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河南省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河南省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河南省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河南省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研究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1 引言(1)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2)3 河南省各市人均GDP的探索性空间分析(2)3.1空间探索分析数据来源(2)3.2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全局自相关分析(3)4 河南省各市人均GDP的分析(6)4.1河南省2006年人均GDP分析(7)4.2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分析(8)4.3河南省2012年人均GDP分析(9)5 从其它方面进行探究(10)6 总结以及研究意义(11)河南省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研究 摘要: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选取河南省各个县市自2006年到2012年的人均GDP数据、常住人口数量数据以及各市七年来的建成区面积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具有比较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区域经济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集聚现象,相邻县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有着相互影响。因此想要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省内产业的升级,让空间要素能够自由流通,能够正确运用和掌握空间经济的规律,制定合理的空间竞争政策,引导合理的区域竞争,从而促进产业的转移升级,使省内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关键词:区域经济;空间数据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河南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个区域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由于政策、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等条件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平衡,区域之间省域之间如此,省内各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同样是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年来河南省各个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空间因素对经济影响的重要体现,在实证上,国内外学者引入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集聚、空间结构、空间相关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显示了空间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影响1,2,。本文选取了河南省2006年到2012年18个市的人均GDP等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从而更加直观的体现出空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一个地区的经济进行的差异性的空间分析研究,能够让我们正确的认识到空间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力。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空间位置相关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依赖性)以及空间差异性。ESDA本质上是由数据驱动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要揭示对象的空间分布、辨别对象的空间离群点和发现对象的空间关联模式,分析内容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全局自相关是从区域整体上刻画区域活动空间分布的集群情况,通常检验区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全局空间相关性,最广泛运用的是Moran指数。Moran指数可以用来判断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状况。Moran指数I的取值范围一般为:-1I1,大于0表示正相关,指数值越接近1,表明具有相似属性的观测指标的空间集聚性越强,即高值与高值相邻,低值与低值相邻;指数值小于0表示负相关,越接近1,表明具有相异属性的观测指标的空间集聚性越强,即高值与低值相邻,低值与高值相邻;指数值接近或等于0,表示观测指标是随机分布或者不存在空间相关性3。莫兰指数的计算公式为:Moran,s I=i=1nj=1nWijxj-xx2i=1nj=1nWijMoran指数I的取值范围一般为:-1I1,大于0表示正相关,指数值越接近1,表明具有相似属性的观测指标的空间集聚性越强,即高值与高值相邻,低值与低值相邻;指数值小于0表示负相关,越接近1,表明具有相异属性的观测指标的空间集聚性越强,即高值与低值相邻,低值与高值相邻;指数值接近或等于0,表示观测指标是随机分布或者不存在空间相关性3 河南省各市人均GDP的探索性空间分析3.1空间探索分析数据来源本文采用河南省2006年到2012年各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数量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作为统计数值,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3)4。人均GDP是用当年城市GDP总量除以常住第2页(共12页)人口得到的数据。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以及全面的分析。3.2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全局自相关分析按照前文描述的反映全局自相关指标 Moran指数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可以给出河南省18个城市的空间权值矩阵,这有助于我们对各市的空间关系进行了解。表1 河南省18个城市空间邻近关系表地区邻接个数邻接市域名称郑州6焦作、洛阳、平顶山、许昌、开封、新乡开封5新乡、郑州、许昌、周口、商丘洛阳6济源、三门峡、南阳、平顶山、郑州、焦作平顶山6郑州、洛阳、南阳、驻马店、漯河、许昌安阳3鹤壁、新乡、濮阳鹤壁2安阳、新乡新乡6焦作、郑州、开封、鹤壁、安阳、濮阳焦作4济源、洛阳、郑州、新乡濮阳2安阳、新乡许昌5郑州、平顶山、漯河、周口、开封漯河4许昌、平顶山、驻马店、周口三门峡3南阳、洛阳、济源商丘2开封、周口周口5商丘、开封、许昌、漯河、驻马店驻马店5周口、漯河、平顶山、南阳、信阳南阳5三门峡、洛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信阳2驻马店、南阳济源3焦作、洛阳、三门峡从上面表(1)可以得出,河南省18个市之间的空间邻接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河南省区域内的基本空间情况,有助于我们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的空间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计算全局莫兰指数运用的软件为ArcGIS,通过ArcGIS软件中的全局自相关工具,来计算出河南省18个市2006年到2012年七年间的人均GDP的莫兰指数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显示。表2 莫兰指数计算结果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指数0.5457730.5511680.5445070.5209320.5332130.5278250.522009方差0.0338450.0340180.0339740.0338440.0343270.0344760.034145P值0.0010150.0009420.0010630.0016250.0013960.0015800.001670第4页(共12页)图1 2006年河南省全局莫兰指数结果图从表(2)河南省自2006年至2012年七年间人均GDP的全局莫兰指数的分布规律,以及图(1)中2006年河南省人均GDP的全局莫兰指数的分布图,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河南省七年间的莫兰指数的统计值是在0.52附近徘徊,期间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大体上还是有着明显的规律。由此可见,河南省18个市之间的空间经济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正的空间相关的关系,省内各个市之间的经济关系呈现出一种集聚的关系,省内各市之间的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很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空间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在进行经济方面的研究时正视空间因素在其中起到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经济政策。4 河南省各市人均GDP的分析人均GDP的变化与增长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年份河南省不同的地区的市的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年来河南省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能更加明显更加直观的看到其中的变化5。我们通过对河南省这些年来各市的人均GDP的分布图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我们掌握空间和时间对于河南省经济区域差异变化的影响力。通过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就能够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如何发展经济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少走弯路,使经济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河南省各个市不同时期的人均GDP的分析研究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在经济方面的一些差异,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看出各个城市的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对整个河南省的城市在一段时期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性变化,我们能够看出河南省区域的差异以及区域差异变化的一些规律,让我们认清楚空间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为经济的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第6页(共12页)4.1河南省2006年人均GDP分析图2 河南省2006年人均GDP分布图如图(2)所示是河南省2006年各市的人均GDP的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6821元到8872元的部分即豫东地区的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以及豫南地区的信阳市是河南省中人均GDP最低的地区;图中8873元到12881元之间的市主要是分布在河南省的豫北地区的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豫西南的南阳市以及郑州旁边的开封市,这些城市的人均GDP比豫东地区高了一些;12882元到16840元之间的市则是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中部地区,以及豫北的鹤壁市;16841元到20979元之间的洛阳市和三门峡市焦作市则分布在河南省的西北部;人均GDP最高的市是被深绿色覆盖的郑州市和济源市。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从人均GDP来看,河南省的豫东、豫南地区明显较其它地区落后,豫北地区和河南省中部地区情况稍微好一些,豫西北地区的整体最好人均GDP明显高于其它地区,2006年的河南省各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图已经可以大致看出当时河南省各个区域的经济情况,豫东地区较河南省其它的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尤其以郑州市及其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最好。4.2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分析图3 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分布图从图(3)2009年的河南省18个市的人均GDP分布图来看,各市的人均GDP数值上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只说明了几年来河南省各市的经济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全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比较好的态势,总体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图中各个市的人均GDP颜色分布图来看,大致情况和2006年没有太大的变化,豫东以及豫南地区的商丘市、信阳市等城市的人均GDP依然处于垫底的状况,其它地区也只有豫北地区有所变化个别市的人均GDP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2006年人均GDP最高的豫西北地区的人均GDP仍然处于领先状态。从2009年的人均GDP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几年下来河南省各市的人均数值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跨越式的发展变化,这说明了全省的经济发展都是比较迅速,经济建设相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第8页(共11页)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河南省的总体的经济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落后的地区依然落后,领先的地区依然领先,从这点上来看河南省的经济的区域差异依然如此。4.3河南省2012年人均GDP分析图4 河南省2012年人均GDP分布图从图(4)2012年河南省人均GDP分布图来看,首先从全省来看,自2009年来,全省的经济可以说是持续的发展进步,这个从各市的数值上的变化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尤其是较2006年更是进步的十分明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几年河南省总体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河南省的经济总体上来说发展良好,都有大发展,这是比较好的一方面,我们从2012年的人均GDP分布图来看看其中的变化。2012年的经济格局相比2009年来说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到,豫东地区的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依旧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处于垫底的位置,但是原本也是处于垫底的信阳市却是已经脱离了这一区域,变为了颜色较深一些的区域,这是一个经济格局的改变;经济格局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就是豫北地区,已经全部由原来较浅的颜色变得更深了一些,由此可见豫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明显,人均GDP有了较省内其它地区更为明显的变化;豫西南地区的南阳市等城市没有明显的变化,河南省中部地区的许昌市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区域,更进了一步,这也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而自从2006年开始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郑州市、济源市、洛阳市等城市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人均GDP较其它市依然高出不少。5 从其它方面进行探究除了人均GDP方面,对于河南省的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的差异还能从其它方面进行研究,这些方面能够体现出一些人均GDP不能体现的东西,首先就是和人均GDP密切相关的各市的常住人口的研究,河南省户籍人口居全国之首,但是常住人口仅居于全国第三,这可以看出在计算人均GDP的一些问题。从人均GDP看河南省豫东地区垫底明显低于河南省其它地区的城市,一方面这是经济水平不如其城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的问题,豫东地区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农业占据重要地位,人口的集中程度不是其它地区的城市能够相比的,人口聚集河南省豫东地区的城市人口数量自然也就居于全省各市的前列,这也是导致豫东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垫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方面来看,济源市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济源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特殊的省辖市,下面不管辖县,人口2006年为67万人,2012年也仅仅只有70万人口的增长十分少,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十分明显,由2006年的181.0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30.86亿元总值增长了两倍多,人均上济源也就表现的更加突出2006年的人均GDP为27205元在省内仅次于郑州市到了2012年其人均GDP更是飙升到了62358元位列全省第一,超越了近些年来人口持续增长的郑州市。由此可见常住人口的多少对于人均GDP的影响有多明显。从各市的建成区方面也能够看出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越高,其城市的建成区的面积也就越大,比如说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建成区面积遥遥领先其它城市居第10页(共11页)第一位其经济也是位于全省的榜首位置。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拿济源市来说,济源市的人均GDP远远超出河南省绝大多数的城市但是其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2006年时为24.26平方千米,到了2012年是也仅仅是增加到了38平方千米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口在其中的重要影响,比如南阳市,常住人口在河南省位居首位,其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76.67平方千米增加到2012年的147平方千米几乎等于是新建了一个南阳市。当然建成区面积的比较也仅仅是能够反映出经济差异的某些方面,具体的还是要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研究比较。6 总结以及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2006年到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出的莫兰指数的数值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河南省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比较亲密的空间联系,各个市之间虽然地处不同的区域,但是在经济的发展方面却有着十分紧密的经济往来,并没有因为空间的原因而有所变化,各个地区各个市的集聚化倾向十分的明显,这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显著地特点,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各个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进行研究,来探索河南省的空间的经济差异,总体来说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十分的迅速,但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交通条件以及政策方面的一些不同,导致了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河南省豫东地区的整体水平较为落后,经济的发展水平比不上河南省的其它地区;总体而言豫北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较平均也算是比较不错,算是中等水平;河南省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就是以郑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经济水平远高于豫东、豫北、以及豫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省里有明显的优势,从上面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经济的区域差异。通过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目的就是能够正确的得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市它们的经济的发展的差异,从而在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时,能够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让河南省的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参 考 文 献1 陈祖华.金融中介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社,20122 王晓丹,王伟龙.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1990-2009 J.城市发展研究,20113马晓熠,裴韬.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4 河南省统计年鉴网站5 河南省统计局网站Research on spatial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 in Henan province Abstract:Henan province is my of population big province, and economic big province, this using exploration sexual space data analysis law, select Henan province all County City since 2006 to 2012 of per capita GDP data and the city resident population number and the city seven years to of built district area of data of changes for space data analysis, after data analysis can came Henan provi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h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