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1页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2页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3页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4页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Neonatal clod injury syndrome 定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 ,因多有皮肤硬肿,故又称新生儿硬肿 症。系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 ,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重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因和病理生理 1.内因 1)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增加产热和减 少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体温降低。 2)散热过多: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血管 丰富,易于失热,寒冷时散热增加,易致低体温。 3)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 4)产热不足,新生儿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寒冷 时主要靠棕色脂肪代偿产热,且代偿能力有限,早 产儿棕色脂肪储存少,产热能力更差。 5)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熔点高,低体温时 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病因和病理生理 2.外因 1)寒冷: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要求环境 温度越高。暴露寒冷时间越长失热越多,体 温越低。 2)摄入不足,产热来源少, 3)早产 4)疾病:严重感染和缺氧等能源消耗增加、热 能摄入不足、能源物资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 ,产热能力不足。 病因和病理生理 3 多器官功能损害 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使局部血液循环瘀滞, 引起缺氧和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 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和 (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 加重,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多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发生,常于 生后一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主要表 现是:不吃、不哭、低体温、硬肿、多 器官受累。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反应底下、不吃、不哭、活 动减少,也可有呼吸暂停。 2.低体温:新生儿体温35。轻症为30 35;重症30。可出现四肢或全 身冰冷,常伴心率减慢。 临床表现 3.皮肤硬肿: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 按之橡皮样感,暗红或青紫色,可伴水肿。 表现为硬、亮、冷、肿、色泽暗红。 硬肿常为对称性,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 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硬肿面积计算: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 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 、双下肢26。 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 吸困难。 临床表现 4.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可并发休克、 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 能衰竭。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可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气、血 电解质、血糖、肾功能、DIC筛查试验 、心电图及X线检查等。 诊断 寒冷季节,环境温度低、保温不足,或患有诱发 本病的疾病,有体温降低,皮肤硬肿,即可诊断 。 分度 轻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 中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50 ; 重度:体温30,皮肤硬肿范围50, 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局限性水肿:多发生于女婴会阴,数日可自愈。 早产儿水肿:常见下肢的凹陷性水肿,有时可延及手 臂、眼睑或头皮,大多可自行消退。 Rh溶血病或先天性肾病:水肿较严重,并各有其临 床 特点。 鉴别诊断 新生儿皮下坏疽: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多见于寒冷季节,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 发生于身体受压或受损部位 表现:局部皮肤变硬、略肿、发红、边界不 清并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初期较硬以 后软化,先为红色以后逐渐变黑,重 者可有出血、溃疡,或融合成大片坏疽 治疗复温 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 度,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新生儿腋窝皮下含较多棕色脂肪,寒冷时氧化产 热,局部温度升高,此时腋温高于或等于肛温。 正常状态下,棕色脂肪不产热,腋温肛温差 (TAR) 0;重症新生儿冷伤,因棕色脂肪耗尽,故 (TAR) 也0;新生儿冷伤初期,棕色脂肪产热增 加,则(TAR) 0。 (TAR) 可作为判断棕色脂肪 产热状态的指标。 治疗复温 1.若肛温30, (TAR) 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 脂肪产热较好,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降患 儿放入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612小时可复温。 2.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 0,提示体温很 低,棕色脂肪耗尽,少数患儿(TAR) 0,但体温过 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 成多器官损害。若肛温30,箱温应比肛温高1 2,每小时提高箱温0.5 1 (箱温不超过34 ),在12 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体温调 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 (TAR) 0时,仍提示 棕色脂肪不产热,也应采用外加热使体温回升。 治疗复温 在没有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 温水浴、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或母亲 将患儿抱在怀中等加热方法。 治疗热量和液体的补充 供给足够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 体温。 热量从每日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 至每日100120 kcalkg 喂养困难者给部分或全静脉营养 液体量1ml kcal计算,有心、肾功 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和输液 速度。 治疗控制感染 根据并发感染的性质及血培养和药敏的 结果选用敏感、肾毒性小的抗生素。 治疗纠正器官功能的紊乱 对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凝血机制障碍 、DIC、肾衰竭或肺出血等的,给以相 应的治疗 其他治疗:可用大剂量vitE,中药丹参 、川穹嗪注射或活血化瘀药内服。 预防 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宣传预防新生儿冷伤的知识 。 避免早产、产伤、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疾 病。 尽早开始喂养,保证足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