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工程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1页
居住区工程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2页
居住区工程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3页
居住区工程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4页
居住区工程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业城居住区工程14-15、25#楼【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应 急 救 援 预 案施工单位: 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2年03月05日 目 录第一章 应急救援预案与响应方案31.1应急领导小组31.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31.1.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职责31.1.3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及联系电话41.1.4报警、联络步骤51.1.5应急预案的响应范围51.1.6可能发生事故所需要的组织和设备51.1.7突发紧急事件的防范51.1.8突发紧急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6第二章 突发紧急事件应急预案62.1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62.2突发地震的应急处理9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92.4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112.5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112.6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172.7食堂中毒事故应急预案212.8土方坍塌应急预案22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22第一章 应急救援预案与响应方案本工程为新建住宅小区工程,建设单位为大庆油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大庆市瑞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在大庆市让胡路区南二路与创业大道交汇处,地势较为平坦。由我项目部承建的有14-15#楼、14-25#楼,共两栋住宅。以上两个单体楼,14-15#楼为地上六层住宅,14-25#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层。为了对可能出现的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准备与响应,保证项目部现场、生活区及办公区域人员和物资的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与响应方案。1.1应急领导小组1.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员:组长:季云国组员:云献彬 明志荣 杨俊林 黄全山 季云华 1.1.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1) 组织按照本应急预案进行实施;2) 按本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演练,根据演练经验补充、修改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 在整个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当和事故现场的主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事故现场的态势。(2)、 应急领导组-组员的职责1)熟悉本预案的内容,按规定进行应急演练。2)当出现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组长报告。3)当出现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小组成员应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不得借口推诿,态度积极。1.1.3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及联系电话1) 施工现场应急小组联系电话序号姓名联 系 电 话电 话职 务备注1季云目经理(组长)2云献 组 长3明志 员4杨俊 员5黄全 员6佟庆国5744560组 员2) 与医院、当地部门联系的电话附近医院:乘风医院-04595672138火 警:119 医疗救护:120 盗 警:110 1.1.4报警、联络步骤(1) 出现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发现人应立即向应急小组报告,应急小组按照本预案运行,消除或控制事故扩大。(2) 发生伤亡事故,应立即抢救伤员,组织应急义务队参加抢救,同时通知120,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进行善后处理等,防止事态扩大,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 发生较严重的火情或已形成的火灾,一方面迅速疏散人群,并立即组织人员根据燃烧物种类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扑救;同时迅速向“119”报火警,讲明项目部工程所在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报警人姓名,求助消防部门进行救火。1.1.5应急预案的响应范围火灾事故、地震、水灾事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触电等。1.1.6可能发生事故所需要的组织和设备项目部应急领导组、义务应急队、消防器材、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及设施、提供必要的消毒药水及相应急救必需品。1.1.7突发紧急事件的防范(1) 项目经理部要加强日常安全工作的检查、管理,及时消除隐患;(2)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使人人掌握安全生产常识,并具备一定的防范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针对安全生产常识及应急救援,在生活区,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活动。1.1.8突发紧急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有关突发事件信息的审核、发布;(2) 遵守国家有关处理突发事件的规定,按规定上报事件的情况;(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应急领导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信息报告的时间、范围等。第二章 突发紧急事件应急预案2.1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1) 基本应急原则一旦发生火灾,应利用现有消防设备进行扑救,做到不失时机地扑灭初期火灾,避免发生重大的人身伤亡或经济损失。在组织指挥灭火自救的工作中,应坚持以保证大多数人安全为前提,在57分钟内及时堵住火势蔓延,消除火势对人员疏散通道的威胁,首先保护着火区域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2) 灭火应急措施1) 报警通报一旦接到火警,应急领导组应立即派人(或通知有关人员)前往起火点,查看是否为火灾,确认起火时,根据火势大小马上通知公安消防队,并通知义务消防员到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救人工作;2)向施工现场内的所有人员进行通报。3)组织灭火灭火的原则灭早、灭小、灭了;先灭火源、后灭四周。根据火场情况,做到三查三看: 一查火场是否有人被困,二查燃烧什么物质,三查从哪里到火场最近;一看火烟定风向、定火势、定性质,二看建筑定结构、定通路,三看环境、定重点、定人力、定路线。组织力量扑救:首先使用磷酸铵盐灭火器进行灭火,当火灾较大时,启动火警报警系统,通知义务消防员启动消防水泵,铺设水带做好灭火准备;关闭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使用固定灭火器灭火;使用磷酸铵盐灭火器:对准燃烧物体火焰的根部平行喷射,如果燃烧区火焰面积较大,可将磷酸铵盐灭火器停在距火源5米距离的上风或侧上风的位置,使灭火剂完全覆盖燃烧区,向有遮蔽物质的燃烧物体喷射时, 应居高临下,否则不易扑灭;使用消火栓:喷射水流,应把水流喷射到火焰根部即把水流喷射到燃烧物体上,在看不见火焰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射水,要根据火场燃烧情况,及时变换射流;当电器设备着火并引燃附近可燃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应立即切断电源,尽快扑救,但是情况危急时,可先迅速有效地使用磷酸铵盐灭火器控制火灾、扑灭火灾。4)人员的疏散与救护积极抢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是灭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当有人员受到火势威胁时,应根据救人任务的大小和现有的灭火力量,首先组织参战人员救人,同时布署一定力量扑救火灾,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将主要力量投入人员的疏散与救护工作;火场疏散从先着火间开始,再从其他房间开始疏散救人。要求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依安全应急指示方向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墙根离地面20CM范围内呼吸较新鲜空气逃离危险区域后,应集中于安全地带。如果是本工程的其他楼层着火,应听从项目部的安排。做好安抚工作,不要让员工惊慌、随处乱跑,要服从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救火。对于被火围困的人员,应通过广播、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告知其自救办法,引导他们自救脱险;疏散通道口必须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保持通道畅通无阻;对疏散抢救出来的人员要清点人数,认真核对,切实搞清被困的人员是否全部救出。对受伤人员除在现场急救外,还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对人员施救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器材、工具,如安全绳、手电筒等。5)物资的疏散与保护对受火灾威胁的各种物资,是进行疏散还是就地保护,要根据火场的具体情况决定,其目标是尽量避免或减少财产的损失;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先疏散和保护贵重的、有爆炸和有毒害危险的以及处于下风方向的物资。疏散出来的物资不得堵塞通路,应放置在免受烟、火、水等威胁的安全地点,并派人保护,防止丢失和损坏。6)安全警戒为保证扑救火灾疏散与抢救人员的工作有秩序地顺利进行,必须对办公区域的入口采取安全警卫措施。防止坏人趁火打劫、混水摸鱼或乘机制造混乱,保护好消防装备器材,引导疏散人流向下一层有秩序地撤离。2.2突发地震的应急处理(1)发生地震时,应以疏散人员为主,避免发生连带的火灾等其它灾害;(2)发生地震时,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通知施工现场内的所有人员,要求人员尽快向外疏散;(3)撤出楼外后,准备灭火设备和工具,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火灾和救助被困人员。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当社会上发生类似“非典”等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时,应采取以下的控制措施:(1)根据政府有关预防的要求,实施积极的预防措施;(2)根据不同的病毒、病菌,组织人员对办公场所、宿舍进行定期(依具体情况确定时间)消毒。出现确诊、高度疑似病人、或与上述人员密切接触人员,其工作场所进行专业消毒和必要的隔离;(3)材料员负责消毒药品的采购;(4)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普及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5)办公室和宿舍要加强通风,在公共场所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6)在食堂工作的员工,要戴口罩、帽子,加强防护措施,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7)对出入口要实行监控,杜绝确诊、高度疑似的传染病病人进入本单位;(8)要求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9)要求员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到人流复杂的公共场所,以避免在外出中受到交叉感染;如果确实需要到外地去,在出发前和返回后必须向所在部门汇报;(10)发现疑似病人,各部门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经初步确定为疑似病人,立即通知120;及时送至就近条件好的医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同时立即对该患者密切接触人群进行调查和观察,避免与他人接触。观察期间各单位要及时掌握被观察人员的情况;(11)对于与员工共同生活的亲属中有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该员工应留家观察,避免与他人接触。观察期间部门要及时掌握被观察人员的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汇报。2.4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1) 发生了触电事故后,不得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2) 发生电气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在未切断电源以前,不得用水或酸碱泡沫灭火器灭火。(3) 对于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正常活动;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者,应及时拔打“120”进行抢救。 2.5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1) 施工中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四口”处坠落、临边处坠落、脚手架上坠落、悬空作业坠落。(2) 发生高处坠落现象,应采取的如下应急措施:1)当发生伤亡事故时,应立即抢救伤员(现场抢救或送往就近医院),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发生骨折时现场抢救注意事项如果伤口出血时,应先止血,包扎伤口,再行骨折固定。固定骨折的上下两头,若遇关节,也要同时固定、指(趾)应露在外面,以便仔细观察。固定时松紧要适当,如不当应重新固定,固定后应速送医院救治。3)骨折固定的材料a) 夹板:有木制、铁制夹板,如条件不允许,还可用木棒等临时代替夹板;b) 敷料:有棉花、纱布或衣服、布、草等作垫子用;有三角巾、绷带、线绳腰带等绑夹板用,禁止用铁丝之类的东西绑夹板。4)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a) 前臂骨折固定(见图一)1)夹板固定:伤员手握棉团,二块夹板分别放在前掌、背侧,加垫后用三角巾绑好固定,悬带吊在胸前;2)无夹板固定:伤肢吊在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和悬吊的前臂一同固定在胸部。b)上臂骨折固定(见图二)1)夹板固定:伤肢屈曲于胸前,在上臂的外侧放一块夹板,加垫后用两条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固定。将前臂吊于胸前,再用一块三角巾将上臂固定在胸部。2)无夹板固定:用一条三角巾或宽布带将上臂固定于胸侧(宽带的中央要正对骨折处),再用三角巾将前臂吊起来。 图一:前臂骨折固定 图二:上臂骨折固定c) 小腿骨折固定(见图三)1) 夹板固定:取长短相等的夹板(从脚跟到大腿中部),放在伤腿内外侧(若仅用一块,则放在外侧,)加垫后在骨折上下两端、膝下、足和大腿中部分别用布带缠紧,在外侧打结,在脚部应用8字形绷带固定,使脚与小腿呈直角。2) 无夹板固定:伤员仰卧,将健肢移向伤肢,使两脚并列对齐,两腿之间塞以棉花或衣服,然后同上法用布缠紧打结。 夹板固定 健肢固定 图三:小腿骨折固定d) 大腿骨折固定(见图四)把一块自腋窝到足跟长的夹板放在伤肢外侧,健肢移向伤肢并列。加垫后,用57条布带分段固定。脚部用8字形绷带固定,使脚与小腿呈直角。 图四:大腿骨折固定e) 颈椎的固定 伤员仰卧在硬板上,颈上放置薄垫,颈部两侧用沙袋或衣服等堵塞固定,防止头颈摇动或旋转。在搬运或运送时,应妥善牵引头部,控制颈段脊柱活动。f) 胸腰椎的固定(见图五)脊柱损伤时,应使脊柱保持延伸的姿势,不可屈同或扭转,可用一长木板或长棍棒紧贴脊柱缚扎固定。用硬板抬送时,伤员可取仰卧位,在胸背部或腰部置放薄枕或其他垫物,使脊柱取后伸姿势,伤员也可俯硬板上,上胸部稍垫高,并取出衣袋中的硬性物品,伤员应俯卧。图五:胸腰椎的固定(仰卧位)g) 骨盆部固定 伤员仰卧于硬板担架上,两膝半屈,膝下垫衣服等,骨盆部以三角巾或宽布带环绕包扎固定。5)伤员的搬运方法有:a) 单人徒手搬运:可采用扶、抱、背、掮等方法,适用于伤势较轻或无骨折的伤员搬运。b) 双手徒手搬运:有椅托式、轿杠式和拉车式(见图六)。要注意:脊椎损伤者不得用椅托或拉车式搬动。 图六:双人徒手搬运法c) 多人徒手搬运对胸腰段脊柱损伤者,可采用三人搬运法。即三人并排蹲在或单膝跪在伤员的同侧,然后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胸背部、臀部和下肢,在使伤员保持平卧姿势下抬起伤员,三人步调一致地向前进(见图七)。或由23人循伤员躯体的纵轴轻轻将伤员平移于担架上(图八)。对颈椎损伤者,应由34人搬运,其中1人负责头及颈部的牵拉固定,使头部与身体成直线而不能伸屈或旋转(图九)。 图七:三人搬运法 图八: 脊柱损伤的正确搬运方法 图九:颈椎损伤的正确搬运方法d) 担架搬运将伤员抬起,轻轻地放在担架上,用衣服、被子、草等东西,把空隙处垫好,以免摇荡。抬担架行进时,伤员的头部要向后,以便于抬担架的人随时观察伤员情况的变化。上坡时,抬担架的人要前后照应,要确保担架保持平衡性。e) 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1) 对有骨折的伤员,原则上在未固定前不要随便搬运,以免因搬运不当而加重损伤。2)通常在搬动时更应特别注意,要固定损伤部位,并避免脊柱弯曲和扭转。不可采用一人抱一人抬腿,或使伤员屈身仰卧于雨布或被单上搬运等错误方法,以免造成脊髓损伤,使伤员肢体瘫痪。3) 配备应急的器材配备担架;现场简易担架可用门板、长木棍、钢管、绳子、梯子、长板凳等制成。配备夹板、棉花、纱布、绷带、线绳、腰带等。2.6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根据人员受伤严重程度不同进行救护,对需要送医院救护的,在进行现场临时救护后送当地医疗部门救治。(2)因物体打击,出现出血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 a) 出血的种类:由于受伤血管的性质不同,出血可分为三种:1)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时像小喷泉一样喷出,时间稍久,就有生命危险。2)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时慢慢流出,时间久了也有危险;3)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时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常可自动凝固。b) 进行止血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三角布或绷带加压包扎,就可达到止血的目的。2)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拳把出血的血管上部用力压向其下面的骨头,阻断血液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全身常用的动脉指压点有:、头面部出血指压点(图十):颞浅动脉、面动脉;、上肢出血指压点(图十一):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 、下肢出血指压点:股动脉压迫点(图十二):图十:头面部出血指压点图十一:上肢出血指压点3) 填塞止血法。把消过毒的棉花或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法包扎,此法适用于腋窝、肩部、大腿部伤口的止血。4)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当采用加压包扎止血不能有效地止住出血时可用此法(见图十三)。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带,也可用绷带、三角巾、布带等代替绞紧止血法(见图十四):图十二:股动脉压迫点 图十三:止血带止血法 图十四:绞紧止血法c) 使用止血带时要记住六个字:快:动作快,抢时间;准:看准出血点,准确扎好止血带;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上:扎在伤口上方,尽量接近伤口处,但禁止扎于上臂中段;适:松紧适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远端脉搏为合适;放:每隔半小时放松23分钟。松止血带时,应同时用指压法压迫止血,缓缓放松。d) 包扎时注意事项:1) 动作要轻而熟练,不可碰撞伤口;2) 包扎的部位要准确;3) 接触、覆盖伤口的敷料(棉花、纱布等)要干净,最好经过消毒;4) 包扎要牢固,松紧合适,打结应避开伤口。(3)配备的应急材料有条件时可用三角巾、专用绷带等作为包扎救护材料,当无专用材料时,可机动灵活应用身边干净的衣服、棉花、毛巾等进行包扎。2.7食堂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公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规定要求,成立相应通信组、医疗救护组、治安组、物资供应组、经费组、应急恢复组、事件调查组等。如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拔打“120”到就近医院救治。现场应急预案小组在第一时间到食堂,检查可能导致员工食物中毒的物品,立即进行隔离,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食堂工作人员要戴口罩、帽子、穿白大褂,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食堂工作人员要持健康证上岗。(1)食堂要定期对室内、餐桌及员工所使用的碗、筷等厨房用具进行消毒,要防治鼠害和其它害虫带来的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