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系统---毕业论文_第1页
即时通讯系统---毕业论文_第2页
即时通讯系统---毕业论文_第3页
即时通讯系统---毕业论文_第4页
即时通讯系统---毕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是目前因特网上最为流行的通讯方式,而各种各样的即时通讯软件也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多样的通讯服务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即时通讯的运用必将日益广泛,即时通讯软件业方兴未艾。本文首先描述了即时通讯行业的发展和现状,然后初步探讨了即时通讯所涉及到的一些技术:如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最后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案,并且设计了一个名为Chat System的即时通讯系统。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作为中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发中心(CHECK-IT)官方网站的子系统,使用B/S基本架构,实现系统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比之C/S基本架构具有方便维护等特点。本系统使用了P2P技术,更加便捷了游客与管理员之间的通讯以及管理员对游客进行安全、快捷地管理操作。在系统设计与建模过程中,使用了UML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并使用STARUML软件作为建模工具;本系统基于.NET Framework 3.5,使用Visual Studio .NET2008作为开发工具,将.NET中的一些新技术运用到系统中;在开发过程中用到了时下流行的重构开发方法,优化了系统的设计。关键词:Chat System;B/S架构;CHECK-ITAbstractInstant Messaging is currently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communicate on the Internet,by the way various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have been continuously appearing; service provider offers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nowadays.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stant Messaging will perform a wider use and is growing up day after day.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stant Messaging. Then it initially discusses the technologies of the Instant Messaging such as service mode and friend-making mode. It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respect to the current technology and also provides some possible solution for improvement. At last it designs and develops a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named Chat System.The Chat System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as one part of the CHECK-IT website, uses B/S Architecture whenever and wherever you can use it. Whats more, the system uses P2P(Peer-to-Peer) technology as the transfer technology, which makes more convenience between visitors and administrator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do some help to make the work for the management from administrators to visitors faster and safer.During the process for system design and modeling, I use UML and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 design method, use STARUML as the tool for modeling.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NET Framework 3.5 and uses Visual Studio .NET 2008 as the development tool. It accumulates some new technology in .NET into our syst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e use the popular re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ethod, which optimizes the system design.Key words: Chat System; B/S Architecture; CHECK-IT目录摘 要I第一章 选题背景11.1.课题起源11.2.课题目的21.3.课题意义21.4.应解决的问题31.5.技术要求31.6.本章小结3第二章 需求分析42.1即时消息的一般需求42.1.1一般即时消息格式需求42.1.2可靠性需求42.1.3性能需求42.2即时消息的协议需求42.3即时消息的安全需求52.4即时通讯系统功能需求(部分)52.4.1用户信息需求52.4.2通讯需求52.4.3管理员权限内容需求62.4.4游客权限需求62.4.5其他功能需求62.5本章小结6第三章 方案论证83.1Chat System的模型选择83.1.1即时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83.1.2即时通讯系统服务拓扑模型93.2Chat System通讯模型的特点103.2.1适用性103.2.2维护性113.3实现环境和技术113.4本章小结11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建模124.1用例图(部分)124.1.1系统用例图124.1.2游客传输信息用例图144.1.3退出系统用例图154.2类图(部分)164.3活动图(部分)204.4时序图(部分)214.5协作图(部分)224.6部署图224.7数据库设计234.7.1Chat System管理员信息表234.7.2Chat System管理员权限表244.7.3Chat System管理员邮件查询信息表254.8界面设计264.8.1CHECK-IT登录界面264.8.2Chat System登录页面284.8.3Chat System游客主界面294.8.4Chat System管理员主界面304.8.5Chat System自动回复界面324.8.6Chat System游客发送邮件界面334.8.7Chat System邮件管理界面344.8.8Chat System邮件查看界面354.8.9Chat System邮件回复界面364.9本章小结37第五章 系统实现385.1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使用385.2缓存对象(Cache)的使用405.3图文混排格式信息的发送和接收415.4利用Ajax动态无刷新技术425.5信息传递操作安全性445.6重构代码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455.7本章小结45第六章 测试476.1功能测试476.2性能测试516.3可用性测试526.4客户端兼容性测试536.5安全性测试546.6测试方面的不足556.7本章小结55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577.1论文总结577.2工作展望57致 谢58参考文献59ContentAbstractIIChart 1 Background of project11.1.Origin11.2.Purpose21.3.Significance21.4.Problem31.5.Technical requirements31.6.Summary3Chart 2 Requirements analysis42.1Normal requirements of instant messaging42.1.1Fomat42.1.2Reliability requirements42.1.3Performance requirements42.2Protocal requirements of instant messaging42.3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instant messaging52.4Function requirements of instant messaging(Part)52.4.1User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52.4.2Instant requirements52.4.3Requirements of Administrators permission62.4.4Requirements of Visitors permission62.4.5Other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62.5Summary6Chart 3 Demonstration of project83.1The model of instant messaging83.1.1Normal model of instant messaging83.1.2Service topology model of instant messaging93.2The model of Chat System103.2.1Applicability103.2.2Maintenance113.3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technolodge113.4Summary11Chart 4 System design and modeling124.1Use case diagram(Part)124.1.1System use case diagam124.1.2Use case diagam of sending message from visitors to administrators144.1.3Logoff use case diagam154.2Class diagam(Part)164.3Activity diagam(Part)204.4Sequence diagam(Part)214.5Collaboration diagam(Part)224.6Depoyment diagam224.7Database design234.7.1Administrators table of Chat System234.7.2Administrators permission table of Chat System244.7.3Checking-Email table of Chat System254.8Interface design26 4.8.1Login page of CHECK-IT264.8.2Login page of Chat System284.8.3Visitor page of Chat System294.8.4Adminstrator page of Chat System304.8.5Autorespond interface of Chat System324.8.6Sending-Email page of Chat System334.8.7Email-management page of Chat System344.8.8Checking-Email page of Chat System354.8.9Email-reply page of Chat System364.9Summary37Chart 5 Implement of system385.1B/S(Browser/Server)architecture385.2Use of Cache405.3images and text format415.4Ajax dynamic no refresh technolodge425.5Message transmission Security445.6Code reconsitutionimprove code design455.7Summary45Chart 6 Testing476.1Function testing476.2Capability testing516.3Usability testing526.4Compatibility testing536.5Security testing546.6Shortage of testing556.7Summary55Chart 7 Summary and future work577.1Summary of this paper577.2Improvement and future works57Acknowledgements58References5962即时通讯系统第一章 选题背景1.1. 课题起源在本学期初,我有幸参与学校组织的中-荷联合实习项目,并被分配到中-荷官方网站(CHECK-IT)项目组旗下的即时通讯系统小组,来完成分配的任务为学校网站构建一个能实现即时通讯功能的平台,并为中国和荷兰地区欲参与联合实习的同学、欲参与合作项目的公司与实习工作人员之间实现在线沟通的桥梁。为了更加方便地设计出一款安全、可靠的即时通讯系统,我和小组成员对其发展背景、开源实例进行了深入浅出地探讨和分析,并对其发展背景进行了以下内容的总结。即时通讯软件,几乎是每一个上网用户都必备的联络工具。即时通讯软件除了能够让您迅速地在网上找到自己的朋友和工作伙伴、完成客服通讯功能,还可以实时交谈和传递信息,而且,现在不少即时通讯软件还集成了文件共享、语音聊天、网络会议等功能。截止到目前,全球约有近3亿人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正因为即时通讯软件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和迅速增长的市场,所以各个公司都盯上了中国这个潜在的最大市场,一时间,即时通讯市场硝烟四起。除了腾讯QQ和国外的几款著名即时通讯软件纷纷推出新版本,网易也推出了一种新的即时通讯软件网易泡泡,淘宝网也不甘其后地发布了阿里旺旺即时通讯软件,同时,朗玛公司也推出了名为UC的通讯工具。即时通讯软件最早发布于1996年11月15日,以色列特拉维文的Mirabilis Ltd.发表了一篇题为E.T SURF HOME:MIRABILIS LTD. PROVIDES NEW SOLUTIONS FOR PEER-TO-PEER INTERNET COMMUNICATIONS1的新闻稿,并同时发布了他们新产品ICQ(I Seek You)的Beta测试版。这天标志着Internet上的第一个成熟的即时通讯系统(Instant Message System)的诞生。即时通讯服务在诞生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新增Internet用户的3个主要应用之一(WEB,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在国内,1999年2月,深圳腾讯公司正式发布OICQ99 beta build 0210,开通腾讯即时通讯服务。2000年5月,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0万;2001年2月l0日,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00万。2004年4月份腾讯QQ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记录已经突破了600万大关,现在腾讯公司正在把即时通讯系统往移动通讯方向扩展,如今已经将即时通讯与手机短信息(SMS)成功结合起来。即时通讯软件涉及和影响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广,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QQ最大的敌手朗玛UC从2001年开始研发,2002年的12月份UC正式发布,并且首创了很多技术:UC是国内第一个运用场景聊天的通讯软件;第一个把同学录和校友录结合起来;第一个将休闲游戏嵌入即时通讯软件;第一个完成即时通讯发送动画功能。在一年的发展里,UC一度达到峰值在线30万人,注册用户达到7000万。基于即时通讯软件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设计并开发一个安全、优秀的即时通讯平台对于CHECK-IT网站的资源和人员管理以及现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为此,我选择了将此次编写名为Chat System的即时通讯系统作为我的毕业设计。1.2. 课题目的设计一个用于CHECK-IT网站客服通讯的即时通讯工具,使其具有一般的即时通讯工具都具有的功能,如:网上通讯、保存信息、游客管理等等。1.3. 课题意义作为06届厦门大学软件学院的学生,应该即时了解和掌握流行的即时通讯机制并且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将极大的提高自己的设计和开发软件的积极性;提升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跟踪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和开发模式,为以后类似的开发积累经验;同时,开发出来的作品也可以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方便大家在网站上进行沟通和交流。1.4. 应解决的问题(1) 即时通讯方式的定制;(2) 服务系统模型的选择;(3) 系统多功能的实现;(4) 将最新的社会科学相关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即时通讯系统上来。1.5. 技术要求(1) 通信安全实用;(2) 使用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 安全组件以及其包含的协议和分布式传输数据;(3) 实现含多彩文字和图片混排格式信息发送;(4) 实现可根据更改CSS样式来改变前台美工;(5) 实现管理员列表及时更新技术;(6) 实现游客列表及时更新技术;1.6. 本章小结本章详细介绍了即时通讯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即时通讯行业在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引出本文的中心内容:为中-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发中心(CHECK-IT)官方网站设计并实现即时通讯子系统。我为即将实现的即时通讯子系统命名为Chat System。并提出了设计初始阶段应该考虑到的几点技术方面的要求。下一章我将详细地说明系统的需求分析。第二章 需求分析2.1 即时消息的一般需求2.1.1 一般即时消息格式需求(1) 所有实体必须至少使用一种消息格式;(2) 一般即时消息格式必须定义发信方和即时收信方的标识;(3) 一般即时消息格式必须包含一个让接收者可以回馈消息的地址;(4) 一般即时消息格式应该包含其他联系地址、发信时间,例如管理员邮件地址;(5) 一般即时信息格式必须允许对信息有效负载的编码和鉴别(非ASCII内容);(6) 一般即时信息格式必须反映当前最好的国际化实践;(7) 一般即时信息格式必须反映当前最好的可用性实践;(8) 必须存在方法,在扩展一般即时消息格式的时候,不影响原有的域;(9) 必须提供扩展和注册即时消息格式的模式的机制。2.1.2 可靠性需求通讯协议必须存在相应的检测与信息提示机制,保证即时消息成功投递或者投递失败的时候,发信者获得足够的信息。2.1.3 性能需求(1) 即时消息的传输必须足够的迅速;(2) 即时消息的格式必须实现内容的多样化;(3) 即时消息的长度尽量足够的长。2.2 即时消息的协议需求即时通讯协议是一系列的步骤,它包括双方或者多方,设计它的目的是要完成一项任务。即时通讯协议中,参与的双方或者多方是即时通讯的实体。协议必须是双方或者多方参与的,一方单独完成的就不算协议。这样在协议动作的过程中,双方必须交换信息,包括控制信息、状态信息等等。这些信息的格式必须是协议参与方同意并且遵循的。好的协议要求清晰、完整,每一步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并且不会引起误解;对每种可能的情况必须规定具体的动作。2.3 即时消息的安全需求A发送即时消息M给B(1) 如果无法发送,A必须接到确认; (2) 如果M被投递了,B只能接受M一次;(3) 协议必须为B提供方法检查A发送了这条信息;(4) 协议必须允许B使用另一条即时信息,回复信息;(5) 协议不能暴露A的IP地址;(6) 协议必须为A提供方法保证没有其他个体C可以看到内容M;(7) 协议必须为A提供方法保证没有其他个体C可以篡改M;(8) 协议必须为B提供方法鉴别没有发生篡改;(9) B必须能够阅读M,B如果是管理员可以防止A发送信息给他。2.4 即时通讯系统功能需求(部分)2.4.1 用户信息需求(1) 即时通讯系统拥有多个账户,允许多个用户在线;(2) 一个用户只能拥有一个ID,且游客ID由系统自动生成;(3) 游客的帐号类型为数字ID;(4) 游客帐号的ID为5位数;(5) 要防止同一个游客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打开浏览器从而获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帐号;2.4.2 通讯需求(1) 用户可以传输文本消息;(2) 实现含多彩文字和图片混排格式信息发送; (3) 用户的消息可以中转至服务器;(4)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可以传输串行化消息;2.4.3 管理员权限内容需求(1) 管理员可以查询游客; (2) 管理员可以删除在线游客;(3) 管理员可以与在列表中选定的游客进行聊天;(4) 管理员同时只能与一个游客进行聊天;(5) 游客在线列表必须实现实时刷新,使管理员获得最新信息;(6) 实现管理员修改自动回复功能;(7) 实现管理员踢游客下线等功能2.4.4 游客权限需求(1) 游客可以查询管理员; (2) 游客不能删除在线管理员;(3) 游客可以与在列表中选定的管理员进行聊天;(4) 游客同时只能与一个管理员进行聊天;(5) 游客可以在单击某一管理员后获取其自动回复信息。(6) 管理员在线列表必须实现实时刷新,使游客获得最新信息;2.4.5 其他功能需求(1) 实现保存聊天信息功能; (2) 实现跳转发送E-mail页面功能;(3) 实现清屏功能;(4) 实现动态信息显示功能;(5) 实现快捷键操作功能;(6) 实现更改信息字体、颜色功能;(7) 实现增加表情图片功能;(8) 实现中英文切换功能。2.5 本章小结本章详细地介绍了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在功能方面和非功能方面的需求。首先,我介绍了市场上一般即时通讯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即时消息格式的需求、可靠性需求和性能需求。从而引出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的各项非功能性需求,并与一般即时通讯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进行比较,阐述自身系统的优势。其次,介绍了Chat System系统的协议需求和安全需求,这是即时通讯软件能否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再次,介绍了Chat System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为系统运行过程做出一个系统且详细的论述。在下一章中,我将介绍Chat System系统的各项方案论证过程。第三章 方案论证3.1 Chat System的模型选择3.1.1 即时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 即时通讯服务有两个实体:发送者和即时收信箱。即时通讯协议定义了即时通讯服务、发信者和即时收信箱之间的交互作用。即时通讯服务与其他邮件服务不同之处在于,即时消息本身足够的小,便于快速交付到即时收件箱。个体,用户代理,即时通讯系统的模型用下图表示:模型图:即时通讯一般模型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19日图3-1即时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即时通讯系统模型发信者和即时收信箱的身份鉴别。(a) 不同的收信箱有不同的身份鉴别需求。(b) 不同的旁观者有不同的身份鉴别的需求。(c) 服务内部可能存在多服务器或者多代理服务器。也就是说一个即时通讯服务的逻辑的连接,内部可能有复杂的重定向和代理结构。代理服务器即时收信箱的身份与其他服务器交换即时消息。(d) 服务并不需要一个服务器,可以通过发信者和即时收信箱之间的直接通讯实现。(e) 涉及与其他即时通讯服务的情况,可能会有定的内部机制。个体还可以通过收件箱用户代理设置交付规则(Delivery Rules)限制即时通讯服务把即时信息交付到即时收信箱。3.1.2 即时通讯系统服务拓扑模型ChatSystem拓扑模型图:ChatSystem系统拓扑模型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19日客户端服务器星型结构服务器服务器对等结构系统模式S服务器C客户端客户端服务器连接服务器服务器连接图3-2服务的内部拓扑结构B1S1S3S2B2B3(管理员)B4(管理员)现在不少B/S架构的即时通讯系统服务的内部拓扑结构采用该模式。该模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模式,大多数TCP/IP应用系统,例如SMTP服务、DNS服务、WWW服务等都是使用这种模式。Chat System正是实用该模式作为服务模式;Chat System的服务是由服务器构成的;Chat System中每个实体都由一个寄主服务器管理。个体必须向服务器注册,注册后就有可以控制的发信者和即时收件箱。发信者是独立于即时通讯服务外的实体,而即时收信箱则存在于寄主服务器中。Chat System的通讯系统中只有存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两类实体。注册后的用户必须在服务器上写入登记信息(游客登入时,系统自动完成信息登记;管理员登入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核对,提供管理员相应的权限)才能知道其他用户的存在,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3.2 Chat System通讯模型的特点ChatSystem-系统模型图:ChatSystem系统模型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19日图3-3 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模型3.2.1 适用性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模型,Chat System通讯模型可以适用于Internet上现存的多种系统。模型中的Chat System只是利用加载的网页进行数据的传输,可以满足使用该系统的不同用户,服务器不需要了解用户电脑所安装的操作系统,用户也不需要获知服务器所安装的操作系统,不存在较大的系统兼容性问题,只需要满足在不同浏览器显示的兼容性良好即可。即时通讯和到场服务可以是Internet上ICQ服务,可以是GSM标准中的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息服务)3,也可以是NTT Do Co Me的I-MODE服务4。3.2.2 维护性该模型的具有很强的维护性。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3.3 实现环境和技术(1) 语言和平台使用C#/.NET Framework3.5;(2) 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3) 数据库使用 SQL SERVER 2008; (4) 分布式缓存HttpRuntime.Cache应用到单点登陆中来优化登陆; (5) 采用微软.Net内置的Ajax技术实现局部刷新功能,减少服务器调用信息,从而降低服务器负荷;(6) 使用AspNetHostingPermission类5实现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7) 使用Mailmessage()函数实现管理员对游客发送E-mail功能。3.4 本章小结本章详细介绍了针对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设计和信息可视分析的模型设计。首先,我参考了即时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业务要求,提出了自己设计的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模型。并指出了在这个指标模型当中的几点优势。然后就存在的两个技术难点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其次,我详细阐述了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的实用性和维护性。使用性方面介绍了系统的高兼容性特点,维护性介绍了系统维护只需要对服务器端进行相关操作的特点。最后,我阐述了系统实现的环境要求和技术要求。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建模4.1 用例图(部分)根据需求分析,开始系统的图形化建模。用例技术通过用例、执行者和用例以及用例之间的关系来描绘系统外在可见的需求情况,它是用户和开发者共同剖析系统功能的起点6。本文的用例图均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和StarUML7建模工具设计,图形如下:4.1.1 系统用例图Chat System-用例图:Chat System系统用例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19日图4-1(1)系统用例图图4-1(2)系统用例图 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执行者(Actor)8(1) ChatSystemServer:Chat System服务端,对用户进行注册、登录、资料管理的角色(2) ChatSystemDBServer:Chat System数据库服务器,保存系统管理员数据的角色(3) 游客:端对端传输消息时的游客端,具有游客权限(4) 管理员:端对端传输消息的管理员端,具有管理员权限其中,游客和管理员从属于Chat System中的Browser端成员。 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用例说明(Use Case)9(1) 登录:管理员登录时,连接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获得验证,获得服务;游客登录时,直接从服务器上生成临时信息。(2) 管理员列表查询:游客查询管理员在线列表,包括获得所选管理员的自动回复信息;(3) 系统基本功能操作:操作过程中,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实现,例如:修改字体大小或颜色、表情图片、动态消息,快捷键设置;(4) 游客列表管理:管理员对获得的游客在线列表进行操作,包括踢游客下线功能;(5) 自动回复管理:管理员对自动回复添加、修改操作; (6) 信息传递操作:传送文本信息或者富文本信息给传递对方; (7) 退出系统:管理员登录时,从服务器退出,取消服务;游客登录时,从服务器退出,删除游客临时信息。4.1.2 游客传输信息用例图Chat System-用例图:Chat System游客传输信息用例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4日图4-2 游客传输信息用例图 在线传输信息用例图用例:(1) 选择管理员(2) 发送信息(3) 显示信息4.1.3 退出系统用例图Chat System-用例图:Chat System退出系统用例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4日图4-3退出系统用例图 退出系统用例(1) 退出系统:退出Chat System,即关闭浏览器;(2) 发送退出消息(3) 刷新在线管理员列表(4) 刷新在线游客列表4.2 类图(部分)类用于描述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10。本文只列出了本系统核心的一些类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类图说明:本文的类图均使用StarUML软件进行设计。Chat System类图:Chat System系统Browser端类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4日 图4-4Browser端相关类图及其联系Chat System类图:Chat System系统在线列表类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4日图4-5在线列表相关类Chat System类图:Chat System系统事件类型定义相关类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4日图4-6事件类型定义相关类4.3 活动图(部分)Chat System活动图:Chat System游客发送信息活动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4日图4-7传输文件活动图4.4 时序图(部分)Chat System时序图:Chat System游客发送信息时序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4日图4-8 游客发送消息时序图发送文件时序图说明:时序图主要是可视化地表示对象之间如何随时间发生交互。对象图标排列在时序图的顶部,从上到下代表时间的流逝,箭头指示了对象之间传递的消息11。游客发送消息时序图能够简要的说明整个发送文件的过程,说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工作顺序。4.5 协作图(部分)Chat System协作图:Chat System游客发送信息协作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1日 : 浏览器 : Administrator : Internet Server : Database Server2: 发送登陆消息5: 返回管理员数据1: 打开网站,填写登陆信息3: 提取管理员信息4: 返回管理员信息图4-9 管理员登录协作图4.6 部署图Chat System部署图:Chat System系统部署图作者:何洺远时间:2010年5月21日图4-10系统部署图部署图说明:(1) Browser:安装有.NET Framework 3.5和浏览器;(2) Chat System系统服务器:Chat System服务端的操作系统是Linux,安装最新版本的.NET Framework版本,安装Chat System服务端程序;(3) 数据库服务器:Chat System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QL Server 2008 和Linux操作系统。4.7 数据库设计4.7.1 Chat System管理员信息表表4-1 Chat System管理员信息表字段含义字段名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备注管理员邮箱地址EMAILvarchar255否主键,外键管理员登录密码PASSWORDvarchar255否管理员昵称NAMEvarchar255是自动回复信息GREETINGMESSAGEnvarcharMAX是图4-11 管理员信息表数据库样式 管理员邮箱地址:作为整个系统的主键,是判别是否具有管理员权限登录系统的标志; 管理员登录密码:管理员登录系统的的识别之一; 管理员昵称:游客在发送邮件给管理员时,管理员显示的名称; 自动回复信息:游客在与管理员进行聊天时,选定管理员后得到的自动回复。4.7.2 Chat System管理员权限表 表4-2 Chat System管理员权限表字段含义字段名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备注管理员邮箱地址EMAILvarchar255否主键,外键权限名称ROLENAMEvarchar255否图4-12 管理员权限表数据库样式 管理员邮箱地址:作为该表的主键,是CHECK-IT网站所有管理员不同权限的标志 权限名称:与管理员邮箱地址相联系,是管理员得到的权限名称,判别管理员能够进行的操作。4.7.3 Chat System管理员邮件查询信息表表4-3 Chat System管理员邮件查询信息表字段含义字段名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备注邮件编号messageIDint否主键邮件发送方messageFromnvarchar255否邮件接收方messageTonvarchar255否邮件时间messageDatetimenvarchar50否游客昵称visitorNamenvarchar50是电话号码phonenvarchar50是邮件内容messageContentnvarcharMAX是是否已阅读readOrNotbit是是否已回复replyOrNotbit是图4-13 管理员邮件查询信息表数据库样式 邮件编号:游客所填写邮件所属的编号; 邮件发送方:游客填写的邮箱地址; 邮件接收方:游客选择或自动获取的管理员邮箱地址; 邮件时间:游客发送邮件的时间,是管理员所查询邮件的排列顺序的标志; 游客昵称:游客在即时通讯期间自动获取的昵称,如果直接跳转到发送邮件页面,则为空; 电话号码:游客留下的另一种通讯方式; 邮件内容:游客发送的邮件内容; 是否已阅读:管理员是否已经阅读该邮件的标志; 是否已回复:管理员是否已经回复该邮件的标志。4.8 界面设计 4.8.1 CHECK-IT登录界面123451合作公司页面按键2管理员登录名(邮箱地址)3管理员密码4学生页面按键5登录按键图4-14 CHECK-IT登录界面(1) 管理员登录事件:当用户访问CHECK-IT网站并且需要获取管理员权限时,需要在输入框中填写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Login”按键或敲击回车键,页面会自动跳转到管理员主页面。管理员主页面的左下方是Chat System登录界面。(2) 游客登陆事件:当游客(基本面向有意愿参与CHECK-IT项目实践的国内外大学生)访问访问CHECK-IT网站时,可以单击右侧的“Student”按键,页面会自动跳转到学生主页面。学生主页面的左下方是Chat System登录界面。(3) 项目合作公司人员登录事件:当项目合作公司人员访问CHECK-IT网站时,需要单击左侧的“Business clients”链接,页面会自动跳转到项目合作主页面。项目合作页面的左下方是Chat System登录界面。4.8.2 Chat System登录界面121 ChatSystem登录按键2 游客发送或邮件管理按键图4-15 Chat System登录界面(1) 管理员登录Chat System事件:当管理员登录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时,单击“Chat Online”按键,页面将自动跳转到Chat System管理员主界面。当管理员需要查询游客发送的邮件时,点击“Send Email”按键,页面将自动跳转到Chat System邮件管理页面(2) 游客项目合作公司人员登陆Chat System事件:当游客登录Chat System即时通讯系统时,单击“Chat Online”按键,页面将自动跳转到Chat System游客主界面。当游客需要发送邮件给管理员时,点击“Send Email”按键,页面将自动跳转到Chat System游客发送邮件页面。4.8.3 Chat System游客主界面123456789101112131516141Chat System标题2聊天对象名称3清屏按键4发送邮件跳转按键5保存聊天信息6表情图片7字体字号、颜色8快捷键选项9中英文切换按键10昵称11在线人数12聊天对象列表框13聊天内容框14动态翻转消息15内容输入框16信息发送按键图4-16 Chat System游客主界面(1) 游客在跟管理员进行聊天前需要在右上方的聊天对象栏中选定一个管理员进行聊天,聊天对象栏会显示所有在线管理员信息和在线管理员人数;在选定管理员的同时,会自动显示管理员自动回复信息;当无管理员在线时,系统会提示无管理员在线,提醒游客跳转到发送邮件页面(如图4-23)。(2) 游客在与管理员交谈过程中,可以通过中间的“字体字号、颜色”按键对字体、字号和文字颜色进行修改。(3) 游客在与管理员交谈过程中,可以通过“表情图片”按键选择表情图片。(4) 游客在与管理员交谈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