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组织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免疫组织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PAS 反应反应:即过碘酸- - 雪夫反应显示糖原,简称 PAS 反应。其原理是通过利用过碘酸的氧化作用, 使糖分子中的二醇基氧化为二醛基,释放出醛基, 与碱性品红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沉淀。 2.Feulgen 法法:即福尔根反应显示 DNA 法。其原 理是组织用 1NHCl 60水解,将 DNA 分子中脱氧 核糖核酸与嘌呤间的连链打开, 使之释放出醛基与 碱性品红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沉淀。 3.PAP 法:法:即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化物酶法,该技 术原理与其他免疫定位技术相同, 即通过抗体使标 记分子(抗辣根过氧化物酶)定位于抗原附件。其 不同点为三步法, 且有放大作用, 反应完全依赖于 免疫学结合, 不需要标记任何抗体, 反应灵敏度高, 背景低。 注意一抗与复合物中的抗体必须来源于同 一种动物,且二抗必须过剩。 4.核酸探针核酸探针: 指能与特定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 的已知标记的核酸片段, 可检测待测样品中特定的 基因序列。无标记的探针称裸探针。 5.核酸分子杂交核酸分子杂交: 指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 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的过程。 杂 交的双方分别为待测的核酸序列和已知核酸序列, 后者通常用核素或非核素示踪标记,称为探针 (probe) , 杂交后形成的异源双链分子称为杂交分 子。 6.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指组织化学反应各环节中获得最佳效 果的技术把握, 是组织化学的关键环节, 是取得满 意效果的必要条件,是提高结果可信度的根本保 证。 7.诱发荧光诱发荧光:组织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本身不发荧 光, 但在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后可以转变成荧光分 子。 此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生物胺的显示中。 其中 最重要的是甲醛和乙醛酸诱发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 素、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荧光,以及邻苯二醛诱 发组织胺荧光的反应。 8.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定量判断是结果判断中最重要也是具 有意义的判断, 其判断结果有助于统计学的分析处 理。 组织细胞化学结果的定量分析又称定量组织细 胞化学, 指在组织细胞化学阳性结果的基础上, 对 阳性结果(最终阳性产物)进行测量,以数值反应 被检测物质的含量。 此法是阳性结果的进一步检测 和分析, 更加直观地反应实验结果, 更有力地说明 实验结果。 常用有人工定量分析与仪器定量分析两 类。 9.固定固定:为了更好的保持细胞和组织原有的形态结 构, 防止组织自溶, 有必要对细胞和组织进行固定, 其作用不仅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终止或抵制外 源性和内源性酶活性, 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的保存 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 使水溶性抗原转变为非水溶 性抗原,防止抗原弥散。 10.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指在形态学基础上研究组织或细胞 中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活性,并进行定性、定位、定 量及其代谢状态的学科。 其目的是联系形态、 化学 万分和功能来了解组织或细胞的代谢变化。 11. ABC 法法:即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抗生物素和生物素之间形成共 价和不可逆的结合, 通过抗生物素在辣根过氧化物 酶和第二抗体之间建立生物素桥联, 使酶定位于所 需测定的特异性抗体周围。 其优点在于易于找到合 适的第二抗体。 12.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指细胞内的结构网架,由一些细丝 成分组成,包括微丝、微管、中间丝和微梁网格。 二、问答题二、问答题 1.简述酶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简述酶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 答:在酶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中,从原理上讲,可分 为两在类型。 一类是酶是活性酶组织细胞化学 方法, 属于一般组织细胞化学方法。 一类是酶蛋白 质的存在及存在的部位免疫酶组织细胞化学 方法,属于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内容。目前,通常 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即显示酶活性, 又酶蛋白的存 在、分布及代谢情况。 2.用箭头表示免疫电镜技术(包埋前法)的过程。用箭头表示免疫电镜技术(包埋前法)的过程。 答:包埋前法实用于酶标法和 PAP 法。具体过程 如下: 取材 固定 冰冻切片 (40150m) 免疫染色(同酶标法和 PAP 法) 选择 阳性部位,在解剖显微镜下,取下阳性部位,裱于 盖玻片上 1%的锇酸固定,11.5h 脱水 平 板 包 埋 聚合 修块 、超薄切 片 (5080nm) 、 裱于铜网 重金属盐双重染色 电镜观察、记录、照片。 3.简述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过程。简述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过程。 答:此过程包括:杂交前准备:取材和固定玻 片及盖片的处理 (粘附剂的使用) 器皿处理和溶 液配制容器的处理增加组织的通透性和核酸探 针的穿透性减低背景染色防止 RNA 酶的污 染;杂交过程(杂交反应) :包括变性与杂交; 杂交后处理冲洗: 用一系列浓度不同的和温度 不等的平衡盐液冲洗 (一般原则是盐液的浓度由高 到低,温度由低到高) ,并在冲洗的过程中防止切 片干燥; RNA 酶消化处理: 仅使用于 RNA 杂交。 显示/杂交体的检测:同位素标记者:用放射 自显影技术显示。 非同位素标记者: 应选择相应 的方式显示。 对照实验: 根据核酸探针和靶核苷 酸的种类在现有可能条件下选定。 4.组织化学质量控制有哪些方法?组织化学质量控制有哪些方法? 答: 组织化学质量控制的方法有: 实验过程的质 量控制:试剂的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特异性 和敏感性; 最佳的稀释度; 在已知阳性和阴性的标 本上, 观察其染色结果的复合情况; 要确定染色的 温度和时间; 保存的时间和有效期的时间。 操作 步骤的质量控制, 包括: 组织标本制备的质量控制; 操作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a. 各种溶液的浓度、 成分、PH 值的控制,容器的质量标准。b. 特殊试 剂的配制:c. 步骤中间环节的控制;背景染色 的控制疏水作用离子作用电荷作用内原 性酶活性作用抗体污染或/抗体纯度不高内原 性抗生物素/生物素蛋白结合活性抗原的扩散 交差反应其它原因。 5.比较比较 PAP 法和法和 ABC 法的异同。法的异同。 PAP ABC 灵敏性灵敏性 低(1 倍) 高(20 倍) 特异性特异性 高 更高 背景背景 一般有背景 一般很少或无背景 复合物特点复合物特点 PAP 复合物 只用于 PAP 法,且抗体与一抗的种族相同 ABC 复合物 用途广,可通用,用生物素标记的均可 用途用途 免疫组织化学(IHC) IHC、ELISA、原位杂交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6.简述简述 PAP 法的过程。法的过程。 答: 处理切片, 封闭内源性物质和避免交叉反应; 抗孵育切片,湿室,37,30-60 分钟;PBS 漂洗,3 次,5 分钟/次;2 抗孵育切片,湿室, 室温,37,30-60 分钟;PBS 漂洗,3 次,5 分钟/次;加入 PAP 复合物,孵育 30 分钟; PBS 漂洗,3 次,5 分钟/次;染色 0.01 0.02%H2O2+0.010.05%DAB+0.05 0.10UMTris-Hcl(PH7.40)室温,3-5 分钟,避光; 漂洗,双蒸馏水洗涤;复染;漂洗,双蒸馏 水洗涤;脱水、透明、封片;光镜观察,记录。 7.定量分析有哪些方法?定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答:人工定量分析;仪器定量分析:显微荧 光分光光度计;显微分光光度计/仪;显微图 像分析仪:灰度、长度、周边、面积、曲线长等; 流式细胞计数仪;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 术。 8.增强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有哪些?增强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有哪些? 答:酶消化在抗原暴露中的作用:胃蛋白酶: 0.4%、 37、 2030 分钟。 胰蛋白酶: 0.1%、 37 、540 分钟。链霉蛋白酶:0.06%、 室温、 10 分钟。微波炉处理在暴露抗原中的作用:其 原理在于通过微波管发射较高频率的电磁波而使 组织内部的分子发生高速振荡,使组织温度升高, 同时加速分子交联,促使组织中抗原决定簇暴露。 步骤:脱蜡、水化的标本微波处理 1020 分钟, 功率600W室温冷却15分钟以上常规免疫细胞 化学染色。 不同抗原组织准备方法的检测: 主要 在固定方法和固定剂上存在差异。 细胞外和基底 膜相关蛋白抗原: 交联固定剂碳二亚胺和蛋白沉淀 类固定剂乙醇。细胞膜和胞浆相关免疫球蛋白: 首选蛋白沉淀类固定剂乙醇。胞浆酶和胞浆激 素:醛类固定剂。各类组织和细胞抗原:低浓度 的多聚甲醛 4-5h (4) 固定后直接进行冰冻切片。 9.简述结果的判断的类型及意义。简述结果的判断的类型及意义。 答:结果的判断类型:定性判断,即实验结果真 实性判断; 定位判断, 即结果出现的部位的确定, 可以协助定性判断; 定量判断是结果判断中最重 要也最具有意义的判断。 意义: 实验结果的判断直 接关系着实验的成败, 因此, 结果判断是整个实验 工作的核心和结论, 必须是真实的结果, 特别是一 些实验结果与前人或与其它文献报道差异较大时, 作出结果判断时应特别慎重。 10.简述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的特点。简述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的特点。 答: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的特点如下: 特异性与敏 感性高。 在组织细胞内定位可检测的靶序列。 能够将组织学表现与基因功能的变化相结合。 可 完好的保存组织与细胞的形态结构。 不需要从组 织细胞中提取核酸,避免了抽提中核酸量的损失。 对组织中含量极低的靶序列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可在 1%细胞中检出目的核酸序列。可用于研究 个别细胞中的核酸,而不受组织中其他细胞的影 响。 不需要破裂细胞, 经适当处理后探针可进入 细胞,与细胞内核酸杂交。 11.用箭头表示石蜡切片技术的步骤。用箭头表示石蜡切片技术的步骤。 答: 石蜡切片技术步骤: 取材固定脱水 透明浸蜡包埋切片。 12.简述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的全过程。简述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的全过程。 答: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全过程: 抗原提取和纯 化 免疫动物 抗体的分离、 提取、 纯化和 效价的确定 标记抗体 标本制备 免 疫反应过程 观察及结果判断与分析。 13.常见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有哪些?常见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有哪些? 答:常见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荧光组织/ 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标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化物酶法(PAP 法) ;抗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生物素生物素复合技术(ABC 法) ;SPA 免疫 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镜技术。 14.影响核酸杂交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核酸杂交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核酸杂交的因素: 核酸分子的浓度和长 度:核酸浓度大,单链核酸间的碰撞几率大,复性 几率大。单链探针浓度越大,杂交效率高,但双链 探针浓度过高会影响杂交的效率。 温度: 温度过 高不利于核酸的复性, 温度过低不利于少数碱基配 对形成的局部双链分离。 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低, 杂交速度慢,随着离子强度增高杂交反应率增加。 杂交液中的甲酰胺: 甲酰胺是一种变性剂, 能干 扰碱基堆积力和氢键的形成, 因此可减低核酸杂交 的 Tm。核酸分子的复杂性:核酸的复杂性是指 存在于反应体系中不同顺序的总长度,复杂性越 高,形成正确配对难度越大,反应速度越慢。非 特异性杂交反应: 为减少非特异性杂交反应, 在杂 交前将非特异性杂交位点进行封闭, 以减少对探针 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 15.简述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简述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答:核酸分子杂交是依据 DNA 双链碱基互补、变 性和复性的原理, 用已知碱基序列的单链核酸片段 作为探针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与其互补的同源核 酸序列的方法。即双链核酸分子(DNA 双链)分 子分解为单链变性(采用加热/提 PH 值来实现) 杂交后单链聚合为双链退火/复性。 16.简述组织化学的基本要求。简述组织化学的基本要求。 答: 组织化学的基本要求: 保持组织细胞良好的 形态结构。 具备高度的特异性。 应有一定的灵 敏性。 可重复性。 生物反映的产物必须在原位 沉淀、色深、不溶和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17.简述免疫组化在人体研究中的主要用途。简述免疫组化在人体研究中的主要用途。 答: 免疫组化在人体研究中的主要用途: 免疫组 化在肿瘤病理学的研究和诊断中的主要应用: (1) 组织起源不明肿瘤的研究; (2) 研究病原体与肿瘤 的关系; (3)协助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4)测定肿 瘤细胞的增殖活性;(5) 分化差的癌和肉瘤的鉴别; (6)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灶; (7)恶性淋 巴瘤的诊断和分型; (8) 为制定肿瘤的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原微生物的鉴定中的 应用;免疫性皮肤疾病在诊断中的应用。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1.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是 酶浓度、底物浓度、 激活剂浓度、抑制剂浓度、PH 值、温度。 2.核酸杂交的一般步骤是 待测核酸的制备与变性 探针的制备及标记固相支持物的选择与处理 预杂交、 杂交、 漂洗检测显示杂交信号结果 的判断分析。 3.增强特异免疫染色的方法有蛋白酶消化法 合适的抗体稀释液温育的时间长短 3060 4 过夜多层染色,提高敏感度。 4. 常用的固定剂是 醛类、非醛类、金属类。 5.核糖体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6.抗体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素、酶、抗生物素生 物素HRP、金属。 7.根据探针的核酸性质分基因组 DNA 探针, cDNA 探针,RNA 探针,寡核苷酸探针四类。 8.仪器定量分析技术有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 显微 分光光度计/仪、显微图像分析仪、流式细胞计数 仪、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9.组织化学的基本要求是保持组织细胞良好的形 态结构,具备高度的特异性,应有一定的灵敏性, 可重复性, 生物反映的产物必须在原位沉淀、 色深、 不溶和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10.石蜡切片的 5 大步骤是取材固定脱 水浸蜡、包埋切片。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1.组化中常用的酶类: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IAP) 、葡萄糖氧化酶、- 半乳糖苷酶。 12. 固定基本原则是组织块要尽量小,固定要及时 和适时, 选择合适的固定剂, 要注意固定剂的浓度、 PH 值和温度。 13.固定方法是 浸入法 和 灌注法 。 14.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特点是高度特异性,高度敏 感性,方法和过程统一,形态、机能、新陈代谢等 生命活动相结合。 15.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的特点是 特异性、 敏感性高; 可检测的靶序列在组织细胞内 定位;能够将组织学表现与基因功能的变化相结 合;可完好的保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不需要 从组织细胞中提取核酸, 避免了抽提中核酸量的损 失;对组织中含量极低的靶序列具有极高的敏感 性,可在 1%细胞中检出目的核酸序列;可用于研 究个别细胞中的核酸, 而不受组织中其它细胞的影 响; 不需破裂细胞, 经适当处理后探针可进入细胞, 与细胞内核酸杂交。 16.内质网分 粗面内质网 和 滑面内质网 两类 。 17.根据试剂或标记物的不同分 一般组织化学、荧 光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组 织化学 四类。 18.核糖体分 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多聚核糖 体 三类。 19.溶酶体分 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残余体 三 类。 20.细胞骨架是微丝、微管、中间丝 和 微梁网架 组成。 21.确定最适 PH 的方法是查阅文献, 根据前人的经 验,预实验印证和实验测定最适 PH 值。 22.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试剂的质量控制、操作 步骤的质量控制、背景染色的控制。 23.在酶组织化学中,根据其反应原则,显示酶的 方法,可分为 沉淀反应法 和 电子传递法 两大 类。 24.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显色原有 DAB、AEC、 CN、H- Y 试剂 。 25.荧光组织化学分为自发荧光、诱发荧光、荧光 染色、免疫荧光、酶促荧光。 26.荧光图象的记录方法有描述法、荧光照相、暴 光时间测定法、强弱表示法、显微荧光测定法。 27.免疫反应的形成可分致敏阶段、反应阶段 和 效应阶段 三个阶段。 28.PAP 法的特点是抗体活性高;灵敏度高;背景 染色浅,有利于观察和记录。 29.ABC 法的优点是敏感性强;特异性强,背 景染色浅;方法简单,节约时间;ABC 试剂 盒国内已大量生产, 价格适中; 生物素具有与多 种显示剂结合的能力,可用作双重或多重免疫染 色。 30.免疫电镜技术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超微结构完 好,结构不改变;保存最多的抗原及抗原活性。 31.免疫电镜技术分铁蛋白标记免疫电镜技术、酶 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PAP 法 和 胶体金免疫电镜技 术 四类。 32.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优点是金颗粒电子密度 高,清晰可辩,形态规则;方法简单一些,不如 PAP 法复杂; 同一组实验, 可用不同直径的金颗 粒可作多种抗原的区别研究, 双标; 金标抗体能 发生二次电子,可作用扫描电镜观察。 33.免疫电镜技术包埋后法缺点是抗原及活性损 失大;部位不准;得到阳性结果难度大。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四、实验设计题四、实验设计题 (一)某实验室拟采用 ABC 法研究缺血性心肌损 伤时 ANP(ANF)的变化。请设计此课题。 1、准备哪些试剂和药品。 二甲苯;30% H2O2和浓盐酸;ABC 免疫复合物试 剂;抗大鼠 ANP 的特异性兔抗体(一抗) ;生物素 标记羊抗兔免疫球蛋白(二抗) ;正常羊血清 PBS 液;DAB 显色剂;梯度酒精溶液(100%、95%、 90%、80%、70%) ;蒸馏水;磷酸盐缓冲液 PBS; 复染液(如苏木精) ;封片剂(中性树胶)等。 2、写出实验的思路或过程。 实验动物与分组:取大鼠(同种、同窝别、相近 体重)20 只,随机分为 2 组,实验组(缺血组) 10 只,对照组 10 只。 实验组大鼠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制作缺血性 心肌损伤模型,对照组(即假手术组)只暴露冠状 动脉但不结扎。 实验过程: 从实验组大鼠心肌损伤组织中按设 计好的不同时间点取材 (对照组取材部位、 时间与 实验组相同) ,制备石蜡切片标本;石蜡切片脱 蜡下水;3%H2O2室温避光封闭 20min,蒸馏水 洗;TBS 微波修复抗原,0.01mLMPBS 洗 3min 3 次;正常羊血清 37,孵育 20min,甩干不 洗;兔抗 ANP37孵育 1h,0.01MPBS 洗 3min 3 次;生物素化羊抗兔 IgG37孵育 30min, 0.01MPBS 洗 3min3 次;加 ABC 复合物 37 孵育 30min,0.01MPBS 洗 4min4 次;DAB 室 温避光显色 510min(镜下控制显色时间) ,自来 水终止; 10切片脱水,透明封片。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按上述实验过程进行。 观察记录结果:出现棕黄色颗粒即为阳性结果。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得 出结论。 (二)某实验室拟采用 PAP 法研究缺血性脑损伤 时 NPY 的变化。请设计此课题。 1、准备哪些试剂和药品。 二甲苯;30% H2O2和浓盐酸;PAP 免疫复合物试 剂(来自于兔) ;抗大鼠 NPY 的特异性兔抗体(一 抗) ;猪抗兔免疫球蛋白(二抗) ;正常猪血清 PBS 液;DAB 显色剂;梯度酒精溶液(100%、95%、 90%、80%、70%) ;蒸馏水;磷酸盐缓冲液 PBS; 复染液(如苏木精) ;封片剂(中性树胶)等。 2、写出实验的思路或过程。 实验动物与分组:取大鼠(同种、同窝别、相近 体重)20 只,随机分为 2 组,实验组(缺血组) 10 只,对照组 10 只。 实验组大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作全 脑缺血性动物模型,对照组(即假手术组)只暴露 颈总动脉但不结扎。 实验过程: 从实验组大鼠大脑皮质组织中按设 计好的不同时间点取材 (对照组取材部位、 时间与 实验组相同) ,制备石蜡切片标本;石蜡切片脱 蜡下水;3%H2O2室温避光封闭 20min,蒸馏水 洗;TBS 微波修复抗原,0.01mLMPBS 洗 3min 3 次;正常猪血清 37,孵育 20min,甩干不 洗;兔抗 NPY37孵育 1h,0.01MPBS 洗 3min 3 次;猪抗兔 IgG37孵育 30min,0.01MPBS 洗 3min3 次; 加 PAP 复合物 37孵育 30min, 0.01MPBS 洗 4min4 次;DAB 室温避光显色 510min(镜下控制显色时间) ,自来水终止; 10 切片脱水,透明封片。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按上述实验过程进行。 观察记录结果:出现棕黄色颗粒即为阳性结果。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得 出结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三) 某实验室拟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研究缺血 性脑损伤时 SPmRNA 的变化。请设计此课题。 1、准备哪些试剂和药品。 二甲苯;30% H2O2和浓盐酸;梯度酒精溶液 (100%、95%、90%、80%、70%) ;蒸馏水;复 染液(如苏木精) ;封片剂(中性树胶) ;0.1M PBS (pH7.2);0.2M PB (pH7.2);0.1M 甘氨酸;4%多 聚甲醛;16Denhardt 溶液;预杂交液;20SSC; 抗体稀释液;TSM1;DIG DNA 标记检测试剂盒。 2、写出实验的思路或过程。 实验动物与分组:取大鼠(同种、同窝别、相近 体重)20 只,随机分为 2 组,实验组(缺血组) 10 只,对照组 10 只。实验组大鼠采用结扎双侧 颈总动脉方法制作全脑缺血性动物模型,对照组 (即假手术组)只暴露颈总动脉但不结扎。 实验过程:麻醉大鼠后,用 4%多聚甲醛灌流 固定后取材,制备冰冻切片。随机引物制备 cDNA 核酸探针, 并用 DIG DNA 标记检测试剂盒 检测探针敏感性。预杂交:滴加适量预杂交液, 42 30 min。杂交:倾去预杂交液,在每张切 片上滴加 10- 20l 杂交液(将探针变性后稀释在 预杂交液中,0.5 ng/l ) ,覆以盖玻片或蜡膜, 42 过夜。 (注意阴性对照)洗片:4SSC、2 SSC、1SSC、0.5SSC 37各洗 20min;0.2 SSC 37洗 10min; 0.2SSC 与 0.1M PBS 各半 洗 10min;0.05M PBS 洗 5min2 次。3% BSA/0.05M PBS 包被,37 30min.滴加抗地高 辛- 抗血清碱性磷酸酶复合物(以抗体稀释液 1:5000 稀释) 4孵育过夜。 0.05M PBS 洗 15min 4次; TSM1 10min2次; 新鲜配制TSM2 10min 2 次。显色:在玻片上滴加适量显色液,4 避光过夜。将玻片置于 TE 中 10- 30min 以终止 反应。 酒精梯度脱水、 二甲苯脱脂, 中性树胶封片。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按上述实验过程进行。 观察 记录结果:出现棕黄色颗粒即为阳性结果。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得 出结论。 (四)某实验室拟采用免疫电镜技术(包埋前法) 研究缺血性脑损伤时 NPY 的变化。 请设计此课题。 1、准备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梦想起航200字(10篇)
- 我真后悔650字(15篇)
- 2025年秋季学期高中英语必修2同步练习题试卷(提高版)
- 《鞋革产业区块链应用 数据规范与追溯接口规范》(征求意见稿)
- 平阳初三数学试卷
- 2024年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曲靖高考考题数学试卷
- 红酒醒酒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文化创意合作协议的示例
- 内地西藏班初中数学试卷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医学科研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最佳实践与挑战培训课件
- 眼镜店市场可行性分析方案
- 教学查房-一例喉癌术后并发喉瘘患者的护理
- 突发事故遗体处置应急预案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
- 减速器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 高等代数(上)期末复习题
- 应急资源调查表
- 全初中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全总结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