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的角度评价最具市场潜力的抗肿瘤单抗_第1页
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的角度评价最具市场潜力的抗肿瘤单抗_第2页
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的角度评价最具市场潜力的抗肿瘤单抗_第3页
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的角度评价最具市场潜力的抗肿瘤单抗_第4页
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的角度评价最具市场潜力的抗肿瘤单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键词: 抗肿瘤单抗;临床治疗需求;在研管线;市场潜力 摘 要 生物药已成为全球制药领域争夺市场的制高点,仅单抗药物一类, 2011 年全球销售金额已超过 560 亿美元 。 目前已上市的单抗类药物的适应症主要集中于抗肿瘤 、 免疫调节、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领域。抗肿瘤单抗因为临床治疗需求的未满足度高、存在高投资和高技术壁垒、价格高昂等原因,吸引了全球很多公司的关注,并成为研发最活跃和关注度最集中的药物类别之一。 本文采用对比、类比、列举、引用、归纳演绎以及 析等论证方法,分别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的角度 , 针对全球在研的 740 个抗肿瘤单抗进行筛选分析 , 初步得出 以下结论: 1),全球抗肿瘤单抗开发的趋势为:已上市产品的新适应症拓展或者治疗地位的提升;专利即将到期的重磅产品的生物类似物;目的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明确靶向蛋白激酶抑制作用的抗肿瘤单抗;与免疫毒素、抗肿瘤抗生素偶联的抗肿瘤单抗等。 2),重点关注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血液淋巴系统等八大癌种。最终,遴选评价出未来十年里最具市场潜力和最值得关注的 14 个产品 : 1), 依然会保持或将成为市场重磅炸弹的有 : ;2),有机会成为最具市场潜力和市场价值的有: 。 &640)a,b,c,d, 目录 第 1 章引言 . 1 究背景 1 究目的与意义 . 1 第 2 章 研究设计 . 2 据来源 2 究方法 2 第 3 章 研究结果 . 3 临床治疗进展的角度分析 . 3 最高 开发阶段分析 . 3 作用靶点、通路机制分析 . 12 适应症及临床治疗需求的满足度分析 . 13 开发公司在研管线分析 . 20 商务开发的角度分析 . 25 体市场的销售分析、竞争格局 . 25 场潜力及销售预测 . 27 部环境 (政策、法律和法规 )的影响 . 29 来发展趋势分析 . 30 临的挑战与机遇 . 30 具市场潜力和最值得关注的抗肿瘤单抗 . 31 第 4 章结论 . 38 第 5 章 分析局限性 . 39 参考文献 . 40 附 录 . 42 致 谢 . 46 1 第 1章引言 生物药已成为全球制药领域争 夺市场的制高点,目前已达 1400 亿美元的全球市场。仅单抗药物一类, 2011 年全球销售额已超过 560 亿美元 1 ,占据了近 4 成的市场份额 , 成为医药产品 “金字塔 ”尖端品种 2。 目前已上市的单抗类药物适应症主要集中于抗肿瘤、免疫调节、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领域。抗肿瘤新药因为临床治疗需求的未满足度高和价格高,吸引了更多公司的关注。因此,抗肿瘤单抗是研发最活跃和关注度最集中的类别之一。 除了已经上市的 25 个抗肿瘤单抗,全球另有 740 多个新药处于研发活跃状态并可能在未来陆续投放市场。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 的角度分析,未来十年中,哪些抗肿瘤单抗依然会继续保持重磅炸弹的市场地位?哪些抗肿瘤单抗有机会成为最具市场潜力和市场价值的产品?这些将是本论文论证的主要内容。 分别从临床治疗进展与商务开发的角度 , 分析评价已上市和在研临床期以上的抗肿瘤单抗类产品,遴选出最具市场潜力和值得关注的药物。 2 第 2章研究设计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相关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 /公告、统计类年报、临床治疗指南 、 临床会议信息 、 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 、 媒体公开信息以及互联网信息等。 对比、类比、列举、引用、归纳演绎以及 析等论证方法。 3 中断 151 撤回 2 无进展 334 暂停 1 4 发现 484 临床 (未明确标注 ) 2 106 90 31 注册前 3 注册 2 25 第 3章研究结果 按最高开发阶段分析 从最高开发阶段的角度分析,全球已开发的抗肿瘤单抗共 1224 个,目前处于研 发活跃状态的是 743 个,其中包括:已上市的 25 个,注册和注册前分别为 2 个和 3个, 别为 31 个、 90 个和 106 个,进入临床但无明确期别以及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的共 486 个;处于研发非活跃状态的抗肿瘤单抗共 501 个,包括无进展、暂停、撤回或者已明确中断开 发的产品,分析主要原因是疗效不及和不良反应大等。 已上市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最高开发阶段的药物数 图 1 全球在研的抗肿瘤单抗的开发阶段分布情况 (据更新时间 2013下相同 ) 接下来 , 按照获批适应症或在研适应症是否以抗肿瘤为主要适应症做进一步筛选 分析,所得 上的抗肿瘤单抗一共有 48 个,包括已上市的 19 个,注册 1 个, 注册前 3 个, ,详见 表 1。 4 表 1 全球 上的抗肿瘤单抗开发进展 (网、 站 ) 商品名 产品名称 (英文名 ) 公司 最高开发进展 抗原类型 靶点相关机制 适应症 状态开始时间 1 美罗华 * 上市 人 抗 霍奇金淋巴瘤 (1997/12 2 赫赛汀 * 上市 人源化 腺癌 (胃癌 ( ) 1999/09 2012/08 3 上市 鼠源 抗 002/03 4 上市 - 抗 射免疫治疗 003/07 5 安维汀 * 已上市 人源化 制剂 转移性结直肠癌 ( 2004/02 小细胞肺癌 ( 2006/10 脑胶质瘤; 2009/05 肾细胞癌 ( 2009/08 6 爱必妥 * 上市 人 抗剂 线; 线;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线线 2005/03 2012/07 2006/03 2008/08 5 7 利卡汀 * 131都神华;第四军医大学 已上市 鼠源 放射免疫治疗 肝细胞癌 ( ) 2005/04 8 泰欣生 * 上市 人源化 抗剂 鼻咽癌 (中 ); 2005/05 京百泰 头颈癌 ( ) 2009/11 9 已上市 人源化 (+刺孢霉素 ) 抗 性髓细胞白血病 ( 日 ) 2005/09 ,撤市 ) 2010/06 10 上市 全人源化 线 2006/10 2007/07 11 唯美生 * 131海美恩 已上市 人 放射免疫治疗 晚期肺癌 (中 ) 2006/12 12 131 上市 - 组蛋白 节 肺癌 (中 ); 2007/01 剂 恶性胶质瘤 ( ) 2005/08 13 上市 人 抗 ) 2007/04 14 已上市 人源化 抗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09/11 FL(2006/09 2009/11 2010/09 6 15 上市 人源化 细胞毒性 T 细 恶性黑色素瘤 (恶黑 ) 2011/04 胞蛋白 4 抑制剂 癌 (2011/08 2009/05 16 上市 人源化 抗 管 拮抗剂 霍奇金淋巴瘤 (系统 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2011/08 ( 成熟期 T 细胞淋巴瘤 13/01 ( 12/05 17 上市 人 抗 ) 2012/02 18 上市 人源化 化因子 拮抗剂 成人 T 细 胞 淋巴瘤 (日 ); 2012/05;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 ( 2012/11 19 已上市 人源化 C 2012/06 011/12 20 注册 人源化 线 2013/02 7 (+美坦生衍生物 ) 管衍生物 线 (2010/07 21 册前 人 抗 U); 2012/12 22 册前 人源化 ,线 (2012/03 23 # 海中信国健 注册前 人源化 C 2009/05 23 源化 抗 000/09 24 抗 经母细胞瘤 (2002/02 25 # 海中信国健 抗 006/092 26 人源化 锝 99 射免疫诊断 ) 2007/12 27 人源化 抗 剂 2008/08; 2009/10; 2010/08; 2010/12; 8 010/12 28 公司 ) 源化 叶酸盐受体 拮 卵巢癌 2008/12 抗剂 (已中断 ) 29 # 海张江生物技术 抗剂 结肠癌 2009/03 30 源化 抗 2009/12; 2010/04; 011/10 31 人源化, 抗剂 010/02 32 源化 C 2010/06 33 白调节剂 、新、阿、西、古 ) 2010/09 34 抗 热 休克 多发性骨髓瘤 (2011/01 蛋白抑制剂 35 源化 节剂 011/04 36 A 源化 抗剂 前列腺癌 2011/04 37 A 源化 (+刺孢霉素 ) 抗 L; 2011/04; 2012/08 10 38 源化 抗 2011/06; T 细胞淋巴瘤; 2005/08; 类风湿性关节炎 (2011/06; 2002/01 39 源化放射标记物 , 谷氨酸羧肽酶 2抑制剂 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 ) ) 2011/10 2002/05 40 抗 泡淋巴瘤 (2011/12 41 源化, 抗剂, 制剂 转移性、 腺癌 (胃食管连接部位癌 ) 2012/01; 2012/11 42 源化 C 2012/04 43 抗 012/05 44 源化, L; 2012/06; 012/06 45 抗 细胞淋巴瘤 (俄 ); 2012/06; 10 ( ) 2012/12 46 源化 C 2012/10 47 人源化 制剂 2012/10; 2012/10; 晚期恶黑 2012/12 48 体抑制 剂 012/10 11 备注: 按最高开发进展的开始时间升序排列; 单抗按照主要发展阶段可 分为 : 鼠源单抗 、 人鼠嵌合单抗 、 人源化单抗 、 人抗体和完 全 人源化单抗等 。 鼠源性单抗因结合力低 、 疗效较弱 、 半衰期短以及免疫排斥的不良反应等缺点逐渐减少。 除特殊标注外,开发最高进展均指在美国的开发进展; *表示在中国已上市; #表示在中国注册临床研究。 从临床进展的角度分析,全球抗肿瘤单抗开发的趋势为: 已上市产品的新适应症拓展或者治疗地位的提升 , 如美罗华 ( 赫赛 汀(安维汀 (爱必妥 ( 专利即将到期的重磅产品的生物类似物 , 如针对美罗华 、 赫赛汀和爱必妥的生物类似物, 上已分别有 6 个 (其中有 2 个已分别在印度和墨西哥获批上市 )、 4 个和 1 个; 目的为提高疗效 、 减少不良反应的升级换代产品 , 如 二代赫赛汀 ”)、剂、 剂。后二者均为皮下注射剂型,避免了药物必需通过静脉注射而引起的与注射相关的副作用。通过给药途径,提高药物吸收和患者的依从性。 具有明确靶向蛋白激酶抑制作用的抗肿瘤单抗,如爱必妥 (抗剂 )、氨酸激酶抑制剂 )、 氨酸激酶抑制剂 )、泰欣生 (抗剂 、 氨酸激酶受体调节剂 )、 抗剂 )、抗剂 )、 抗剂 )等; 与免疫毒素 、 抗肿瘤抗生素偶联的抗肿瘤单抗 , 如 合微管蛋白抑制剂 、 合抗肿瘤抗 生素刺孢霉素 )、 合免疫原性抗肿瘤抗生素 坦生衍生物 )、合奥佐米星,抗肿瘤抗生素刺孢霉素 )。 与全球相比,国内抗肿瘤单抗市场起步较晚,除了原研进口的美罗华、赫赛汀、爱必妥和安维汀以外,国内上市的第一个抗肿瘤单抗是成都神华的利卡汀,后面陆续上市了上海美恩生物的唯美生和北京百泰的泰欣生 (以古巴技术为主 )。 目前获批临 12 床正在研究的还有 9 只新药 3,详见表 2。另外,还有一些生物研发公司和传统的化 药公司也已开始布局开发, 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表 2 国内获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肿瘤单抗 3 序号 产品名称 公司 最高开发阶段 抗原类型 适应症 1 重组抗 抗 上海中信国健 批临床 人源化 重组抗 抗 上海中信国健 批临床 人鼠嵌合型 淋巴瘤 3 重组抗 抗 上海张江生物 批临床 人源化 慢性 B 细胞白血病 4 重组抗 抗 上海张江生物 批临床 人鼠嵌合型 结直肠癌 5 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 北京迪威华宇 批临床 融合蛋白 抗肿瘤 6 重组 抗 深圳龙瑞药业 批临床 人源化 抗肿瘤 7 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受体 成都康弘 批临床 人源化 抗肿瘤 8 碘 131 肿瘤细胞核人鼠 嵌合单抗 上海美恩 批临床 人鼠嵌合型 抗肿瘤 9 碘 131 恶性淋巴瘤嵌合 单抗 上海美恩 批临床 嵌合型 恶性淋巴瘤 作用靶点、通路机制分析 目前处于研发活跃状态的 743 个抗肿瘤单抗中 , 针对作用靶点和通路机制的集中度进行分析 , 可以得出 , 抗癌蛋白激酶抑制剂 、 血管生成抑制剂 、 抗 原抑制剂排在前三位,其他如 氨酸激酶抑 制剂、细胞凋亡刺激素等相关机制靶点也比较集中 。 抗肿瘤单抗在临床治疗中不但能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长,而且在体内呈现出特异性分布和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已从宏观向微观逐步转变,推动了个体化疗法和差异性疗法的发展。抗肿瘤单抗具有靶向性强、疗效更专一、不良反应明显降低的优势,同时显著提高了患 者的生活质量,代表着肿瘤治疗药物未来的趋势 2。 13 作用靶点、通路机制 原调节剂 抗癌肿瘤诊断制剂转移抑制剂 氨酸激酶受 体抑制剂 抗病毒 体 抑 制剂 微管抑 制剂 免疫调节剂 抗剂 放射免疫治疗 未明靶点细胞凋亡刺激素 免疫毒素 氨酸激酶受 体抑制剂 原抑制剂 血管生成 抑制剂抗炎 抗癌蛋白激酶 抑制剂抗癌单抗 12 13 15 15 15 15 18 19 21 26 33 34 42 47 48 57 62 83 105 749 图 2 全球在研的抗肿瘤单抗相关靶点、通路机制的分布情况 (适应症及临床治疗需求的满足度分析 从适应症覆盖与集中的角度分析 , 全球在研的抗肿瘤单抗主要相关的前三位适应 症分别为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他依次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 液系统肿瘤 (统称 )、胰腺癌、前列腺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系统肿瘤 (统称 )、 头颈癌和肝细胞癌等等。分析原因,可能包括:不同癌种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 市场潜力不同 。 比如 , 乳腺癌 、 结直肠癌 、 非小细胞肺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对应的市场潜力较大,但市场竞争也相对激烈;不同癌种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成熟度和活跃度 不同。比如,乳腺癌与 因、结直肠癌与 因、非小细胞肺癌与因、血液淋巴系统肿瘤与 B 淋巴细胞 原等,已有较 为公认和明确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机制;不同癌种的临床治疗需求未满度不同。比 如 , 胰腺癌 、 肝癌的发病率较高 , 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 (包括治疗药物 )对生存期的影 响却非常有限,见图 3。 14 适应症 肝细胞癌 15 15 头颈癌 16 17 淋巴肿瘤 17 17 8 21 前列腺癌 21 22 胰腺癌 27 29 血液性肿瘤 29 31 自身免疫性疾病 31 32 6 非小细胞肺癌 38 45 结直肠癌 50 61 乳腺癌 66 肿瘤 111 401 图 3 全球在研的抗肿瘤单抗适应症覆盖情况 (中国癌种的分布情况与全球癌种的分布情况有相似之处 , 但也因人种差异 、 基因区别有其区域的独特性 。 2012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 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 癌、肝癌和食管癌,前 10 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3。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 其次为肝癌 、胃癌 、 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 前 10 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4,见表 3 和表4。 表 3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前 10 位恶性肿瘤发病 4 顺位 部位 发病率 (1/105) 构成 (%) 1 气管,支气管,肺 2 胃 3 结直肠肛门 4 肝脏 5 食管 6 乳房 7 胰腺 15 8 淋巴瘤 9 膀胱 10 甲状腺 前 10 位 表 4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前 10 位恶性肿瘤死亡 5 顺位 部位 发病率 (1/105) 构成 (%) 1 气管,支气管,肺 2 肝脏 3 胃 4 食管 5 结直肠 肛门 6 胰腺 7 乳房 8 白血病 9 脑及中枢神经系统 10 淋巴瘤 前 10 位 从适应症的角度 , 下一步重点关注肺癌 、 乳腺癌 、 结肠癌 、 肝癌 、 胃癌 、 食管癌、胰腺癌和血液淋巴系统等八大癌种的临床治疗进展以及在研新药进展,分析评价值得关注的抗肿瘤单抗药物。 肺癌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癌种 , 目前男女比例约为2 1。 包括 4 种组织学类型 : 腺癌 (50 其发病率上升速度明显高于鳞癌 )、 鳞癌 (20、大细胞癌 (5和小细胞癌 (10,前 三 者属于非小细胞肺 癌 (约占 85%比例。临床研究显示,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来选择治疗方案。与肺癌预后和预测相关的分子生物标记物包括 : 。 目前临床多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 (式 , 手术、 16 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以达到根治或最大程度控制 肿瘤,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治疗目的。临床常用的化学药物与靶向药物对比分析如下。 表 5: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的区别 化学药物 靶向药物 小分子 单抗 代表 铂类 +三代新药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物 现状 疗效进入平台期 东方人 、 不吸烟 、 腺癌女性更易从 化疗联合单抗可延长出现生存期 , 其 益 ; 因突变 中 适用患者为非鳞 与 变在肺癌患者中相互 癌 、 不咯 血以及无脑转移 ; 斥 , 前者是阴性预测指标 , 后者 的疗效与患者 因状况和 是阳性预测指标 ; 目前证据只支持 因拷贝数无关 , 但皮疹是疗 药 , 与化疗联合未增 效预测指标 。 单抗目前主要用于晚期 加毒性也未延长生存期。 一线治疗和维持治疗。 未来 不同组织学类型对不同化疗药物的研究 反应存在差异:非鳞癌:顺铂 +培美方向 曲塞优于顺铂 +吉西他滨;鳞癌:顺 铂 +吉西他滨优于顺铂 +培美曲塞;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药 物疗效相关 (达水平与铂类疗效负相关 , 达水平与吉西他滨疗效负相关 );新化合物研发趋缓。 化疗与 合治疗在患者选择和用药时间顺序上仍有空间;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是研发热点之一。 单抗分子预测指标是今后一段时期的热点;新的单抗类药物是研发热点之一。 目前 批 应症的抗肿瘤单抗只有 究中 , 合化疗率先突破了 的瓶颈 , 使非鳞癌 月,腺癌 月。除了局晚期、复 发或转移性非鳞癌 一线治疗,究还将与厄洛替尼联用于晚期 一线维持治疗 。 然进入了 南的一线治疗,但欧盟两次拒批。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抗肿瘤单抗还有 17 小分子靶向药物还有: 及 。 乳腺癌乳腺癌是抗肿瘤新药研发中最活跃的癌种之一。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乳腺癌 患者年龄较轻,病情较晚。其中绝经前 /围绝经期患者占 55 60,绝经后患者占 40 73%)。目前治疗手段包括:对局部病灶进行手术、放疗或两者联合 ; 对全身性疾病进行细胞毒化疗 、 内分泌治疗 、 生物治疗或联合治疗。 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将芳香化酶抑制剂 (作为初始辅助治疗 、 他莫昔芬治疗后的序贯治疗和强化治疗 。 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推荐他莫昔芬作为辅助治疗。上述内分泌治疗耐药后,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可以作为新的选择。 化疗:乳腺癌化疗的发展由已往的 案 (环磷酰胺 +氨甲喋呤 +氟尿嘧啶 )发展到 80 年代以蒽环类为主的联合化 疗,再到 90 年代后以紫杉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 靶向治疗: 腺癌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 20这类患者多疗效不佳,疾病进展快,预后较差。对于晚期乳腺癌, 成为一线标准治疗;抗向治疗失败后还可以选择 留 换其他化疗药物或者方案 );对于 者,联合内分泌、抗 向治疗可为患者 带来进一步益处 (究: 那曲唑 那曲唑 别为 月 月 )。 对 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 4 项大型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 9831 试验、 验以及 验 )一致显示: 辅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 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复发及转移,从而确立了 腺癌的辅助治疗地位。目前, 案序贯紫杉醇 +疗 1 年 (与紫杉醇一起开始应用 )方案作为含 助治疗的首选方案 。 多项研究 (示 ; 对于 者 , 新辅助化疗加用 以提高 15%提高到 40%),改善 此, 2010 南推荐 腺癌新辅助化疗应加抗 物。对于 腺癌患者,特别是疗后疾病出现进展的患者 , 合化疗 (如卡培他滨 )可以临床显著获益 (别为 月和 月 );同时, 合内分泌治疗 (如来 曲唑 ),为 绝经后患者提供了一个不含化疗药物的治疗选择。此外, 18 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方面也显示出确定疗效 , 以进 一步提高 腺癌的治疗效果。 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抗肿瘤单抗: “二代赫赛汀 ”于 2012 年 6 月获准 , 适应症为联合 多西他赛治疗未接受过抗 化疗的 者 (一线治疗地位 )。 应症范围更广,还包括非 期研究显示,针对 者, 赫赛汀疗效 更优, 别为 更安全,未出现赫赛汀的心血管事件,无心脏毒性 。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抗肿瘤单抗还有 小分子靶向药物还有 。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也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发病例以年均 4%的速度增加。尽管有 40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其余患者会因发生转移或复发而死亡。转移性结直肠癌不进行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 (为 5月 。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 手术、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药物治疗中,以往 40 年,化疗一直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主体, 直到 1996 年伊立替康在 批。近年新的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单药或者与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方案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特别是晚期患者的有效率,同时改善生存数据。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不到 2 年,且由于缺乏特异性以及经常伴随出现严重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化疗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 批准上市了 3 个抗肿瘤单抗, 管是 是 未能给结肠癌辅助化疗带来生存获益 。 因此 , 抗 类靶向药物对肠癌辅助化疗 , 目前不建议常规使用 。 抗 ( 抗 (合不能给患者带来额外收益;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目前尚不成熟。值得关注的抗肿瘤单抗还有 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 肝癌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其中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 胞癌 (占 90%)、胆管细胞癌 (混合细胞癌。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每年 19 的发病人数 约占全球的 55%(粗算人数 ,仅次于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其中男性高发于女性 (1),死亡人数约为 (仅次于肺癌 )。 目前 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治疗、姑息治疗和靶向治疗。根治性治疗包括外科肝切除、外科肝移植、局部消融 (W)和立体精确放疗;姑息治疗包括:经动脉介入治疗 (、全身系统化疗、局部消融、放疗和生物治疗等;靶向治疗获批的药物索拉菲尼,是进展期 疗的新标准,也是至今惟一被证实可显著 延长晚期 者总生存期的药物 , 07 年 10 月获 准治疗 07 年 11 月获 准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 08 年 7 月获 准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远处转移的 注:究中 值:索拉非尼 慰剂为 月; 究中 值:索拉非尼 慰剂为 6.5 月 )。 在研新药中,重点关注的新药包括:抗肿瘤单抗 分子靶向药物 胃癌 胃癌全球发病的 2/3 集中在东 亚,中国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前 10 位恶性肿瘤的第 2 位和第 3 位。发病年龄高峰为 50。发病特点呈 “三高三低 ”的临床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术后复发转移率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