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第三中学 沈春武【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2能运用牛顿第二、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探究实验发现超重失重现象,通过引导、小组讨沦、再实验寻找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2用科学方法探究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成就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从探究中体验科学之美,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1超重、失重是一种假象,它不是重力的增加或减少,而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是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大小不变。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与假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描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分成小组,采用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再实验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教学。利用物理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手拿易拉罐和饮料瓶)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和饮料瓶,利用它们我们来做两个有趣的小实验(由学生演示) 小实验1: 一个盛满水的易拉罐底部有一小孔,静止在手中时,水会流出;如果突然松手,让易拉罐自由下落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当易拉罐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 小实验2: 一个盛满水的饮料瓶,在底部钻一个洞,静止在手中时,水会流出;同学甲在讲桌旁将瓶子抛给站在教室后面的同学乙,瓶子飞过同学们的头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水并没有洒在同学们的身上。 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水流出的原因是什么?水停止流出的原因又是什么? 因为重力而使水对器壁产生了压力,所以水会流出。实验中重力仿佛消失了,实际上是压力消失了。 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宇航员在太空里的生活吧! 观看视频:宇宙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提问: 1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答:在太空中可以自由漂浮;麻烦很多,吃饭得用软管挤,喝水得用小管吸。 2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超重与失重现象。 3生活中你听说过超重或失重吗?乘坐电梯,在游乐园里玩过山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超重与失重呢? 猜想与假设1:超重就是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重力消失了。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分小组探究: (实验)探究之一: 既然是和重力有关的现象,那么请用给定器材(弹簧秤、钩码),设计一个实验,得到钩码的重力大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教师提问: 1你看到的弹簧秤读数(直接)表示的是什么力? 物体对弹簧的拉力视重(下定义) 提醒学生:将钩码的重力数值纪录在纸上G=20N 2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你是怎样测量钩码重力的?利用了哪些物理规律? 学生:在钩码静止时读数,弹簧秤示数即为钩码的重力。 因为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得:G=F 又因为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 所以 F/= G 小结: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视重等于物体的重力。 (实验)探究之二:由静止联想到运动 教师:物体运动的时候,视重会发生变化吗?试一试(教师做出上下运动的动作及时引导学生)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分析与论证:小组内讨论后回答: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与钩码的重力进行比较。 读数不稳定,有时候比刚才的读数大,有时候小。 2物体的重力变了吗?地球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实验)探究之三:有目的的进行探究 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实验,想办法使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的重力。 学生活动:有的组使物体向上运动,有的组使物体向下运动,同学们会发现两种运动情况下都可以出现视重大于重力的现象。(向上运动的开始阶段;向下运动的结束阶段。) 注:注意观察,如果有的同学摆动弹簧秤(圆周运动),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并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得到解释。 定义超重现象: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利用多媒体课件由学生分析物体在超重时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结论。 (学生到黑板上做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加速上升状态的受力分析图。) 提问:在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中,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超重现象更合适。 进一步探究超重的实质 教师演示两个实验让同学们认真观察: 实验1:用一只手测量物体的重力,另一只手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下的恒力,现象是物体拉弹簧的力增大了,物体仍然静止。 实验2:在利用弹簧秤测量钩码重力的实验中,水平方向移动弹簧秤,使物体具有水平加速度,现象是物体拉弹簧的力不变。 教师提问:对观察到现象进行分析,超重现象的特征是什么?(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讨论的结果要向全体同学阐述。) 学生总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无关。F=m(g+a) 教师:同学们认为失重现象怎样定义,特征是什么?用实验检验一下 猜想与假设2: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有的同学上下移动弹簧秤;有的同学左右移动弹簧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视重)与钩码的重力进行比较。 定义失重现象: 当物体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板书 结论: F=m(g-a) 猜想与假设3:在失重现象中,如果加速度a=g,则F/=?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让弹簧秤和重物一起自由下落,教师要提醒学生这是破坏性实验,会损坏测量工具,在设计物理实验时要特别注意的,不能设计破坏性实验。 如何解释易拉罐中的水为什么不再从洞中射出? 分析:当易拉罐自由下落时,易拉罐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的内部没有压力,故水不会流出。但易拉罐中水的重力仍然存在,其作用效果是用来产生重力加速度。 定义完全失重现象: 当物体以加速度a =g竖直加速下降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 F=0板书设计: 超重和失重 1视重: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 2实重:物体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G=mg。 3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地产代理合同大全:特色小镇项目招商代理
- 2025年金融代签合同委托书专业范本
- 2025年货运司机服务外包合作协议书
- 2025版供应链金融三方担保贷款合同
- 2025版水泥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采购合同
- 2025电梯维保安全协议书-电梯安全维保与绿色出行倡议合同
- 2025版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媒体广告投放策略咨询合同
- 2025版茶饮店品牌合作与经营管理协议下载
- 2025年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研发合作框架协议
- 转租养殖场地合同范本
- 施工工艺标准化做法实施图集汇编
-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护理要点
- 二年级上学期收心教育
- 车位包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名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并购协议样本3篇
- 2025浙江申论a卷真题及答案
- 中考满分作文10篇(精读细研)
- 测定不确定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