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一, 深情导入,入境李清照,这个近千年前号称“易安居士”的济南才女,从大明湖畔的荷花丛中款款走出,从红颜如玉、红烛高照的辉煌梦境中,直走进了悲戚凄凉的晚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声声慢便是她南渡后的晚年,在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之后写就的血泪篇章。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近全词,去体味女词人难以言说的心境吧。一、 反复吟咏,感知1、 教师泛读全词,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节奏,感知内容。2、 学生自由放生朗读,注意把握字音和节奏,把握词人当时的心境。3、 一位学生泛读,其他学生点评。4、 教师指导: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注意停顿和轻重。二、 欣赏品味,深情1、 找出词眼:大家认为最能传递词人心声的一个字是?愁2、 就全篇读来,字字珠玑,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可仅一个愁“字能了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 我们从这句话中强烈的感受到了词人一言难尽的苦衷,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遭遇让李清照有如此复杂的心情呢?这就需要我们知人论世了,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背景,在读全词,深入体会(教师发放李清照其人其词)投影:提起李清照,不知有多少人艳羡她的幸运灵秀聪慧的她生于文风阜盛而又安乐天平的北宋王朝,少女时代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天真纯洁,妩媚婀娜,着轻衣荡秋千,以致“薄汗“淋漓,”蹴罢秋千“遇人来访,只得”袜刬(chn,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金钗溜。和羞走“却又勇敢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此时的她,静静的享受这娇宠与才气编织的光环。结婚以后,她是丈夫的挚爱,于“卖花担上,买的一枝春欲放”却又“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可她偏要“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与花争妍,以证实自己的美丽自信。那时的她,最有活力,甚至有点张扬因为志趣相投,因为共同爱好金石(指有记载历史事件的文献文物,清代统称古玩为金石,古玉也是金石),夫妇两不惜冬典夏装,清贫中致力于文物收藏事业,那时的他们,最是幸福。当然生活难免会有短暂的分离和波折,她也会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的相思闲愁,亦会发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的离情慨叹,可生活终归是美好的。但这一切的美好,却宛如逝去的春天,再也无计追寻。靖康二年(1127),金兵破汴京,俘徽宗,钦宗北还,北宋灭亡。至此,艳羡不再,留给人们的只有无穷的叹惋。山河破碎,故乡成他乡,家园变异域,辗转逃难,文物被毁,藏品成灰。不料,祸不单行,丈夫染病,撒手人寰,亲人离散,更无儿女,漂泊流离,孤苦无依。此时的李清照只有颠沛流离,只有寄人篱下,只有终老江湖。她思忆“空梦长安(此指汴京城),认取长安道”蝶恋花,她感伤“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她苦痛“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倚”孤雁儿,她长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问题:读完之后,我们能用几个词来形容李清照遭遇的种种不幸吗?战乱、国亡、夫亡、家破、流亡、独居4、 这样平素里她连想都没想过的变故,却偏偏、一齐、重重地砸向了李清照,此时的她心情自然不是单单一个单薄的“愁”字能够了的,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么词中又有哪些句子是她复杂心情的表露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问题一:这句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叠字,正是这七组十四个叠字,奠定了李清照在文坛上“婉约词宗”的地位,历代词论家对此是交口称赞,认为卓绝千古,请一位同学深情朗读一下这句。(请学生读一下:低沉迷茫)问题二:她为什么要寻觅,又在寻觅什么?寻找丢失的金石古玩,因为它们承载着她和赵明诚过去的甜蜜爱情、幸福生活的回忆;寻找自己流落他乡,从此该何去何从;或许她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要寻找什么,因为她太孤单了,所以只是茫然的寻找着,让自己忙碌起来,以派遣心中的忧闷问题三:她最终寻找到了吗?没有,只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无边无际的孤寂冷清,悲苦凄凉。从外在动作“寻找”到内在感觉“冷清悲戚”,由外而内,我们能体会到词作中流露出的女词人悲戚凄怆的心境(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一遍)5、 一片浓愁,无法克制,却又难以形容,于是从肺腑中喷薄而出了七组十四叠字,而词人的这满腹哀伤,又怎能是仅仅十四个字就能了的。而本词中间六句便是李清照道与我们听的六件伤心之事,我们谓之“六伤”,在这一句一伤之中,大家认为最惹词人伤心的,也最能触动你的是哪一伤呢?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让我们再读全词,从中体会。提示: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北雁南飞,词人南渡,同是天涯沦落人。 所谓“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北雁南飞,但到了明年春天依然可以北归,而自己北归无望。古代有鸿雁传书,词人的一剪梅也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鸿雁寄寓着她和丈夫的相思,当年鸿雁传书,如今万千心事寄予谁。国恨家愁,怎能不叫人断肠!提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秋窗风雨,独酌无相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不是因为酒淡敌不过风急,在如梦令中诗人有词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两次喝的酒并非不一样,变的是词人的处境、心境,不是酒淡,也不是风急,是愁太浓了,那晚来急风仿佛是她晚年的不幸遭际,她想借酒消愁,怎奈愁更愁,内心悲凉,在浓的酒也唔不暖的。提示: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人们常以花自比,花残人老,对花自怜,物我同悲。这其中渗透着万古不变的生命悲哀:既同为生命,终归为同路。昔日黄花开满枝,摘取戴与夫君看。而今花落斯人去,对花垂泪再无盼。这不禁让我想起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提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人独坐窗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百无聊赖,所以似乎盼着天黑,好在梦中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但是她又怎能安然入睡?那么多的愁苦压在心头,她盼着天黑却有怕天黑,这也许是连诗人自己都解不开的矛盾,好比南唐后主李煜诗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表达了在梦中逃避国破家亡的痛苦,却又无处、无法逃避的旷世悲愁。提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雨梧桐,愁苦绵密,黄昏晚景,倍伤人心。这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雨,如宏钟般撞击着词人脆弱的心灵,无情地敲打着词人的孤寂。这六伤读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字字血泪三、 总结全词,内化回顾全词,一个愁字不能了,所以有了十四个叠字,十四个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