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密级_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及对策院(系)名 称:国际教育学院专 业 名 称 :经济学学 生 姓 名 : 指 导 教 师 : 年 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OF WUHAN UNIVERSITY Sources and strategies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growthSchool : Subject : Name : Instructor : December, 2015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各国的贸易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对外贸易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缓慢,进入21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开始加快,据2009年4月底数据统计,中国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经济体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罗斯居第三,直至今日,中国依然保持在第一位。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变量。但是并不是说外汇储备量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根据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和经济发展需求适度持有。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外汇储备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介绍了国际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概念以及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现状”,数据化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总结了其增长特点;第三部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从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第四部分“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了外汇储备积累对国内经济可能造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五部分“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应对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结构管理、风险管理策略及建议。关键词:外汇储备;来源分析;经济影响;对策建议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With the expand of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foreign trade, the scal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lso has a great change. In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grew slow.Into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growth began to accelerate.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in 2009.4,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ranked first in the world economy, Japan ranked second, Russia ranked third.Until today, China still ranks first.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one of the key indexes to reflect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trength of a country. It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variable to measur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a country. However, it doesnt mean that its better to hold mor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ne country should hold a moderat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ased on it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reserve an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s well as the basic theories of moderat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The second part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growth” shows the growth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with data and summarize its growth characterictics; The third part“Sourc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growth”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growth from four aspects; The forth part“The influences of Chinas 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aly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may cause; The fifth part“Basic conclusion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nd offered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n scale management, structure manag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to deal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Key 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ource analysis;commercial influence;suggestions目 录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主要研究内容42 外汇储备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2.1 国际储备52.2 外汇储备52.3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基本理论52.3.1 比例分析法52.3.2 货币供应量决定论62.3.3 成本收益分析法62.3.4 储备需求函数法63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现状3.1中国外汇储备的总量增长 73.2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特点 74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4.1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94.2 “双顺差”104.3 强制结售汇制度和汇率制度104.4 人民币升值115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5.1 积极影响135.1.1 促进国内经济发展135.1.2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资信135.1.3 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145.1.4 有效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145.2 消极影响145.2.1 加大机会成本155.2.2 降低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155.2.3 增加通货膨胀压力155.2.4 面临汇率风险165.2.5 资金配置失衡165.2.6 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166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6.1 基本结论186.2 政策建议186.2.1 规模管理186.2.2 结构管理196.2.3 风险管理20参考文献 22致谢 24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各国的贸易日益频繁,不断扩展对外贸易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在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外汇储备较少,外汇短缺一直困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1993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较为缓慢。1993年以后,外汇储备增长不断加速。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1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3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6000亿美元,2005年突破10000亿美元。到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从此至今2015年,中国外汇储备一直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有其有利方面,但如果大量的外汇储备没有处理得当,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巨额的外汇储备,为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国际支付能力,同时也形成巨大的风险暴露头寸,面临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失灵等一系列问题。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展开研究,能知道外汇储备的根本来源,了解高额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利益的的具体作用,分析它的消极影响,针对它的消极影响,从根源出发,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抵消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消极影响。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关于外汇储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而研究外汇储备对经济影响的比较少。国外学者关于如何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例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影响外汇储备额的一些基本因素进行比例分析,从而对理论上适当的储备额进行计算。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60年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 Triffin)在其所著的黄金与美元的危机一自由兑换的未来中提出的R/M分析方法。特里芬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量与进口额应保持一定比例的关系,以40%为标准,20%为最低限度,30%以下就需要进行调节。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衡量长期储备的数额,计算中需要的数据相对容易统计,计算方法也比较简单,所以一些国家在执行外汇储备政策时仍然会参考这种方法。但是,从影响储备的因素方面看,该方法选取的因素过少,过于简单片面,缺陷较大。因为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因素很多,比如进出口差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人民币汇率和经常项目差额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所以选取的因素过少就不可能准确估算一国外汇储备的最佳需求量。1 (二)成本收益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又称为机会成本说,是由阿格沃尔(Agaraual、海勒(Heller),米尔斯(Mills)等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关于外汇储备的著名理论。该理论既涉及到一国持有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又涉及到了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和其机会成本。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指通过外汇储备来使本国汇率得到稳定,减少国际贸易逆差,以及防范不可预料的外部冲击对本国经济引起的剧烈冲击,而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指把这些货币进行投资或者消费所获得的收益。如果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大于该国对外汇的实际需要,那么该国就会损失一部分投资或消费。根据经济学中的最大化理论,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同理,一国要使得持有外汇储备的总收益达到最大化,只有使持有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的外汇储备量也是一国最适宜的外汇储备规模。2代表模型有heller模型,该模型假定一国国际收支逆差的概率为50%,融通t时间内一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储备需求量R=Ht=Hlg(rm)/lg0.5,其中H为一国外汇储备的平均变动量、m为边际进口倾向、r为资本社会收益率与持有储备本身收益率之差,表示持有的边际机会成本。Heller从外汇储备收益最大化定义外汇储备规模。3(三)需求函数分析法 需求函数分析法有时也被称为回归分析法,此分析方法克服了之前理论和模型简单化、难以量化、概念抽象化等缺点,并在之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开始大范围的将计量模型引入到分析一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中。具体做法是将与外汇储备需求相关的变量构造成函数,然后对这些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一国最适宜的外汇储备需求量。其中在经济学界影响最大的模型是:弗兰德斯(M.J.Flanders)模型、弗伦克尔(J.A.Frankel)模型、埃尤哈(M.A.Iyoha)模型。4弗兰德斯在构造发展中国家储备需求函数时,考察了R/M比率与十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他建立了一个国际储备需求函数:L/M=a0+a1F/L+a2+a3r+a4s+a5p+a6v 。L/M代表国际清偿力与进口的平均比率。F/L代表一定时期内一国官方储备与其清偿能力的年平均比率,代表国际储备的波动幅度,r代表生活水平指数调整的GNP年增长率,s代表生活水平指数调整的本币贬值幅度,p代表人均GNP占美国人均GNP的百分比,v代表出口的波动幅度。a0,a1,a2,a3,a4,a5,a6为相应系数。5埃尤哈模型的抽象形式为:Rd = f(xe,2,r,p)f1,f2,f3,f4, 0 。为了确定Rd量,埃尤哈利用滞后调整模型,将Rd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确定如下: R = 0 + 1xe22 + 3r + 4p + 5R 1 + 6R 2 + 。其中,Rd代表储备需求量;xe代表预期出口收入; 2代表进口收入的变动率;r代表持有外汇资产的利率;P代表一国经济的开发程度;R 1、R 2代表前一期、前二期的储备持有额;代表随机误差项。1、2、3、4、5、6代表R分别于xe、2、r、P、R 1、R 2的弹性系数。对模型参数的估计表明,欠发达国家的储备需求与预期出口收入、进口收入的变动率、持有外汇资产的利率和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6 (四)定性分析法 此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提出,其提出者是卡包尔(R.J.Carbaugh)和范(C.D.Fan)等经济学家。此理论只是将与一国外汇储备需求相关的因素一一罗列出来,但不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也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模型,且对数据的依赖性不是很强。卡包尔(R.J.Carbaugh)和范(C.D.Fan)等人把影响一国外汇储备需求量因素归纳为6个方面,即:一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力、一国储备资产质量、各国经济政策的合作态度、一国所依赖的国际清偿力的来源及稳定程度、一国政府采取调节措施的谨慎态度、一国国际收支的动向以及一国经济状况。7 在我国,也有很多关于外汇储备规模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武剑(1998)根据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式,通过运用比例分析法,对我国1991-1997年的外汇储备量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当前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且找出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双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8吴丽华(1997)从分析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和收益两方面着手,运用阿格沃尔模型计算出我国合适的外汇储备量,并得出我国当前外汇储备过多的结论。9刘雪松和曹显兵(2006)对我国1979-2005年的外汇储备及相关变量做了细致分析,通过协整检验指出我国外汇储备与外国直接投资、GDP增长速度、进出口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进而得出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的结论。10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外汇储备的增加必定会导致货币当局发行的基础货币量的增加,给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难度,破坏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程同林(2007)认为,我国主要通过财政渠道、银行信贷渠道和外汇占款三个主要渠道发行基础货币,1994年汇率改革之后,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发行量中所占得比例显著提高,致使通过外汇渠道发行的货币量剧增,导致我国货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汇储备,破坏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独立性。11郭慧(2010)运用大量的数据,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结构性变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就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做了系统阐述。12姜娟(2010)认为,外汇占款比重越大,中央银行可运用的金融工具就越少,对我国当前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而言,中央银行除了发行央行票据、积极正回购来对冲外汇占款外,己没有什么可用的金融工具,也没有太多可用来实现对冲的有效资产。13刘荣茂、黎开颜等(2005)通过对1981-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之间建立计量模型,对所取数据进行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最终得出,外汇储备量的变动对国内物价指数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一定会引起相同程度的外汇占款的增加,当本币升值或国际收支顺差时,货币当局外汇储备的增加会致使外汇占款增加,进而致使基础货币发行量增多;而从国际金融机构或外国政府借款渠道增加的外汇储备,不增加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发行量也不增加。14王强,金学军(2008)认为,外汇储备的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的变动的确会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外汇储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151.3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将从大致五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及对策,分别是外汇储备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现状、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以及基本结与政策建议。搜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数据,整理成图表,分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趋势,得出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特点。结合各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总结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运用定性分析法研究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并给出适当的建议和对策。242 外汇储备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2.1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备这样三个特点:其一,它必须为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而不是为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所持有;其二,它必须具有流动性,即能够进行转移和转换;其三,它必须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国际储备的来源有:国际收支的顺差;政府或货币当局向外借款;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而收进外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货币当局增加黄金持有量,或者从国内收集黄金并集中于中央银行,或者在国际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2.2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2.3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基本理论 2.3.1 比例分析法比例分析法是指以有关外汇储备的经济指标之间的比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率合理范围的界定,来确定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比例分析法研究的指标包括外汇储备与进口比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比率以及其他比率。2.3.2 货币供应量决定论这种理论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是由货币主义学派亨利约翰逊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该理论从货币供给角度来界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认为商品和劳务及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原因是出于对一国货币存量进行的自发调整,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当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国内需求时,多余的货币就会流向国外,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在固定汇率下便会造成外汇储备水平的下降。因此,国内货币供应量就决定了外汇储备的需求量。2.3.3 成本收益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主要是成本收入理论,即机会成本理论。这是阿格沃尔和海勒等经济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新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国持有外汇储备的好处是使中央银行即使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仍能保持汇率稳定。但是这要付出代价,即可以把这些储备用来进口商品、劳务,为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增加新的实际资源,增加国内的就业和国民收入,这就是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按照边际分析方法,当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储备增加时,其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为一个国家持有的储备越来越多,新增加的储备对调节国际收支的贡献越来越小;而对于持有储备的边际机会成本来说,则是递增的,因为储备越多,进口减少越多,经济中可利用的实际资源就越缺乏。因此,一国的适度储备需求应该是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达到均衡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储备。如果一国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当局就应增加储备,反之,则应减少储备。162.3.4 储备需求函数法 外汇储备的需求函数分析法又称回归分析法。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landers(1968)模型、Frenkel(1971)模型、Frenkel(1978,1980)模型和Iyoha(1976)模型。他们认为,储备需求与某种(某几种)经济变量存在关系,在得知这些经济变量多年的数据后,可以利用回归的方法,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估计储备需求。3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现状3.1 中国外汇储备的总量增长建国初195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仅为1.57亿美元,至改革开放初(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未突破十亿美元。然而此后中国外汇储备逐年稳步增加,1990年突破百亿大关,1996年突破千亿大关。2000年后中国外汇储备进入快速增长通道,2006年、2009年和2011年相继突破一万亿、两万亿和三万亿大关。截止2015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5255.07亿美元。表3.1 1950年至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 单位:亿美元年度金额年度金额年度金额年度金额年度金额19501.5719631.1919765.81198955.5020022864.0719510.4519641.6619779.521990110.9320034032.5119521.0819651.0519781.671991217.1220046099.3219530.9019662.1119798.401992194.4320058188.7219540.8819672.151980-12.961993211.99200610663.4419551.8019682.46198127.081994516.20200715282.4919561.1719694.83198269.861995735.97200819460.3019571.2319700.88198389.0119961050.29200923991.5219580.7019710.37198482.2019971398.90201028473.3819591.0519722.36198526.4419981449.59201131811.4819600.461973-0.81198620.7219991546.75201233115.8919610.8919740.00198729.2320001655.74201338213.1519620.8119751.83198833.7220012121.65201438430.18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3.2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特点回顾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历程,根据其增长速度和规模,可把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不稳定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巨额增长阶段。(见图3.1)图3.1 1973-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趋势图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1)1979年到1993年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不稳定增长阶段,整体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外汇储备从零开始的初步发展阶段,规模较小,其增长速度及其数量都十分不稳定。(2)1994年到1997年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阶段,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比1993年增加了304.21亿美元,是1993年的1.43倍,1995、1996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40%,1996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了1000亿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1994年我国进行了汇率体制改革,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原来的外汇留成、上缴、额度的管理,这些措施都调动了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贸易顺差逐渐加大。同时,为了弥补国内资金的短缺,我国大量吸引外资,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3)1998年到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及其增加的数量都比较小,这一时期我国外汇储备处于缓慢增长阶段,1998年我国外汇储备比1997仅增长50.69亿美元,增速只有3.6%,1999年比1998年增加不到100亿美元,2000年比1999年仅多了108.99亿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4)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巨额增长。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量逐渐扩大,规模十分庞大,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比例逐渐提高,国际影响逐渐增强。4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4.1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2007年间,我国GDP的增长率均在10%左右,2008年我国GDP总额达到300670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口本的第三生产大国,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者来华投资,2008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高达1447.91亿美元。2009年我国GDP总额达到335353亿元,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GDP的增长率仍在8%以上,尤其是2010年我国GDP的增长率达到10.3%,这都说明了我国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提供良好的基础。随着GDP的增长外汇储备余额也随之增长,且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见图4.1)1994-1997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外汇储备也呈现出快速增增长的局面;1997-2000年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相对下降,外汇储备在这一时期增长比较缓慢;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外汇储备巨额增加。2005年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外汇储备逐年快速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在采取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时,限制了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但是外汇储备的年均增量依然快速增长,2003年到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以年均2000亿美元的数量增长,2006-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以年均4000亿美元的数量增加。图4.1 1995年-2014年GDP与外汇储备变化对比图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4.2 “双顺差”1994年到2010年这十七年,除1998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外,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持续“双顺差”。在强制结售汇制下,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的“双顺差”无疑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1994-1997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明显大于经常项目顺差,这一时期外汇储备增长较快;1998-200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额明显大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额,外汇储备增长放缓,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顺差并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见图4.2)图4.2 1995-2014年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趋势对比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4.3 强制结售汇制度和汇率制度 强制结售汇制和汇率制度是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我国开始施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即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外,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头寸的外汇在银行间市场卖出。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这就使央行不断的买入外汇,使本应该由企业和银行持有的外汇头寸转移到政府手里,政府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强制结售汇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缓解了我国当时严重外汇短缺的局面,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在现行经济环境下,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企业手中缺少外汇资金,阻碍了中国企业去海外发展的空间。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强制结售汇制度,不能真实的反映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导致外汇市场形成无条件的外汇供给和有条件的外汇需求,迫使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大量游资进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虚增。我国汇率制度长时间缺乏弹性也加速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1994年1月1日到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我国一直执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尤其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衰退,我国政府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紧盯美元汇率,保证人民币不贬值。1997年到2004年,我国政府一直保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1:8.27左右,在此期间,为了实现这一稳定汇率,中央银行被迫大量地从外汇市场上吸纳美元外汇,这种宏观上的经济调控措施,客观上造成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4.4 人民币升值近十几年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由于我国经常项目长时期顺差,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不断施压下,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人民币在巨大的压力下缓慢升值,而这种升值本身又导致了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在市场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预期下,大量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见图4.3)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在恢复本国经济发展时,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很可能造成热钱的进入。热钱流入会使中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从而使外界给人民币升值施加更多压力。2015年2月15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明显放缓,外汇储备小幅增长,主要体现了深化改革和境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的共同结果。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效果逐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强,市场主体相关财务运作做出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继续呈现不平衡复苏,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新兴经济体普遍承受资金外流、货币贬值压力,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全年跨境资金流动重现“钟摆式”的双向波动。一季度跨境资金延续了2013年底的大规模净流入态势,二季度净流入势头明显放缓,三季度转为净流出,四季度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上升。跨境资金流出主要反映了外汇资产由央行集中持有转向市场主体分散持有,以及境内企业回补美元空头的财务调整,体现了“藏汇于民”的改革意图,符合债务去杠杆的调控方向。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央行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贸易顺差、资本流出”的格局会更加常态化。而且,当前跨境资金流出规模是适度的、可承受的,外汇市场流动性充足,人民币多边汇率继续保持坚挺。17图4.3 1995-2014年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5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5.1 积极影响众所周知,外汇储备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表现,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依存度也在逐步提高,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我国需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来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险和政治危机。所以,适当的外汇储备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提供支持和保障,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1.1 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一是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提高我国对外融资能力,降低境内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 寻求更优的投资环境和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是充足的外汇储备在深化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加速,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满足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的需求;三是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居民正常用汇需求。高额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一方面我们有充足的储备量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手段应对国际和国内的金融风险,这不仅增强了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且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帮助。5.1.2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资信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外汇储备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外汇储备规模还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表现,是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时估算一国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货币当局对外举借债款提供资信保证。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借款,为发展我国经济服务。5.1.3 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一个必备条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我国在1996年底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我国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确保了我国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汇率的相对稳定,抵御货币兑换所带来的风险,削弱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后,我们的目标便是取消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对国际间正常的汇兑活动和资金流动不予限制,从而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充足的外汇储备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调节外汇市场,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币在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5.1.4 有效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 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体育学院《混合动力汽车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CIS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学院《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徽商职业学院《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传媒学院《客舱实务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秦皇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网络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复式楼层设计方案
- 江南大学《戏剧元素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危险化学品企业“5.6 设备完整性”解读与应用指南(雷泽佳编制-2025A1)
- 部队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 脊柱损伤搬运操作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和护理
- 医院医用耗材培训
- 特检院面试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元调九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
- 《生猪价格波动及预测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7000字》
- 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知识清单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导图】
- 2025年五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 布鲁氏菌病培训课件
- 幕墙UHPC施工专项方案 (评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