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第三章2.ppt_第1页
电气工程基础第三章2.ppt_第2页
电气工程基础第三章2.ppt_第3页
电气工程基础第三章2.ppt_第4页
电气工程基础第三章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工程基础 第三章输变电系统 l1.配电装置定义: l由开关电器、载流导体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按 照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组成的建筑物。 l2.配电装置的作用: l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接受和分配电能; l 在故障情况下,切除故障部分,使无故障 部分能继续正常的运行。 3.配电装置包括的电气设备: l线路(包括电力电缆、地埋线)及绝缘子; l控制设备(如隔离开关、刀闸)自动开关等; l配电室(箱),配电盘(屏)及母线、二次线; l测量与计量装置。如互感器、电流表、电压表、 电度表; l保护装置。如避雷器、熔断器、漏电开关等; l自动装置。如电源或电容器的自切、自投装置; l无动补偿设备。如电力电容器; l接地装置、构架、建筑物等。 4.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l定义:以保证不放电为条件,该级电压所允许 的在空气中物体边缘的最小电气距离。 l最小安全净距中两个最基本的值: l表示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的最小电气净距 A1 ; 表示不同相的带电导体之间的最小电气 净距A2 。 l A值应保证无论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还是在 内外过电压都应保证空气间隙不被击穿。 5. 配电装置的分类 l按电器设备装设地点不同:屋内式和屋外式; l按其组装方式可分为装配式和成套式。 l35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多采用屋内配电装置 ,其中310kV大多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大多采用屋外配电装 置。 6.屋内配电装置 l按布置形式分为:三层式、二层式、单层式。 l三层式:将所有电器依其轻重分别布置在各层 中; l二层式:将断路器和电抗器布置在底层,将母 线、隔离开关等较轻的设备的布置在上层。 l单层式:将所有电器都布置在同一层 。 l 三层式和二层式只适用于出线有电抗器的 情况,单层式适用于没有电抗器的情况。 7. 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原则 l同一回路的电气设备、导体布置在一个间隔内 ;电源尽量布置在中间;较重电气设备布置在 下层。 l间隔:为了将电气设备故障的影响限制在最小 范围内,以免波及相邻的电气回路,以及在检 修电气设备时,避免检修人员与邻近回路的电 气设备接触,而用砖或石棉板等制成的墙体隔 离的空间。 l间隔可分为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电压互感 器等间隔。 8. 屋外配电装置的类型 l根据电气设备和母线布置的高度,分为中型配 电装置、和半高型配电装置。 l中型配电装置:所有电气设备均装在同一水平 面上,母线设在较高水平面上。 l高型配电装置:将一组母线与另一组母线重叠 布置,母线比隔离开关高,隔离开关比断路器 高。 l半高型配电装置:仅将母线与断路器、电流互 感器等重叠布置。 第五节 保护接地及接零 l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又称为接地保护,是将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l保护接地的作用: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 使外壳带上危险的电压,以保证操作人员接触 设备外壳时的安全,即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2.触电的分类 l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感应带电、带静电和由 于绝缘部件损坏使金属部件带电等; l接地故障时,人处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危 险区中; l与带电部分间隔在安全距离之内。 l跨步电压:当电力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接地点处有电流流入地下,电流在接地点周围 就会产生电压降,当人进入这一区域,两脚采 在不同的电位上,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 电压。 l接触电压:人站在发生接地故障的设备旁边, 如果手接触到了设备的外壳,手与脚两点间所 呈现的电位差就是接触电压。 3.保护接地的类型 lIT接地方式:I表示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 阻抗接地,T表示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lTT接地方式:第一个T表示电源中性点接地, 第二个T表示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lTN接地方式又称保护接零:TN系统又可分为 TN-C、TN-C-S、TN-S三种 ,T表示电源中性 点接地,N表示零线, PE表示保护线, PEN 表示保护中性线。 3.接地和接零相比较 l其一,保护原理不同。 l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 对地的泄露电流,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 就能自动切断电源 。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 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 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l其二,适用范围不同。 l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保护 接地也能用于高压不接地电网。不接地电网不 必采用保护接零。 l其三,线路结构不同。 l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保护 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必要时,保 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的装置也应 有地线。 安全电流:人体触电后最大的摆脱电流。我国规定 安全电流为30 mAs,安全电压通常规定为36 V, 但在潮湿地面和能导电的厂房,安全电压则规定为 24 V或 12 V。 3. 安全电流 4.触电急救法 l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l神智清醒,呼吸、心跳都自主:应让伤者就地 平卧,暂时不要走动,防止休克或心衰; l丧失意识:有脉搏无呼吸者,应进行人工呼吸 ;有呼吸无脉搏者,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 果呼吸和脉搏都没有者,两种方法应同时起用 。 第六节 高压直流输电 1. 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点 l高压直流输电是采用两线制的两极直流输电线路 ,而现在高压交流输电是采用三线制输电线路。 直流输电线路比交流输电线路省了一根输电线, 自然节省输电材料。 l输送同样的电能,直流输电线路比交流输电线路 少了一根线,所以线路电阻上的损耗也比交流输 少了。 l在海底或地下等特殊条件下输电必须用电缆, 而电缆线路总是有不可忽略的电容,加上交流 电压,线路上就有电容电流,它降低了交流电 缆的输电能力。用直流输电,电缆虽有电容, 但没有电容电流,输电能力比交流情况下大得 多。 l直流输电时,发电的交流系统和用电的交流系 统无需同步运行,而交流输电时,这两个系统 必须同步运行。 2. 电的发展史: l输电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