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重点及控制方法研究摘要建设项目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0%-90%,两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是造价控制方法的选用。目前,在我国建设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中,对于造价控制方法的应用还有许多不足,导致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分析国内外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对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了理论概述,分析了造价控制的重点。通过研究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方法,本文选取了层次分析法、价值工程、限额设计、德尔菲法、标准化设计、数据包络分析法等重要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各控制方法的工作程序和原理,在前期造价控制中的用途,以及对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重点的影响,并结合幼儿园工程项目案例进行造价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方法的合理选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建设前期 造价控制 层次分析法 价值工程 限额设计Study on Emphasis and Control Methods about Cost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Pre-projectABSTRACT The influence from the decision stage and design stage in construction pre-project on the project cost can reach 70%-90%.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se two stages is the selection of the control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shortag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st control methods in the construction pre-project, which directly lead to control effect undesirably. According to these shortages, the article analyzed research status of cost control pre-project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d theories of cost control on decision stage and design stage, and analyzed the emphasis further. Through studying on the control methods about cost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pre-projec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value engineering, Limits designing, Delphi method, Standardization design and Data development analysis were chosen as objects to study. For these control methods, working procedure and theory,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emphasis of cost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pre-project we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a kindergarten project was utilized by integrating with cost control methods to exhibit the application practically. How to choose the reasonable cost control methods in the pre-project have important theory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bout improving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reducing project costs.Key words:Construction pre-project Cost contro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Value engineering Limits designingIV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2 国内外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研究现状2121 国外研究现状2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4第二章 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内容621决策阶段6211 决策阶段的意义6212 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6213 决策阶段的内容7214 决策阶段的重点及控制方法922 设计阶段10221 设计阶段的意义10222 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10223 设计阶段的内容11224 设计阶段的重点及控制方法13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AHP1531 层次分析法的理论15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15312 层次分析法的工作程序和原理16313 层次分析法在建设项目前期的用途1832 案例分析18第四章 价值工程2441 价值工程的理论2441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24412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和原理25413 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前期的用途2942 案例分析29第五章 限额设计3451 限额设计在建设项目前期的应用34511 限额设计的基本概念34512 限额设计的工作程序和原理35513 限额设计在建设项目前期的用途3552 案例分析36第六章 其他方法4061 德尔菲法40611 德尔菲法的基本概念40612 德尔菲法的工作程序和原理41613 德尔菲法在建设项目前期的用途4262 标准化设计43621 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概念43622 标准化设计的工作程序和原理44623 标准化设计在建设项目前期的用途4463 数据包络分析DEA4463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概念44632 数据包络分析的工作程序和原理45633 数据包络分析在建设项目前期的用途45第七章 结论47参考文献48附录1 幼儿园工程的部分分部分项综合单价分析表50致谢52英文文献1中文翻译10天津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随着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和民用工程的日益增多,我国已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指为确保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对工程建设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承发包、施工、调试、竣工、投产、决算、后评估等的整个过程,围绕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属于建设项目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0%90%,其中,设计阶段所需费用通常在工程概算的3%以内,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可达60%70%,而施工阶段只影响工程造价的5%25%。1由此可见,对建设项目前期进行造价控制,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工程项目中,都把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作为重点,在实施前对该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及全面的技术分析论证,考察项目经济的合理性,所以发达国家的工程很少出现投资失控的现象。2在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绝大多数集中在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3投资方和施工方将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作为重点,却没有给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导致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十分严重。4在项目的决策阶段,虽然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但也只是浮于形式,研究并没有做到深入彻底,从而导致决策失误、设计不当。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工程设计工作往往是由建筑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完成,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工程的使用功能,对工程的经济功能考虑较少,技术与经济脱节。许多投资者和业主普遍忽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对可行性研究并不了解,方案设计不当,对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方法如:价值工程、层次分析法等认识不到位或选择不当。这些都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建设项目前期工程管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进行一系列探讨是十分必要的。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控制的关键在于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本、工期,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前期的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起始阶段,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决策阶段的工程计价对项目全过程的造价起着宏观控制的作用。项目的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一般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因此,论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书籍的学习,从对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重要性的的认识开始,对造价控制中存在的认识错误、估算偏差大、决策失误、忽视设计、设计不当、技术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估算、价值工程、层次分析法、标准化设计、德尔菲法等方法。针对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重点及控制方法来进行讨论,改进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及方法,提高投资决策的水平和投资效益。5并且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12 国内外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自16世纪英国出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分工的细化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开始推行项目的招投标制度,进行整个工程工作量的测量及工程造价的预算,以便为项目招标者确定标底,并为项目承包者确定投标书报价,形成了正式的工程预算专业。3随着人们对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的理论及方法不断深入研究,造价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职业和一门专门的学科,并建立专业的造价管理协会,如英国的“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Charted Surveyors-RICS),这标志了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次飞跃。在二十世纪30-4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很多经济学的原理开始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工程造价管理从一般的造价确定以及简单的造价控制阶段,向重视投资效益评估、重视经济与财务分析发展。“投资计划和控制制度”这一制度开始在英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产生并应用,这标志了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次飞跃。到了二十世纪50-70年代,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积累都有很大提高,世界各国都相继成立了造价工程师协会,发达国家开始了自己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相关的造价工程师专业课教育及实践培训日益完善。在二十世纪的80-90年代,以英国造价管理学界为主开始提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ife Cycle Costing-LCC),至今,世界各国的工程管理学界仍在研究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全面的造价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工程造价管理的主流方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人们开始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研究,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以及生命周期和环境影响的研究。5Mohammed Kishk应用模糊数学法和数据库技术,将复杂的、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任务,探讨了模糊数据集理论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中的应用。美国交通部在介绍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技术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时,对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LCCA(Life cycle cost analysi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LCCA的意义、使用步骤等。随后,LCCA方法被应用于各种工程之中。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也开始与环境影响相关联,在考虑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的时候还要考虑环境影响,其中,能源成本和水消耗成本是最重要的成本范畴。6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 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将主客观的判断相结合,之后再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个因素的权值并进行排序。层次分析法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可用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7 价值工程于1947年起源于美国,创始人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L. D. Mile)。麦尔斯对产品的功能和成本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称为价值工程。从1947年价值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式提出后,价值工程迅速发展起来。美国首先将价值工程用于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引进了价值工程方法,并将价值工程应用于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这些国家应用价值工程均节省了大量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8在21世纪初,价值工程的工作重心已向“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供更加优越的功能”逐渐转移,2002年5月在美国丹佛召开的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2002年国际年会,即以“工程向提升价值转变”为主题。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首创,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使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德尔菲法特别适用于长期需求预测,能够充分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 成为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有效手段, 对于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价值。9数据包络分析的起源可追溯到由著名运筹学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A.Chames和W.W.Cooper于1978年提出,是一种可以有效地解决具有多个输入、输出部门之间相对有效性的非参数评价方法,可以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影响,从而使评价更具客观性。数据包络分析法经常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来研究,预测概念不确定的复杂系统。10国外的造价控制方法起步较早,理论发展日趋成熟,而且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提高,造价控制的对象规模逐渐扩大、过程日益复杂,另一方面,又要求造价控制过程所占时间必须缩短,因此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相关应用软件,可以打破传统造价控制对控制对象数量、过程的概念,有效地加快信息处理速度。11122 国内研究现状195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一书将工程管理理论引入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一直沿用着前苏联模式: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日益增多,这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造价业的发展,逐步过渡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新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徐大图、宋俊岳、戚安邦等知名学者不断建立并完善了我国的造价控制体系,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距离发达国家的造价水平仍有很大差距。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在企业内部定额的要求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包括的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与合计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调整价的一种计价模式。天津理工大学的尹贻林、任国强教授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试用期、维护期等各个时期全面造价管理的思想。提出将全过程工程计价分为三个时期、五个阶段,并将项目建设前期的工程计价确定为以工程定额计价模式为核心、工程项目建设交易期的工程计价确定为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核心、工程项目实施期以合同管理为核心,12并指出工程造价控制要跳出仅仅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造价控制的误区,明确项目目标。何清华教授也提出 “使用阶段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风险控制和监督整改”的观点,将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发展趋势归纳为社会化、专业化,提出建设工程质量事务所的发展路径。江西理工大学的邹坦教授提出了“项目建设前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观点,分析了造价失控的原因,提出了改变设计费计取方法、设计监理、引入价值工程等方法,并以设计人员和经济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的方式使产品的设计方案最优化,积极推行标准化设计和限额设计,解决设计工作与概预算工作相脱节的问题。13对于建设前期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邹坦教授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建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原则及指标评价体系,确立具体的判断标准,使投资决策的结果更准确,准确的风险识别,更有利于项目建议书的制作。14郝宗良在关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文中,对我国工程设计阶段的现状和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积极推广设计招标制,优胜劣汰,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从而有机结合技术和经济的观点。他指出要加强设计监理的力度,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设立有效的造价监督机构。15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仍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建设部门、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体系和相互沟通。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不够完善,导致信息难以共享,透明度较低,无法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我国现行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缺少相应的调整来适应市场变化,有些项目虽考虑了动态因素,却也受制于我国较低的信息共享度,应用受到了限制,从而造成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精度低,设计阶段采用的方法守旧落后,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现象,因此应对建设项目前期的重点控制阶段充分地选用适当造价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以提高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16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本文主要从决策和设计两个阶段,分析造价控制的重点,以及造价控制的方法。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造价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论述了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期造价控制的重点。第三、四、五章则分别论述了层次分析法、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的基本概念、使用原理,以及在项目建设前期的用途,并结合天津市某幼儿园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从基本概念、原理和在建设前期的用途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其他的造价控制方法,如:德尔菲法、标准化设计、数据包络分析等。本文在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框架图见图1.1:图1.1 论文主要内容Fig.1.1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第二章 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内容21决策阶段211 决策阶段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着重于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的认识不够到位。其实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的整个阶段,建设项目前期对造价的影响高达70%90%。在工程建设前期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按照计价程序采取相应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和方法,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之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项目拥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的特征,是建设项目的首要环节。决策阶段也是项目全过程的起始阶段,投资决策阶段的内容将影响整个工程的效益,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所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成为前期工作的重点。决策阶段直接关系到下一个阶段的施工图预算及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等,对项目全过程的造价起着宏观控制的作用。因此,在投资决策阶段,投资者应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趋势,采用科学的预测决策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合理准确地估算投资数额,以保证后续阶段的造价被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最终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212 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存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的现象,很多投资者没有对国家政策、市场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的研究,欠缺对所有方案的比较和评价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去盲目投资,导致工期拖延、投资大幅增加、工程不能达标,或是工程虽然达标,但却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一些投资者所做的项目决策分析不够深入,漏项较多,变动数量大、幅度大,资金不能按计划到位,或是投资决策时选择的方法不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刻意追求所谓的可行性,为创造通过职能部门审批的条件,从而加入了很多的主观因素,如:故意压低价格甚至故意漏项;抬高项目经济效益。 2、许多项目单位认识不到专家评估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把关、提高作用,咨询单位因无专家评估把关,降低标准,放松要求,也是造成可行性研究水分大、质量低的原因之一。3、投资者缺少经验,没有认识到风险分析工作的重要性。4、没有合理地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可以用于投资决策的方法。可见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决策的准确程度,以及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同时可行性研究也可以为投资者和今后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应确保可行性研究的专业性、科学性、时效性,其内容、深度和计算数据必须满足投资决策和设计的要求。1,3,17213 决策阶段的内容项目决策之前要准确地掌握并研究与决策分析有关的资料数据,主要包括:国民经济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国家颁布的有关的基本参数和指标,有关的技术、经济、工程方面的法规、标准、规范、定额等指标,原材料、市场、资金来源,当地地理条件和经济文化情况,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要求等,有些资料和数据本身还会根据情况发生变化,所以要及时地获取最新的信息,做出追踪分析。18投资决策阶段按工作程序可分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部分。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申请书)是项目单位就新建、扩建事项向发改局、项目管理部门申报的书面申请文件,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则是指某工程项目做出是否投资决策之前,先对该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拟采用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研究其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建设上的可能性,对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是决策阶段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议书分为一般项目建议书、基本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更新改造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建议书等。对于一般项目建议书,其主要内容包括: 1、指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拟建地点,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与项目有关的长远行业规划。2、对建设规模、地点的初步的设想, 论证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否符合地区的布局要求。3、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设想。4、项目进度安排,包括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项目建设需要时间。5、经济效益初步分析,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计算, 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分析。可行性研究按阶段可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按工作内容可分为: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核和财务分析两个部分。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核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项目现有的技术、设备、工程方案及项目实施进度等资料,采用特定的投资估算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进行的估计。不同的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精度要求不同。财务分析则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以此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12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设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基础,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从经济上判断项目是否应列入投资计划。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正确评价建设项目投资合理性,分析投资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基础,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其投资估算额就作为设计任务书中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以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避免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 3、工程限额设计可以以项目投资估算为依据。4、项目投资估算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依据。 5、项目投资估算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建设单位可根据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资金筹措或向银行申请贷款。 6、项目投资估算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投资估算的精度水平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而且不同阶段决策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不同。投资估算编制的原理见图2.1。提高投资估算的精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符合投资估算的基本原则2、提高投资估算相关资料和信息的详细程度3、提高投资估算相关资料的准确度4、选用适当的估算方法5、对项目各个阶段不确定因素的风险分析6、结合当地政策及国家相关文件7、加强投资估算审查8、提高估算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用市场价格,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体系,从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入手,评价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因素,从而对企业风险进行信号监测、评价,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可行的长短风险控制策略,降低甚至解除企业发展可能遇到的风险。财务分析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微观层次,主要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分析项目可以给投资主体带来的效益及可能的投资风险。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盈利能力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12财务评价有以下几点作用: 1、评价项目投产后的财务盈利能力和偿还债款能力 2、确定资金来源,制定适宜的资金规划 3、为协调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提供依据4、为合资项目提供基础图2.1 投资估算编制的原理12Fig.2.1 Principle of formation investment estimate214 决策阶段的重点及控制方法可行性研究是决策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可行性研究进行造价控制是决策阶段的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投资估算编制与审核,对财务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价是提高可行性研究准确度的重要手段,能够作为有力的控制方法来解决工程问题。可行性研究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行性研究不仅对拟建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值得投资,还可以通过反复比较,寻求最佳建设方案,以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的延误。可行性研究阶段可以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投资活动的前景进行预计和估算。对投资可行性进行预测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以及综合预测方法三类。定性预测是靠人的主观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未来的发展状况做出预测,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简单易行,定性预测法常见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定量预测法是依靠历史资料,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未来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这种方法预测的精度较高,定量预测法常见有: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综合预测法是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的综合运用,融合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优点,精度和可靠度较高。19,20投资主体(项目法人)在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可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决策程序,对若干个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分析、论证、选择和决策投资行动方案。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常用的有: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DEA),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对投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企业进行财务评价,需要将分析指标的绝对数和相对数与预算计划数据、行业平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需要分析影响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以及各项比率的因素,进而利用因素分析法全面分析各个因素对某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需要将当期的各种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计算环比动态指标和定基动态指标,在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变化中寻求其变动的原因,力求预测出未来营业时期的发展趋势。在众多决策阶段的控制方法中,层次分析法简单实用,被广泛应用于在建设项目前期;数据包络分析以线性规划为基础,多借助专业的软件应用;德尔菲法则属于专家预测法,将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相结合。这三种方法特点鲜明,因此在本文中,将主要针对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和德尔菲法进行研究。22 设计阶段221 设计阶段的意义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意图进行的具体描述,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工程。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很大程度确定了工程价值。在设计阶段,设计者的灵活性很大,修改、变更设计方案的成本比较低,据统计,设计的费用一般不足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的1%,但却对造价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的影响占到75%以上。而且,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否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投资,与设计工作的优劣有很大关系,因此设计单位应抓住这个关键阶段。4,18222 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1、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设计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建设单位对设计工作监督力度低,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使设计单位精心地设计。2、设计单位欠缺对设计方法的使用。设计单位在限额设计、标准化设计等方法的运用也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并且设计人员通常只重视造型、功能等因素,缺乏经济意识。人们只重视施工阶段的施工图预算、结算的审查,忽略了设计阶段的管理,对设计质量、深度、广度考虑不够。设计者只对工程设计的安全负责,安全系数接近或超过上限,对工程造价的高低并不关心,导致工程上出现的“肥梁、胖柱、厚板”现象长期存在。不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的初步设计概算就无法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在我国,设计招标制度和设计监理还没有严格的规范,在建筑行业缺少质量体系认证。3、现行的设计费计取方法也有待完善之处。现行的设计费计取方法是从工程概算中按一定比例抽取,通常是工程概算的1.5%3%,这样的计取方法,难以使设计者主动降低工程造价。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因设计而节省的投资,应按比例给予设计者提成,若因设计变更增加了投资,则相应地扣除一定设计费。针对上述问题, 为了有效地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强化和完善投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和审查。15223 设计阶段的内容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要求、拟定建筑、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等所需的规划、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的工作。建设项目一般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技术上复杂的建设项目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且技术设计阶段必须编制修正总概算。12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图纸及说明,利用国家或地区颁发的概算指标、概算定额或综合指标预算定额、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按设计要求概略地计算建筑物或构筑物造价的文件。设计概算的编制应采用单位工程概算、综合概算、总概算三级概算编制形式,当建设项目为一个单项工程时可采用单位工程概算、总概算两级概算编制形式。设计概算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审查和调整概算的编制。设计概算编制程序示意图如图2.2所示:图2.2 设计概算编制的程序12Fig.2.2 Principle of formation preliminary estimate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以单独组织施工的工程项目,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一个单位工程费用的文件,是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组成部分。单项工程则是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具有使用效益的项目,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项目是一个按总体规划或设计进行建设的各个单项工程所构成的总和,也可以成为基本建设项目。单位工程预算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费用定额及人材机费等预算价格,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将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进行汇总,即成为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汇总所有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可形成最终的建设项目建筑工程的总预算。所以,单位工程预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文件。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开工前,根据已批准的施工图纸、现行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地区人工、材料、设备与机械台班等资源价格,根据已大致确定的施工方案或组织设计,按照规定的计算程序计算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并记取间接费、利润、税金等费用,确定工程造价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图预算包括: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一项工程建设项目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国家批准的建设标准。2、采用限额设计、标准化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3、在保证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同时,合理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方式节约建设资金、缩短建设工期。4、在建筑设计上,采用技术更加先进、经济更加合理的新结构。设计方案的优选也是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果的对策之一,从选择建设场地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开始,知道最后结构构件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比选,因此设计工作的比选应遵循以下原则:1、设计方案必须处理好经济和理性与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2、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3、设计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施工阶段与运营维护阶段的要求。224 设计阶段的重点及控制方法造价控制方法的选取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水平,是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的,据此作为施工的依据。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40.1%的工程质量事故是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居工程质量事故原因之首,设计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的造价、工期。因此,选择适当的设计方法,以对设计质量严加控制,是顺利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重点。目前设计常用的方法有限额设计、价值工程以及标准化设计。限额设计通过设置投资限额,贯穿到每个阶段各个专业的每一道工序,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价值工程则是通过系统分析,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常用于各个方案间的优选,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标准化设计,则是国家或地方的相关部门按照现行标准所设计出的通用设计,既加快了设计速度,也能加快施工速度,提高设计质量、节约设计费用。这三种方法在国外广泛使用,充分降低了建设项目的成本,提高了项目质量,而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研究。除选择适当设计方法之外,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制度,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可以择优选择设计单位;设计人员与经济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经济意识,这些也是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重要对策。19,20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AHP31 层次分析法的理论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 AHP是对定性(非定量)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层次分析法可以保证定性分析的科学性和定量分析的精确性,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有一部分难以量化,可以针对这种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21简而言之,AHP法是将复杂的决策情景切分为数个小部分,再将这些部分组织成为一个树状的层次结构。然后,对每一个部分的相对重要性给予权数值,分析出各个部分的优先权。对决策者而言,以层次结构去组织有关替代方案的评选条件或标准、权数和分析,有助于对事物的了解。此外,AHP可协助捕捉主观和客观的评估测度,检验评估的一致性,以及团队所建议的替代方案,减少团队决策之失误,如失焦、无计划、无参予等。AHP将整个问题细分为多个较不重要的评估,但还维持整体的决策。AHP法一般要求决策问题具有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三个层次。目标层为解决问题的目的,想要达到目标;准则层为针对目标评价各方案时所考虑的各个子目标,可以逐层细分;方案层即为解决问题的方案。层次结构往往用结构图形式表示,图中标明上一层与下一层元素之间的关系。如果上一层的每一要素与下一层的要素均有联系,则称为完全相关结构。层次分析法适合用于有多种选择方案的项目,他可以通过计算各方案的相对风险值确定最优方案,即风险相对最小的方案。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层次分析法具有分析方法系统的优点,简单实用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分析出同一层次元素与上一层元素数量关系之后,进行简单数学运算即可得出结果,易于掌握。但是,由于决策分析法是从现有方案中比选,所以思路受到限制,很难提供新方案。而且,层次分析法定性成分相对较多,不如纯粹的定量数学分析严谨,面对过多指标时,数据统计量会非常大,权重很难确定。 312 层次分析法的工作程序和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程序如下: 1、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和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2、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目标层确定要解决的目标 ,对于建设项目风险评估就是寻求哪些风险对项目成功实施影响最大;准则层表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各项准则;方案层表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方案。层次结构模型见表3.1:表3.1 层次结构模型Table 3.1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AB1B2.BnC11C12.C1mC21C22.C2m.Cn1Cn2.Cnm3、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和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即相对权值。基本评估尺度见表3.2:表3.2 AHP法的基本评估尺度(九标度表)Table 3.2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ine scale table尺度定义1两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3Ri因素比Rj稍微重要5Ri因素比Rj明显重要7Ri因素比Rj十分重要9Ri因素比Rj极为重要2、4、6、8介于相邻状况的折中值根据评估尺度,将各个因素两两比较,建立每层的判断矩阵如表3.3:表3.3 判断矩阵Table 3.3 Judgment matrixCCn1Cn2.CnmCn1a11a12.a1jCn2a21a22.a2j.Cnmai1ai2.aij计算每行元素的乘积: (3.1)计算Mi的n次方根: (3.2)对向量规范化,权重: (3.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3.4)其中总排序值AW为: (3.5)4、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当aij做出微量变动时,最大特征值也会随之变化,决策者前后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购销合同订购模板
- 2025中外合作开发合同新(合同版本)
- 5.2 少年当自强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 2025无形资产转让合同
- 第一课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长春版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设备租赁合同
- 2025年关于有限公司合作伙伴合同
- 2025养殖合同样本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自救自护我能行 第九课 会变脸的水说课稿 苏教版
- 3.2 大气受热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一
- GB/T 22654-2008蒸汽疏水阀技术条件
- 第六章-全球变化与海平面变化分解课件
-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 抚州市崇仁县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统计表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2学会沟通交流课件
- 小儿支气管哮喘-羽课件
-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课桌有多长 教学课件
- 管道沟槽开挖安全安全技术交底
-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02细胞
-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生观
- 3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