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婚姻法第一章婚姻法.ppt_第1页
家庭婚姻法第一章婚姻法.ppt_第2页
家庭婚姻法第一章婚姻法.ppt_第3页
家庭婚姻法第一章婚姻法.ppt_第4页
家庭婚姻法第一章婚姻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家庭法 武汉科技大学 蔡路 v课程简介 v课程性质:经管类选修课, 1学分。 v基本内容:婚姻家庭法 v教学安排:20学时(5次课) v成绩评定:考试( 平时成绩30%+论文70%) 序言 v 婚姻家庭关系涉及男女老少、千家万户的 切身利益。以婚姻家庭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婚 姻家庭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基 层人民法院的民庭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婚姻家 庭继承案件占50 %左右。 v 婚姻家庭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学科 ,属于实体法的内容。它是毕业生参加国家 公务员考试,全国司法统一考试重要内容之 一,是从事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 民政部门等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法律基础理论 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第一章 婚姻家庭的理念与发展 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沿革 一、古代的婚姻家庭法 二、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概况 三、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一、婚姻家庭的概念 v(一)婚姻 v1、婚姻的概念 v史称“昏因”或者“昏姻”。 v含义: (二)家庭 v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共同 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其成员 间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一定范围 内的亲属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v2家庭结构。家庭指家庭的总体构成,包括 以下种类: 家庭的结构 v单身家庭,即终身不婚,或者丧偶、离异后独 居生活者的家庭; v单亲家庭,即丧偶、未婚或离异后单独与子女 组成的家庭; v丁克家庭,即仅有一对夫妻而无子女者组成的 家庭; v核心家庭,即由一对夫妻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 庭; v直系家庭,即有一对夫妻或夫妻中的一方与已 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v联合家庭,即由一对夫妻或夫妻中的一方与已 婚子女及其第三代、第四代组成的家庭; 第二节 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沿革 v 婚礼究竟始于何时呢?现在已很难考查。许多古 籍记载,传说伏羲氏创造了嫁娶仪式。当时的中国社 会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即历史学家们所说的传说时 代。实际上,婚礼最早的含义带有祝贺性质。在氏族 社会,男女之间的婚配,大都实行氏族外婚或部落外 婚。男子成婚,必需要到另外一个氏族或部落去寻找 配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抢婚现象经常发生。特别 是在女性比较少的情况下,男子要得到配偶,是非常 困难的事。一旦得到配偶(哪怕是枪来的)全氏族或 部落的人都要为此而庆贺。有时还要设宴欢庆。这就 是婚礼的原型。 v一、古代的婚姻家庭法 v从求妻的方法考察中国古代的结婚方式,大 体存在过几种方式:即掠夺婚、有偿婚、聘 娶婚。 (一)掠夺婚 v掠夺婚又称抢婚,是指男子以暴力劫夺女子为妻的 婚姻。掠夺婚曾是原始社会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一 种婚姻习惯。 v它的特征是:第一,以暴力为手段;第二,以迫使 女子与其结婚为目的。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 娶妇以昏时,故曰婚。”后人解释说,娶妇应在晚上 ,因为此时容易掠夺女子。 v掠夺婚是在原始社会存在过的一种不文明的求妻方 法,用这种方式形成的婚姻制度很不稳定。随着社 会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被其他方式取代。 (二)有偿婚 v有偿婚是指以男子支付女子或其父母某种代 价为成婚条件的婚姻。这种有偿婚是把女子 当作货物,由男方用财物来换取。 (三)聘娶婚 v 所谓聘娶婚是指男子对女子或其父母纳送 一定数量的聘金、聘礼为成婚的必要条件的 婚姻。 v 他是继有偿婚之后产期存在我国古代社会 的一种主要的求妻方法。他在中国产生的时 间最早,实行的时间最长。这种结婚方式是 在宗法制度下,由氏族社会的习惯经过不断 演变、总结而来的。 西周始创聘婚制的“六礼“程序 v纳采 v问名 v纳吉 v纳征 v请期 v亲迎 v纳采 v即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 议婚之后,男方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 物前去求婚,请求女方家收下,故称为“纳” 。这要凭“父母之命”,首先是男方的家长看 中女方,通常要门户相对,就派个媒人到女 方家提亲,明确说明要为自己的儿了找个对 象,是对方家的什么人,这个就叫纳采。 v问名 v男方家纳采之后,请媒人问女方家的名字和 出生年、月、曰,然后卜于祖庙,把女方八 字摆在神位上,看三日内家中有无碗盏敲碎、 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 况,占其吉凶,卜的吉兆之后,再往下进行。 v纳吉 v都问清楚后就到算命先生那里去算,如果算 命先生说不好,那么就算了,如果说好,就 进入下一步 v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旧时有人 迷信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 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 、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 亲。 小五婚 v老鼠兔子不成婚, 虎猴一见两地分。 金鸡不到马群跑, 江猪不敢跳龙门。 戌狗不到巳上去, 牛羊相逢泪淋淋。 v鼠 宜牛,猴,龙,忌马,兔,羊, 同属相的 。 v牛 宜鼠,蛇,鸡,忌羊,狗,马。 v虎 宜猪,马,狗,忌猴,蛇。 v兔 宜狗,猪,羊,忌鸡,鼠,龙。 v龙 宜鸡,猴,鼠,忌狗,兔,同属相的。 v蛇 宜猴,鸡,牛,忌猪,虎,三口人不宜 构成蛇、虎、猴的格局。 v马 宜羊,虎,狗,忌鼠,牛,同属相的。 v羊 宜马,猪,兔,忌牛,狗,鼠。 v猴 宜蛇,鼠,龙,忌虎,猪,三口人之间 不宜形成虎、蛇、猴的格局。 v鸡 宜龙,蛇,牛,忌兔,狗,同属相的。 v狗 宜兔,虎,马,忌龙,鸡,三口人之间 不宜形成狗,羊,牛的的格局。 v猪 宜虎,兔,羊,忌蛇,同属相的。 v两人婚配是否吉祥,具体情况还是从八字合 婚里面看最为准确,最有参考价值。 v纳征,也叫纳币 。这是最为关系的,送聘财,一 旦女方收了,那么这个婚姻实际上已经成立。 v唐律明确说:如果聘财送到女家,男方悔婚,“不坐 ”,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彩礼“不索”,就是白 送了。但是如果女方悔婚的话,家长要被“杖六十” ,就是构成犯罪了。 v我们说古代婚姻是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这是不错 的。我国古代写剧本的人是懂得这个法律的,例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本来是要嫁给梁山伯的, 但是一回到家里看到家里已经收了聘礼了,所以她 没有办法了,只好对着梁山伯哭,她不愿意因为自 己悔婚而使父亲构成犯罪,但又不愿意与马文才结 婚,所以先上轿,再跑到梁山伯的坟上死,既不违 法又不结婚。 v请期 纳征之后,男方家选择良辰吉日作为婚期,备 礼去 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男方派使者与女家商定日期。 v亲迎,新朗亲迎至女方家迎娶。 v到了明清时还作出新的规定。就是结婚那天 ,新郎可以去官府里去借一件八品官九品官 的衣服穿一穿,就是那种大红的。这就是现 在人们往往把新郎叫做“新郎官”的来历。 v迎亲之后,还要履行“成妻之仪“和“成妇之仪 “。“成妻之仪“即为婚礼,形成夫妻关系;“ 成妇之仪“即拜夫家族先,取的媳妇的地位, 这时。 至此,“六礼“完毕,婚姻成立。 (四)入赘 v入赘是聘娶婚的变态。入赘是“女娶男嫁”, 夫从妇居。 v入赘女婿的地位比较低下,赘婿在妻家往往 备受折磨,不仅可能遭受妻家亲属的打骂, 甚至会受到妻家婢仆的揶揄。原因有二:一 则入赘者多为贫人,二则入赘有背宗法制度 。 (五)童养媳 v 童养媳制度是男女结婚的另一种方式。童 养媳的出现,可能在买卖婚姻盛行之后。 v 穷人结婚缺少钱财,便以比较少的代价娶 的一个未成年女子,以待成年时结为夫妇。 有时,父母在儿子尚未出生之时便把儿媳既 接来,叫做“插朵花儿待儿生“,这更是为了 节省费用或其失去的劳力。富人也可能娶童 养媳。 (六)冥婚 v冥婚也叫阴婚,是为死了的人找配偶 v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 。那时,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 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 v还有一些未成年人夭折后,家中父母或长辈老人们 出于疼爱,认为生前没能为他(她)们择偶,死后也 要为他(她)们完婚,尽到责任。其实,这是人的感 情寄托所至。另外,旧时人们普遍相信坟地风水, 以为出现一座孤坟就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 v清末民初的北京仍有阴婚风俗的残余现象, 还有个别家庭办死人与死人结婚的“喜事”, 谓之“搭骨尸”,男、女两家亲家,谓之“骨尸 亲”。 v早年,这种“婚礼”的迎娶仪式多在夜间举行 ,有时,人们正在安睡之际,忽被街巷里的 鼓乐吵醒,原来是“搭骨尸”的。抬着一顶纸 轿子,由单鼓、单号、单唢呐吹奏前引。有 的则不用这种形式,仍用八抬大轿,全份金 灯执事,原来只娶一张女人的照片。 v这张相片是摄于 1930-1933左右广 东,左边的女子出 生在一个大户人家 独女,男子是当地 一有名帅哥,但家 景不太好,富家小 姐不幸早逝,亡去 约十日后经媒婆说 媒,此男倒插门至 女家继承家产。旧 时风俗,成年男女 未婚而亡不吉,有 钱人家找活人嫁娶 ,一般人家是找故 去的男女嫁娶,名 曰阴婚。 此女亡 去多时,用木架将 其架立成礼,故双 腿悬空 中国古代结婚的条件 (一)肯定的结婚条件 v1、 父母之命 v2、 媒妁之言 v3、 写立婚书 v4、 缴纳聘礼 v(二)否定的结婚条件 v1、 同姓不婚。 v同宗异姓也在此列 v2、良贱不婚。 v杂户,奴婢,乐工不许与良户通婚 v3、与某种身份的人不得为婚。 v如与犯罪逃亡之妇女不婚,僧道不婚。 v4、有特殊的社会关系的男女不得为婚。 v如地方官吏不能在管区内与当地民户结亲 。 v5、因某事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为婚。 v如居丧不婚;祖父母、父母被囚禁时不婚。 三从四德 v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v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v德行(德)、言辞(言)、容貌(容)、技 艺(功) 中国古代离婚的条件 v“七出”、 “三不去 ” v不顺父母、无子、淫、 妒、恶疾、多言、盗窃 v一是有所取无所归 v二是与更三年丧 v三是前贫贱后富贵 二、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概况 v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颁布、施行了三 部婚姻法,即1950年婚姻法、1980 年婚姻法和2001年的婚姻法,其基 本情况如下。 v11950年的婚姻法 v无表兄妹间禁止结婚的规定 v禁止纳妾与童养媳 v 、1980年的婚姻法 v增加了表兄妹间禁止结婚的规定 v 3、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 1)婚姻法基本原则得到了强化与完善;。 2)结婚制度更为完善与科学; 3)完善了夫妻财产制; 4)完善离婚制度。 三、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v【重点内容与目标】 v1、我国婚姻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v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婚姻自由原则 ? v3、如何理解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原则? v4、如何贯彻一夫一妻制原则? v(一)婚姻自由原则 v(二)一夫一妻原则 v(三)男女平等原则 v(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v(五)计划生育原则 v(六)夫妻间相互忠实、家庭成员间敬老爱 幼互相帮助原则 (一)婚姻自由原则 v、概念 v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权按照法律的规 定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 制和干涉。 v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两个方面. v2、对破坏婚姻自由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v)禁止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及其他干涉婚姻 自由的行为 v)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v)禁止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及其他干涉婚姻 自由的行为 v包办婚姻是指第三者(包括父母)违背婚姻 自由的原则,包办他人婚姻的行为。 v买卖婚姻是第三者(包括父母),以索取大 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行为。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为包括:干涉儿女婚 事,干涉父母再婚,干涉他人离婚自由等。 v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财物 v借婚姻索取财财物,是指除买卖买卖 婚姻以外的其 他借婚姻索取财财物的行为为。其婚姻基本上是 自愿的,但女方向男方索取财财物,作为结为结 婚 的先决条件。是对对婚姻自由权权利的滥滥用。 (二) 一夫一妻原则 v一、概念 1、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 。又称个体婚制。 2、基本含义 (1)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配偶。 (2)已婚的在配偶死亡或离婚之前,不得再行结婚。 (3)一切公开或隐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都是非法 的,应予以处理和制裁。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 为夫妻的婚姻制度。 这就是说,无论公开的或隐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的两性关系都是非法的。我国婚姻法确立的一夫一妻 制不同于私有制下的一夫一妻制,私有制的一夫一妻 制是虚假的、片面的,并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 v二、一夫一妻制的贯彻 v为使一夫一妻制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全 面的贯彻落实,婚姻法第3条明确规定:“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v1、禁止重婚 v2、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有一位65岁的老人20多年前经人介绍 结识王某,两人交往一段时间后认为很 合得来,想办理结婚登记。但是当时正 值“文革”末期,老人因被怀疑有历史问 题受到因而无法领取结婚证。于是,二 人便同居了,后来还生了一个女儿。 20多年过去了,二人一直以夫妻名义 一起生活,虽然没有办理正式手续,但 周围的邻居一直以为这是一对老夫妻。 案例: 二年前,老人退休后闲不住,开了一 家小卖店,因为人手紧就雇了个外来 妹。姑娘的到来为老人一家解决了不 少困难,老夫妻视之如女。可就在老 人患病住院期间,老人一直由姑娘照 顾,这样一来老人逐渐对姑娘产生了 好感,病好以后,和姑娘的关系越来 越密切,老太太看不下去,就搬到别 处去住,没想到两人竟在1995年4月到 登记机关领了结婚证。一时间,人们 议论纷纷。 v有的说:“老头子不是结婚了吗?孩子 都20好几了,怎么又娶了个小老婆?” 知情的人解释说:“他和老太太从来就 没有领过结婚证,这次和姑娘结婚时 到街道办事处办理了正式的婚姻登记 手续,也算合法”。老太太咽不下这口 气,不信做了几十年的夫妻就这样任 人摆布,于是到法院把二人告了下来 。 v法庭上,老人的辩护人在为其辩护时说, 虽然二位老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但是二人 之间属姘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老人和 姑娘的婚姻关系是合法的,建议法院驳回 自诉人的控诉。姑娘更是振振有辞,声称 自己是初婚,并在婚姻登记机关领取了结 婚证,因而,其行为根本谈不上是重婚, 更谈不上是犯罪了。 v法院判决:“老夫少妻”都犯重婚罪, 65岁的老人和他的24岁的妻子分别被 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6个月。 重婚的概念 v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即一个人在 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 v重婚是刑事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构成重婚有 两类人: v第一类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 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 v第二类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与之登记结 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第二类人构成 重婚要求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事先知道,或 者事后知道而继续保持婚姻关系,则属于“明知” 。反之,不知道、受欺骗,则不构成重婚。 一对老人没办过结婚登记, 不是等于没结过婚吗?没结 过婚的人怎么会犯重婚罪呢 ? v这就牵涉到我们 讲的事实婚姻的 认定问题了 事实婚姻 v一 概念 v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 婚登记,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 是夫妻关系的. v v二 我国现行法对事实婚姻的态度 v婚姻法第条: v第八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 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 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 立夫妻关系。 v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v司法解释(一)第条 v第五条 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 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 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 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 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v(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 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 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 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 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v新的婚姻法已经取消了事实婚姻, 也就是说,现在法律不承认事实婚姻,只 承认已经登记有合法手续的婚姻 v所以现在谈事实婚姻应分别情况,也就 是说,在民法上除94年2月1日之前已成 立的已经不承认事实婚姻,而在刑法上一 直是“事实婚姻可以构成重婚罪的”。 v事实上二位老人共同生活了20余载,并 将女儿抚养成人,已经形成事实婚姻关系 ,在这种关系没有依法解除的情况下,与 他人结婚,即使办理了结婚登记,也触犯 了法律,尽管他不懂他与老太太的这种关 系已经受到了法律的约束,但是,法律是 无情的。 再说那位姑娘 她的确是初婚,也办理了结婚登记,看起 来是合理合法的,不应受到法律制裁。但 是,她和老人一家一起生活了2年,是知 道老头和老太太一直共同生活在一起,并 有一个女儿。也许她还会说,不懂什么是 事实婚姻关系,但这并不能作为其免除刑 事责任的理由。 重婚的法律后果 v刑法: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 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 v生活中,因为环境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有些人 对法律的了解相对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我 们不能说,因为我们不知道,就不受法律约束 ,姑娘的行为并不能取得人们的同情,人们只 能对二个法盲感到悲哀,最终在他们的生活道 路上留下一段铁窗生涯的记忆。而他们之间所 谓的夫妻关系从接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那一天 起就解除了,还谈什么婚姻的幸福美满呢?所 以,人们应该认识到,法律对于家庭生活同样 重要。 网上嫁人违法吗? v 小李的妻子一年前下岗在家,除了接送孩子上学外,无事可 做,小李则因工作忙很少顾家。为了满足妻子的要求,小李为妻 子买了一台电脑并申请了上网。没多久,小李的妻子在网上和一 个自称为“温柔一刀”的网友相识,并迅速发展成了网上情人。前 不久,两人在网上进行了结婚登记并举行了隆重的网上结婚典礼 ,而后便以夫妻互称。小李发觉后,双方因此经常发生争吵,互 不理睬,而他妻子与其网上“丈夫”交往则更加频繁,甚至不管孩 子。为此,小李想告他妻子与“温柔一刀”重婚,但对有关法律规 定不是很清楚。 v 请问:网上嫁人违法吗? 解答 v 由网络“婚姻”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的案件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网络“婚姻”的负面效应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v 重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配偶而重婚的” 。另一种是 “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 v 本案中妻子在网上与“温柔一刀”“结婚”,似乎符合“有配偶 而重婚的”情况。然而,因这种“婚姻”既无实质条件,亦无法定 程序,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依照婚姻法规定,我 国严格实行结婚登记制度,男女双方只有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 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其婚姻关系才能成立。显然,“网络婚姻” 不符合婚姻法的要求,自然也不受婚姻法的保护,从 而亦无法认定其为“重婚”。 v 小李的妻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重婚罪,但小李可以通过多 种途径,做妻子的工作,让她充分认识家庭的重要和“网络婚姻 ”的危害及不现实,帮助她逐步从网络婚姻中解脱出来。 同居 双方均无配偶 婚姻以外 单纯的同居或试婚 以夫妻名义 以夫妻名义 不以夫妻名义 v2、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同居 v种类 u合法同居(婚内同居) u非婚同居(未婚而在婚前同居) u非法同居(“重婚”、“嫖宿”等) v误区:非婚同居非法同居? u没有婚姻关系而同居的,并不就是非法的,只要没有违 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嫖宿”,也没有侵害第三人利益如“ 重婚”等,法律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无婚姻关系的人不可 以同居。 同居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v是指有配偶者与配偶以外的异性非法同居,但不以 夫妻名义。 v修订后的婚姻法增设“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在于遏制“包二奶”现象。 v“包二奶”并非一个法律概念。婚姻法上确切用语是“ 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包二奶”通常表现 为有配偶的男性以金钱、物质付给女方,双方保持 较为稳定的同居关系或较为固定的性关系,女方一 般只与对方保持这种关系。严重的“包二奶”行为可 能构成重婚,受到刑法的惩处,但大多数的“包二奶 ”行为没有达到重婚的程度。 v “通奸”是偶尔地与婚外异性自愿发生的不 正当性关系(不动用金钱)的行为,不承担 民事责任,在婚姻法上没有什么后果;是党 员干部的,主管部门可以给予处分。婚姻法 上没有通奸或者婚外恋的概念。婚外恋、通 奸属于党员干部纪律处分和道德谴责范畴。 v “姘居”是指有配偶的一方与婚外异性公开 同居,共同生活,双方主观上没有以夫妻名 义共同生活的目的,未构成重婚的行为。姘 居当事人不以金钱、物质与性为交易目的, 有的当事人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比较 v1、三者的区别 v 重婚 通奸 姘居 v以夫妻名义 不以夫妻名义 不以夫妻名义 v共同生活 无共同生活 共同生活 v2、联系: v如长期通奸,则形成公开同居,则构成 姘居,再以夫妻名义同居,则构成事实 婚姻重婚。 (三) 男女平等原则 v一、含义 它是指男女双方在婚姻家庭方面享有平等的 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这一原则具有十分 广泛的内容。包括男女在经济方面、政治方 面、文化方面和婚姻家庭方面的平等。既表 现为权利上的平等,又表现为义务上的平等 。 v二、内容 1、婚姻问题上的平等 男女在结婚和离婚 上的权利和义务平等; 2、家庭地位上的平等 拥有独立的姓名权 、人身自由权、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 务、计划生育的义务、平等的财产权利。 3、不同性别家庭成员间的平等 。 (四)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 益 原则 v1、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这是对男女平等原则的必要补充。我国婚姻 法对妇女的合法权益加以特殊保护: v1)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 遗弃。 v2)在离婚问题上。 家庭暴力 v家庭暴力的概念解释第一条规定 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一方以暴力或胁迫 、侮辱等手段,侵害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 、精神、性等方面人身权利,并造成一定 损害后果的行为。 v精神“冷暴力”同样是家庭暴力 v 限制妻子与朋友交往、长期不与妻子说 话、长期拒绝与妻子过性生活、耻笑妻子 的缺陷弱点等精神层面的暴力 每年的月日定为 “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家庭暴力受害者近15%为男性 v个案1 v 隐忍型 v 55岁男子遭妻追打 拒绝社区帮助 v王兵下岗多年,妻子陈某做生意,是家里的经济支 柱。两人打架大家去劝,陈某语气强硬:“他就是个 窝囊废!不打他打哪个?”他们两个儿女也回答:“ 他没什么本事,家里都是妈撑起,我们相信她出手 肯定有她的道理。” v个案2 v 投降型 v 被疑出轨巴掌伺候 通常下跪求饶 v一名28岁女子称她和丈夫都在银行工作,她 比丈夫级别高,收入多,在家里很有地位。 女子:“最近,我隔几天就打他一次,搧他 耳光,看他承认不承认。”女子说,丈夫被 打后通常下跪求饶,但始终不承认有外遇。 v个案3 v 喊冤型 v 妻子常先动手打人 不知找谁投诉 v 谭明刚说,一天他10点多钟回家,发现停电, 就掏出手机照明。“她(指妻子)突然冒火,说我让 她睡不好觉,故意整她。” 妻子一把将手机打落, 他去拿电筒照明,妻子又起身把电筒打落,对他一 阵抓咬、谩骂。“我实在气不过才还的手。” v 经医院检查,其妻腰部骨折。谭明刚说,妻子 脾气暴烈,常常先动手打人,但每次最后被人骂的 ,反而是他。110和街道调解时,都是说他不对。“ 我想不通,我应该找哪个投诉?” v男性遭遇家庭暴力, 同样可以向妇联 寻求帮助和维权 家庭暴力的法律后果: v无过错方诉请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 v离婚时,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依据 v对违法者承担行政、刑事法律责任 虐待: 是指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对家庭成员歧视、折磨、 摧残,使其在精神上、肉体上遭受损害的违法行为,如打骂 、恐吓、冻饿、患病不予治疗、限制人身自由等。 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 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在定义了“家庭暴力”之后规定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遗弃: 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 需要赡养、抚养和扶养的一方,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 为。 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 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 2)在离婚问题上 v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特定时期,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如女方 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 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2)在离婚时财产分割问题上,规定了照顾 女方的原则。 (3)离婚时,对生活困难一方的帮助、对无 过错方的损害赔偿等。 v2、切实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 的义务;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和保护的权 利和义务;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 儿的行为;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 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 权利等。 v3、切实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带有 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 所占的比重增加的问题在许多国家都存在 着。 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 的义务;父母有继承子女遗产的权利;养 父母、符合规定的继父母的权利和生父母 相同;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 赡养的义务;禁止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虐待 和遗弃等。 (五)计划生育原则 v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v推行、奖励一胎 v严格控制二胎 v杜绝、惩罚多胎 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 v性别比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通 常以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 v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 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2005年我国出生 性别比为118.88,与正常值104107有严重 的偏离。江西、广东、海南、安徽、河南五 省的出生性别比甚至超过130。 v1982年 108.5, v1987年 110.9, v1990年 111.3, v1995年 115.6, v2000年 116.9 有的省份高达100138。 v2005年 近120 v2009年 119.45即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 对应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 v目前,我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700万,其中, 0岁1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800万。 v 这种超常规的性别比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 造成“婚姻挤压”。 v 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