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的一些考研资料考研知识点汇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共计99座.后来又增补了2座城市,它们犹如散嵌在祖国大地的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1 北京 2 承德 3 大同 4 南京 5泉州 6景德镇 7曲阜 8洛阳 9开封 10苏州 11扬州 12杭州 13绍兴 14江陵 15长沙 16广州 17桂林 18成都 19遵义 20昆明 21大理 22拉萨 23西安 24延安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1天津 2保定 3平遥 4呼和浩特 5沈阳 6上海 7镇江 8常熟 9徐州 10淮安 11宁波 12歙县 13寿县 14亳州 15福州 16漳州 17南昌 18济南 19安阳 20南阳 21商丘 22武汉 23襄樊 24潮州 25重庆 26阆中 27宜宾 28自贡 29镇远 30丽江 31日喀则 32韩城 33榆林 34武威 35张掖 36敦煌 37银川 38喀什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1正定 2邯郸 3新绛 4代县 5祁县 6哈尔滨 7吉林 8集安 9衢州 10临海 11长汀 12赣州 13青岛 14聊城 15邹城 16淄博 17郑州 18浚县 19随州 20钟祥 21岳阳 22肇庆 23佛山 24梅州 25雷州 26柳州 27琼山 28乐山 29都江堰 30泸州 31建水 32巍山 33江孜 34咸阳 35汉中 36天水 37同仁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2001年8月10日) 1凤凰(国务院2001年12月17日)2. 山海关规划原理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 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 区域理论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 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 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 交通通讯理论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 经济全球化理论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 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1、 城市的物质构成公共领域(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 2、 城市的物质环境的优化可达性(与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和外部效应(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 3、 城市的产业构成英国费希尔、克拉克三种部类第一、二、三产业美国贝尔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有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1、 城镇体系的概念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具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 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指物流、人流、信息流 3、 城镇体系的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 4、 城乡在发展中形成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管予的自然至上理念2、唐长安城 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3、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1、古西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核心;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以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为核心;中世纪城堡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一)、历史背景 1、 (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代表人物欧文1817年协和村;傅立叶1829年法郎吉 2、 (法律基础)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 3、 (实践基础)巴黎改建及城市美化(源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1、 雅典宪章(1933)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对终极状态的描述)国际现代建筑会议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马丘比丘宪章(1977)社会文化论(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国际建协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2、 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初规划的选择理论及倡导性规划成为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四)、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1、 城市规划理论涉及的内容为:功能理论、决策理论、规范理论。 2、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田园城市(一种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一种指城市郊区)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新城20世纪50年代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有机疏散理论1942年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3、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1)政治中心、2)商业中心、3)人才中心、4)人口中心、5)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 1957年戈德曼大城市带 4、完整的城市体系:特定地域内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 5、两个城市相互作用与两个城市的质量(城市人口规模或经济实力)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6、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1923年伯吉斯(第一环:CBD;第二环:过渡区;第三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良好住宅区;第五环:通勤区) 扇形理论1939年霍伊特 多核心理论1945年哈里斯乌尔曼三、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1、 全球性议题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2、 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全球21世纪议程 1994年中国政府中国21世纪议程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知识经济的特点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人力素质高科技园区的类型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 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园区 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 4、经济全球化城镇体系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到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 5、 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都是我国当今重要的城市规划实践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一、 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与管理 2、 城市规划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实现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 3、 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1)、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2)、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3)、加强立法工作;(4)、严格依法行政;(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二、城市规划体系 1、法规体系法律法规(基本法和行政法) 技术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编制体系(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3、行政体系三、城市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 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 城市生态规划层次最高、城市规划居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最低。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发展小城镇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统一规划为前提开发和建设。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要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二、城市规划的调查与分析 1、 调查内容:(1)区域环境;(2)历史文化环境;(3)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因素、自然生态因素);(4)社会环境;(5)经济环境;(6)市政基础设施;(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 城市的特色和风貌体现在:社会环境方面、物质方面 3、 调查方法:(1)现场踏勘或观察;(2)抽样、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资料的运用; 4、 分析方法:(1)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2)定量分析(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3)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投影法和透视法);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图表法) 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评价 1、城市用地标准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M2/人)建设用地结构(%)居住用地 18.028.0 2032 工业用地 10.025.0 1525 道路广场用地 7.015.0 815 绿地=9.0 815 1、 城市用地评价的内容(自然条件的评价;建设条件的评价;用地的经济性评价) 2、 城市土地的基本性质承载性、区位的极端重要性、地租与地价(1)岩溶喀斯特现象(2)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为主要地下水源) (3) 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它因素)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土地区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 设施城市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环境优劣度;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城市规划其它因素)因子层四、城镇体系规划五、城市总体规划(P62) 1、 城市人口的构成(1)年龄构成;(2)性别构成;(3)家庭构成;(4)劳动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5)职业构成(三大产业、十三类行业); 2、城市总体布局(1)、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安全、运转高效(2)、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集中式(就道路网形式:网格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带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散式(3)、城市中心(标志性的节点景观)和干道(标志性的通道景观)的空间布局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4)、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最能反映城市的性质和特色 3、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规划六、城市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一、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基本概念 1、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2、洛杉矶的分散布局高速公路网;伦敦的生活方式19世纪的铁路;纽约的曼哈顿的繁华地铁和公交系统;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作为客运工具的生活方式有关。(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 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2) 满足城市各交通运输的要求(3) 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4)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5、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 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2) 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3) 自由式道路系统 4) 混合式道路系统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北京);链式道路网(兰州)。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6、城市交通枢纽 1)城市交通枢纽: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设施性交通枢纽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城市人口每人0.81.0m2 7、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1)交叉口间距及道路红线宽交叉口间距取之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和隔离程度道路红线用地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道路类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车速(km/h) =80 4060 40 泥石流山洪 4、 地震的分类按发生原因(陷落、火山、构造、人为地震);按震源距离地表的深度(浅源、中源、深源地震);按所在地距震中远近(地方性地震、近地震、远地震、很远地震) 5、 地震指标分类按地震烈度(分为12度);按地震震级(分为10等级) 6、 高层建筑主体应有不笑语1/4的防火面,在防火面一侧裙房高度不大于5m,深度不大于4m 7、 城市人防标准1)战时留城人口占总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m2建设工事;2)成片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2%或按总建筑投资的6%设置人防工程 8、 在山丘城镇,坡顶与截洪沟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水平净距L不小于35m。当山坡质地良好时,距离可小些,但不宜小于2m。在湿隐性黄土区,沟边至坡顶距离不应小于10m 9、 消防行政等级总队、支队、大队、中队。消防指挥调度中心设在总队或支队所在地 10、 消防站布局与医院、小学、幼托及人流集中的建筑50m以上的距离;与危险品等单位200m以上的距离 11、 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避开易燃易爆品单位控制距离大于50m;避开有害液体和有毒重气体贮罐距离大于100m;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不宜大于100m 12、 人防工程指挥所、医疗救护队、专业队工事、后勤保障、人员掩蔽工事、疏散干道六、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因素,指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 2、基本原则1)舒适性原则2)审美原则3)生态环境原则4)因借原则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6)整体性原则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 2、 史文化名城的分类1)古都型2)传统风貌型3)风景名胜型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5)近现代史迹型6)特殊职能型7)一般史迹型 3、 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古迹与其环境不可分离 4、 1987年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加强历史地段保护 6、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一、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1、 城市规划实施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涉及到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的行为 2、 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直接行为和控制引导行为 3、 城市规划实施的根本目的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按照规划进行 4、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趋于平衡二、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财政 1、 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明确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行政区有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名称 2、 地方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分为四级省级、地级、县级、乡级、 3、 行政区划的通名1)地域型通名(省、县、乡)2)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3)民族型通名(自制区(州、县、旗)、民族乡)4)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工农区、特区、林区等)三、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和原则1、 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法制机制、行政机制(最基本的作用)、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 2、 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 3、 行政统一原则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同济19942005年城市规划原理试题一九九四年一、 名词释义(20分)1、城市规划区2、邻里单元3、城市规模4、土地级差二、 试对一个国外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评述,并绘制总体规划简图。(30分)三、 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进行评述。附简图。(25分)四、 试论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以及与总体规划的关系。(25分)一九九五年一、 名词释义(每个4分)1、可持续发展2、分区规划3、商务中心4、货物流通中心5、城市居住用地6、邻里单位二、 简述题(每题12分)1、设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必要性。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对城市发展规模如何确定?3、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意义。4、编制居住区综合技术指标的目的是什么?一九九六年一、 名词解释1、人类住区(HumanSettlement)2、中心商务区(CBD)3、市域规划4、道路红线5、日照间距二、 简述题1、简述我国目前法定的规划阶段、主要内容和编制、审批程序。2、城市土地经济研究对城市规划有何作用?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为何要有“地块适宜性规定”?4、居住小区规划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5、简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三、 综合分析题试采用结构分析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的形式,分析某一位于城市边缘的居住区的功能结构与空间结构。(附规划总平面图)一九九七年:一、 名词解释1、城市规划区2、城市公共开发3、城市居住区4、日照间距系数二、 简述题1、城市远景规划。2、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3、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内容。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概念、成果内容及其作用。5、城市规划管理及其作用。三、 论述题1、试析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中“两个根本转变”与城市规划实践的关系。2、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主要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1)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建成区用地的扩张进行限制;(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系统;(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相对独立的居住区隔开;(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5)各功能间拥有良好的铁路(交通)联系;(6)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田园城市的社会目标:(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限制房客的房息压力;(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自我创造就业岗位的专业户。田园城市的组织管理目标:(1)具有约束力的城市建设规划;(2)城市规划指导下的建筑方案审查制度;(3)社会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承担者;(4)把私人资本的借贷利息限制在3%-4%范围之内;(5)公营(国有)或共营(集体)的企业的建立。一九九八年一、 名词解释(1-5题3分,第6题5分)1、绿地率2、城市规划区3、城市公共开发4、逆城市化5、配建水平6、工业区位论二、 简述题(每题10分)1、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城市总体规划中近郊区规划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三、 论述题(每题20分)1、试析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较以前有哪些变化,宜采用哪些具体的策略?1)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等影响 因子。(土地与房产的市场化、社会分化居住区分区异化2)概念变化的体现,居住区发展的新趋势(信息化、景观与交通、老龄化、需求标准结构、日益闲暇 化、公建配套标准)3)居住区设计设计原则上的调整、项目设置上的弹性、公益与赢利性、政府与市场的结合、配建标准上的灵活、项目资金筹措上多渠道化,信息智能化的远期需求。(人口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笔者的个人分析2、论述中心地学说(centralplace theory)的主要概念及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意义。3、论述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结构模式。作一简图示意以有机疏解为目标的分区组团布局模式。1999年一、专业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1、住宅区 2、社区 3、城市结构 4、城市形态 5、区位 6、区划(zoning) 7、区域规划 8、土地开发 9、城市开发 10、“一书两证”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1、城市土地使用分类及兼容控制的意义。2、城市设计的作用。3、列举并简析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素。4、科析城市建设中市场导向的对立和统一。5、我国分几批公布了多少个历史文化名城?6、我国宋与唐代相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析其原因。7、法国巴黎拿破仑第三和欧斯曼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000年一、专业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1、城市化 2、规划区 3、历史文化名城 4、历史街区 5、风玫瑰 6、管线综合 7、可达性 8、需求管理一、 简述(第一题7分,其余各题5分,共22分)1 绿地率和公共绿地比例这两个规划指标在居住区规划中各自的作用2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内容和目的3 区位理论及其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4 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二、 论述(每题18分)1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对于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概念及其对城市规划的指导意义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作用,你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现状的发展趋势的见解 2001年简答题1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2城市土地区位对于土地用途的影响3周礼?考工记对我国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4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征5城市历史保护与旧城更新改造的关系6中心地理论中市场原则支配下的中心地网络特征论述题1你对城市设计概念的理解,谈谈在规划控制中如何运用城市设计的概念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小城镇发展的意义2002年1.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2.划定历史保护街区的条件 3.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4.都市区规划的基本概念 5.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体制 6.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 7.土地适用性评定的考虑因素 8.我国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9.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的关系2003年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1. 简述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与居住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2. 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原则3. 图示城市形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4. 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5.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6.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7.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8. 城与廓的概念9.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次及主要内容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1.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目标是什么,可通过那些规划设计途径来提高它的品质2.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内容、方式、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论述城市开发控制的各种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2004年一简答题(每题10分)1居住区各用地的界线划定的一般原则2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哪些生态考虑3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4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5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6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7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理?考工记8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9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二论述题(每题20分)1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分析现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的负面影响2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3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及其特征2005年1、描述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2、从体现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的角度简述城市用地分布的特征。3、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及保护对策。4、周礼考工记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继承,千古一贯”,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5、简述新城市主义的主要观点。6、简述芒福德区域思想的主要观点。7、简述大伦敦规划的主要思想及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8、住宅区规划中为什么要控制容积率与建筑密度。9、住宅布局为什么要考虑建筑朝向和日照间距。论述1、试述城市交通政策导向(比如地面公共交通、大容量轨道交通政策及私人小汽车政策等)与城市布局结构与形态之间的关系。2、城市规划为什么及如何对城市建成环境进行开发控制的。3、住宅区规划中道路为什么要分级衔接和通而不畅。(可图示说明)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城市规划原理(含城市发展史)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一、选择题, 共二十小题,每小题2分,全题总分为40分。说明:仔细阅读问题,在 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 在答题纸用钢笔写出所选答案的字母,多选无效。1对于城市产业的构成,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基本部类B.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C.非基本部类D.第三产业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时期取决于()A建筑物功能的失调和物质老化B建筑物的经济寿命已经终结C土地价值大于现实建筑物D 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3()城市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A.巴黎B.伦敦C.纽约D.芝加哥4城市化的实质性含义是()A.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B.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C.城市化是人口集中满足城市对劳动力的需要的过程D.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5城镇体系的概念是()A.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B.指在一个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的城镇群体。C.为维护城市正常活动,城市之间,城市与外部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把彼此分离的城镇结合为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D.以规划的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结合着的,有组织和被组织化的全体。6.地形一般可分为()三类。A.山地、丘陵和平原B.山地、湖泊和平原C.山地、平原和草原D.山地、丘陵和草原7在城市化的几个阶段中,()阶段的时间最长。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完成阶段8划分大、中、小城市的依据是()A城市的行政级别、经济总量B城市的人口规模C城市的地域范围D结合考虑上述各要素9国家规定,地震烈度在()度和以上要考虑防震工程措施;()度以上地区不宜作城市用地。A. 7、8B.7、9C.8、9D.7、1010一类用地指适于修建的用地,地形坡度一般应在()以下。A.8%B.10%C.12%D.15%11历史街区的范围划定的原则不包括( )。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建筑真实性12文物保护区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文物区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 环境协调区13周礼.考工记体现的我国城市规划思想是()。A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理念B道家的“天人合一”理念C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D,以宋东京城为代表的崇尚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规划思想14. 朱雀大街为我国历史上哪座城市的主要街道?A曹魏邺城B南朝建康C宋汴梁D唐长安 15. 中国古代城市中的闾、里、坊指的是什么。 A居住区B商业区C宫殿区D郊区 16. 以下哪一个城市并未按照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型制来建造?A曹魏邺城B唐长安城 C元大都 D宋汴梁 17 . 工业革命前,欧洲出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A雅典B 罗马C 伦敦 D巴黎18. 属于风景名胜类的城市是()A北京、西安、洛阳B.桂林、绍兴、承德C上海、天津、重庆D.自贡、景德镇、亳州19. 1996年,建设部修订了新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其中提到:逐步推行按()考核绿地质量。A.绿地生物种类多样性B.绿化特色C.绿地生物量D.绿地生物对城市景观所起的重要性20 . 按国家有关规定,新建居住区其绿地率不小于(),旧(老)区改造不小于()。A.40%;35%B.30%;25%C.35%;25%D.28%;22%二、作图题,共五小题,每小题6分,全题共30分。(答案作在答题纸)1绘制佩里的“邻里单位”平面图解。2按比例画出一条红线46 米宽、六车道、三块板形式的干道横断面, 并注明各部分的宽度和名称。3按比例绘制日照间距计算简图,并写出计算公式。4简绘明清北京城的平面图(要标出主要城门、街道和建筑群名称)。5简绘苏州拙政园平面(要标出主要景区、景点和厅堂名称)。三、简答题,共七小题,每小题5分,全题共35分。1容积率2人口老龄化3三大产业的定义4可持续发展5恩格尔系数6知识经济定义7. 城市规划体系四、论述题,共四小题,第一小题15分,其余三小题各10分,共45分。1试论经济全球化表现出的基本特征。(15分)2试述居住区规划思想从邻里单位、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转变。 (10分)3试析唐长安城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10分)4举例说明中外传统皇家园林的特点。(10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城市规划原理2002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分)1、城市化2、城市规划区 3、两证一书4、容积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3分)1、雅典宪章中最核心的城市规划思想是 。A、城市交通B、人居环境C、功能分区D、基础设施2、“调查分析规划”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法是谁提出的?A、霍华德B、格迪斯 C、柯布西埃 D、西谛3、一般城市人均用地指标为 。A、2530人B、1818人C、2030人D、2535人4、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小类三级进行uafen,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 。A、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 B、9大类,45中类和73小类 C、12大类,46中类和72小类 D、10大类,45中类和72小类5、一下哪一项不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A、严格保护基本农田B、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C、翻边建设用地的使用D、提高土地利用率6、以下哪一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 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联系。7、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地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称为 。A、绿化率 B、绿地率C、绿化覆盖率 8、一下的那些设施属于城市取水工程设施?城市水源 、取水构筑物、自来水厂、一级泵站、二级泵站A、 B、C、 D、9、室外消防栓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 。A、150m B、120m C、100m D、50m 10、历史文化名城是指 。A、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 B、历史上的孤独、古城和古村C、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D、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各类城镇1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依据 。A、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 B、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C、环境保护法B、城市规划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 负责组织编制”A、所属地方惹您政府负责组织编制B、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C、政纪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D、县和镇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13、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志比例为:A、1100012000B、1100015000C、150011000 D、1500011000014、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A、说明书和图纸B、文本和图纸C、文本、说明书和图纸D、文件和图纸15、城市规划法所指的城市是:直辖市 市 建制镇集镇 农村居民点A、B、 C、16、城市规划人口规模是指:A、规划区居住总人口B、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 C、规划区内非农业人口 D、市区与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7、人口自然增长率是:A、年自然增长人口年初总人口 % B、年自然增长人口年均人口 % C、年出生人口年均人口 %D、年出生人口年初总人口 %18、下列哪组指标全部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A、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 B、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允许居住人口C、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允许居住人口 D、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覆盖率,允许居住人口19、城市居住小区人口规模为:A、3万5万 B、1.5万3万 C、70001.5万 D、5000左右2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中学和居住区公园分别属:A、教育科研用对和居住用地 B、居住用地和公共绿地C、二者皆为居住用地 D、教育科研用地和公共绿地21、“有机疏散”理论是谁提出的:A、霍华德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