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doc_第1页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doc_第2页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doc_第3页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doc_第4页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 (20092020) 【规划文本】 栾川县人民政府 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09 年 11 月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 第一章 总 则.1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1 第三章 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3 第四章 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 第五章 空间管制规划.4 第六章 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6 第七章 城镇重点协调发展指引 .6 第八章 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8 第九章 村庄布局规划.10 第十章 县域村庄整合规划 .14 第十一章 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0 第十二章 县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3 第十三章 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34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规划 .36 第十五章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7 第十六章 县域防灾减灾规划 .38 第十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39 第十八章 附 则.40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第 1 1 条条 规规划划目目的的 为了促进城乡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配置,加强对 镇、乡和村庄建设的指导,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特制订本规划。 第第 2 2 条条 规规划划依依据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1 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 年 1 月)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4、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建规2006183 号) ; 5、 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 6、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 8、建设部村庄整治标准 (征求意见稿) ; 9、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的意见 ; 10、 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2007 年 8 月 10 日) ; 11、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20072020 (2007 年 11 月) ; 13、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 14、 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 15、 栾川县城镇体系规划 (2004-2020) ; 16、已批准的栾川县各乡镇的总体规划; 17、 栾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18、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 ; 19、栾川县相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20、栾川县各部门相关规划资料; 第第 3 3 条条 规规划划范范围围 本次栾川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范围是全县行政辖区,总面积 2477 平方公里,总 人口 33 万人,共涉及 8 个建制镇,6 个乡,209 个行政村,3067 个自然村。 第第 4 4 条条 规规划划期期限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规划近期:20092015 年; 规划远期:20162020 年。 规划远景:20212025 年 第第 5 5 条条 规规划划指指导导思思想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十七大报告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坚持城 乡和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 2、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第 6 6 条条 规规划划原原则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 3、规划的弹性原则 4、规划超前性和可行性原则 5、突出特色原则 第第 7 7 条条 规规划划的的法法律律地地位位 本规划是宏观指导栾川县域村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栾川县人民政府审定城镇总体 规划、村庄规划、协调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建设关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合理进 行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规范县域村镇的开发建设行为,引导和控制县域村镇 的合理发展与布局法定依据。 第二章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第第 8 8 条条 基基本本思思路路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2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行统一规划,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从县城到乡村、功能体系 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格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管理体制创 新,统筹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差距,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 动的新型城乡关系。努力把栾川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优秀旅游 强县。 第第 9 9 条条 战战略略目目标标 1、总体战略目标 到 2020 年,把栾川县建设成为以“现代工矿业、特色旅游业”为主,生态环境良 好、城乡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示范县。 2、经济总量目标 到 2015 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 27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72 亿元 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25 亿元左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 64 亿元。 到 2020 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 40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280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38 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 100 亿元。 到 2025 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 54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370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50 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 128 亿元。 3、结构调整目标 到 2015 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8:62:30。 到 2020 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6:59:35。 到 2025 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5:57:38。 4、生态环保目标 2015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84.4%,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1996)二级标准。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 率达到 7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大于 12m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类标准以内。地下水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规定的类标准以内。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 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规定的类标准以内。 2020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86.5%;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以上;城镇饮用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达到 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5 %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大于 15m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 的类标准以内。地下水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 中规定的类标准以内。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3838- 2002)中规定的类标准以内。 2025 年,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全国先进示范性城市。 5、人民生活目标 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2750 元左右,年均递增 10%左右,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 7300 元左右,年均递增 10%左右。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5000 元左右,年均递增 10%左右,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到 15000 元左右,年均递增 15%左右。 202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5000 元左右,年均递增 10%左右,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到 30000 元左右,年均递增 15%左右。 6、社会发展目标 2015 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37 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科技 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到 75%以上。城市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 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初中入学率达到 100%以上,流失率控制在 2%以内,高中段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 85%以上。 2020 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41.5 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科 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 90%以上。城市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 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初中入学率达到 100%以上,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5%以上。 2025 年,全县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们生 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居住、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得到全 面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 第第 1 10 0 条条 发发展展战战略略 1、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发展战略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3 按照“保障、引导、优化、提高”的发展原则,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 基础设施与城乡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与栾川县城乡社会发展 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有力、集约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2、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战略 按照服务均衡的原则,统一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着重建设县城区和中心镇的公 共服务设施,重点完善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卫 生、文化体育、金融邮电,形成“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 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战略 (1)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特色农业,优 化调整农业结构,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2)坚持贯彻“工矿强县”战略,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坚持不懈的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大力支持发展旅游业,带动提升第三产 业,打造国家优秀旅游强县。 4、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 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5、统筹城乡管理制度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对城市的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 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 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 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 优化配置。 6、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 助、城镇困难群体就医、贫困家庭子女入学资助、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和城镇生活无着落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保障和救助范围。 第三章第三章 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第第 1 11 1 条条 产产业业发发展展方方向向 产业总体发展方向药材食用菌生产基地、钼钨产业基地、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第第 1 12 2 条条 产产业业结结构构调调整整 实施“优一、升二、促三”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优一”即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在 满足全县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 “升二” 即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着力构建以钼矿产资源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及产品结构 延伸的深加工和有色化工循环圈,实现由低层次的开采加工向高层次加工的转型。“促 三”即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商贸流通、综合服务等第三产 业的发展。 规划到 2015 年,县域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 8:62:30;2020 年调整到 6:59:35;2025 年调整到 5:57:38; 第第 1 13 3 条条 县县域域产产业业布布局局规规划划 1、农业空间规划“一带、四区、五组团基地” (1) “一带” 即特色农业产业带。围绕中药材、食用菌、经济林、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在洛栾高 速、快速通道和 S328 庙祖线等沿线乡(镇)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带。 (2) “四区” 即以潭头为中心的北部高效农业区、以三川为中心的西部特色农业区、以合峪为中 心的东南部观光农业区、以县城周边为主的南部城郊休闲农业区。 (3) “五组团” 即以庙子、合峪、潭头为主的小杂果组团、以白土、狮子庙为主的无核柿子组团、 以庙子、合峪为主的食用菌组团、以叫河、三川、陶湾为主的高山蔬菜、无公害农产品 组团、以赤土店、庙子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组团。 2、工业空间规划“三个工业区” “三个工业区”分别是:钼矿开采加工工业区、合峪钼都钨钼科技园、庙子工业园。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4 3、服务业空间规划“一心、三区、八主题” (1) “一心” 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旅游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集中发展旅游服务、商贸、居住、 行政办公、现代物流、文化教育、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 中心。 (2) “三区” 分别是:南部旅游区(包括鸡冠洞、滑雪场、老君山、养子沟、寨沟、龙峪湾等旅 游景区) 、东部旅游区(包括重渡沟、杨山古寨风景区、九龙山温泉度假区) 、西部旅游 区(包括抱犊寨、倒回沟风景区) 。 (2) “八主题” 分别是:养生养老主题(主要以鸡冠洞、老君山、养子沟、寨沟等景区为支撑,以 休闲养生为主题) 、山地运动主题(主要以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为支撑,以山地运动为 主题) 、旅游商贸主题(以旅游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农副产品与旅游商品的研发、加工、 展销为主体) 、休闲度假主题(主要以龙峪湾景区为支撑,以消夏避暑、山地度假为主体) 、休闲农业主题(主要以潭头、合峪、庙子、赤土店等乡镇为主,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为主题) 、钼矿工业游主题(主要以赤土店镇、冷水镇为中心,以 钼矿业旅游为主题) 、 温泉疗养科考主题(主要以重渡沟景区、九龙山疗养院为支撑,以温泉疗养、乡村度假、 科考探险为主题) 、高山避暑主题(主要以抱犊寨、倒回沟景区为支撑,以高山避暑、 休闲观光、高山农业为主题) 。 第四章第四章 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第 1 14 4 条条 县县域域城城镇镇化化动动力力机机制制 1、政府推动是栾川县城镇化顺利进行的保证力; 2、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栾川县城镇化的原动力; 3、产业发展是推进栾川县城镇化的带动力; 4、城乡差异、农村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内在的推动力; 5、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带动力。 第第 1 15 5 条条 县县域域总总人人口口 2015 年全县总人口将达到 37 万人。 2020 年总人口将达到 41.5 万人。 第第 1 16 6 条条 县县域域城城镇镇化化水水平平 2015 年城镇人口 19.6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52.9%。 2020 年城镇人口 27.9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67.3%。 第第 1 17 7 条条 县县域域城城镇镇化化战战略略 栾川县城镇化战略应着力于提升中心城市在县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完善中心城市服 务功能,择优培育中心城镇,带动一般镇,形成分工合理、独具特色的栾川县县域城镇 体系。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结构调整为契机,引导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 ; 2、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人口集聚的基础平台 ; 3、建立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 第五章第五章 空间管制规划空间管制规划 第第 1 18 8 条条 适适宜宜建建设设区区空空间间范范围围和和管管制制措措施施 1、适宜建设区 栾川县适宜建设区主要有:城镇规划区、村庄建设区、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 城镇规划区是指栾川县各城镇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具体范围见空间管制规划图。 栾川县各城镇的规划建设用地的空间范围需要在下一层次的各城镇总体规划中进行进一 步的确定,本层次的规划仅确定各城镇的人口规模,因此空间管制规划图上所表示的栾 川县各城镇空间范围仅为示意。 村庄建设区是指经过本村镇体系规划划定的中心村和一般村,其确切空间范围由下 一层次的集镇和村庄建设规划进行确定,本层次只表示其确切的空间位置。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5 工矿区和独立工矿区是指县域内钼矿开采区和各类工业园区。 2、适宜建设区空间管制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推广城镇清洁 能源的使用。 (2)强化县级各级中心点,尤其是要强化栾川县城及县域的中心城镇的功能,合理 适当的扩大重点城镇的规模。 (3)适度扩大中心村建设用地,控制一般建设用地,引导居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 。 (4)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严格限制污染型、高耗(耗能、耗水、耗矿产、 耗地等)型产业的发展,积极鼓励节能型、节地型清洁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5)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多方引资、财政支持等政策和措施,推动二、三产业的发 展,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6)尽量避免城镇工业的简单重复,加强城镇间的技术合作与劳动分工,促进各城 镇的经济发展,逐步完善城镇体系。 第第 1 19 9 条条 控控制制建建设设区区空空间间范范围围和和管管制制措措施施 1、控制建设区 栾川县控制建设区包括:一般农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控制区、 普通文物保护区、和生态绿化区。 一般农田的范围由新一轮的栾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划定。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控制区主要包括核心区以外的生态过渡区域。 普通文物保护区是指重点文物保护区以外的地区,主要是一些革命纪念地、遗址遗 迹、古墓葬等。 生态绿化区是指一般林地、园地等生态绿地。 2、控制建设区空间管制措施 (1)控制建设区要科学合理地调控开发建设行为,控制非农业建设规模、强度和农 村宅基地、村庄建设占地标准,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区内不增、少增或缩减建设 用地,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2)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有计划实行迁村并点,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确保 建设与耕地占补平衡。 (3)适度建设必要的农业基础设施,鼓励发展高效种植业。 (4)鼓励植树造林,提高农田林网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县域内许多历史遗址、遗迹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对于这些遗迹应划定保护区 和协调区,对保护区内一切建设行为进行严格限制,杜绝一切可能对文物古迹造成损害 的行为,在协调区内的开发行为应注重与文物古迹风貌的协调。 (6)此区由县和乡镇政府按权限划分实施日常管理。 第第 2 20 0 条条 禁禁止止建建设设区区空空间间范范围围和和管管制制措措施施 1、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由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的核心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矿产资源储藏区以及采空区等不宜村镇布点的区域。 基本农田的范围由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划定。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核心区等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是指熊耳山自然 保护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重渡沟风景区、白石崖风景区、抱犊寨风景区、倒回沟 风景区、九龙山温泉度假区、杨山风景区等。 水源保护区主要指石笼沟水库、七姑沟水库、大南沟水库和九鼎沟水库以及其它乡 镇的饮用水保护区。 2、禁止建设区管制措施 (1)禁止建设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乡建设行为,区内目前已有的、不符合资源环境 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要限期搬迁。 (2)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农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定 政策的红线和高压线,需严格保护而不允许任何的侵占行为,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城 镇、村庄和工业区等非农建设。 (3)水源保护区关系到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而且生态极其敏感, 对环境质量要求甚高,应按照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水源 水质标准的规定,划出专门的保护范围,外围设置卫生防护绿化带,区内严禁进行开 发建设,不得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不得倾倒垃圾、废物,水源地上游避免摆放任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6 何的污染项目,确保保护范围内不受丝毫的不良影响。 (4)严禁在主要河流、湖泊、水库进行开发建设,保护湿地资源。 (5)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不符合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和相关规定的建设 行为。 (6)严禁在蓄洪区内进行建设,区内现住居民应逐步搬迁,切实保证防洪安全。 (7)对采空区应实行避让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生态恢复措施,如用作林地、 农用地、水产养殖等。 (8)严禁在地质灾害区和坡度大于 25%的山地进行建设,鼓励退耕还林还草,结合 迁村并点规划,对现有村庄实行生态移民。 (9)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及其走廊通道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应予以严格保护, 划出控制范围,控制范围内禁止任何建设行为。 (10)生态廊道是动物迁徙、基因遗传的重要通道,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严禁在生态廊道保护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阻断生物通道。 (11)此区由县政府按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实施日常管理。 第六章第六章 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第 2 21 1 条条 县县域域村村镇镇体体系系空空间间结结构构规规划划 规划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布局提出:“一心、一环、五连接”。 “一心”:即栾川县城,包括城关镇和栾川乡; “一环”:即由、S248、S322、S328 构成的环状路网,连接了全县大部分城镇; “五连接”:即 S248 向东北方向连接洛阳,G311 向东至鲁山方向,G311 向西南 至西峡方向,S322 向西至卢氏方向,S249 向北至洛宁方向。 第第 2 22 2 条条 县县域域村村镇镇体体系系等等级级结结构构规规划划 规划确定五级村镇体系结构:中心城区(包含城关镇和栾川乡)中心镇一 般镇中心村基层村 第第 2 23 3 条条 县县域域城城镇镇规规模模结结构构规规划划 栾川县域城镇规划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一览表(2020 年) 城镇名称 等级人口规模(万人)用地规模(ha) 县城(包含城关镇、栾川乡)112996 潭头镇24.1620 三川镇21.45136 合峪镇21.3117 狮子庙乡21.3124 陶湾镇21.5143 石庙镇30.869 庙子乡31.2127 赤土店镇31.0119 冷水镇31.2144 白土乡30.777 叫河乡30.887 秋扒乡30.672 第第 2 24 4 条条 县县域域城城镇镇职职能能类类型型结结构构规规划划 栾栾川川县县域域城城镇镇职职能能结结构构规规划划一一览览表表(2020 年年) 城城镇镇名名称称职职能能类类型型城城镇镇职职能能 县城 旅游服务 型 中部地区休闲度假区,洛阳市旅游副中心,全县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旅游服务型小城市。 潭头镇综合型 县域东北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业、 旅游业、商贸业为主,农副业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7 三川镇综合型 县域西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商贸业、 旅游服务业为主,工矿业、农副业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合峪镇综合型 县域东南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商贸、 物流、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城镇。 狮子庙乡工矿型 县域北部区域中心镇,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业为 主,旅游服务业为辅的工矿型城镇。 陶湾镇综合型 县域西南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 商贸业为主,旅游服务业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石庙镇综合型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业、旅游服务业为主,商贸 业、农副业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庙子乡 旅游服务 型 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业和商贸业为主,工矿业、 农副业为辅的旅游服务型城镇。 赤土店镇综合型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业为主,农副业、商贸业为 辅的综合型城镇。 冷水镇工矿型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钼钨矿产开采业为主,商贸业、 农副业为辅的工矿型城镇。 白土乡综合型 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业、农副业为主,商贸业为 辅的综合型城镇。 叫河乡综合型 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副业为主,工矿业、旅游业 为辅的综合型乡镇。 秋扒乡农副型 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副业为主,工矿业、商贸业为 辅的农副型乡镇。 第第 2 25 5 条条 行行政政区区划划调调整整 规划建议在 2015 年前对狮子庙乡、庙子乡、白土乡、叫河乡分别进行撤乡建镇。 2020 年前对秋扒乡进行撤乡建镇。 建议撤销城关镇、栾川乡,在县城区设置街道办事处。 第七章第七章 城镇重点协调发展指引城镇重点协调发展指引 第第 2 26 6 条条 城城镇镇重重点点区区域域划划定定 划定城镇重点区域的原则和依据是: 1、与中心城区各类要素流动频繁,需要促进发展的地区 2、为发挥中心城市职能,需要进行统筹协调和加强保护的地区 3、作为县域的上位规划,需要进行规划深化的地区 第第 2 27 7 条条 协协调调发发展展目目标标 1、深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为中心城市与其他周边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和依 据。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人口和经济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快工业化 和城市化步伐,使该地区成为栾川城镇发展的重点地域。 3、明确重点发展区城镇的职能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本区域城镇发展形 成合力,相互促进。 4、从整体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遗产,保障栾川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协调重大设施布局,保障中心城市的职能发挥和运行效率。 6、合理引导农村建设,将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生活纳入城镇轨 道。 第第 2 28 8 条条 城城镇镇重重点点区区域域空空间间结结构构 规划形成“一城、两区、三带动”的空间格局。 一城:指栾川中心城区(含栾川乡和城关镇) ; 两区:指中心城区的西部老街区和东部新城区; 三带动:指西部的石庙、东部的庙子和西北部的赤土店三个小城镇。 第第 2 29 9 条条 城城镇镇重重点点区区域域功功能能组组织织 1、栾川中心城区 该区是发挥区域服务职能的核心地域,以第三产业为主,加快建设栾川县旅游产业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8 集聚区,着力增强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信息、交通、教育、科研等综合 服务功能。 2、石庙镇 位于中心城区的西部,交通便利,离中心城市较近,区位优势明显。既是中心城市 扩散、辐射重要区域,又是沟通西部城镇和县市的重要节点,远期应承担中心城区部分 城市职能。规划主要发展工矿业、旅游服务业。 3、赤土店镇 位于中心城区的西北部,距离中心城市 7 公里,是中心城市扩散、辐射的重要区域, 远期应承担中心城区部分城市职能。现状工矿业发展较好,规划主要以工矿业为主,商 贸、物流业为辅。 4、庙子镇 位于中心城区的东部,洛栾快速路的沿线,与县城中心区搭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是城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远期将承担中心城区部分城市职能。规划主要发展旅游业 和商贸业。 第第 3 30 0 条条 城城镇镇重重点点区区域域分分区区控控制制 1、生态敏感区 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生态条件好,对改善中心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关键作用。该范围 内应限制城镇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重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将 该地区作为城镇重点发展区域的分隔与生态屏障,保障重点区域职能分工的可延续性。 2、水源地保护 本次规划中心城市南部以及西南部是城市重要得水源地,该区域范围内的一切建设 活动必须以保护水源、涵养水源为宗旨,水源地内的村庄应严格控制发展。 禁止建设与水源地无关的建筑物;禁止从事对水源有害的农牧活动;禁止倾倒、堆 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 道通过本区;禁止建设油库及墓地。 第八章第八章 重点城镇发展指引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第第 3 31 1 条条 中中心心城城市市 1、发展定位 中部地区休闲度假区,洛阳市旅游副中心,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第三 产业为主的旅游服务型小城市。 2、发展方向 根据河南省栾川县城区总体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分析,县城及其周围的适 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才能修建两类用地区主要沿伊河谷地呈狭长带状分布,从根本上 决定了县城的用地发展方向是沿伊河谷地向东、向西扩展。 县城向东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建设城东新区,向西适量发展。 3、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2015 年城市总人口 9 万人; 2020 年城市总人口 12 万人。 (2)用地规模 2015 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720 公顷,人均不大于 80 平方米;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996 公顷,人均不大于 83 平方米。 4、近期发展指引 (1)作为县域中心,县城应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加强各级服务职能培育。 (2)提升区域内工业的科技水平,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3)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为全县旅游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平台。 (4)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带动县域的全面发展。 (5)加快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第第 3 32 2 条条 潭潭头头镇镇 1、城镇发展定位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9 县域东北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业、旅游业、商贸业 为主,农副业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2、发展方向 重点向城镇东北和西南发展,总体沿潭峪河两侧呈带状布局。 3、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2020 年潭头镇和栾川县旅游产业示范园人口规模为 4.1 万人。 (2)用地规模 2020 年潭头镇和栾川县旅游产业示范园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620 公顷。 4、近期发展指引 (1)作为东北部区域中心,潭头镇应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工矿业、商贸业、旅游服 务业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作用。 (2)加快栾川县旅游生态示范园的建设,成为潭头镇新的经济增长极。 (3)强化旅游辐射职能,重点培育重渡沟等景区的发展建设,同时加快九龙山疗养 院等旅游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4)加大城建投入,改善城镇面貌。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优先建设 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 (5)利用中心镇的辐射作用,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带动栾川县东北部的全面发展。 第第 3 33 3 条条 合合峪峪镇镇 1、定位 县域东南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商贸、物流、旅游服务为 一体的综合型城镇。 2、发展方向 根据实际地形地貌,采取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空间发展模式,主要向北、向西发 展,次要向南发展。 3、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2015 年镇区总人口 1 万人; 2020 年镇区总人口 1.3 万人。 (2)用地规模 2015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91 公顷,人均不大于 91 平方米; 2020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117 公顷,人均不大于 90 平方米。 4、近期发展指引 (1)作为东南部区域中心,合峪镇应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商贸业发展,充分发挥中 心城镇的作用,形成县域东北部商贸服务中心。 (2)继续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合理引导城镇建设。 (3)结合县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杨山寨等景点的建设,带动镇区第三产业发 展。 (4)利用合峪作为县域东南部的中心镇的辐射作用,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带动栾 川县东南部的全面发展。 第第 3 34 4 条条 三三川川镇镇 1、定位 县域西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商贸业、旅游服务业为主, 工矿业、农副业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2、发展方向 根据实际地形地貌,采取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空间发展模式,主要向西发展,次 要向北、向南发展。 3、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2015 年镇区总人口 0.9 万人; 2020 年镇区总人口 1.45 万人。 (2)用地规模 2015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85.5 公顷,人均不大于 95 平方米; 2020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136 公顷,人均不大于 94 平方米。 4、近期发展指引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0 (1)作为县域西部区域中心,三川镇应加快工矿业、商贸业、农副业等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作用。形成县域西部工矿业生产基地和商贸服务中心。 (2)利用其资源优势,强化现有工矿业的主导地位,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 (3)利用三川镇作为中心镇的辐射作用,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带动栾川县西部乡 镇的全面发展。 第第 3 35 5 条条 陶陶湾湾镇镇 1、定位 县域西南部区域中心镇,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商贸业为主,旅游 服务业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2、发展方向 根据实际地形地貌,采取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空间发展模式,主要向北发展,次 要向南发展。 3、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2015 年镇区总人口 0.9 万人; 2020 年镇区总人口 1.5 万人。 (2)用地规模 2015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88 公顷,人均不大于 98 平方米; 2020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143 公顷,人均不大于 95 平方米。 4、近期发展指引 (1)作为县域西南部区域中心,陶湾镇应加快工矿业、商贸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 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作用。形成县域西南部工矿业生产基地和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2)把握自身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企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以钼、铁、铅锌为主的陶 湾深加工工业园。 (3)依托自身区位优势(西邻三川镇,北接冷水镇,南与西峡接壤,东距县城 19 公里)大力发展基础良好的商贸业。 (4)利用陶湾镇作为中心镇的辐射作用,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带动栾川县西南部 部乡镇的全面发展。 第第 3 36 6 条条 狮狮子子庙庙镇镇 1、定位 县域北部区域中心镇,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矿业为主,旅游服务业为 辅的工矿型城镇。 2、发展方向 根据实际地形地貌,采取轴线拓展的空间发展模式,主要向东、西两侧发展。 3、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2015 年镇区总人口 0.8 万人; 2020 年镇区总人口 1.3 万人。 (2)用地规模 2015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77.6 公顷,人均不大于 97 平方米; 2020 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124 公顷,人均不大于 95 平方米。 4、近期发展指引 (1)作为北部区域中心,应完善其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加快工矿业、商贸业 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作用,形成县域北部工矿业加工基地和商贸服务中心。 (2)加快区域内矿产资源整合,提升开采企业规模,改变企业规模小、产量小的现 状。加快其企业升级改造,改变企业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现状。在保持 生态的同时,合理开发区域矿产资源。 (3)加快镇区总体规划编制,合理安排工业小区,加快企业集聚发展。 (4)强化旅游服务职能,培育白石崖等景点的建设,为狮子庙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动 力。 (5)加强区域公路网的建设改造,提升镇区的交通区位优势。 (6)加强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的局面,带动栾川县北 中部的全面发展。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1 第九章第九章 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布局规划 第第 3 37 7 条条 县县域域村村庄庄布布局局思思路路 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于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以合理劳作半径为依 据”的原则,结合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科学评估发展条件及未来发展潜力,采取城镇化 整理、整治改造、迁建新区、合并相邻等形式,加强农村居民的整治工作,形成科学合 理的空间布局格局,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第第 3 38 8 条条 中中心心村村布布局局规规划划 规划共确定中心村 132 个,将全县划分为 5 个区,各分区中心村布局如下: 1、城关栾川赤土店石庙 乡镇中心村隶属行政村合计 雷湾雷湾 西沟寨沟 大西沟养子沟 栾川乡 姜家庄百炉 4 东坡竹 园 郭沟门郭 店 竹园刘 竹 清和堂清和堂 赤土店镇 下店马 圈 5 庄科村庄科村 车沟上元村 常家门常门村 石庙镇 徐家庄龙潭村 5 陈庄观星村 2、潭头秋扒 乡镇中心村隶属行政村合计 中营汤营 赵庄赵庄 东山东山 胡家村胡家村 里沟石坷 大坪大坪 谢凹张村 马窑马窑 阳庄阳庄 石桥沟西坡 何村何村 下坑秋树林 断滩断滩 阳坡柏枝崖 王坪王坪 重渡重渡 火神庙仓房 孤山垢峪 潭头镇 拔云岭拔云岭 19 下雁坎雁坎 林家村黄岭 寺上村白岩寺 后村北沟 秋扒乡 大路坡蒿坪 7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2 松树岭嶂峭 大磨石沟鸭石 3、狮子庙白土 乡镇中心村隶属行政村合计 火神庙王府沟 前门山前 火神庙长庄 翁峪街翁峪 小坪孤山 三官庙三官庙 前湾山岔 朱家村朱家村 刘家村许沟 狮子庙乡 南沟门南沟门 10 前村组王梁沟 上村槲树苗 东沟椴树 阳坡沟康山 九里沟门铁岭 蔺沟村蔺沟 白土乡 大坪歇脚店 7 4、三川冷水叫河陶湾 乡镇中心村隶属行政村合计 东坡凹三道沟 新庄新庄 柳树坑柳树坑 三川镇 吴家沟祖师庙 8 王家庄小红 大红口大红 油房火神庙 姚湾姚湾 龙王庙沟龙王庙 明泰村冷水沟 官地沟东增河 冷水镇 小西沟西增河 4 下村牛栾村 胡家庄上牛栾村 安家庄牛栾沟村 河南六中村 马阴口马阴村 仓房新政村 碾子湾东坡村 窑上东新科村 路边西新科村 王家庄栗树沟村 桦树坪桦树坪村 叫河乡 庙上黎明村 12 常湾常湾 黄家庄鱼库 南坡磨沟 红庙红庙 阴坡西沟 唐家庄唐家庄 陶湾镇 东坡焦树凹 15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3 松树台松树台 前村新立 火神庙三合 磨坪磨坪 肖疙瘩肖疙瘩 罗庄秋林 郭家庄前锋 沟口红洞沟 5、合峪庙子 乡镇中心村隶属行政村合计 柳扒店康庄 三岔马丢 水沟水沟 三里桥三里桥 钓鱼台钓鱼台 黄土岭黄土岭 孙庄杨山 下河砚台 孤山孤山沟 斗沟砭上 下官庄官庄 西岭庙湾 合峪镇 五村五村 18 酒店酒店 杨树底十八盘 电池杨沟门 庙上杨长沟 石村石村 碾道沟英雄 桃园村桃园 石桥沟杨树底 上庄汉秋 核桃树东龙潭 许家庄上河 苦团龙王僮 后湾山湾 辽沟门黄柏沟 吕顺沟口吕顺 竹园沟卡房 灰菜沟庄子 下蒿坪南蒿坪 街上街上 庙沟北乡 大菅长沟四秋 西凹新南 庙子乡 上村磨湾 18 第第 3 39 9 条条 一一般般村村布布局局规规划划 规划共确定基层村 416 个。 基基层层村村数数量量分分布布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4 乡镇基层村数 栾川乡 6 潭头镇 52 狮子庙 18 陶湾镇 27 合峪镇 25 三川镇 20 赤土店镇 31 石庙镇 12 秋扒乡 48 白土乡 25 庙子乡 94 冷水镇 39 叫河乡 19 第第 4 40 0 条条 村村庄庄经经济济产产业业分分类类引引导导 类型村庄 特色种植型 汤营、东山、何村、张村、康庄、砭上、庙湾、十八盘、上元、红庙、 肖疙瘩、焦树凹、杨树底、龙王幢、黄石砭、竹园、郭店、蔺沟、歇 脚店、牛栾、栗树沟、东新科、六中 养殖型山岔、长庄、大红、雁坎 工矿型 姚湾、祖师庙、黄土岭、朱家村、王府沟、庄科、前锋、鱼库、三合、 上河、青和堂、椴树、鸭石 旅游服务型养子沟、重渡沟、三里桥、南沟门、观星、庄子、白岩寺 商贸服务型双堂、樊营、街上 第十章第十章 县域村庄整合规划县域村庄整合规划 第第 4 41 1 条条 村村庄庄整整合合分分类类原原则则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突出特色、产业支撑的原则。 2、紧邻城镇所在地或远期规划纳入镇区范围的村庄,原则上按城镇化整理规划。 3、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村庄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 设施配置;保护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为原则,以整治为主进行规划。 4、村庄整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 效衔接。 第第 4 42 2 条条 村村庄庄整整合合分分类类规规划划 栾川县现有 209 个行政村,4 个居委会。其中 12 个乡镇辖 190 个行政村,城关镇和 栾川乡辖 19 个;其中城镇改造型 56 个(城关镇和栾川乡 19 个含 4 个居委会 ,各乡 镇 37 个) ,包含自然村 434 个。整治型 140 个,包含自然村 548 个(其中提升型 132 个, 控制型 416 个).迁建型行政村 17 个,包含自然村 112 个。具体情况如下: 1、城城镇镇改改造造型型 规划期内涉及到城镇改造型的行政村有 56 个,共包含 434 个自然村,具体见下表: 城镇化改造型村庄一览表城镇化改造型村庄一览表 乡镇 行政村 (居委 会) 包含自然村 耕莘东 路 兴华路 南 城关镇、 栾川乡 兴华路 北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文本 15 君山路 陈家门虎坪沟、黄土岭、箭口沟、郭家门、大黑沟、纺车沟 西地北坡根、场房、吴家门、郭家村、冯家门、张家门、赵家门、刘家门 上河南熊家村、寨沟、西头、缸窑沟、东城寺沟、城寺沟门、王家村 大南沟 宁家村、马家村、谭圪垯、河东村、宫地、东沟、万家村、碾道、西 坡沟、坡根、老虎沟、小土岭 西河 西河边、高家村、李家村、下地、柏树坟、东铁炉沟、旱凹、前村、 城寺村、漫子头 罗庄青岗坪、上坪、周家门、南坡根、榆树庄、夹河滩 七里坪上地、曹家沟、十方院、煤窑沟、煤窑沟门、东岭、王家门 朝阳 马圪垯、东地、贾家岭、百前、望营沟、杨家庄、小望营沟、望沟口、 房山、百后 方村岭土 后坪后坪 双堂双堂、高庄、三官庙、辘轳把、石垄、小双外、水泉洼、南地、下地 养子口养子口、张家门、柳树坑、后窑、徐家庄 樊营樊营西村、后沟、杨庄 湾滩湾滩东村、湾滩西村 堂上麻池沟 潭头潭头 纸房 大寺沟门、北岭、塔桥沟、卡沟脑、纸房、汪庄、罗坪、卡沟、花坪、 俩庄、沙眼、申家岭 石门 石门、魏家沟、岭东、吴成沟门、上岭、板道沟、老虎沟、大东沟、 河西、北沟 古城杏树凹、河南坡 党村后营、桥上 潭头镇 大王庙街后坡 蛮营蛮营 狮子庙下河、后凹、陈家岭、东岭村 罗村 椴沟、半坡、后地、没门沟、炮房岭、后沟、董家沟、北川、韭菜沟、 寨沟 狮子 庙乡 朱家坪 嗡峪沟门、车庄、白峪沟、楚家沟、孟家沟、小长沟、长亭河、朱沟 门、朱沟、朱沟岭、后坡、东半坡、三岔 合峪霍村、西场、东地、东窑场、火神庙沟、石灰窑沟、下西湾 柳坪 柳坝、柳林、茶庵、上河、三官庙、金沟、上河西、下河西、韩王沟、 蚂蜂沟合峪镇 前村 大来沟、后地、坡底、小来沟、桐树下、短沟门、秋树下、杨树底、 西窑场、南沟、后凹、后庄、小沙沟、下饭铺 三川田氏店、河西、东地、松树沟、西窑 柳子 晒布沟、瓦窑沟、瓦房店沟、望夫石沟、上门、下门、南沟、苇园沟、 长矛沟、高家庄、石圪岭沟、小西沟三川镇 龙脖 河北村、西阳沟、河南、小于沟、瞳根、北湾、小河渠、马窑、碳窑 沟、下湾 石庙石宝口街、西地、竹园 光明赵家庄、周家庄、常家庄、李家庄、马家庄、弓把沟门石庙镇 下元柳树坑、杨树底、椿树底、白果树底、陈家沟 赤土店 镇 赤土店 石人沟门、王家庄、七棵树、桦皮沟、河东、北头、谢家庄、青龙沟、 圪垯上、老庵、西沟、桐树底、河西、祁沟、上坪、王湾、东沟 秋扒乡秋扒 上村、张家村、上庙湾、下村、石人沟、下庙沟、南凹、黄土庄、西 坡根、关坪、后坪、后坑、干沟村、小庙沟、李凹、邱家村、下河东、 上河东、前岭、无影山根、正沟、前坑、下庙沟门、下坡根、下庙湾、 东岭、龙脖 白土乡马超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