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陈晖.doc_第1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陈晖.doc_第2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陈晖.doc_第3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陈晖.doc_第4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陈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 2学科:物理3. 学生情况分析:活泼好动,有好奇心但成绩较差。4课堂形式:公开课5. 课时:16学生课前准备: 从网上收集有关安全用电、雷电的图片或防范知识,也可以从街道或野外拍摄安全用电标志牌,其他途径获得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均可,以每个小组为一个单位进行收集。7. 教师准备:卡口灯泡、卡口灯座、螺丝口灯泡、螺丝口灯座各15个,两脚插头30个,导线若干,十字花螺丝刀30个,活动插座1个,自制短路演示仪1台。8. 技术准备:多媒体二、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4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三、教学目标u 知识与技能:1. 会用欧姆定律解释安全用电的道理。2. 了解断路和短路。3. 了解雷电的产生与防雷。u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组装螺丝口灯泡和卡口灯泡,锻炼学生动手能力。2. 通过“短路”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u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2.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u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四、教材分析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是第七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实际教学中,本节课处于较尴尬的位置,老师感觉没什么讲的,总是很快处理完。我认为这节课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教材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又使学生得到了安全教育,为下一步学习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做铺垫。五、教学方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觉得本节课可采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观察法、阅读法等。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表格、资料等内容。这些内容一方面拓展了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服务于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会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设计分组活动,学生通过动手,获得感性认识,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六、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那个同学愿意回答一下欧姆定律的内容?生: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师:它指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对我们现代生活来说不可缺少,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用电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今天咱们就从欧姆定律的角度来认识安全用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31页,我们一起学习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启发诱导 学习新知师:本节课我们将从三个环节进行学习竞赛。比比看,哪个小组将成为课堂最亮的明星!请大家认真观看一段视频/v_show/id_XMjE5NzcwODUy.html(约1分钟)。师: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大屏幕展示)问题1:从刚才的视频中,该名工人坠地受伤的原因是什么?生:他违规作业。生:他忽视了电线杆上标的“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的字样。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安全用电警示标志。(大屏幕展示)(大屏幕展示)问题2:同学们在哪里也见到过这样的标志呢?每组学生利用多媒体积极展示课下准备的资料、图片等。/582686120#!app=4&via=QZ.HashRefresh师:大家都准备的很充分,科学家们就是这样观察生活的。这些标志中很多都提到了高压,高压为什么危险呢?(大屏幕展示)问题3:高压为什么危险呢?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czwl/jszx/tbjx/czwljsys/jsys8x/201107/t20110722_1059818.htm)我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一遍。电流/mA接触交流电(如家庭电路)时的人体反应0.61.5手轻微颤抖23手指强烈颤抖57手部痉挛810难于摆脱电极,能摆脱手指剧痛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手指剧痛;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房震颤90100呼吸麻痹;延续3秒心脏麻痹,停止跳动师:从表中可以看出来,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器官受到的伤害越大,人就越危险。当电流增大到2025mA时,人的手已经麻痹,不能摆脱电极了,时间稍长,生命就会受到了威胁。所以人能摆脱触电危险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20mA。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现在你能从欧姆定律的角度解释高压危险的原因吗?启发学生从欧姆定律的角度解释。(大屏幕展示)人体是导体,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人体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所以,高压危险,且电压越高越危险。师:人能摆脱触电危险的最高电压是多少呢?(大屏幕展示)问题4:根据“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表上的信息,大家算一算,人体的电阻约在2kW,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多大时,人就不能摆脱触电危险了?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挑选做得快的上黑板演板。师:在这里,我们只是粗略的计算。经过人们的认真推算,认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大屏幕展示)经过人们的认真推算,认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师:有了这个限度,是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接触不高于36 V的电压都不会发生危险呢?生:不是,因为人体的电阻在不同情况下不一样。生:直流电相对安全些。师:实际上,不高于36V,只是对大多数人的一个估计值。而我们对触电危险做出判断时,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需要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等多个角度出发,不能照本宣科。(大屏幕展示)为了安全用电,生活中要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避免接近高压带电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师:人体接触高压裸电线会触电,而鸟儿两脚站在高压裸电线上却相安无事,这又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站在高压线上的小鸟,是站在同一根电线上的,小鸟两脚间的距离很近,两脚间的电线的电阻远远没有小鸟的电阻大,相当于电线把小鸟短接,所以小鸟不会触电。但是,如果鸟儿站在导线上,企图用嘴去啄输电铁塔,那就要大祸临头了。因为导线与铁塔之间的电压很高,不等鸟儿接触铁塔,高压电弧就会把它烧焦,同时还会造成停电事故。因此,人们常常在铁塔上加装障碍物,不让鸟儿啄到铁塔。(/czwl/jszx/tbjx/czwljsys/jsys8x/201107/t20110722_1059815.htm)3、动手操作 感受真实师:在第一个环节中我们认识了高压危险的原因,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们将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组装好灯泡。师:我先来介绍一下今天的实验器材。这是我们家里常用的灯泡和灯头。灯泡底端有螺纹的叫螺丝口灯泡,这个是它的灯座;那个是卡口灯泡,俗称挂钩灯泡,这是它的灯座。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一个两脚插头的导线穿过灯座绝缘帽的小孔,与灯头的接线柱连接起来,并把灯泡拧到灯头上。为了安全,大家要特别注意:螺丝口灯头与导线连接时,必须使浅粉色导线接灯头中心的接线柱,蓝色导线接靠外的接线柱 。大家明白操作任务了吗?那我们分头行动,这几组同学组装螺丝口灯泡,那几组同学组装卡口灯泡,时间是4分钟。现在开始。(大屏幕同时展示实验器材及操作步骤、要求,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真实验。)/582686120#!app=4&via=QZ.HashRefresh师:时间到!大家请看第二个任务:现在相邻小组互相检查对方的安装是否有不当之处。时间是两分钟。(学生积极检查。)师:你们检查的结果怎么样?对方有错误或安装不当的地方吗?生:他们组没有安装完。生:他们组没有拧紧导线。生:对方小组没有失误,组装得很好。师:小小的操作失误,可能就埋下了触电的隐患。大家在今后的实验中,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灯泡接到电路中会发光,才能证明电路是通的。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装好的灯泡拿过来,我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安装效果。大家不要吝啬掌声,鼓励一下组装成功的小组!师:如果灯泡接入电路中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讨论。生:接线柱没拧紧,导线松了。生:导线头留的太长了,两根导线头在灯座里相连了。生;也可能是个坏灯泡。师:我们把由于接线柱松动、导线拧断了、灯丝断了、接触不良等导致灯泡不发光的故障叫做断路,把由于灯座内两根导线相接触、电线绝缘皮破损,两根电线直接接触导致的故障叫做短路。(大屏幕展示故障原因及分类)师:短路时,电路中除了灯泡不亮,还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大家请看实验。演示短路实验。师:电路短路时,灯泡不亮,但与它相连的导线的绝缘皮却燃烧了!短路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大不大呀?产生的后果严重不严重呀?生齐答:大,严重。师:大家能否从欧姆定律的角度分析,短路时电流过大的原因呢?(大屏幕展示)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非常小。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大。短路会造成电源的损坏,也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而使绝缘皮燃烧。(大屏幕展示)为了安全用电,在实验室连接电路时,绝对禁止不经任何用电器,直接把电源两极相连;生活中要经常排查电路,避免出现短路现象。师:第二个环节同学们不但学会了灯泡的连接,还认识了短路和断路。以后家里再装灯泡的时候,自己可以尝试一下。4、观看视频 拓展新知师:除了在生活中人们会看到用电的不安全带给人类的灾难,自然界中的雷电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烦恼。雷电产生时,电流可达几万安甚至十几万安,发出很强的光和声,它的威力这么大,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远古时代,人们一直认为雷电是上天惩罚人的神火。直到十八世纪中期,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一个揭开了这个谜底。大家请看视频。/u44/v_NDUwNTQ0NDk.html师:看完视频,进入我们的第三个环节!(大屏幕展示)问题1: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生:云层的放电现象。(大屏幕展示)问题2:富兰克林发明了什么?生:避雷针。(大屏幕展示)问题3:避雷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生:较粗的金属棒。(大屏幕展示)问题4:生活中哪些地方安装了避雷设施?生:高层建筑、灯塔顶端。生:高压线最上面排的两根较细的导线就是避雷线。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几组照片拍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避雷设施。/582686120#!app=4&via=QZ.HashRefresh(大屏幕展示)问题5:你知道生活中还应如何防雷吗?生:雷雨天不能在大树下躲雨。生:打雷的时候不要看电视。师:同学们的回答太精彩了,出乎我的意料!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同学们就是我进步的电梯!老师再不学习,就跟不上你们了。5、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我想,学习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后,同学们作为科学的传播者,从今天开始,就要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让这星星之火,点燃更多人的安全用电意识!师:这节课,同学们认为哪个组称得上是课堂明星组?师:最后祝同学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谢谢大家!6、作业:设计一个有关安全用电的广告宣传幻灯片。七、教学反思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学生收集并展示安全用电标志,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也体现物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高压危险是不可能通过实验来体验的,我采用先理论分析后数据证实,层层递进,加深对高压危险的理解,初步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第二个环节是认识断路和短路。这部分知识在老教材中是属于初步认识电路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把它编排在这一节,很多老师不是很习惯,因为断路和短路故障分析在习题中出现过多次。我认为教材把这个知识点放在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主要在告诉学生,生活中要经常排查断路和短路故障,注意用电安全。而学生在前两章的电学学习中,对断路故障已经比较熟悉,我采用轻断路重短路的处理方式,演示短路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同时变教材中的观察灯泡结构为动手安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第三个环节是认识雷电。一段声情并茂的短片,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焕发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向往,最后师生共同展示各种避雷针图片,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改理念,向学生有力地证实了科学发现的伟大力量和意义,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总体说来,我把课堂参与定为学习本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讨论、思考、观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策划者。任务分配到小组,合作意识加强了,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展示。课下学生主动参与调查,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事先准备的各种资料及课堂演示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恰当的视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小组竞赛活动,也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当然,在实际授课时,课堂是个动态过程,教师可以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