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说课稿_第1页
琵琶行说课稿_第2页
琵琶行说课稿_第3页
琵琶行说课稿_第4页
琵琶行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 琵琶行说课稿 琵琶行说课稿 转载 琵琶行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琵琶行说课稿。我是 说课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琵琶行。(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 说教材 、教材简析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琵琶行 是鲁人版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因为是单元首,对教授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的方法,培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 的能力和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B 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C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 4、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5、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 动探究式学习。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学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 四、说学法 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方法”理论,比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所以,我将采用比较探究式学习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 同学们,喝一杯美酒,沁人心脾;听一只乐曲,心旷神怡,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比喝美酒还要醉心,比听乐曲更加迷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 琵琶行。 (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课前印发材料介绍“行”的诗体、作者及作品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向学生展示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 提问: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教案琵琶行说课稿 ()。 举例:异地相逢泪涟涟;共怀世间愁郁情;吟曲赋诗总关情;共奏人间悲凉曲。 在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 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 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 、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 我设计两个问题: 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 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 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 、品读诗中意 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 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 沉咽稳重 间歇顿挫 激越高昂“的旋律变 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解读乐中情 在上面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那么体会诗 人、琵琶女那种“喜悦 忧愁暗恨 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 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烘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优美感人的琵琶行。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 ,和大家共鸣 :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 ,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 ,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1 (七)扩展提升 请同学们鉴赏李 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八)推荐作业: 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 ,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 ,文体 ,字数不限。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1 五、板书设计: 琵琶行 琵 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 音乐 谪居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说课稿 第 琵琶行教学反思 语文张聪聪 本节课反思如下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 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1 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