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进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感)1知人论世,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2能借助注解鉴赏李白的代表作品。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二、 教学重难点:1鉴赏李白的代表作品2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3体会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三、教学方法:教读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四、课时安排:1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与酒有关的诗,创设学习情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借酒浇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在西域读李白公元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二)整体感知: 1背景介绍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2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把握本诗的基调读准字音:馔玉 ( )金樽( )恣欢谑( )千金裘( ) 沽( )将( )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 )3朗读指导: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三)诗歌欣赏1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豪放的、悲壮的、自信的、愤慨的、狂放的、愁苦的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从江水想到了人生人生和江水一样,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人生是短促的。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种感受是许多老年人都有的,但由诗人说出,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4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功业未成;悲5人生真是很短暂的,那么如何面对这种短暂的人生呢? 纵酒狂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6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什么?转悲为乐;既然人生短暂,悲又何益?既然之前失意,就应另寻寄托,与友相聚,何不在此“得意”时开怀畅饮,及时行乐!“会须一饮三百杯”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8找出课文的主旨句: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比较主旨句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9“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诗人列举陈王曹植的事例,有何用意?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愤激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 ”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放“与尔同销万古愁” 10“酒尽兴来”,原本是应当高兴的时候,然而这种愁为什么不消反长了呢? 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请结合背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 1、政治遭遇(诗人李白的政治梦想与诗人的秉性、情趣、个性的人格) 2、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开头悲叹人生短促,接着因悲而生寻欢之意,准备痛饮一场;然后 转入正题,借酒抒愤世嫉俗之情;最后要喝酒销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使抒情达到高潮。(四)总结 1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