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北方某城市邮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_第1页
毕业论文范文——北方某城市邮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_第2页
毕业论文范文——北方某城市邮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_第3页
毕业论文范文——北方某城市邮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_第4页
毕业论文范文——北方某城市邮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摘 要本次设计的内容是北方某城市邮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供冷、供热系统的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来了解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及具体的方法,进而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首先,查阅设计地点的地理资料得出相应的气象条件,根据当地具体的条件以及维护结构计算夏季整个系统的冷负荷。考虑经济因素,采用现在经常使用的一次回风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总共五层,每层单独用一个空气水风机盘管系统,全部房间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方案。新风由新风机组处理到室内焓值,通过送风管道,送至风机盘管回风段,同风机盘管送风混合后经风机盘管送出,改善室内卫生条件。根据系统所需的冷量,选用空调机组,计算风管管径。因为此建筑主要是办公之用,没有专门的空调机房,但是屋面有开阔的地方,充分考虑和根据系统所需冷量选取一台风冷模块热泵机组,为了提高水力稳定性,使流量均匀分配,水系统管路采用膨胀水箱补水和定压。另外还阐述了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防振,使之运行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在相应的计算过程中,根据设计的过程及计算结果运用CAD绘制一层至五层空调水管、风管平面图,及空调水系统图、空调机房平面图。通过本次设计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设计要求,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 I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 of the post office complex building in Zhengzhou City,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oling, heating system design, its purpose is the design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design process and specific methods,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learn the basics. First of all, access to design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o draw the appropriate weather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local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tructural calculations of the summer cooling load of the system. Consider economic factors, are frequently used by a return air fan coil system plus the new wind. A total of five, each with a separate air - water fan coil system, all rooms are with fan 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solution.New air handling units from the new to the indoor air enthalpy, through the air supply pipe, sent to the fan coil return air section, air mixing with the fan coil by coil sent, to improve indoor health conditions. Cooling capacity required for the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unit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ind pipe diameter.Because the building is mainly office use, no special air-conditioned room, but Wumian have open area, fully consider and select the system cooling capacity required for a cooled heat pump modu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ydraulic stability, the flow rate evenly distributed, water supply water system piping and the use of constant pressure expansion tank.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lso describes the muffler and vibration, so run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Meanwhile, in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ocess and apply the results CAD drawing layer to five air-conditioning pipe, duct layout, and air-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 Through this design makes the indoor environment will be improved to achiev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o ensure that the indoor air clean.- II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工程概况11.2方案确定11.2.1节能空调设计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11.2.2建筑空调设计的重要性11.3设计内容2第二章 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12.1原始资料12.2设计依据1第三章 冷负荷的计算33.1 地理资料33.1.1地理位置33.1.2本工程气象条件33.2土建条件43.2.1建筑概况43.2.2围护结构概况53.3选取其他设计条件53.4空调冷负荷的计算53.4.1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总述63.4.2围护结构的冷负荷73.4.3内部冷负荷83.5空调房间内的散湿量计算103.6围护结构内制冷系统总冷负荷113.7冷负荷计算举例113.7.1已知条件113.7.2冷负荷计算123.7.3冷负荷计算汇总163.8湿负荷计算举例173.9本章小结17第四章 空调系统的选择及相应的风量计算184.1空调方案的选择184.1.1 空调系统分类184.1.2本次设计中空调系统的选择184.2房间风量计算194.3其他房间新风量及新风负荷计算234.4本章小结23第五章 房间气流组织设计245.1气流组织的综述245.2空调送风口、回风口245.2.1空调送风口的选型原则及选择255.2.2气流组织及送风设计计算255.3空调回风口285.3.1回风口布置原则295.3.2回风口风速与形式29第六章 空调设备的选择及表冷器的校核316.1新风机组的选择316.2其他系统的新风机组选择及校核316.3本章小结31第七章 空调风道管路的设计337.1风系统设计要点337.2风系统管道的设计方法337.3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计算357.4新风管道水力计算举例367.5本章小结37第八章 空调冷源设备的选择388.1冷源种类388.2 冷水机组的类型388.3冷水机组的选择398.4冷源附属设备的选择398.5本章小结40第九章 空调冷冻水系统管道设计419.1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419.1.1设计原则419.1.3系统水力计算过程419.2冷凝水管路的设计45 9.2.1设计的注意事项459.2.2设计的依据459.3水系统的定压控制及补水排水与排气469.3.1水系统的定压469.3.2水系统的补水排水与排气469.4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479.5本章小结48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和隔振4910.1与建筑物有关的噪声、振动源分类5010.1.1空调系统的噪声源5010.1.2空调系统的消声措施5010.2空调系统减振设计5110.2.1空调系统振动成因5110.2.2隔振措施5210.3本章小结52结 论53致 谢54- 3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北方某邮局综合楼的空调设计1.2综合楼空调设计总论1.2.1节能空调设计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舒适指标和房间卫生要求使空调制冷设备(冬季为供暖设备)和新风设备每时每刻都在运转,因而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空调能耗已成为城市民用能耗大户。空调能耗约占会所建筑总能耗的60。空调设计在保证各等级旅馆建筑和康乐中心热舒适指标和卫生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空调、制冷、供暖和新风设备装机容量,并从设计上要为随气候变化而调节与控制开启台数和开启功率打下基础。决不能为确保热舒适指标而任意加大保险系数,这是摆在空调设计者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问题。然而,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要求在空- 55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绪 论调运行时有足够的新风量,新风量的增加又使得在处理新风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出现了健康与节能上的矛盾。在空调系统的设计时就需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是摆在空调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设计中选用性能先进的节能型空调制冷设备是设计者必须遵循的原则。1.2.2建筑空调设计的重要性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全国涉外宾馆、饭店和高档写字楼建设速度较快,规模也较大。这类建筑的内外装饰华丽多彩,使用功能齐全,因此搞好此类建筑物的空调设计,保证各空调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风速、噪声和含尘浓度等6项涉及到热舒适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是空调设计者的主要任务。做好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会所里面人们的身体健康,可见搞好建筑空调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1.3设计任务目的与意义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该邮局综合楼的空调系统设计。邮局是一个流动人口众多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新风量,都会影响到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舒适度。通过合理的设计使综合楼里面的办公室及起居室等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本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之前的专业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次系统完整的空调设计,意义在于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绘图能力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参考文献1 马最良,姚杨主编.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67282。 2 方修睦,赵加宁等.高层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3 赵荣义,范存养等.空气调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5384 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何耀东,何青.旅馆建筑空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101606 何耀东,何青.中央空调.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 2233477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2688 伍小亭.风机盘管选型及系统设计的一些问题.暖通空调,2000年: 27689 从军、康利军.卫生间机械排风的控制.暖通空调,2000年,(4): 116119 10 彦启森,徐邦裕.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684,165196 11 赵荣义,范存养,钱以明等.空气调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 205,229247 12 William F.Albern,P.E.Innovative Preheating of Outside Air.Ashrae Journal,May 2002: 4813 Naoya Nishimura, Kenji Takagi Shibau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9-14, Shibaura, Minato-ku, Tokyo, Japan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冷负荷的计算第二章 冷负荷的计算2.1 地理资料2.1.1地理位置 焦作市(参考郑州市)2.1.2本工程气象条件建筑气候分区:寒冷地区海拔:110.40m 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wg=35.0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ws=27.5 夏季日平均干球温度:tpg=30.8 夏季平均日较差:tpc=9.2 夏季平均风速:pj2.2m/s 大气压力:夏季Pd98910.0Pa 夏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76 注解:1. 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是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干湿温度。 2. 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干球温度是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表21 室内设计叁数名称相对湿度风速 m/s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营业厅252060400.250.15办公室252065300.30.22.2土建条件2.2.1建筑概况该邮局综合楼为五层建筑,地面厚度150mm,采用中型围护结构。2.2.2围护结构概况 外墙体300的加气混凝土1. 外墙体(由外向内):外装饰层20mm,通风空气层35mm,保温层230mm,内墙面抹灰层15mm。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外墙结构示意图2. 内墙:内墙为120mm轻质龙骨结构,内外粉刷。楼板为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上铺木丝板,下贴反贴保温层。3. 屋面结构类型(由外向内):砾石外表面5mm;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层;隔热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厚度70mm;内粉刷。保温层的选择:水泥膨胀珍珠岩150mm,导热热阻1.86(K)/W,传热系数0.49W/(K),单位面积质量420/,热容量352kJ/(K),类型。邻室和楼下房间均为空调房间,室温相同。其屋顶结构示意图如图2-2。图22屋顶的结构示意图4. 外窗:双层玻璃,厚度为5mm;规格:依据给定的建筑条件确定; 挂深黄色密织布内窗帘,不考虑外遮阳,K=3.19 W/(m2K)。5. 外门:采用铝合金框玻璃转门,玻璃厚度为16mm,规格:3600 mm3200mm,K=3.02W/m2K。2.3选取其他设计条件1. 住房为白色荧光灯暗装,空调设备运行24小时,开灯时间8小时,功率20W/m2。 2. 办公室内为白色荧光灯明装,荧光灯罩无通风,空调设备运行8小时,开灯时间8小时,功率240W。3. 水源条件:城市自来水管网。4. 电源:220/380V。2.4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很多,如谐波反应法,反应系数法,Z传递函系法数和冷负荷系数法等.本次设计采用谐波反应法的工程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冷负荷。负荷计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选择制冷及空气处理设备,更重要的是便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房间冷负荷的构成: 通过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散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照明散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内热源的散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透过空气带入室内的散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2.4.1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总述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和室内外气象参数(太阳辐射热,室内、室外温度),围护结构和房间的热工性能有关。传入室内的热量(称得热量)并不一定立即成为室内冷负荷。其中对流形式的得热量立即变成室内冷负荷,辐射部分的得热量经过室内围护结构的吸热放热后,有时间的衰减和数量上的延迟。所以一般需逐时计算。2.4.2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2.4.2.1屋顶和外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屋顶和外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21) 式中:计算时刻; 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刻; t-在作用时刻,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可查表。另根据围护结构的类型选择(中型),根据其热容量分析决定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温度的取值。影响房间冷负荷的主要围护结构是内墙和楼板。故房间依据内墙和楼板两种围护结构的放热衰减度进行分类,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具体分类见文献4表26。房间类型和放热特性如下:表22房间类型和放热特性房 间 类 型内 墙f 楼 板f轻 型1.21.4中 型1.61.7重 型2.02.0注:(1)f:围护结构的放热衰减度。(2) 地面按重型楼板考虑,如地面上铺地毯,则按轻型楼板考虑。(3) 如果楼板和内墙分别属于轻重两个类型,则认为该房间为中型。2.4.2.2玻璃窗舜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窗户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2-2)式中:t-在计算时刻窗的负荷温差,可查表。2.4.2.3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基本公式 (2-3)式中:Xg窗户构造修正系数,或称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0.85,双层 木窗0.7,双层钢窗0.75,双层木窗0.6; Xd地点修正系数,可查表; Cn窗的遮挡系数,可查表; Cs窗的遮阳系数,可查表; Jj.计算时刻,透过单位窗户面积的太阳总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m2,可查表。2.4.3内部冷负荷室内热源包括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及人体散热等。室内热源散出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显热散热中对流热成为瞬时冷负荷,而辐射热部分则先被围护结构等物体表面所吸收,然后再缓慢地逐渐散出,形成冷负荷。潜热散热作为瞬时冷负荷。从9点工作到下午5点2.4.3.1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得热属于稳定得热,一般得热量不随时间变化。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的不同,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4)式中:QJ照明设备的计算得热量; T照明设备投入使用的时刻; -T从照明设备投入使用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 JX-T-T时间设备的负荷强度系数,可查表。2.4.3.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及周围的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体散发的潜热量和对流直接形成瞬时冷负荷,而辐射散发得热量将会形成滞后的冷负荷。因此,应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进行计算。为了设计计算方便,计算以成年男子散热量为计算基础。而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中的各类人员(成年男子,女子,儿童等)不同的组成进行修正,为此,引入群集系数n,下表给出了一些建筑物中的群集系数,作为参考。在人体散发的热量当中,潜热散热占40%,显热中的辐射散热占40%,显热中的对流散热占20%。其中,对流散热成为了瞬时冷负荷,潜热散热也可以作为瞬时散热冷负荷考虑,而辐射散热则首先被室内维护结构和家具吸收,经过一段时间后,以对流的方式与室内空气换热,从而成为滞后的冷负荷。因此,在设计时,显热散热和潜热散热要分别算。 表23 群集系数n工作场所n工作场所n影剧院0.89图书阅览室0.96百货商店0.89工厂轻劳动0.90旅馆0.93银行1.00体育馆0.92工厂重劳动1.00 1.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2-5)式中:群集系数;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x每名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可查表; T人员进入空调房间的时刻; -T从人员进入空调房间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 JX-T-T时间人体显热散热量的负荷强度系数,可查表。 2.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2-6) 式中:单个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室内全部人数; 室内人员的集中系数。2.5空调房间内的散湿量计算空调房间内的散湿量有人体散湿、敞开水面蒸发散湿等,可从工艺提供的资料进行计算。1 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kg/h (27)式中 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见文献1表215。 2 空调新风负荷的计算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W (28) 式中 Gw新风量,kg/s;iw,iN室外、室内空气焓,kJ/kg。2.6围护结构内制冷系统总冷负荷围护结构制冷系统总冷负荷应包括:1根据各房间不同使用时间、空调系统的不同类型和调节方式,按照各房间逐时冷负荷计算得到的综合最大值;2新风冷负荷;3风机、风管、水管、冷水管及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可考虑乘以系数1.11.2。2.7冷负荷计算举例以二层的一间业务用房为例,说明计算过程2.7.1已知条件1. 房间平面尺寸见图纸所示,层高3m;2. 北外墙:结构参数如表22所示,K=0.8W/(m2K)面积F33.3-2.11.87.11m2;3. 北外窗:如前所述,K=3.19W/(m2K),面积F2.11.83.78m2;4. 东外墙:参数如北外墙,面积F4.03.313.2m2;5. 内墙和楼板:内墙为240mm砖墙,内外粉刷,K=2.37W/(m2K);楼板为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上为面层,下面反贴木丝板保温层。左邻室和楼上、楼下均为空调房间,室温均相同;走廊也布置空调;6. 室内温度tN=23,相对湿度60,新风量30m3/(rh);7. 室内照明240W;8. 空调设计运行时间8小时;9. 室内压力稍大于室外大气压力。2.7.2冷负荷计算由于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故不需要考虑由于外气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2.7.2.1维护结构冷负荷1. 北外墙冷负荷 (29) 式中:计算时刻; 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刻; t-在作用时刻,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可查表。另根据围护结构的类型选择(中型),根据其热容量分析决定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温度的取值。 表2-4北外墙冷负荷项目/时间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F7.117.117.117.117.117.117.117.117.117.11K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t-89910101010101010LQ4651 51 57 575757 57 57 51 2. 东外墙冷负荷,计算公式及过程同北外墙,将计算结果见下表:表2-5东外墙冷负荷项目/时间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F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K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t-13141414141313121211LQ137147 147 147147137137 1271271173. 北外窗冷负荷 北外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的基本计算公式: (210) 式中:计算时刻; 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刻; t-在作用时刻,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6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项目/时间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F3.783.783.783.783.783.783.783.783.783.78K3.19 3.19 3.193.19 3.19 3.193.193.19 3.19 3.19 t-4.9677.78.38.78.88.68.17.3LQ5972 84 93100105106 1049888 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基本公式 (213) 式中 玻璃窗面积; 玻璃窗的有效面积系数; 玻璃窗的遮挡系; 玻璃窗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kW/; 冷负荷系数;在文献2中查得各系数,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表2-7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项目/时间11:0012:0013:0015:0016:0018:0019:0020:0021:0023:00CCL0.81 0.83 0.83 0.71 0.60 0.68 0.17 0.16 0.15 0.13 F3.783.783.783.783.783.783.783.783.783.78Ca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Cs0.780.780.780.780.780.780.780.780.780.78Cn0.650.650.650.650.650.650.650.650.650.65DJ,max1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LQ13212 217 217 185 157 178 44 42 39 34 2.7.2.2维护结构内冷负荷1. 人体冷负荷。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214)式中 单个成年男子的人体显热散热量,kW; 室内全部人数; 室内人员的集中系数;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系数。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215) 式中 单个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室内全部人数; 室内人员的集中系数;在参考文献2中查得各系数,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表2-8人体冷负荷项目/时间11:0012:0013:0015:0016:0018:0019:0020:0021:0023:00Qs61616161616161616161n12222222222n20.930.930.930.930.930.930.930.930.930.93CCL0.910.910.910.910.910.910.910.910.910.91Qx73737373737373737373LQ21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LQ22136136136136136136136136136136 2. 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得热计算。照明得热属于稳定得热,一般得热量不随时间变化。此房间为荧光灯明装,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n1取1.2,灯罩隔热系数n2取0.6,照明功率240W;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由公式: (216) 式中 照明工具所消耗的功率等于取定的单位照明负荷乘以照明面积; 镇流器消耗的功率; 灯罩隔热系数;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本次设计中单位面积照明负荷取40W/。各项系数查参文献2中查得各系数,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表2-9照明冷负荷项目/时间11:0012:0013:0015:0016:0018:0019:0020:0021:0023:00CCL0.910.910.910.910.910.910.910.910.910.91n31111111111n40.70.70.70.70.70.70.70.70.70.7N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LQ23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2.7.3冷负荷计算汇总由于室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所以不需考虑由室外空气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现将上述各分项计算结果列于表210中,并逐时相加,以便求得该房间单间内的冷负荷值。由表210可知,此单间最大冷负荷出现在13:00左右,其值为1094W。建筑总冷负荷汇总将附表一。表210 总冷负荷汇总表分项时刻11:0012:0013:0015:0016:0018:0019:0020:0021:0023:00外墙负荷183198198204204194194184184168窗传热负荷5972 84 93100105106 1049888窗日射负荷212 217 217 185 157 178 44 42 39 34 人显热负荷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3人潜热负荷136136136136136136136136136136灯光热负荷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356.7室内总负荷1049108210941077105610729399259168852.8湿负荷计算举例本次设计只考虑人体散热,以上图中的一间业务用房为例说明计算过程。查表得群集系数1,室内温度为25时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158g/h,由公式(29)可得该房间内散湿量为: g/s 式中:W人体散湿量; 室内全部人数; 室内人员的群集系数。2.9本章小结本章的任务是计算建筑物的冷负荷与湿负荷,是空调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及湿负荷的计算是确定制冷机的容量、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和设备选择的基本依据。准确的负荷计算是正确选择设备的保障,是保证空调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基础。在负荷计算举例中只以一间房间为例。详细计算表见附表。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 空调系统的选择及相应的风量计算第三章空调系统的选择及相应的风量计算本章主要是空调方案的确定,并计算风机盘管系统的新风量,选择风机盘管。在焓湿图上画出空气处理过程。3.1空调方案的选择空调系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通常需要考虑的指标有:经济性指标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或其综合费用;功能性指标满足对室内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控制要求的程度;能耗指标能耗实际上已反应在运行费用中,但有时为其它费用所掩盖,而节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也是全世界所重视的问题,应当尽力选择节能型系统;系统与建筑的协调性如系统与装修,系统与建筑空间及平面之间的协调;其它,如维护管理方便性,噪声等。系统的选择实质是寻求系统与建筑的最优搭配。 3.1.1 空调系统分类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一般有以下几种系统形式可供选择:全空气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空调系统、VAV变风量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诱导器空调系统以及蓄冷空调系统13。3.1.2本次设计中空调系统的选择在本次设计中办公室及会议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1. 办公室负荷及特点。办公室由于面积较小,而且只有一面外窗,人员数量也较小,照明容量是240W,所以室内负荷比较小。另外,办公室在使用上具有时间的不确定性。除了白天上班时间可以基本统一外,其他时间里什么时候有人什么时候没人各不相同,因此各房间的使用时间无规律可循。同时,为节省造价,标准层办公室层高较低(3.3m)。2. 对空调方式提出的要求。满足使用要求,不同的办公人员对办公室的温湿度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室内温度可调是对空调的最基本要求;节能。办公室是个流动性大的场所,对一个像如此这样的房间冷负荷现在回来说,并不是任何时刻都能满员的,即使都满员,办公的人也不是24小时全天呆在室内。因此,办公室需要设置独立控制的有效的和方便的节能措施。基于此,本次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其优点如下: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即人不在时,关闭风机盘管开关及新风阀。管道尺寸较小,容易满足层高及净高的要求;使用季节长。3.2房间风量计算此工程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回风通过卧式暗装的风机盘管处理,同时新风经新风机组处理,通过接至风机盘管后部的新风支管与室内回风混合后,由风机盘管的送风口送出。办公室风量计算是计算出风机盘管风量和新风量,选择风机盘管型号,以二层的一间业务用房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1. 已有的条件:房间净面积:S14m2; 房间净高:h2.5m;房间冷负荷:Q1094W; 夏季房间热湿比:12431。2. 夏季室内外空气参数室外状态点W:干球温度twg=35,湿球温度tws=27.5;室内状态点N:干球温度twg=25,相对湿度60,含湿量dN11.8g/kg,焓值iN55.3kJ/kg。3. 确定空气处理过程及送风状态点本次设计中,采用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的方案,新风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iL=io),并与N直接混合后进入风机盘管处理,步骤如下:在i-d图上找出室内状态点N,室外状态点W,过N点作线,与90线相交,得送风点O,根据iN等焓线,由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定出L点,连接N、L两点,由 确定C点,接C、O点。在i-d图上根据 tn=25及60 确定N点,再过N点画出15908.39的过程线与=90线相交,即得送风状态点O,由id图查出O点状态参数:io=47.9 kJ/kg,do11.8g/kg。 W 冷却减湿 L空气调节过程: 混合 C 冷却减湿 O N N图3-1空气处理的i-d4. 确定送风量根据公式 kg/s (31) 式中 G送风量,kg/s; 室内状态点N点焓值,kJ/kg; 送风状态点O点焓值,kJ/kg; 因此有: 转换为m3/h之后为: 5. 新风量确定 新风量的一般原则:满足卫生要求,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必须向空调房间送入足够的新风,通常每人新风量为403/h;补充局部排风量,当空调房间内有局部排风装置时,为了不使房间产生负压,在系统中必须有相应的新风量来补充排风量保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为防止室外空气无组织侵入,影响室内空调参数,需要在空调房间内保保持正压,一般情况空调房间正压取5-10Pa;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风量的10,以确保卫生和安全.,最小新风量取系统总风量的10与满足室内卫生要求的新风量的大者,即 1. 新风负荷 新风负荷由公式(210)可得: 2. 校核换气次数 换气次数 符合换气要求。 3. 计算风机盘管风量 根据公式 (32) 因此有1. 确定C点 由 得:2. 选用FP68型风机盘管机组,机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