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防范与治理第三节.ppt_第1页
小金库防范与治理第三节.ppt_第2页
小金库防范与治理第三节.ppt_第3页
小金库防范与治理第三节.ppt_第4页
小金库防范与治理第三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mail: 五、为什么“小金库”会屡禁不止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小金库”的治理工作,自上个世 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1989年、1995年和2009年开 展了3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但“小金库”还是 像某些业内人士所说:“治理是风声紧了,小金库活动 就隐蔽、潜伏,少了很多;治理劲头一过,党政机关事 业单位小金库冲动和行为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 来。”很多人将整治“小金库”的行动比喻为希腊神 话中的西绪福斯被判要将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每 次他用尽全力,当大石快要到顶时,石头就会从其手中滑 脱,又得重新推回去,干着无止境的劳动。 E-mail: 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打着为群众谋福利的“幌子”,有深厚 的“群众基础” 某些单位通过搞创收,把一部分经营收入通过不列入法定 账簿核算的方式私留下来,变成集体的“小金库”,给职工组 织旅游外出、聚餐活动等,作为职工福利的来源。本来这笔 钱是要上交给财政的,却被扣留下来成了集体内部的活动经 费。由于其本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努力积累的血汗钱, 又有为集体成员谋利的性质,所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那些能私立“小金库”的领导往往为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员工 所称赞和拥护。现在要取消“小金库”,很容易遭到这个集 体组织内部成员本能的反感甚至抵触,至少,他们不会很积极 地去配合。 所以,这类“小金库”很难通过外部检查发现,大多都是 E-mail: 内部分赃不均,或者内部人员产生重大 矛盾,向上级揭发检举才暴露的。正是基于 此种原因,各级管理机关才重奖举报者,鼓励群 众举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公开明确表示,将对举报 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实的“小金库”金额给予 3%至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小金库”的“白色腐败 ” 缺乏足够的认识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百分之百是违法违规行 为,再从这些资金的用途上去考察,绝大部分用于 E-mail: “请客”、“送礼”以及吃喝嫖赌等 腐败行为。本来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在 反腐败,把反腐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可这些利用 “小金库”款项产生的腐败,却打起合法的“招牌 ” ,明目张胆的搞腐败,所以我们称其为“白色腐败 ” 没有将其归类于“黑色”、“灰色”。很多私立金 库的领导者要利用这些钱给上面“送礼”,“通融 ” 上面,为自己提升、为单位“要项目”等等;或者 上级领导来检查、视察工作时超标准招待、旅游等 等;这些开支都是不合法纪的开支,无法在会计账 簿上报销或者记录,实际都是见不得人的腐败行为 。 E-mail: 还有一些是“小金库”设立者自己的挥 霍行为,比如说赌博、洗桑拿、找小姐按摩 等等,不敢再会计账面上合法报销,就只能私设 “小金库”去腐败;更有甚者,借机私人挪用“小 金库”款项或者贪污攫为己有。 但要注意,这些腐败与犯法行为,都是打着“为 单位谋福利”的“幌子”而进行的,披上了不易识 别的外衣,伪装得非常合法,所以我们称为“白色 腐败”。一般人对此识别能力有限,这与宣传、舆 论不足有关,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让人民认清其本质 。 E-mail: 第三个原因:“小金库”历史根源太深, 人们习以为常,本质很容易被掩盖 我们所说的“小金库”在封建社会的王朝就存在, 那时称为“官家”,把国库收入转化为“官家”钱,用于 官员中饱私囊。明清的“火耗”就与现在的“小金库”大致 相同。 什么是“火耗”呢?明朝时各地官府从百姓征税,一般 老百姓给的都是零散碎银,而官府上缴给国库要求是整块银 子。这就需要官府把散碎的银子铸成统一规格的银锭。碎银 加工为大块的银锭,必然产生一些损耗。于是官府征收税负 时就要按比例征收一些火耗,用以抵消铸银锭时的损耗。如 果“火耗”征多了就形成“官家”的小金库,被官府的衙役 挥霍或者被官员装入腰包。 E-mail: 鉴于火耗游离于国家财政监督之外,雍正 皇帝下了决心,命令火耗一律归公。但税赋铸银锭 还存在,按一定比例征收火耗还得存在,于是“火耗的 火耗”又产生了,最后结果仍然是没有杜绝火耗,只不过加 大了税赋而已。 可见“小金库”在哪个朝代都是不合法的收入,不是某 一个人的,而是一个部门的利益。这个利益集团有大有小,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古往今来都是“官家”。 “官家”也不一样,分为不同层级,但有一点是一样的, 都有利益存在,不管是皇家修建皇陵、园林;还是各级衙门 吃“空饷”;还是敲诈勒索、横征暴敛,目的都是一样的, 尽量增加官家“小金库”,衙门灰色收入越多,个人越富。 E-mail: 嘉庆十一年,直录省司书(相当于会计) 王丽南串通24个州县官吏,“于地丁耗杂税 项下,具有虚收虚抵,重领冒支等弊”,十一年 共侵银31万余两。在军队中绿营官兵待遇低下,粮 饷不及八旗官兵的三分之一,于是将官通过吃空饷 来补偿,称为“荫粮”。大量冒滥吃缺,军营人数 严重不足,遇到上级检阅,则临时雇人充数。 以上事例可见“小金库”历史渊源,地方政府有 了自己的金库,可就方便多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就 是周旋于请客送礼之中,意义远不是机关福利了。 E-mail: 共产党的政府官员绝对区别于封建 官员,是不应该有“小金库”的。但由于历 史的惯性,人们往往被“官家”这种为单位谋福 利的“幌子”所欺骗,把封建官僚的贪性与“公仆 ” 的服务性混为一谈。 第四个原因:法律宽松,惩处不力,所得利益与 一旦被查处所付代价不成比例 意识到“小金库”的“群众基础”后,不少业内人士认 为,仅靠单纯的打击或运动式的专项整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要想制止“小金库”现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E-mail: 长效机制就必须立法,用法律约束。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关于“小金库”的法律规 定比较分散,影响了“小金库”整治的效果和长效机制 的建设。 据了解,2009年,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就 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 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但关于“小金库”一些较为重要 的问题仍然规定得不明确。 一名律师向法制日报记者举例说,有的小金库资金是 来源于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而设立的,这就违反了 现行的税收征管法以及关于发票管理的规定;而虚列支出转 出资金设立的“小金库”,则违反了会计法、预算法。因此, 法律条文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对于“小金库”的 惩治力度。 E-mail: 此外,从以往的案例来看,私设“小金库”的 行为被发现后一般被当做违纪来追究,但也有人 认为,私设“小金库”明明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腐败行为,法律 上究竟该如何定性也是一大难点。 从以往的案例来看,私设“小金库”的行为被发现后一般被当做违 纪来追究,但也有人认为,私设“小金库”明明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腐败行 为,法律上究竟该如何定性也是一大难点。 因为目前我国法律上对此尚无明文规定。只能说它违背了政纪党纪,是 群体组织的离轨行为。因此,以违纪来追究私设小金库行为是不 是恰当,值得研究。 不少业内人士还指出,现有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之处也造成了整治“小 金库”的法律“疲软”。 比如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乱收费,到底违反何种法律法规无法界定,这时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就很困难,只能进行教育,敦促其归还而已。 因此,必须尽快堵住法律方面的漏洞,通过法律铁腕根除小金库。 E-mail: 六、查“小金库”的技巧 “小金库”是指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 所定义的“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 留国家和单位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