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 12 小题,每空1 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频带利用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 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 2 n 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 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 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 N S BC。 7、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t c cos,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tf c cos)(,频域表 达式为)()( 2 1 cc FF。 8、 对最高频率为fH的调制信号 m (t) 分别进行 AM、 DSB、 SSB 调制, 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H 、2fH、 fH。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 相位 来传输信息, 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 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 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 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 折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 用 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 4 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 分) 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 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6 分) 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 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 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 序列表示。 3、简单叙述眼图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6 分) 最佳抽样时刻对应眼睛张开最大时刻;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有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 表示信号幅度畸变范围;图中央横轴位置对应判决门限电平;抽样时刻上, 上下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 限。 4、简述低通抽样定理。 (3 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 H2 1 fT的时间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 则 m(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2、设信息序列为100000000001100001,试编为 AMI 码和 HDB3 码(第一个非零码编为+1) ,并画出相应波形。(6 分)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AMI HDB3 AMI HDB3 +1 0 0 0+V-B 0 0-V 0 0+1-1+B 0 0+V-1 +1 0 0 0 0 0 0 0 0 0 0-1+1 0 0 0 0-1 +1 0 0 0+1-1 0 0-1 0 0+1-1+1 0 0+1-1 1、已知调制信号ttm2000cos载波为t 4 10cos2,分别画出AM 、DSB、SSB(下边带)信号的频 谱。 (6 分) 0f(kHz) 46-4-65-5 2 SAM 0f(kHz) 46-4-65-5 2 SAM 0f(kHz) 46-4-65-5 2 SAM 3、设发送数字信息为110010101100,试分别画出OOK、2FSK、2PSK 及 2DPSK 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对 2FSK 信号 , “0”对应 Ts=2Tc, “1”对应 Ts=Tc;其余信号 Ts=Tc,其中 Ts为码元周期, Tc为载波周期; 对 2DPSK 信号, 0代表“ 0” 、 0 1 8 0 代表“ 1” ,参考相位为0;对 2PSK 信号, 0代表“ 0” 、 0 180 代 表“ 1” 。)(8 分) OOK 2FSK 2PSK 2DPSK 110 0 1 0 1 0 1 1 0 0 OOK 2FSK 2PSK 2DPSK 110 0 1 0 1 0 1 1 0 0 四、 (总分 12 分)现有一个由8 个等概符号组成的信源消息符号集,各符号间相互独立,每个符号的宽度为 0.1ms。计算: (1)平均信息量; (2)码元速率和平均信息速率;(3)该信源工作2 小时后所获得的信息量; (4)若把各 符号编成二进制比特后再进行传输,在工作 2 小时后发现了27 个差错比特 (若每符号至多出错1 位) ,求传输的 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 解:解:(1) 符号)/(38loglog 22 bitMH(分) (2)Ts=0.1ms ,所以 Baud10000R s T 1 B 30kbit/s310000HRR Bb (分) (3) 216Mbit/s360021030 3 tRI b (分) (4)误比特率 7 6 1025.1 10216 27 b P(分) 2 小时传送的码元数为 7 B 107.23600210000tRN 误码率为: 7 6 1075.3 1072 27 e P(分) 五、 (总分12 分)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Zn HWfP/105.0 3 在该信道中传输抑 制载波的单边带(上边带)信号,并设调制信号m(t)的频带限制在5K HZ,而载波为100 K HZ,已调信号的 功率为 10KW 。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试问: (1)该理想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多大?(2)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3)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 率比为多少? 解 : ( 1)单边带信号的载频为100kHz ,带宽B 5kHz ,为使信号顺利通过,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 (kHz)5 .1025 2 1 100 0 f(分) (2)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与已调信号信号的带宽相同, WBfPN ni 5105105 .02)(2 33 (分) 已知 Si=10kW,所以 2000 5 1010 3 i i N S (分) (3) 由于单边带调制系统的制度增益为G1, 因此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比 2000 0 0 i i N S N S ( 分) 三、简答题 ( 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 FSK :调制信号控制不同频率载波传输的调制方法。 2. 全双工通信: 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工作方式。 3. 白噪声: 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在所有频率上均为一常数 4. 平稳随机过程:随机过程在任意有限维分布函数与时间起点无关 5. 恒参信道: 恒参信道是指其乘性干扰可看成不随时间变化或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信道。 6. 线性调制: 时域里幅度随基带信号变化,频率内频谱是基带信号频谱的线性搬移的调制方法。 7. 数字信号最佳接收:数字信号最佳接收是以错误概率最小作为最佳的准则。 8.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差错控制编码就是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 . 眼图: 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基带信号的波形,从而估计和调整系统性能 10、差错控制编码: 答:差错控制编码就是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计 20 分) 1、 已知某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码元的速率为1200B/s , 码元等概率出现, 该系统的信息速率为 1200bit/s ; 若该系统改成传送16 进制信号码元,码元等概率出现,码元速率为2400B/s ,则这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 9600bit/s。 2、已调波 00 ( )5coscos5sinsin mm s ttttt是 SSB 调幅方式。其调制信号f(t)为 5cos m w t,载波 C(t)= 0 cosw t 。解调时,相干载波为 0 cosw t时,可解调恢复原信号。 3、同步技术包括载波同步、吗元同步、群同步、网同步。 4、4 个独立信源的最高频率分别为1 kHz 、1 kHz、2 kHz 、2 kHz ,采用时分复用方式进行传输,每路信号均采 用 8 位二进制数PCM 编码。该系统中满足抽样定理的最小抽样频率为4KHz ,一帧中包含 4 路抽样信号集,每个时隙占有的时间宽度为 62.5微秒,每个码元宽度为 7.8125微秒,码元传输 速率为 128Kb/s 。 5、 PSK系统的基带调制信号码型为双极性非归零码型,波形为方波,PSK信号相当于模拟调制的 DSB 或相位调制方式,传输带宽为 2Rb 。 2、已知信息代码为1010000011000011,试确定相应的数字双相码、AMI码以及 HDB3码。 (6 分) 解: 信息代码 :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数字双相码 :10 01 10 01 01 01 01 01 10 10 01 01 01 01 10 10(2分) AMI码: +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2分) HDB3码: +1 0 -1 0 0 0 -V 0 +1 -1 +B 0 0 +V -1 +1(2分) 六、 (总分 14 分)采用 13 折线 A 律编码,最小量化间隔为1 个量化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95 量化单位: (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 (2)写出对应于该7 位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解: (1)已知抽样脉冲值I0-95,设码组的8 位码分别为C1C2C3C4C5C6C7C8。 因为 I064,且 I0128,故位于第 4 段,段落码 C2C3C4011 (分) 第 4 段内的量化间隔为4,由 I064743 知, I0位于第 4 段第 7 量化级, C5C6C7C80111 (分) 因此,输出码组为C1C2C3C4C5C6C7C800110111 (分) 译码输出-(64+7422)-94, 量化误差为: -95(-94)-1(单位)(分) (2)对应于该7 位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为: C1C2C3C4C5C6C7C8 C9C10C1100001011110 (分) 1、一个 LR低通滤波器如图所示,假设输入是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为 0 n /2 的高斯白噪声,试求: (1)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6 分) (2)输出噪声的方差。 (2 分) 图 1 解: (1)() R H w RjwL (2 分) 2 00 00 2 1 ( )( )( )exp() 24 1() i nn RR P wp H wR L LL w R (4 分) (2) 20 (0)() 4 n R RR L (2 分) 5、已知某( 3,1,3)卷积码生成多项式为:g1(x) 1,g2(x) 1x 2,g 3(x) 1xx 2。 (1)画出该编 码器电路图;(2)画出状态图; (3)由状态图求输入序列为11010101 的( 3,1,3)卷积码输出序列。(12 分) (1)编码器电路图(略)(2 分) (2)状态图(略)(6 分) (3) (3,1,3)卷积码输出序列为:111110010100001110001100 (4 3、采用 13 折线 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级为1 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 -570 单位。 (1)试求逐次比较型编码器输出的8 位码(段内码用自然二进制码); (10 分) (2)写出对应于该7 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 位码。(2 分) 解: (1)设码组为 87654321 cccccccc 极性码:因为抽样脉冲值为-5700 ,所以极性码 1 0C。(1 分) 段落码: 570128 s I, 故 2 1c(位于后4 段)(1 分) 570512 s I , 故 3 1c (位于第 7、8 段)(1 分) 5701024 s I, 故 4 0c(位于第7 段)(1 分) 由这三次比较结果,知道该抽样值处于第7 段。 段内码:第 7 段起始电平为512,长度为 1024512=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态度持续改进承诺书7篇
- 2025年制造业与工业2025专项能力测试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机床伺服系统性能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定向测评试题(解析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评试题(含解析)
- 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校长讲话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因素在于自己
- 108智能问答系统疑难解答流程操作考核卷
- 2024年环境监测采样工具清洁验证考核试卷
- 土地流转补偿合同(标准版)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四川大学2000年471有机化学(含答案)考研真题
-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基本标准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构形分析释义法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二章
- 仓库包装管理制度
- GB/T 3360-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
- 第5课 文化变革 美术发展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思想道德与法治基础: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2年DISC职业性格测试(40题附完整分析)
- 湖北省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DB42∕T 1544-20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