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案例.doc_第1页
探究性学习案例.doc_第2页
探究性学习案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性学习案例包公的推理错了范蓉星 这堂课学习“伴性遗传”。 F老师按照学案设计的思路,导入了“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的伴性遗传”的学习。为激发学习兴趣,F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一张红绿色盲检测图,并分别对几位同学进行检测,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起来。检测过后,F老师直奔主题:“人的红绿色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伴性遗传病。那么,有谁知道它的遗传有哪些特点呢?” 问题还没说完,平时颇有主见的同学小胡大声说道:“红绿色盲是父亲遗传给儿子的。”“哦?”看着他一副急于表态的神情,F老师知道他肯定又要用事实说话了,“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我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看到包拯断案时是这样推理的:哑巴的父亲是红绿色盲,他的色盲基因遗传给了他儿子,所以哑巴一定也是红绿色盲,并且得到了验证。” F老师还没发表意见,小朱抢着说了:“我觉得包拯的这个推理是错的。因为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是第一个色盲发现者,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他发现除了他和他的弟弟色盲以外,他的父母及其他家人都正常。按包拯的推理的话,道尔顿的父亲也应该是色盲的。” 课代表小施站起来说话了:“道尔顿的母亲也没有色盲呀,你又怎么能说明不是他的父亲遗传的呢?” “色盲是由母亲传给儿子的。因为我姑妈是色盲,我的表弟也是色盲”小朱也以事实站在了小朱的一边。两种不同的意见使底下的争论声渐渐大起来。但F老师发现被同学们称为“遗传专家”的小盛自始自终没有参与讨论,而是若有所思的样子。F老师将目光转向小盛:“小盛,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的观点吗?” 全班50双眼睛齐刷刷的望向小盛,小盛的脸一下涨红了: “我觉得这应该与控制色盲的基因的位置和显隐性有关的。好比是性别决定的方式一样,如果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那么,只能男传男,包拯断案是正确的。如果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那么父亲只能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的,包拯的案就断错了。” 有道理但没定论,也不知其所以然。F老师看到了底下大部分同学露出了失望的眼神。这使她感到,这是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既是本节课突破口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积极性的好时机。于是,她没有做任何解释,而以小盛的话为铺垫,直接设问并引领着进入了下一步的探究:“究竟色盲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由哪种基因控制?它是如何遗传的?”F老师边说边在屏幕上显示了一幅色盲遗传系谱图。 “科学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这是1958年我国进行遗传学方面的人口调查时发现的一个色盲家族系谱图。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色盲遗传的特点如何?包公的推断到底合理吗?” 听老师又转回了话题,顿时,教室里讨论声随即又响起来。 这既是分析的过程,也是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过程。F老师采取了将科学知识回归到科学研究过程中去的方法,引领着学生从观察现象开始,进行共同探讨:“从这个家族的遗传情况看,大家能发现什么特点?” 生:“发病的多是男性。”、“色盲多是隔代遗传” 师:“分析遗传现象应从隐性性状入手。那么,从这个遗传谱系中的现象看,色盲是哪种性状?由什么基因控制?” 生:“从遗传谱系中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现象,我认为色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 生:“从第二、第三两代三个体 “无中生有”中也可得出色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师:“那控制色盲的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 生:“从谱系中看,色盲患者多是男性,因此,最有可能是在Y染色体上。”一个学生刚说完,另一位站起来说“不对,应该在X染色体上。”又是一对矛盾。但F老师没有急于给他们下定论,而是接着追问:“为什么你认为应该在X染色体上?” 生:“如果在Y染色体上的话,那么,女性没有Y染色体,就不可能得病;而男性也有X染色体,如果在X染色体上的话,男女都可能生病。” F老师正要肯定他的回答,课代表小施不服气了:“既然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那为什么男性色盲要比女性多呢?我认为色盲基因还是在Y染色体上的可能性大。” F老师没有否定他的观点,问道: “如果是在Y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那么你对第四代出现的女性患者如何解释呢?” 小施一下子被问住了,F教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她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了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伴性遗传病,如果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则女性必须有两个致病基因(隐性纯合体)时才表现出色盲,而男性不管是在哪种染色体上,只要一个致病基因就患病,因此得病的概率相对就大。接着再请他们分别将男女患色盲的可能的基因型书写下来,(女:XbXb、男:XbY、XYb),然后问小施:“女性是没有Y染色体的,女儿的两个色盲基因如何解释呢?” 小施挠了挠头,一边说着“是父母各将一个Xb传给了她”,一边坐了下来。排除了在Y染色体上(XYb)的可能, F老师乘“胜”追击:“父亲的色盲基因会遗传给儿子吗?” 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不会,只会传给女儿。” 这时,F老师顺势将问题转回了开头的争论:“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包拯断的案,是否合理呢?” 此时的同学已是情绪高涨,有几个抢着站了起来。F老师将目光投向了小胡:“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行吗?” 小胡毫不犹豫的回答:“不合理。” F老师:“那你的推理是何?” 小胡有条不紊的分析道:“既然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那么,男性的X染色体是只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的,所以,他的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父亲。由此可见,包拯的推理是错的。” 听着小胡头头是道的解释,F老师紧接着问:“那哑巴的色盲基因从哪来?” 又是齐声回答:“是母亲给的!” F老师望着一张张恍然大悟、喜形于色的脸,紧接着引导学生开始了下一步的探究 讨论:二期课改的理念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今天的我们在思考: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探究性学案的设计和运用来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不断学习的需求?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本案例教学中,F老师做到了关注学生,从发现和挖掘可唤醒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入手,“以学定教”,及时调整了教学部署,课堂上增加了让学生探索交流的机会,而且,当问题提出后,对于学生的各种看法,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让学生把话说完。这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讨论交流中提高了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力,而且对学习重点与难点有效地点拨和引导,也使思维方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