含了他的结构的描述, 14 这种结构的描述称作元数据。因为 DBMS 产品是用来存储和操纵表 的,所以大多数产品把元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有时称作系统表。这 些系统表存储了数据中的表的情况,指出每一个表中有多少列,哪一 列是主关键字,每一列的数据类型的描述,他也存储索引、关键字、规 则和数据库结构的其他部分。在表中的存储元数据不仅对 DBMS 是 有效的,对用户也是方便的,因为他们可以使用与查询用户数据同样 的查询工具来查询元数据。 3索引 第三类型的数据改进了数据库的性能和可访性,这种数据经常称 作开销数据,尽管有时也采用其他类型的数据结构,如链表,但他主 要还是索引。索引可以用来排序和快速访问数据。 4应用元数据 它用来存储用户窗体、报表、查询和其他形式的查询组件。并非 所有的 DBMS 都支持应用组件,支持组件的 DBMS 也不一定把全部 组件的结构作为应用元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然而,大多数现代化的 DBMS 产品存储这种数据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数据开发 人员和用户都不直接访问应用元数据,相反它们通过 DBMS 中的工 具来处理这些数据 本系统选用的数据库 Access 就是关系数据库开发工具,数据库 能汇集各种信息以供查询、存储和检索。Access 的优点在于它能使用 15 数据表示图或自定义窗体收集信息。数据表示图提供了一种类似于 Exce1 的电子表格,可以使数据库一目了然。另外,Access 允许创建自 定义报表用于打印或输出数据库中的信息。Access 也提供了数据存储 库,可以使用桌面数据库文件置于网络文件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用户 共享数据库。Access 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工具,关系数据库是已开发的 最通用的数据库之一。如上所述,Access 作为关系数据库开发工具具 备了许多优点,可以在一个数据包中同时拥有桌面数据库的便利和关 系数据库的强大功能。 第三章第三章 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要求 数据库的设计对系统的经济性、功能性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要 16 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就要求在设计时尽量避免数据的多余,另外还 要尽可能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按规范化理论的要求,关系模式应尽 量取高级范式,尤其对记录数较多的关系,低级范式将会存储的大量 重复,使空间遭受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从存取速度上考虑希望一个 模式涉及的属性越多越好,相互运算越少越好,这样,又应取低级范 式,因此,速度与空间在范式上是相互矛盾的。 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数据库时要严格地探讨它的使用环境, 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清楚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进行综合的评 价和分析设计出的数据库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充分反映出用户的要求,即能够正确的反映用户的实现环境,包 括预处理的全部数据。 2能够支持用户所需的所有“加工” 3能够被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接受 4具有较高的质量,冗余量最小,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好,无更新 异常,易于理解,便于维护,高效率等。 3.2 数据库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 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收集基本数据、 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 17 体设计打下基础。 针对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通过单位对人事管理过程和数据 流程的分析,设计如下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1部门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职能描述、上级部门 编号。 2员工基本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编号、姓名、照片、性别、生日、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籍贯、身份证号、工作证号、办公电话、手机号 码、挡案存放地、户口所在地、到岗日期、所在部门编号、工作岗位、 职务、员工状态、上级员工编号、合同有效期、备注、添表用户、添表 日期和时间。 3员工家庭主要成员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编号、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与本人关系、 工作单位。 4员工教育及工作经历 包括的数据项有:编号、员工编号、开始日期、终止日期、 学校/单 位名称、职务。 5员工日考勤 包括的数据项有:考勤日期、员工编号、上班时间、下班时间、缺 18 勤原由、加班类别、备注信息 6)员工月考勤 包括的数据项有:考勤月份、员工编号、全勤天数、出差天数、病 假天数、事假天数、矿工天数、法定休假天数、年休假天数、倒休假天 数、迟到时间、早退时间、一类加班天数、二类加班天数、三类加班天 数、备注信息。 7)员工工作考评 包括的数据项有:考评月份、总体评价、奖励事由、奖励金额、处 罚事由、处罚金额、备注信息。 8)用户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型。 3.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得到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后,就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 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 基础。这些实体包含各种具体信息,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数据的 流动。 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的实体有:部门实体、员工基本信息实体、员工 家庭主要成员实体、员工教育及工作经历实体、员工考勤实体、员工 工作考评实体、用户信息实体。各个实体具体的描述 E-R 图如下: 19 图 3.1 部门实体 E-R 图 图 3.2 员工家庭主要成员 E-R 图 部 门 上级部门编号 名 称 部门编号 部门职能描述 员工家庭成员 姓 名 员工编号 编 号 性 别 年 龄 与本人关系 工作单位 员工教育及工作经历 开始日期终止日期 员工编号 编 号 学校/单位名 称 职 务 20 图 3.3 员工教育及工作经历 E-R 图 图 3.4 员工工作考评 E-R 图 民 族 员工编号 身份证号 档案存放地 户口所在地 姓 名 合同有效期 添表用户 所在部门编号 职 务 手机号码 籍 贯 文化程度 生 日 性 别 工作证号 上级员工编号员工状态 工作岗位 到岗日期 办公电话 婚姻状况 政治面貌 照 片 备 注 添表日期 员 工 基 本 信 息 员工工作考评 总体评价 奖励事由 员工编号 考评月份 奖励金额 处罚事由 处罚金额 备注信息 21 图 3.5 员工基本信息 E-R 图 员工月考勤 全勤天数 二类加班 天数 出差天数 一类加班天数 病假天数 早退时间 事假天数 迟到时间 矿工天数 倒休假天数 法定休假天数 员工编号 年休假天数 三类加班天数 考勤月份备注信息 22 图 3.6 员工月考勤 E-R 图 图 3.7 员工日考勤 E-R 图 用户信息 密 码 用户名用户类型 员工日考勤 员工编号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考勤日期 缺勤原由 加班类别 备注信息 23 图 3.8 用户信息 E-R 图 3.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现在需要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化为 Access 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 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本科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 中各个表格的设计结构如下面的几个表格所示。每个表格表示在数据 库中的一个表 表 3.1 部门信息表 编号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1DepId数字,长整型部门编号,主键 2DepName文本,长度为 50部门名称,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3Describes文本,长度为 255部门职能描述,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4 UpperId数字,长整型上级部门编号,必填字段(是) 表 3.2 员工教育及工作经历记录表 编号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Id自动编号,整形编号,主键 2EmpId数字,长整型员工编号,主键 3Start_Date文本,长度为 10开始日期,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4End_Date文本,长度为 10终止日期 , 必填字段 (是),允许空字符串 (否) 24 5School_Org文本,长度为 50学校 /单位名称 , 必填字段 (是 ),允许空字符串 (否 ) 6Title文本,长度为 20职务,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表 3.3 员工家庭主要成员记录表 表 3.4 员工基本信息表 编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Id自动编号,整形编号,主键 2EmpId数字,长整型员工编号,主键 3Name文本,长度为 50姓名,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4Sex文本,长度为 2性别,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5Age数字,整型年龄 6Relationship文本,长度为 20与本人关系 ,必填字段 (否 ),允许空字符串 (是 ) 7WorkingOrg文本,长度为 40工作单位,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25 表 3.5 员工月考勤表 编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CheckDate文本 ,长度为 10考勤月份,主键,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 串(否) 编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EmpId自动编号,长整形员工编号,主键 2EmpName文本,长度为 50姓名,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3PhotoOLE 对象照片 4Sex文本,长度为 2性别,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5Nationality文本,长度为 40民族,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6Birth文本,长度为 10生日,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7Political_Party文本,长度为 40政治面貌,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8Culture_Level文本,长度为 40文化程度,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9Marital_Condition文本,长度为 10婚姻状况,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10Family_Place文本,长度为 60籍贯,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11Id_Card文本,长度为 20身份证号,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12BadgeID文本,长度为 40工作证号,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13Office_phone文本,长度为 30办公电话,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14Mobile文本,长度为 30手机号码,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15Files_Keep_Org文本,长度为 100档案存放地 ,必填字段 (否),允许空字符串 (是) 16Hukou文本,长度为 100户口所在地 ,必填字段 (否),允许空字符串 (是) 17HireDate文本,长度为 10到岗日期,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18DepId数字,长整型所在部门编号 19Positionl文本,长度为 40工作岗位,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20Title文本,长度为 20职务,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21State数字,字节员工状态(1.在职人员,2.兼职人员,3.试用人员,4.离 职人员,5.返聘人员,6.退休人员) 22UpperId数字, 长整型上级员工编号 23Contract_Duration文本,长度为 20合同有效期,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24Memol文本,长度为 200备注,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25Fillin_Person文本,长度为 30填表用户,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26Fillin_Time文本,长度为 20填表日期和时间,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26 2EmpId数字 ,长整型员工编号,主键 3qq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全勤天数 4cc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出差天数 5bj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病假天数 6sj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事假天数 7kg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矿工天数 8fdxj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法定休假天数 9nxj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年休假天数 10dxj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倒休假天数 11cdMinutes数字 ,整型迟到时间(分钟) 12ztMinutes数字 ,整型早退时间(分钟) 13ot1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一类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 14ot2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二类加班天数(周六或周日加班) 15ot3Days数字 ,小数 ,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三类加班天数(日常加班) 16Memo1文本 ,长度为 200备注信息,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表 3.6 员工日考勤表 表 3.7 员工工作考评表 编 号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CheckDat文本,长度为 10考勤日期,主键,必填字段(是),允许 空字符串(否) 2EmpId数字,长整型员工编号,主键 3StartWook数字,小数,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上班时间 4OffWork数字,小数,精度为 4,小数位为 1下班时间 5qqDays文本,长度为 100缺勤原由 6otDays文本,长度为 100加班类别 7Memo1文本,长度为 200备注信息,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 串(是) 27 表 3.8 用户信息表 编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UserName文本,长度为 40用户名,主键, 必填字段 (是),允许空字符串 (否) 2Pwd文本,长度为 40密码, 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3User_type数字,字节用户类型(1-系统管理员,2-普通用户) 编 号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说明 1EvaMonth文本,长度为 10考评月份,主键,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2EmpId数字,长整型员工编号,主键 3ztEva文本,长度为 200总体评价, 必填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串(否) 4jlReason文本,长度为 200奖励事由,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5jlAmount数字,整型奖励金额,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6cfReason文本,长度为 200处罚事由,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7cfAmount数字,整型处罚金额,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8Memol文本,长度为 200备注信息, 必填字段(否),允许空字符串(是) 28 第四章第四章 功能模块及程序设计功能模块及程序设计 4.1 综合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标准性:软件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保证系统 质量,提供完整、准确、详细的开发文档,为用户二次开发提供源程序; 应用设计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 安全、可靠性:应用软件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要作到安全可靠,防 止非法用户的入侵。采用用户密码的加密技术以防止用户口令被破解。 实用性:用户接口和操作界面设计尽可能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 觉特征,界面力求简便实用。 先进性:在技术上采用先进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可视化的面向 对象开发工具,支持网络环境。 通用性:系统设计要具有易移植性,便于推广使用。 可扩展性: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软件设计尽可能模块化、组件化, 并提供配置模块和客户化工具,使应用系统可灵活配置,适应不同的 情况。数据库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将来的需要。 4.2 系统流程分析 系统流程分析是为了让用户再使用系统时更好的了解系统的工 作过程。对于多类型用户管理系统来说,每一个用户的工作流程是不 29 同的。多用户系统的工作流程都是从用户登陆模块开始,对用户身份 进行认证。身份认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过程: 1确认用户是否是有效的系统用户 2确认用户类型 第一个过程决定用户能否进入系统;第二个过程根据用户的类型 决定用户的操作权限,从而决定用户的工作界面。 其功能分析图如图 4.1 所示 开 始 用户登录 重试 失败 30 图 4.1 系统流程分析图 4.3 系统功能模块及程序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综合人事管理系统,使其功能能够更加全面、更 加具体。本系统主要设计了三大模块功能,即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员 工考勤考评管理、系统用户管理 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员工 读取用户类型 成功 1.管理自己的用户信息 2.管理普通系统管理员用户信息 3.管理普通用户的用户信息 1.管理普通系统管理员用户信息 2.管理普通用户的用户信息 管理自己的用户信息 Admin 用户 普通系统管理 员用户 普通用户 拥 有 所 有 权 限 只 有 查 询 权 限 用户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 31 及部门的各项信息,便于用户了解和管理。 主要包括:部门信息管理和员工信息管理。其中,员工信 息管理中包括员工家庭主要成员信息管理、员工教育 及工作经历管理、员工照片管理三部分。 2员工考勤考评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为了便于用户 对员工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管理。 主要包括:员工日常考勤管理和员工考评管理两部分。 3)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为了管理员对系统进行 维护。 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和修改密码两部分。 以上三个功能模块都实现里对系统各项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 和查询功能。 其功能模块图如图 4.2 所示: 综 合 人 事 管 理 系 统 基 本 信 息 管 理 考 勤 考 评 管 理 系 统 用 户 管 理 部 门 管 理 员 工 管 理 考 勤 管 理 考 评 管 理 用 户 管 理 修 改 密 码 员 工 家 庭 成 员 信 息 员 工 教 育 及 工 作 经 历 员 工 照 片 管 理 32 图 4.2 综合人事管理功能模块图 4.3.1 用户登陆窗口设计 在操作这个系统时首先要求用户进行用户登陆。用户登陆窗口可 以对系统起到保护作用,限制其他非相干人员使用和破坏系统。在用 户登陆信息输入正确时,系统自动进入主界面,但当信息错误时系统会 给出提示,用户再次输入.当连续三次输入错误信息时,系统将自动跳出 33 登陆界面,不允许该用户再登陆. 登陆过程主要完成两项工作: 1) 根据用户名和密码来判断是否可能进入系统 2) 根据用户名类型决定用户拥有的权限 在用户登陆窗口中主要使用了三个文本框,他们是用来输入用户 名和密码;两个标签,他们用来标示“用户名”和“密码”两个窗体信息; 两个命令按钮,即“确定”和“取消”。 图 4.3 用户登陆窗口 用户登陆流程如图 4.4 所示: 开始 开始 结束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打开主窗口 连接数据库 错误 是 否 系统判断是否正确 连接是否成功 ? 失 败 是否退出系统 34 图 4.4 用户登陆窗口流程图 4.3.2 主窗口设计 主窗口是进入本系统的入口程序,用来调度各功能模块,使用窗 口的形式,方便用户的使用。用户在运行了可执行文件,登陆成功后, 主窗口中的相应候选框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主窗口是系统界面的一个 主要窗口,此窗口上列出了各个功能模块及其各自主要功能窗口名的 35 菜单。用户通过点击这些菜单进入各个功能窗口。 图 4.5 主窗口 进入主界面后的程序流程如图 4.6 所示 开始 开始 结束 开始 选择一个功能窗口 打开此功能窗口 36 图 4.6 主窗口程序流程图 4.3.3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中主要包括部门管理和员工基本信息管理两 大模块.其中部门管理模块可以实现的功能为系统管理员用户可以添 加、修改、删除和查询部门记录;普通用户只能查看部门数据.员工基本 信息管理模块可以实现的功能为系统管理员用户可以添加、修改、删 除和查询员工记录;普通用户只能查看员工数据.另外,在员工基本信息 管理模块中当选定员工信息后,员工照片、家庭成员和工作经历等模块 响应进入工作状态,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按纽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修改、 添加和删除. 员工基本信息管理窗口如图 4.7 所示 37 图 4.7 员工基本信息管理窗口 其模块功能图如图 4.8 所示 提供部门数据 部门信息管理 员工基本信息管理 员 工 照 片 管 理 员 工 学 习 及 工 作 经 历 管 理 提供员工数据 员 工 主 要 家 庭 成 员 信 息 管 理 38 图 4.8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功能图 4.3.4 员工考勤考评管理模块的设计 员工考勤考评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为系统管理员可以创建、修 改、删除、和查看考勤、考评记录;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考勤、考评数据.员工 考勤管理可以方便的了解员工的出勤及工作情况.员工考评管理是对员工 日常工作的一个归纳和总结. 考勤、考评管理模块图如图 4.11 所示 员工基本信息管理 员 工 工 作 考 评 管 理 员 工 考 勤 管 理 39 图 4.9 员工考勤、考评管理模块功能图 4.3.5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根据用户类型的不同,用户管理模块的功能也不相同.可以包含以 下几种情况: 1)Admin 用户可以创建系统管理员或普通用户,修改系统管 理员或普通用户的密码,删除系统管理员或普通用户.也可 以修改自身的密码. 2)系统管理员用户可以创建普通用户,对普通用户的密码进 行重置,删除普通用户,也可以修改自身的用户名和密码. 3)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身的用户名和密码. 第五章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安装系统的测试与安装 5.1 系统的测试 5.1.1 测试方法 程序测试的主要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工测试;一类是机器 测试。其中,机器测试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 40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将软件看成一个透明的白盒子,按照程 序的内容结构和处理逻辑来选定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及过程 进行测试,检查它与设计是否相符。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将软件看作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 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根据软件的需求 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从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是否满足 设定的功能。 再本次测试工作中使用了机器测试中的两种方法。但主要使用的 是黑盒测试方法。 5.1.2 测试目标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可能发现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