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卷一答案.pdf_第1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卷一答案.pdf_第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卷一答案.pdf_第3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卷一答案.pdf_第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卷一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7 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一) ) 模拟模拟试试卷卷(一)(一)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参考答案 12345678910 CCAEACDEBE 11121314151617181920 ABDCDCDBDA 21222324252627282930 CCDBCCEDDC 31323334353637383940 CAEAAECDBE 41424344454647484950 ACBCADCCED 51525354555657585960 ADECCBDAAE 61626364656667686970 ABACAEBABE 71727374757677787980 BADCBEADBE 81828384858687888990 CAECBECDCB 919293949596979899100 AACEEBACAE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ACDECBDCAD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ABCACDBEABABCDEBCDECDEABCDABDEBD 1.C 【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所示效用。 一般说, 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 2 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 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 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2.C 【解析】本题考查中药的性能中归经与四气的关联性。咳嗽反映患者病位在肺, 痰黄反映病性有热象,针对症状,宜选择归肺经的寒性药。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药功效的分类。对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 疗作用。具体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其中,属于祛 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扶正的 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柔肝、 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 效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痰、排石、排脓等。 4.E 【解析】本题考查凝胶过滤法分物质的原理。其原理是按分子由小到大的顺序先 后流出并得到分离。 5.A 【解析】本题考查醌类化合物酸性大小的判断方法和原理。-OH 蒽醌酸性之所 以强于 a-OH 蒽醌是由于 a-OH 易和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不易电离。 6.C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中药的代表性成分。葛根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厚朴主 要含木脂素, 紫花前胡主要含有香豆素类化合物, 延胡索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香加皮主要含有强心苷类成分。 7.D 【解析】本题考查芦荟苷的结构类型,芦荟苷属于蒽酮。 8.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醌类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和代表化合物。丹参醌 IIA属于菲 醌类,茜草素和大黄素甲醚属于蒽醌类,番泻苷 A 属于二蒽酮类,辅酶 Q10属于 苯醌类。 3 9.B 【解析】本题考查郁李仁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 中国药典以苦杏仁苷为指标 成分对郁李仁进行含量测定,规定苦杏仁苷含量不低于 2.0%。 10.E 【解析】本题考查地黄在炮制加工过程中变黑的原因。地黄在炮制加工过程中, 其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 生成的苷元很不稳定, 易发生聚合反应, 从而产生黑色。 11.A 【解析】 本题考查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 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 7%-13%。 12.B 【解析】本题考查含苷类药物的炮制。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烘或曝晒的方法 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酶解,保证质量和药效。 13.D 【解析】 本题考查辅料麦麸的作用。 麦麸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燥性, 增强疗效, 除去药物不良气味,使药物色泽均匀一致。麦麸还能吸附油质,亦可作为煨制的 辅料。 14.C 【解析】本题考查炒法。酒炒属炙法,其他四项都属于加辅料炒。 15.D 【解析】本题考查醋炙法。醋炙的主要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甘遂、 京大戟、芫花、商陆等。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如乳香、没药、三棱、 莪术等。矫臭矫味。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16.C 【解析】本题考查白矾的煅制。白矾煅制时,切忌铁器,要控制适宜的煅制温度 和时间,且一次性煅透。取净白矾碎块或粗粉,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 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且完全干枯,取出晾凉,碾成粉 末即可。白矾煅制后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可增强收湿敛疮、止血化腐 作用。 17.D 【解析】本题考查煎膏剂的质量要求。煎膏剂应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无焦臭、 4 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不溶物检查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18.B 【解析】本题考查散剂的分类。散剂按药物性质分类,可分为普通散剂和特殊散 剂。特殊散剂又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如九分散等;含低共熔成分散剂,如避瘟散 等;含液体成分散剂,如蛇胆川贝散等。 21.C 【解析】甘油明胶系用明胶、甘油与水制成,一般明胶与甘油等量,水应控制在 10%以下。具有弹性,不易折断,在体温下能软化并缓慢溶于分泌液中。基质中 甘油与水的比例越高则越易溶解,而成品也越软。常用作阴道栓剂基质,但不适 用于鞣酸与蛋白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22.C 【解析】本题考查合剂的特点。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 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其中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为口服液。 23.D 【解析】本题考查滴丸的缺点。滴丸的缺点是载药量较小,不适合某些含药量高 的中药的制备。 24.B 【解析】本题考查烃类基质的特点。烃类:系石油分馏得到的多种高级烃的混合 物,大部分为饱和烃类。性质稳定,很少与药物发生作用。不易被皮肤吸收,尤 适用于保护性软膏。 25.C 【解析】本题考查酊剂。酊剂系指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 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故酊剂需测定含醇量。 26.C 【解析】本题考查各类中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通过分析补益药的物质基础阐 述,如人参含人参多糖及人参皂苷,党参含党参多糖,黄芪含黄芪多糖及黄芪皂 苷甲,当归含当归多糖及阿魏酸,枸杞子含枸杞多糖,麦冬含麦冬多糖及麦冬皂 苷, 冬虫夏草含虫草多糖及虫草素等, 可认为多糖是多数补虚药的主要药效物质。 27.E 5 【解析】本题考查中药的毒性物质重金属。中药的主要毒性物质有生物碱类、有 机酸类、苷类、毒蛋白类、含萜及内酯类及重金属。其中重金属主要指砷、汞、 铅,铅可引起卟啉代谢紊乱,阻碍血红蛋白合成,并能破坏红细胞和抑制骨髓造 血功能,致贫血或溶血,亦能引起胃肠炎性改变,肠绞痛,肝、肾损害及中毒性 脑病。 28.D 【解析】本题考查药材“低温干燥”的临界温度。 中国药典规定,药材产地 加工的低温干燥温度一般不超过 60。 29.D 【解析】本题考查商陆的性状特征,关键掌握药材商陆的经验鉴别术语。 “罗盘 纹”是商陆的专属性鉴别特征。其药材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隆起,形成 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 。 30.C 【解析】本题考查三七采收加工所形成的商品。三七的主根习称“三七” ,支根 习称“筋条” ,根茎习称“剪口” ,须根习称“绒根” 。 31.C 【解析】本题考查辛夷的基原。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 蕾。 32.A 【解析】本题考查罗布麻叶的性状特征。罗布麻叶的鉴别要点为先端钝,有小芒 尖, 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 艾叶叶片羽状深裂。 寥大青叶叶片基部渐狭, 全缘;枇杷叶基部楔形,近基部全缘。大青叶叶片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33.E 【解析】本题考查蓼大青叶的性状特征。托叶鞘是蓼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蓼大青 叶来源于蓼科,其药材完整叶展平后呈椭圆形,蓝绿色或蓝黑色,先端钝,基部 渐狭,全缘,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 34.A 【解析】本题考查熊胆粉的水试鉴别。熊胆粉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 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6 35.A 【解析】本题考查广金钱草的性状特征。广金钱草叶互生,小叶 1 或 3 片,圆形 或矩圆形,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其余四种药材均为对生叶。 36.E 【解析】本题考查乳香的鉴别。乳香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37.C 【解析】本题考查海金沙的性状特征。朱砂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 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 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五倍子为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非粉末状。 海金沙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 落。冰片为结晶。青黛为深蓝色粉末。 38.D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药材的入药部位。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的入药部位为 贝壳。海螵蛸的入药部位为干燥内壳。桑螵蛸的入药部位为干燥卵鞘。 39.B 【解析】本题考查雄黄的性状特征。雄黄表面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 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断面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 40.E 【解析】本题考查饮片川牛膝的性状。饮片川牛膝:呈圆形或椭圆形薄片。外 表皮黄棕色或灰褐色。切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排成数轮 同心环。 41-43ACB 【解析】本组题考查中药的七情配伍关系。麻黄与桂枝配伍,能显著增强发汗功 效,主治风寒表实无汗之证,其属增效的配伍关系,故选 A;生姜能制约和消除 半夏的毒副作用,属于相杀减毒的配伍关系,故选 C;人参配莱菔子,人参补气, 莱菔子行气,配伍后使补气效应降低,属相恶配伍关系,故选 B。 44-45CA 【解析】本组题考查药材产地加工方法。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 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鸡血藤、木瓜,但对 7 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等。含浆 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需先经蒸、煮或烫,则易干燥, 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46-47DC 【解析】本组题考查黄芩、三七的主产地。黄芩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 宁等省区。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广西田阳、靖西、百色等地。 48-51CEDA 【解析】本组题考查含生物碱的常用中药中生物碱的类型。洋金花主要含有莨菪 碱等莨菪烷类生物碱。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等分子结构中的氮原子不在环内,属 于有机胺类生物碱。苦参主要含有苦参碱等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马钱子中主要 含有马钱子碱、士的宁等吲哚类生物碱。故本组题答案为 CEDA。 52-54DEC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几种常见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 前胡、 山豆根、 五味子、 穿心莲为常见中药, 中国药典规定前胡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白花前胡甲素和白 花前胡乙素,为香豆素类。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生 物碱类; 中国药典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的药材还有苦参。 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五味子醇甲,属于木脂素类。 中国药典规定穿心莲 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为质量控制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属于二萜 类化合物。 55-57CBD 【解析】本组题考查苷的分类。红景天苷是氧苷中的醇苷,芦荟苷是碳苷,苦杏 仁苷是氧苷中的氰苷,芥子苷是硫苷,巴豆苷是氮苷。 58-59AA 【解析】本组题考查皂苷的结构类型。人参皂苷 Re 属于四环三萜达玛烷型三萜 皂苷,知母所含皂苷及剑麻皂苷元属于螺旋甾烷型甾体皂苷(元) 。 60-62EAB 【解析】本组题考查含黄酮类成分的几个代表药材。槐花主要含芦丁、槲皮素; 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双黄酮和儿茶素类等, 中国药典以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为质量控制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葛 8 根主要是含异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素等。 84-85BE 【解析】本组题考查代表性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特点。活血化瘀药银杏叶, 其所含的内酯成分银杏内酯 B 是最强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成分。 解表药葛根, 其所含黄酮类成分葛根素是 P 受体阻断剂,为葛根治疗高血压、突发性耳聋及耳 鸣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86-88ECD 【解析】本组题考查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来源及人药部位。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的干燥根茎,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及 根,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 块茎。 89-91CBA 【解析】 本组题考查不同来源黄连的性状特征。 味连多分枝, 常弯曲, 集聚成簇, 形如鸡爪;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 “过桥”较长;云连弯曲呈钩 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92-94ACE 【解析】本组题考查果实及种子类药材的来源。小茴香来源于伞形科植物茴香; 连翘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连翘;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梔子来源于茜草 科植物梔子;苦杏仁来源于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及杏。 95-96EB 【解析】本组题考查全草类药材的人药部位。槲寄生为干燥带叶茎枝,麻黄为干 燥草质茎,紫花地丁为干燥全草,穿心莲为干燥地上部分,通草为干燥莲髓。 97-98AC 【解析】本组题考查动物药蕲蛇、乌梢蛇的性状特征。 “翘鼻头” 、 “方胜纹” 、 “连 珠斑” 、 “佛指甲”为蕲蛇的专属性特征。 “剑脊”为乌梢蛇的专属性特征。牛黄 ( “乌金衣”和“挂甲” ) 、蛤蚧、鱉甲无上述特征。 99-100AE 【解析】本组题考查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性状鉴别,关键是掌握防风的经验鉴别术 语。当归质柔軔,油润,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 9 的环纹,习称“蚯蚓头” ,有毛状叶基,断面有裂隙,质松,气特异,味微甘。 羌活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气香,味微苦而辛。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 形,气浓香,味辛、苦,微麻。川芎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有平行隆起 的轮节和凹陷的茎痕,断面有波状环纹,质坚实,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 感、后微甜。 101-103ACD 【解析】本题考查药材黄芪的性状特征。黄芪的主要特征是断面纤维性强,并显 粉性;显“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炮制黄芪所用的辅料是 蜂蜜。黄芪甲苷是三萜皂苷,溶于水,可以水解,具有旋光性、起起泡性,但不 具有脂溶性。 104-105EC 【解析】 本组题考查补虚药对物质代谢调节的药理作用和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 作用。题干中明确提出是针对“消渴”病的治疗,由于中医学中的消渴病与现代 医学中的糖尿病密切相关, 因此该方目前所针对病症的主要药理作用基础是降血 糖。利水渗湿药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及利湿退黄药三类,利水渗湿药 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利胆保肝。 106-108BDC 【解析】本组题考查黄连的性状鉴别特征、理化鉴别及安全性检查,关键掌握黄 连的性状鉴别特征及药材的经验鉴别术语。黄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 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 上部多残留褐色鱗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木部鲜黄色或橙 黄色;气微,味极苦。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经分离出来的生物碱有 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和木兰碱等。其中以小檗碱含量 最高(可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