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案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授课学时:2*13=26学时授课对象:全日制统招本科授课专业:医学影像学授课年级:06级授课班级:26、27、28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绪论 第一节 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生物科学与医学的关系第三节 学习医学生物学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篇 生命过程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了解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史及发展趋势。3.了解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了解分化、干细胞的概念。4.了解学习医学生物学的目的和要求。5.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掌握新陈代谢、克隆的概念。6.了解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进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概念。7.熟悉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的大小、形态数量。8.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9.了解病毒的概念和结构;蛋白质感染因子的概念、增殖方式和致病机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物学的发展史。 2. 分化、干细胞、克隆与医学的关系。 3. 生命的基本特征。 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难点:1. 近年生物学发展的新技术及成果介绍。 2. 分化、干细胞、克隆与医学的关系。 3. 新陈代谢、克隆的概念。4. 蛋白质感染因子的增殖方式、致病机理。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 绪论概念: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探讨生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生命科学。 第一节 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十六世纪以前:诗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十六世纪:Hooke发现细胞,Leeuwenhock观察微生物,Linnaeus创立分类法。十九世纪:三大理论:“细胞学说” Schleiden Schwann “进化论“ Darwin “孟德尔遗传定律” Mendel二十世纪:1953年 Watson Crick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61年 Monod Jacob 乳糖操纵子模型。 1965年 我国科学家世界上首次合成胰岛素。1966年 64个遗传密码破译。20世纪70年代,相继发现反转录酶、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连接酶。 1973年 Cohen开创体外重组DNA技术。1975年 Kohler Milstein生产出单克隆抗体。1977年 Itakura将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板书提纲续: 1997年 Wilmut成功克隆出了多莉羊。 20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进展。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生物科学与医学的关系医学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 医学的发展遵循着“生物学模式”:生物学理论概念的建立对医学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受体缺乏病等); 生物学研究中阐明的一些生命本质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一、生长、发育 (早衰症)二、分化 (定义)三、干细胞与医学 (定义及应用)四、克隆技术 (定义及应用)五、基因组医学六、生殖医学 第一篇 生命过程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一、核酸、蛋白质共同的生命大分子基础二、细胞相似的生命基本单位三、新陈代谢高度一致的生命基本运动形式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四、信息传递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五、生长和发育生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六、生殖生命现象无限延续的根本途径七、遗传与变异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八、进化生命活动的全部历史九、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生命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二、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一) 原核细胞(二) 真核细胞(三) 病毒与蛋白质感染因子备注:教学步骤:绪论简介(5分钟)第一节 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生物学的发展历史(20分钟) 第二节 生物科学与医学的关系一、生长、发育 (5分钟)二、分化 (5分钟)三、干细胞与医学 (5分钟)四、克隆技术 (5分钟)五、基因组医学 (5分钟)六、生殖医学 (5分钟)第一篇 生命过程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15分钟)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一、细胞的基本概念(5分钟)二、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5分钟)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20分钟)思考题:1. 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2. 怎样用现代的观点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 哪些细胞器为膜性结构?哪些细胞器为非膜性结构?课后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一、细胞膜和细胞表面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无机盐和离子、有机小分子在细胞中的作用和类型。2.掌握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中心法则;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相关的计算;DNA和RNA组成差异;三种RNA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差异。3.熟悉:蛋白质的四级结构,DNA的变性与复性。4.了解:蛋白质的类型;蛋白质的作用。5.掌握单位膜的概念;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各组分的功能;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特性。6.熟悉细胞表面、细胞外被的概念。7.了解:晶格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膜分子的运动方式及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2. DNA和RNA组成差异。3.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各组分的功能;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难点:1.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相关的计算。 2.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晶格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的物质基础一、 小分子物质(一) 水(二) 无机盐和离子(三) 有机小分子1. 糖2. 脂肪酸3. 氨基酸4. 核苷酸二、 生物大分子(一) 蛋白质1. 蛋白质的结构(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2)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2. 蛋白质的类型单纯蛋白和结合蛋白3. 蛋白质的功能4. 细胞蛋白质组学(二) 核酸1. DNA的结构(1) DNA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2)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3) DNA的复制(4) DNA的变性与复性2. RNA的结构(1) RNA与DNA在结构上的区别(2) 三类RNA的结构与功能(3) 转录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一、 细胞膜和细胞表面单位膜:高倍电镜下,质膜呈现出“两暗一明”三夹板式的单位膜结构。细胞表面:细胞膜与质膜外侧的细胞外被和质膜内侧的胞质溶胶共同组成细胞表面。(一)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1. 膜脂(1) 磷脂(2) 胆固醇(3) 糖脂2. 膜蛋白(1) 外周蛋白(2) 镶嵌蛋白3. 膜糖类 细胞外被(二)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与特性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液态镶嵌模型2. 细胞膜的特性(1) 膜的不对称性(2) 膜的流动性教学步骤: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的物质基础一、小分子物质 10min二、生物大分子 (一) 蛋白质 15min(二) 核酸 35min1. DNA的结构2. RNA的结构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一、细胞膜和细胞表面单位膜与细胞表面概念介绍 5min(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20min(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与特性 15min 思考题: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彼此靠什么键连接? 2. 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分类(根据组成成分)? 3. DNA的基本结构成份是什么?彼此靠什么键连接?4 叙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5. 比较DNA和RNA在组成、结构上的不同。6. 比较三类RNA的结构与功能7. 从两种细菌中各自分离出DNA来,测得其中一种DNA的A含量(占总碱基克分子)是32%,另一种为17%,问这两种细菌的DNA中A、T、C、G含量各是多少?二菌之一生长在64C的环境中,是哪一种细菌?为什么?8. 现有150个dNTP(脱氧核苷酸)组成一段DNA,其中dATP是35个。问这一段DNA有多长?可构成多少个螺旋?DNA中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由多少个氢键来维系?如果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代表一个密码子决定某一氨基酸,由这一DNA中的一条(反编码)链转录成的mRNA(包含一个起始密码子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可指导合成多少肽的多肽链?9. 某一生物中测得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上的DNA长度包含140个碱基对(bp),而连接部的DNA长度为210.8A,问:由两个核小体的核心颗粒和它们之间的一个连接部组成的DNA总长度是多少?这一段DNA可编码一个蛋白质,由它转录形成的mRNA可包含多少个密码子?合成多少肽的多肽链?10膜蛋白的种类?各自的功能? (只要求掌握镶嵌蛋白的功能) 11细胞膜上的糖类以何种形式存在?糖类有哪些作用? 12简述或图示流动镶嵌模型,并说明各组分的功能。课后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一、细胞膜和细胞表面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细胞膜穿膜运输可以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概念;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及运输的物质;协同运输及分类;胞吞作用的概念及三种方式的区别,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特点。2.熟悉被动运输的概念;胞吐作用。3.掌握受体、配体的概念;膜受体的结构。4.熟悉膜受体与胞内受体的区别,膜受体的类型与信号传递。5.掌握细胞识别的概念,熟悉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及作用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细胞膜的穿膜运输、膜泡运输所包含的各种运输方式及作用机理。 难点:1. Na+-K+泵(Na+-K+-ATP酶)的结构及运输机理。2. 膜受体的类型与信号传递。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三)细胞膜的物质运输1. 穿膜运输(1) 简单扩散(2) 协助扩散A 载体蛋白:与特定分子结合,通过本身构象变化转运如葡萄糖等分子。B 通道蛋白:形成亲水通道转运离子。分为电位门通道和配体门通道。 被动运输概念(3) 主动运输 概念:A 离子泵 例:Na+_K泵B 协同运输 分为共运输和对向运输2. 膜泡运输 (1) 胞吞作用A吞噬作用B胞饮作用C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2) 胞吐作用(四)细胞的信号转导1. 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1) 信号分子(2) 受体 膜受体与胞内受体的比较(3) 受体的结构2. 膜受体的类型与信号传递(1) 离子通道关联受体(2) 酶关联受体(3) G蛋白偶联受体A cAMP和cGMP信号通路B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五)细胞识别1.膜受体与细胞识别2.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教学步骤:(三)细胞膜的物质运输1.穿膜运输(1)简单扩散 10min(2)协助扩散 15min(3) 主动运输 15min2.膜泡运输(1)胞吞作用 A吞噬作用 5minB胞饮作用 5min C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5min (2)胞吐作用 5min(四)细胞的信号转导1.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10min2.膜受体的类型与信号传递 20min(五)细胞识别 10min思考题:1细胞膜主动运输有几种方式? 2. 协同运输可分哪两类? 3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有几种方式?4. 举例说明哪些物质以简单扩散(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膜。5. 胞吞(内吞)作用可以分为哪三种方式?各有何特点?6. 什么叫膜受体?简述膜受体的结构。7. 比较膜受体和胞内受体的区别。8. 简述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及作用方式。课后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细胞质 (一)内质网 (二)高尔基复合体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内膜系统的概念。2.熟悉组成内膜系统的细胞器。3.掌握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的结构、功能。4.熟悉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分别合成的蛋白质类型。5.熟悉附着核糖体结合到内质网膜的SRP假说。6.掌握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7.熟悉高尔基复合体的数量和分布特点。8.了解高尔基复合体是动态的结构。 9.了解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的结构、功能。 2.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功能。 难点:1.附着核糖体结合到内质网膜的SRP假说。2.蛋白质的糖基化过程。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 细胞质(一) 内质网 1. 内质网的类型2. 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的结构比较(1) 粗面内质网的结构附A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B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的信号假说。(2) 滑面内质网的结构3. 内质网的功能(1)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 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的糖基化。 物质的运输。(2) 滑面内质网的功能多样性,例:脂类合成。 甾类激素的合成。 肝细胞中的解毒作用。(二) 高尔基复合体1. 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分形成面和成熟 面。2. 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1) 糖蛋白的合成与加工。(2) 蛋白原的水解。(3) 蛋白质的分件与运输。溶酶体酶蛋白的分拣运输与溶酶体形成分泌蛋白(外输性蛋白)的分泌方式教学步骤: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 细胞质(三) 内质网 1. 内质网的类型 5min2. 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的结构比较(1) 粗面内质网的结构 10min附A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 B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的信号假说。(2) 滑面内质网的结构 5min3. 内质网的功能(1)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 30min 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的糖基化。 物质的运输。(2) 滑面内质网的功能 10min多样性,例:脂类合成。 甾类激素的合成。 肝细胞中的解毒作用。(四) 高尔基复合体1. 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 10min2. 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30min(1) 糖蛋白的合成与加工。(2) 蛋白原的水解。(3) 蛋白质的分件与运输。溶酶体酶蛋白的分拣运输与溶酶体形成分泌蛋白(外输性蛋白)的分泌方式思考题:1. 内膜系统出现的意义是什么?2. 比较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3. 论述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绘制简图)与功能。课后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细胞质 (三)溶酶体 (四)过氧化物酶体 (五)线粒体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酶类、膜的特性及溶酶体的功能。2. 熟悉溶酶体的发生与分类。3. 了解溶酶体与疾病。4. 掌握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结构、所含酶类及功能。5. 掌握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基本微粒的结构;掌握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掌握线粒体能量转换功能,并能以葡萄糖为例说明能量转换的过程和部位。6. 熟悉线粒体的半自主性。7. 了解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类;线粒体的生物发生;细胞能量转换的分子基础;化学渗透假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2.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与能量转换功能 。 难点:1. 溶酶体的功能。2. 线粒体的能量转换功能。3. 呼吸链的化学组成。4. 化学渗透假说。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 细胞质(三)溶酶体 1. 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酶类2. 溶酶体膜的特性3. 溶酶体的发生与分类(1)溶酶体的发生(2)溶酶体的分类4. 溶酶体的功能(1) 异噬作用(2) 自噬作用(3) 溶酶体的其它作用5. 溶酶体与疾病(四)过氧化物酶体1. 形态特征2. 酶类3. 功能(五) 线粒体1. 形态结构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和酶类(1) 化学组成(2) 酶类(3) 呼吸链3. 线粒体的功能4.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教学步骤: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 细胞质(三)溶酶体 1. 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酶类 5min2. 溶酶体膜的特性 5min3. 溶酶体的发生与分类 10min4. 溶酶体的功能 20min5. 溶酶体与疾病 5min(四)过氧化物酶体 10min1. 形态特征2. 酶类3. 功能(五)线粒体1. 形态结构 10min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和酶类 5min3. 线粒体的功能 25min4.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5min思考题:1. 溶酶体内含有哪种酶?主要功能是什么?2. 论述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3. 溶酶体的膜具有什么特性?4. 溶酶体是如何产生的?5. 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6. 以葡萄糖为例,说明细胞内能量转换的过程和场所。7. 请绘出Mit(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模式图,并注明各部位的名称。8. 为什么说Mit为半自主性细胞器?9. Mit的基粒由什么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课后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细胞质 (六)核糖体 (七)细胞骨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密码子的概念;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细胞器与大分子。2.了解核糖体的重要活性部位;蛋白质合成的简要过程。3.掌握细胞骨架的概念。 4.掌握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子组成;掌握微管、微丝的功能; 5.熟悉中心粒和鞭毛、纤毛的主要结构。6. 了解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的装配;中间纤维5种组成成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核糖体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 2. 细胞骨架的概念;微管、微丝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 难点:1.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及相关细胞器与大分子。2.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的装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 细胞质(六)核糖体 1. 化学组成2. 形态结构3. 重要活性部位4. 功能(1)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2)tRNA(3)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概念:多聚核糖体:(七)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概念:1. 微管(1) 结构(2) 组成成分(3) 组装过程(4) 存在形式(5) 功能2. 微丝(1) 结构(2) 化学组成(3) 功能3. 中间纤维(1) 结构(2) 化学组成(3) 组装 (4) 功能教学步骤: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二 细胞质(六)核糖体 1. 化学组成 5min2. 形态结构 5min3. 重要活性部位 5min4. 功能 10min(1)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2)tRNA(3)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概念:多聚核糖体: 5min(七)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概念: 5min4. 微管(1) 结构 5min(2) 组成成分 5min(3) 组装过程 10min(4) 存在形式 5min(5) 功能 10min5. 微丝(1) 结构 5min(2) 化学组成 5min(3) 功能 10min6. 中间纤维 10min(1) 结构 (2) 化学组成 (3) 组装 (4) 功能 思考题:1. 核糖体的结构、功能与分类?2. 核糖体上有哪些重要的活性部位?3. 迅速生长的细胞中,内源性蛋白质合成旺盛,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细胞器是什么?4. 胰腺细胞、肿瘤细胞和胚胎细胞中ER(内质网)和Ri(核糖体)的特点?5. 在一个分泌糖蛋白旺盛的细胞中,哪些细胞器含量丰富或功能旺盛?它们在分泌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6. 外输性蛋白质是在何处合成的?与哪些细胞器和大分子有关?7. 组成Ri的物质是什么?它们各在何处产生并组装成Ri的大、小亚基的?8. 合成一个10肽的多肽,mRNA上至少需要多少个密码子(包括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9. 微管、微丝主要组成成分、结构。10. 微管、微丝各有那些特异性药物?11. 微管在细胞中有哪几种分布方式?12. 中心粒、鞭毛、纤毛的结构和功能。13. 中间纤维的结构。课后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第二章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三、细胞核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功能。 2.掌握核膜的结构与功能,核孔复合体的纤丝结构模型。 3. 熟悉核纤层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核孔复合体“捕鱼笼式”结构模型;了解核孔复合体的双向物质交换作用。5.掌握核仁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核仁组织区的概念。6.了解核仁周期。7.了解核基质的结构与功能。8.掌握染色质的化学组成、超微结构与组装过程;核小体的结构与组装。9.掌握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的结构及组装。10.掌握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区别;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11.熟悉染色体组装的袢环模型。12.了解两种异染色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超微结构与组装过程;核小体的结构与组装。 难点:1.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2. 核基质的结构与功能。3. 染色体组装的袢环模型。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三、 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主要功能。(一) 核膜1. 核被膜2. 核孔复合体(1) 结构(2) 功能3. 核纤层(二) 核仁1. 化学组成2. 形态结构3. 核仁周期4. 功能(1) rRNA的转录、加工(2) 核糖体亚单位装配(三) 核基质1. 核骨架2. 功能(四)染色质与染色体1.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2.染色质的超微结构与组装(1)核小体的组装(2)染色体四级结构的形成3.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4.染色体教学步骤: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第四节 细胞的功能 三、 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主要功能。(一)核膜1. 核被膜 5min2. 核孔复合体 15min3. 核纤层 10min(二)核仁1. 化学组成 5min2. 形态结构 5min3. 核仁周期 5min4. 功能 15min(1)rRNA的转录、加工(2)核糖体亚单位装配(三)核基质 5min1. 核骨架 2. 功能(四)染色质与染色体1.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5min2.染色质的超微结构与组装(1)核小体的组装 10min(2)染色体四级结构的形成 10min3.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5min4.染色体 5min思考题:1. 简述核膜的结构和功能。2. 解释名词:核孔复合体3. 简述核纤层的结构与功能。4. 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5. 简述核仁的主要结构分区。6. 核仁中含量最高的核酸是什么?7. 核仁的功能是什么?8. 简述核仁周期。9. 比较染色质与染色体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10. 什么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如何组装成的?11. 根据四级折叠模型,染色质是如何组装成染色体的?12. 比较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13. 异染色质可以分为哪两类?14. 什么是核基质?它有何功能?课后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第 教学楼 教室章节课题:第二章 第五节 细胞增殖周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2.掌握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及特点和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 3.掌握细胞周期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及意义。4.掌握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因子。5.熟悉细胞周期调控的遗传基础。 6.了解细胞周期与医学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及特点和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 2. 细胞周期的调控 。 难点:1. 细胞周期的调控。教学方法:以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教具:多媒体板书提纲:第五节 细胞增殖周期一、 细胞周期的一些概念1. 细胞周期2. 细胞周期时间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及特点(一)G1期1. 主要生化事件2. 主要合成物质3. 限制点(二)S期1. 主要生化事件2. 主要合成物质3. DNA复制特点(三)G2期1. 主要生化事件2. 主要合成物质3. G2期检验点(四)M期三、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一) 核分裂1. 前期2. 中期3. 后期(二) 细胞质分裂四、细胞周期的调控(一) 生长因子与生长因子受体(二) 信号转导调节(三)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周期蛋白(1) 类型(2) 作用(3) 作用方式2.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结构(2) 作用 (四)细胞周期有关的其它基因及其产物对细胞周期的调控1.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2. 细胞分裂周期基因 (五)限制点 五、细胞周期与医学教学步骤: 第五节 细胞增殖周期一、 细胞周期的一些概念 10min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及特点(一)G1期 10min(二)S期 5min(三)G2期 5min(四)M期 5min三、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 15min四、细胞周期的调控(一)生长因子与生长因子受体 10min(二)信号转导调节 5min (三)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10min (四)细胞周期有关的其它基因及其产物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10min (五)限制点 5min 五、细胞周期与医学 10min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细胞周期、限制点二、简答:1. 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几个时期?间期包括哪几个时期?2. 细胞周期中间期各分期的代谢特点及生物学意义?3. 有丝分裂各期主要发生哪些变化?4.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哪些细胞器直接参与了染色体的分离行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5. 细胞周期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主要意义是什么?6. 比较着丝粒和动原粒。7. 细胞周期的哪一阶段适合研究染色体的形态结构?8. 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哪一时期?9. 有丝分裂中期,正常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是多少?10.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纺锤体各含哪几种纤维?植物细胞呢?11.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分裂的区别。12. 我们把暂不分裂的细胞叫做什么?13. 简述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因子有哪些。课后记:理 论 教 案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 节第三章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授课对象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授课学时2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Lyon假说的要点;X、Y染色质;染色体结构;人类染色体数目;核型概念;染色体区带书写方法及含义;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的概念;三大遗传定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连锁群概念。熟悉: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人类染色体类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性状、相对性状、基因型概念。了解:人类非显带核型和显带核型;染色体多态性;遗传定律发现的过程及在人类遗传中的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Lyon假说的要点;X、Y染色质;染色体结构;人类染色体数目;核型概念;染色体区带书写方法及含义;三大遗传定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难点:Lyon假说的要点;显带核型;三大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连锁群概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板书提纲第四章第二节遗传的细胞基础一、染色质1. 染色质的分子结构2.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3. 性染色质二、染色体1. 染色体结构2. 染色体的数量3. 染色体的类型三、人类正常核型1. 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2. 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四、染色体的多态性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分离律二、自由组合律三、连锁与互换律四、三大定律在医学中的应用教学步骤简要回顾第四章 第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重点内容引言gene、DNA、chromosome三者的关系复习染色质的分子结构、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第二章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三、细胞核 (四)染色质与染色体P38)新内容性染色质、染色体、人类正常核型、染色体多态性、遗传的基本规律总结第四章第二、三节重点与难点,大纲中的掌握内容思考题作业1、Lyon假说的要点是什么?2、三大遗传定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课后记理论教案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节第三章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 遗传与人类疾病一、染色体异常与疾病授课对象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授课学时2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遗传病的特征与分类;染色体畸变的定义及实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的定义、类型、形成原理;嵌合体概念。熟悉:畸变染色体核型的描述方法了解:常见染色体病的核型、临床特征、发病机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染色体畸变的类型与机理难点:染色体畸变的机理;畸变染色体核型的描述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板书提纲第四章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一、染色体异常与疾病(一)染色体数目异常1. 染色体整倍性改变及其机理2.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其机理(二)染色体结构畸变1.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2.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三)染色体病1. 常染色体病 2. 性染色体病教学步骤简要回顾第四章 第二、三节重点内容引言遗传物质相对稳定,但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改变。复习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数量与形态结构;正常人类核型的描述方法。新内容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的类型与机理;临床常见染色体病。总结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大纲中的掌握内容。思考题作业1、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的类型与机理是什么?2、如何描述畸变染色体的核型? 课后记理论教案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节第三章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 遗传与人类疾病二、单基因遗传病授课对象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授课学时2授课地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先证者、复等位基因、携带者、交叉遗传、半合子概念;每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风险计算。熟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类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与风险计算难点:各种单基因遗传方式的分析方法与风险计算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板书提纲第四章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二、单基因遗传病(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婚配类型及系谱特征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不同类型(二)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三) X连锁遗传1、 X连锁隐性遗传病2、 X连锁显性遗传病3、 Y连锁遗传教学步骤简要回顾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部分重点内容引言染色体畸变影响到的是大量基因,单个基因的突变同样可以导致疾病。复习等位基因、显性、隐性的概念。新内容不同单基因遗传方式的系谱特征、分析方法与风险计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不同类型;一些重要概念。总结 单基因遗传病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大纲中的掌握内容。思考题作业1、不同单基因遗传方式的系谱特征是什么?如何对后代的发病风险进行估算?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哪些不同类型? 课后记理论教案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节第三章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 遗传与人类疾病三、线粒体遗传病四、多基因遗传病授课对象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授课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电网专科真题及答案
- 平安银行无锡市锡山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中信银行保定市莲池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民生银行南通市如东县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光大银行松原市宁江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光大银行天津市津南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光大银行温州市龙湾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广发银行成都市双流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光大银行三亚市吉阳区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宣传物料技术服务方案设计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产科联合多部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课件
-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件
- 【MOOC】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食品检测实验室操作规程
- 高血压个案护理案例
- 四川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3年版)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Unit 1 Lesson1 Hello!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