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复习应注意的问题.ppt_第1页
物理科复习应注意的问题.ppt_第2页
物理科复习应注意的问题.ppt_第3页
物理科复习应注意的问题.ppt_第4页
物理科复习应注意的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科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体验性题目 2.理顺说明与课标关系 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题 4.了解题目的命制过程 5.关注立体空间思维题目 6.各地二模题的使用 7.文基/理基与综合能力测试 题2.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杆组成三角支架,绳 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处挂上重物 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 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BCD 游戏2.用一根细绳和一根杆组成三角支架,绳 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处挂 上重物。 游戏1.用不同速度向墙壁平投小石块。 题1.07年广州一模 平抛运动应用 1.关注体验性题目 用运动学公式分析日常生 活中做直线运动的问题 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 常生活中的问题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 中的有关问题 用功能原理解释生活和生 产中的现象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 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感受离心现象 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 常生活的联系 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中, 关于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的联 系方面,相应的条目有: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关注家用电路和家用电 器 地磁场对人的生活的作 用 分析生活中电磁感应现 象 我们身边的电磁场和电 磁波 我们与光 体验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而在选修模块中,关于加 强物理学与生活、社会的 联系方面,相应的条目有 : 作业1. 教师:根据上述有关内容整理材料,做一专题复习; 学生:将你做过综合练习整理并查找上述条目对应的题 。 2.理顺考试说明与课标的关系 教学大纲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所呈现的只有结果性目标。 而课程标准不仅关注学习结果,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其内容标 准用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方面要求来呈现。 例1.考纲: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课标:“经历匀变速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 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 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注 例2.考纲:理想变压器 课标: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注注 题目.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中,小明 获得了高一级100m赛跑的第一名, 他的成绩是12.01s。按照你的估计 在图2中画出他在比赛过程中的最有 可能的v-t图像。(思考提示,不需 要回答:小明赛跑的速度从始至终 都是不变吗?如果有变化,你估计 是怎样变化?把这种变化用图线表 示出来时,要考虑哪些描述运动的 物理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s v/ms-1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图2 考查考生: 能否用图像 描述匀变速 直线运动? 例题:我们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 实验,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 (或缩短)量x成正比,并且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 。现有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A和B,若将他们串联成 一根新弹簧C,探究弹簧C的劲度系数K与K1、K2的关系。 (1)同学甲的猜想是 ,同学乙认为 。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看法是对的,请判断出谁对谁错,并写 出判断依据。 (2)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可通过实验来完成。实 验所需的器材除弹簧A和B,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外, 还需要的器材有 。注 (3)探究弹簧C的劲度系数,实验需要一个数据记录表, 请你填写记录表的测量物理名称。 (4)请写出完成实验的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及解答:略(中等) 点评:本题包含了新课标对探究性实验所提出的所有过程, 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较高,而实验来源于教材,但又进行合理 改进并增大难度,未来高考研究实验的命题可能就是这样。 题1 如图1所示,某理想变压器有两个线圈,如 果把它当作降压变压器,则线圈_接电源 ,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是_;把它当作 升压变压器,则线圈_接电源,原、副线圈 两端电压之比是_. 图1 题2.请推导出理想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式 。 题3.设计一个探究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的实验。 解答: 如图2所示,设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1, 副线圈匝数为n2, 输入电压为U1 ,输出电压为U2 。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原线圈中电动势 副线圈中电动势 , 理想变压器忽略各种漏磁和能量损失,原、副线圈中具 有相同的磁通量的变化率 所以 理想变压器计原、副线圈的电阻,因而U1=E1,U2=E2, 所以 U2U1 图2 n1 n2 样题:我们做过探究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 系的实验。 (1)同学甲的猜想是“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成 正比”,同学乙认为“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成反 比”。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看法是对的,请判断出谁 对谁错,并写出判断依据。 (2)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可通过实验来 完成。实验所需的器材除可拆变压器、滑动变阻器 、导线若干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 (3)探究变压器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实验需 要一个数据记录表,请你填写记录表的测量物理名 称。 (4)请写出完成实验的步骤。 一、考试说明中2条 1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 2探究动能定理 二、课程标准中7条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物 理1) 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物理2 )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选修3-1) 4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选修3-2) 5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选修3-2) 6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选修3-5) 7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选修3-4)选 考 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题 作业2. 教师:根据上述有关内容整理材料,做一专题复习; 学生:将你做过综合练习整理并查找上述条目对应的题 。 能力要求题目知识点比例 理解能力力学 43% 电学 43% 原子物理 7% 选做 7% 以能力考查入手 ,从计算题、实 验题命起,知识 比例不符的由选 择调节。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 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命题双向细目表 4.了解题目的命制过程 例3.06广东物理卷.15(14分)一个质量为的物体静 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从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 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0所示。 (取g=10m/s2 )。 求8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1)4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2)8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 小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4.了解题目的命制过程 能力要求:1掌握受周期性的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2学会应用图像法 解题。3知道如何通过力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备注:1.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考察了周期性运动的规律;2.解决问题的探究性 :可以通过图像法解题,也可以由运动学公式进行计算;3.问题设计开放性: 通过图像来进行考察。 注 样题(07年高考19)如图16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一条平 直光滑槽,它垂直穿过开有小孔的两平行薄板,板相距3.5L。 槽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球A带电量为+2q,球B带电 量为-3q,两球由长为2L的轻杆相连,组成一带电系统。最初A 和B分别静止于左板的两侧,离板的距离均为L。若视小球为质 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两板间加上与槽平行向右的匀强电场E 后(设槽和轻杆由特殊绝缘材料制成,不影响电场的分布), 求: (1)球B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 的速度大小; (2)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 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及球A相对 右板的位置。 6.关注立体空间思维题目 18(07年高考)如图15(a)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 导轨相距L,距左端L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H的1/4圆弧,导 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 ,右段区域存在磁场B0,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 化的磁场B(t),如图15(b)所示,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在 圆弧顶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 ,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0滑到圆弧顶端。设金属棒 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问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 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2)求0到时间t0内,回 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 热量。 (3)探讨在金属棒滑到 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B0 的一瞬间,回路中感应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的匀质金属杆 和 撞击杆 与杆 的速度比为 时,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的匀质金属杆 和 撞击杆 与杆 的速度比为 时,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06年.11 06年.16 套 一 二 三 四 . 十 . . . . . . . . . . . . 题 17 17 17 17 . 17 题 18 18 18 18 . 18 题 19 19 19 19 . 19 题 20 20 20 20 . 20 6.各地模拟题(十套)的使用 力学,天体运动 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命题“能力立意 ”的探索与实践 1.命题立意的创造性 2.素材信息的时代性 3.知识应用的实践性 4.解决问题的探究性 5.思维方法的多元性 6.情景过程的综合性 7.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8.解答问题的多变性 题目能力要求知识点 一、15 知识点题目 牛顿运 动定律 例:二、15 。 作业3.师生:阅读08年考试说明中的“五种能力 ”和05-07年高考中的非选择题,结合“八性”. (1)分析十套二模题的非选择题分别考查什么能 力?并写出对应的知识点(见表一)。 (2)查找十套二模题考查相同知识点的题目(见 表二)。 分 析表一分析表二 7.文基/理基与综合能力测试 (1)测试功能比较注 (2)单选题测试数据(22.7%,44.6%,66.4%) (3)文理基各75题,复合题题量增多 (4)文理基的课堂复习模式 展示知识目标 1. 2. 3. (2) 网络式知识介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