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0论修身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0论修身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0论修身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0论修身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0论修身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论修身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毋意(w)不逾矩(j) 子路愠(yn)原壤夷俟(s)B.不疚(ji)叩其胫(jng)长戚戚(q)文质彬彬(bn)C.俨然(yn)不可杇(w)不孙弟(sn)忠恕而已(sh)D.夷狄(d)莫能兴(xng)不孙弟(d)小车无餎(yu)解析:A项,“毋”应读“w”,“矩”应读“j”;C项,“孙”应读“xn”;D项,“弟”应读“t”。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而立(懂得礼仪,可以立身于世)六十而耳顺(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B.莫能兴(起来)君子亦有穷乎(贫穷)C.患其不能也(担心,忧虑)内省不疚(反省)D.文胜质则史(文采。指对仪容举止进行雕琢修饰)即之也温(走近,靠近)解析:“穷”,困窘,走投无路。答案:B3.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转折连词,却/连词,表并列关系。D项,介词,给/介词,对于。B项,均为介词,用。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闻道,夕死可矣A.左丘明耻之B.匿怨而友其人C.宰予昼寝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名词用作动词;D项,名词用作动词。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矩:超过规矩。B.君子固穷固:本来。C.长而无述焉述:无所作为。D.老而不死,是为贼贼:残害道德的人。解析:“固”,坚持,坚守。答案:B6.与“君子固穷乎”中“穷”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穷寇勿追B.理屈词穷C.穷奢极欲D.穷思极想解析:A项与例句中的“穷”都是“困窘、走投无路”之意。B项“穷”为“穷尽”之意。C项“穷”为“极端”的意思。D项“穷”为“用尽”之意。答案:A7.下列关于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五十有五而志于学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以杖叩其胫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句中“而”表顺承关系;句中“而”表转折关系;句中“其”是代词,译为“他的”;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答案:D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了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B.第二段话表现了孔子对真理的热爱和执着追求。C.第三段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D.第五段通过动作描写,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疾恶如仇的君子形象。解析:D项,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选自史记列传第七)注:豭(ji)豚:猪。豭,公猪。豚,小猪。指以豭豚皮装饰的剑。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性鄙,好勇力性鄙:性情粗朴。B.子路后儒服委质委质:带着礼物。C.遂结缨而死结缨:上吊而死。D.恭以敬,可以执勇执勇:驾驭勇武的人。解析:C项,“结缨”,系好帽缨子。答案:C10.下列四组句子,全都表现子路懂礼、守义的一项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A.B.C.D.解析:句均表现其懂礼、守义。句是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句反映了子路的谨慎;句是写子路的爱好和经历。答案:A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还欺负过孔子,但是,孔子不计前嫌,以礼教导他,最终使他成为懂礼之人。B.子路勇于行动,听到就干,但他过于鲁莽,只听单方面的言辞就决断案子,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C.子路跟从孔子学习,学会了如何处理政事,懂得礼节,坚守正义,能管理千乘之国的军政事务,很有才干,但孔子还是认为他只登堂未入室。D.卫国出现动乱,别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子路本来在外有事,听到消息急忙赶回,城门已经关了,别人也劝他不要惹祸上身,子路却不顾自身危险,挺身而出,要惩治叛贼,但寡不敌众被杀。解析:B项,“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无中生有,文章中是说子路诚实正直,打官司的人都跟他说实话,所以子路只要根据一方的话就可以判案。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2)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参考答案:(1)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2)蒉聩和孔悝合谋作乱,他们到孔悝家商议,于是和同伙袭击卫出公。参考译文: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情鄙野,好勇逞强,戴着雄鸡式样的冠,佩着猪皮装饰的剑,欺侮孔子。孔子用礼渐渐地诱导子路,子路后来穿着儒服,带着礼物,通过门人请求做孔子的弟子。子路问怎样从政,孔子说:“先做出表率,让百姓辛勤地工作。”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义是最可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为盗。”子路听到了教诲,还没有去做,只怕又听到新的。孔子说:“根据一面之辞可以断案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好勇超过了我,别的不行。”“像仲由,会不能得到好死。”“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的学问,已经登上了正厅,还没有进入内室。”季康子问:“子路仁德吗?”孔子说:“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不知道他有没有仁德。”子路喜欢随孔子出游,曾经遇到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子路担任季孙氏的总管,季孙问道:“子路可以说是大臣吗?”孔子说:“可以说是一般的臣子。”子路去做蒲邑大夫,向孔子告别。孔子说:“蒲地多壮士,又难管理。但是我告诉你:恭敬谨慎,可以制服勇猛;宽大公正,可以团结众人;为官恭正,地方安静,可以此报答主上。”当初,卫灵公有个宠姬叫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了南子,担心被杀而逃到国外。灵公去世,夫人要立公子郢。郢不肯,说:“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立辄为君,称出公。出公即位十二年,他父亲蒉聩还在国外回不来。子路这时任卫大夫孔悝的邑宰。蒉聩和孔悝合谋作乱,他们到孔悝家商议,于是和同伙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奔鲁国,而蒉聩入国立为国君,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在外,听说了马上赶回。碰上了刚从城门出来的子羔,子羔对子路说:“出公已走,城门也关了,你回去吧,免得枉受其祸。”子路说:“吃了人家的饭,有难不能避开。”子羔便走了。正巧有个使者要进城,城门打开,子路跟进去。来到蒉聩处,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你怎能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把他杀了。”蒉聩不答应。子路便要放火烧台,蒉聩怕了,就叫石乞、壶黡下来攻打子路,他们砍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了,冠也不除。”于是紧好帽带,死了。孔子听说了卫国之乱,说:“唉,子路死了!”不久,子路真的死了。因此孔子说:“自从我有了子路,没有听到过侮辱的话。”三、语言运用13.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尚和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仿写能力,涉及对我国古代优秀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评价。要理解论语和三国演义中“和”是如何体现的。论语主要是关于“和”的论述,引用原句是关键;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乱世的战争,所以其中蕴含的“和”主要是对“和平”的渴望。答案示例:(1)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2)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14.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分别仿照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式,在相应横线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解析: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神似”要求其主旨、情感、语意一致,合乎逻辑;“形似”则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第处仿写,注意找到能表现教师品格的物品,并扣紧物品的喻意;第处前句是四个字,必须保证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能够与后一句保持意义上的密切联系。答案示例:用黑板谱就奉献,任劳任怨诗词歌赋,颂不完您播撒的爱心课时演练促提升(B)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B.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C.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D.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解析:D项,“孙”通“逊”,“弟”通“悌”。答案:D2.下面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为“用”。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匿怨而友其人B.左丘明耻之C.内省不疚D.幼而不孙弟解析:A项中的“友”,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交友”;B项中的“耻”,意动用法,“以为耻”;C项中的“内”,名词作状语。答案:D4.下列各句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B.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C.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析:A项,“七十而随心所欲”应改为“七十而从心所欲”。答案:A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选自史记孔子世家)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色作作:改变。B.子路愠见愠:恼怒。C.意者吾未仁也意:意见。D.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顺:合乎人意。解析:C项,“意”,动词,想必,猜想。答案:C6.下列对于孔子对待三个学生的态度,看法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热情赞扬了颜回,批评了子路和子贡;相形之下,对子贡批评得严厉。B.孔子热情赞扬了颜回,批评了子路和子贡;相形之下,对子路批评得严厉。C.孔子对三个学生都作了批评,只是对颜回批评得很含蓄。D.孔子对子路、子贡的批评态度相同,对颜回作了含蓄的赞扬。解析:孔子听了颜回的回答后“欣然而笑”,自然是“热情赞扬”。对子路,先是质疑(“有是乎?”),然后用两个史实反问,让子路反思。对子贡,讲道理后,直接斥责“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显然最严厉。答案:A7.下列对本文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的一个故事:孔子打算去楚国应聘,陈和蔡的执政大夫恐怕孔子被楚重用对自己不利,就发兵把孔子和他的随从学生包围在旷野上。面对断粮挨饿的困境,孔子在病中仍弹琴唱歌并批评教育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后来楚王发兵来接,孔子才得脱险。B.这是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的一个故事:孔子打算去楚国应聘,陈和蔡的执政大夫恐怕孔子被楚国重用后对自己不利,就发兵把孔子和他的随从学生包围在旷野上,面对断粮挨饿的困境,孔子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发出“吾道非邪”的疑问。只因颜回的一番答话才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后来楚王发兵来接,孔子才得脱险。C.孔子在去楚国途中被陈、蔡的执政大夫发兵围困在旷野上,既不能脱身,又没有粮吃;他的一些学生很有怨气,孔子对他的学生作了批评教育,平息了他们的怨气。D.孔子在去楚国途中被陈蔡的执政者发兵围困在旷野上,既不能脱身,又没有粮吃,他的一些学生心中也很有怨气。但面对困境,孔子意志坚定,情绪乐观,并联系实际,有说服力地批评教育了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显示了大教育家的风度。解析:A项,“孔子在病中仍弹琴唱歌”有误,原文是“从者病”。B项,“孔子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发出吾道非邪的疑问”有误。原文多处表现孔子对自己“道”的坚信不疑。C项,“平息了他们的怨气”不当,这里应表述为“使他们认识了错误”等有关语句。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2)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参考答案:(1)君子遭到困穷时能够把持自己,小人遭到困穷的话,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2)难道是我的道理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参考译文:孔子迁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进攻陈国。楚国前来救陈,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两国的边境上,楚国就派了专人来聘请孔子。孔子正打算应聘前去见礼,陈、蔡两国的大夫就商议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者,凡是他所讽刺讥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地留在我们陈、蔡两国之间,各位大夫的所作所为,都不适合仲尼的观点。现在的楚,是个强大的国家,却来礼聘孔子。楚国如果真用了孔子,那我们陈、蔡两国掌政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双方都派了人一起把孔子围困在荒野上。(孔子)动弹不得,粮食也断绝了。随行弟子饿病了,都打不起精神来。孔子却照样不停地讲他的学,朗诵他的书,弹他的琴,唱他的歌。子路满怀懊恼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会有这样困穷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遭到困穷时能够把持自己,小人遭到穷困的话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子贡的神色变了。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多方去学习而把学来的牢记在心里的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对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把握住事物相通的基本道理,而加以统摄贯通的。”孔子知道弟子心中懊恼不平,于是召子路前来问他说:“诗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偏偏巡行在旷野之中。难道是我的道理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不足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通行。”孔子说:“有这个道理吗!仲由,假使有仁德的人便能信任,那伯夷、叔齐怎会饿死在首阳山呢?假使有智谋的人能通行无阻,那王子比干怎会被纣王剖心呢?”子路退出,子贡进来相见。孔子说:“赐啊,诗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偏偏巡行在旷野之中。难道是我的道理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我会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道理是大到极点了,所以天下人就不能容受。老师何不稍微降低迁就一些?”孔子说:“赐,好农夫虽然善于播种五谷却不一定准会有好收成,好工匠能有精巧的手艺(所作)却不一定能尽合人意。君子能够修治他的道术,就像织丝结网一般,先建立最基本的大纲统绪,再依序梳理结扎,但不一定能容合于当世。现在你不去修治自己的道术,反而想降格来苟合求容。赐啊,你的志向就不远大了!”子贡出去了,颜回进来相见。孔子说:“颜回啊,诗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偏偏巡行在旷野之中。难道是我的道理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我会落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老师的主张大到极点了,所以天下人就不能够容受。即使这样,老师照着自己的主张推广做去,不被容受又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容正见得老师是一位君子呢!一个人道术不修治,才是自己的耻辱;至于道术既已大大地修成而不被人所用,那是国的执政大臣的耻辱了。不被容受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容正见得自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