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种植栽培方法.doc_第1页
吊瓜种植栽培方法.doc_第2页
吊瓜种植栽培方法.doc_第3页
吊瓜种植栽培方法.doc_第4页
吊瓜种植栽培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吊瓜种植栽培方法吊瓜从当年10-12月或来年2-3月种植,次年8月下旬以后采收至打霜,病虫少,最宜于零星杂地、沟旁种植,能充分利用空间,而且一次种下,多年收获,投资少、见效快,二年后亩产籽在100公斤以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一般第一年亩栽40-60株(6米2米),二年后亩留20-30株(6米4米),亩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 在山区,零星杂地,沟垅较多,最适种植吊瓜,零星吊瓜多占天,可占地,一株吊瓜二年后可产籽10公斤以上,株产值在200元以上,是农民发展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其具体栽培要点如下(供参考): 一、选种、择地 1、选种,在10月-12月或来年2-3月选无病虫害块茎作种株。2、择地:要选择土深肥沃,阳光充足,不渍水的地栽种。 二、整地、施基肥 1、整地:吊瓜植株根深叶茂,栽培必须满足其对根系拓展和对矿物营养元素的要求,栽种地点不同,具体做法不同:杂边零星地,间距3米左右,挖100cm见方的穴。成片田地,先深耕深翻,按初亩栽40-60株,行距6米、株距2米,开沟作畦。 2、施基肥,零星穴施有机肥50公斤。成片畦沟施不少于每株40公斤,方法:将所需有机肥施入穴或沟底踏实。 三、田间管理 1、立柱搭架:棚架一般用永久性的水泥柱,棚柱间距根据材料而定,竹架式架石、棚柱间距3-4米为宜,钢丝架石,棚柱间距可为5-6米,棚高1.8米左右,棚架要牢固、面平、通风透气。 2、控制茎蔓生长,春季吊瓜出苗时,每株选留最健壮的2-3个主芽,除去其余芽,以免消耗根部养分,主基长到2-3米时及时打顶,以促进侧枝生长。封棚后,根据长势适当进行打顶,摘要芽和疏枝工作。尤其是7-8月高温季节,茎叶生长快,分枝多,这时也正是开花座果和果实膨大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突出,过旺的营养生长不利于座果和果实膨大,甚至出现幼果萎缩现象。因此必须将多余的腋芽、侧枝疏掉,发现有徒长枝应及时去除。 3、合理追肥:吊瓜施肥应以土杂肥为主适当施用三效素复合肥,慎用速效氮肥,每次追肥不能过量(要看长势而定),否则易引起徒长,反而造成减产,追肥可用上海尹氏有机生物肥每次每株1-1.5公斤,及施用上海天绿生化有机液肥300倍液,叶面喷施效果好。 4、中耕除草,及时灌排。吊瓜地肥沃,杂草易生长,因此中耕除草是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结合中耕除草,适施磷钾肥,吊瓜需水量大,特别高温干旱季节,因此应有灌浇设施,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注意排涝不积水,以减少病害发生。 5、提高座果率:吊瓜是雌雄异株植物,为保证自然传粉,适当搭配雌雄株,一般雄株占10-15%为好,增施天绿有机液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促进多结果。 6、病虫害防治:吊瓜的主要虫害有萤守瓜,括楼透越蛾,瓜绢螟等。人工捕杀外,主要用40%毒丝本1000倍或80%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吊瓜的病主要是炭疽病,可用80%钢大师1000-1400倍液或多氧清400倍防治。吊瓜子种植方法 吊瓜子,也叫栝楼、药瓜等,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于封冻前深翻土地,整平耙细,按行距1.5米挖深50cm、宽30cm的沟,使土壤风化熟化。于翌春栽种前,每亩施用腐熟厩肥、土杂肥、饼肥、过磷酸钙等混合堆沤的复合肥共3000公斤施入沟内,与沟土拌匀,再用细土填平沟面,随即顺沟灌透水。23天后浅耕1遍,待土壤干湿适中时作畦栽植。二、播种。播种分种子繁殖、块根繁殖和压蔓繁殖。 1、种子繁殖:种子播种繁殖的时间可选择在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一般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种源可采用前1年910月份采收成熟在阴凉通风处凉干果实,随种随取出种子放入40左右,1%温盐水中浸泡46小时,再转入冷水浸泡24小时,取出沥干水分与35倍湿细沙混拌均匀,置2530温室内催芽,等大部分种子裂口露白后即可播种。 (1)直播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13050cm施入适量腐熟堆肥,与穴土混拌坷拌匀,上盖细土厚10cm然后每散开播入57粒,种尖或裂口向下,播后覆盖细土厚23cm,盖草保温保湿。出苗后揭去盖草,苗高10cm左右进行间苗,每穴留壮苗23株。 (2)育苗移栽宜采用催芽籽进行温床育苗,可提前50天左右出苗移栽,可延长瓜蒌生长期,促进花芽分化,管理得好当年便可结果。其方法是:选择向阳的砂质壤土地作温床,于早春整地,作好1.3米宽的畦,畦长视地形而定。然后,将畦土挖起,填入腐殖土、堆肥、过磷酸钙、人畜粪等混合堆沤的复合肥,厚30cm左右,上再盖细土10cm。雨水节前后,按行距1520cm开横沟。深35cm。然后,每隔7cm畦面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到3月下旬,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离5030cm挖穴,穴径和深各30cm,施足基肥,与穴土混拌均匀,再填细土10cm厚,然后每穴栽入幼苗或压蔓苗23株,覆土压实根部。栽后浇施1次清淡人畜粪水,每亩约1000公斤。以利成活。 2、块根繁殖:选择结果35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良种瓜蒌,和适量的雄株(按每亩10株配置)。于清明节前后挖出块根,选取径粗35cm断面白色、无病虫害(断面有黄筋的为病根)的新鲜块根,切成57cm长的小段作种根,切口处粘上草木灰(拌入50%钙镁磷肥),再喷0.51PPM赤霉素(GAC稀液),稍晾干后栽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米,株距30cm,挖9cm的穴,每穴放种根1段,覆盖细土厚35cm,用脚踩实,再培土79cm使成小土堆状。或栽后覆盖地膜,于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开孔,引苗出膜,进行田间管理,由于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提早出苗,提前开花结果,并可延长瓜蒌的生长期,有利增产。 3、压蔓繁殖:瓜蒌藤蔓具有生长不定根的特性,可在雨季将老蔓的茎节压入土中,待生根后,截离母体,另行栽植。 三、除草追肥: 每年于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生长期见草就除,保持田间无杂草,植株封行后停止。瓜蒌移栽后10天,喷洒1020ppm赤霉素(GAC)和0.10.3%尿素混合稀液1次,促使幼苗生长迅速;苗高1.5米左右,再追施1次尿素;5、6、7、三个月份分别追施1次复合肥。从第2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苗高30cm时,每亩施用腐熟厩肥500公斤或饼肥30公斤、尿素10公斤和土杂肥500公斤混合堆沤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盖平、浇水;第2次于6月中旬开花前,每亩施用腐熟厩肥1000公斤或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与土杂肥500公斤混合堆沤后,开沟施入,施后覆土、浇水。 四、搭架助长: 为增加产量当瓜蒌茎长30cm以上时,每株留粗壮茎蔓23条上攀援物,其余弱蔓全剪除并开始搭设棚架,架高1.5米左右,可用长1.8米的水泥预制行条或竹、木柱等作主柱,1行瓜蒌1行柱子,每隔22.5米立1根,23行之间搭设1横架。架子上面、两头、中间、四角拉铁丝,保持牢固。架子顶上横排两行细竹杆或秸秆,用绳绑在铁丝上。然后,在每株瓜蒌旁插两根小竹竿,上端捆在架子顶部横杆或铁丝上,将茎蔓牵引其上,用细绳松松捆住。瓜蒌上架生长后,要及时摘除生长过密和细弱的分枝、徒长枝、腋芽等,使茎蔓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可减少养分无谓的消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可方便人工授粉,增加结实率。 五、人工授粉: 在瓜蒌行间或架子旁,按雌雄株6:1的比例配置雄株。于花期,在早晨八、九时,用毛笔蘸取雄花粉,逐朵涂抹到雌花的柱头上,使大量的雄花粉进入柱头孔内,待子房膨大至黄豆粒大小时,即可检查出人工授粉的效果。通过人工授粉能大幅度提高坐果率,是一顶增产的重要措施。 六、病虫害防治: 1、根结线虫:危害根部,先由须根变褐腐烂,后期根局部或部腐烂,病株矮小,生长发育缓慢,叶片退绿发黄,最后全株枯死。拔起病株,根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物,用针挑开可见白色雌线虫。 防治方法:(1)早春深翻土地,曝晒土壤,杀灭病源;(2)块根栽种前,用4%甲基异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渍15分钟,晾干后下种;(3)整地时,用5%克线磷颗粒剂每亩10公斤拌入少量干砂,撒于畦面,翻入土内,然后浇水,渗透后再播种。亦可用20%甲基异硫磷乳油每亩1.5公斤加细土30公斤,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 2、黄守瓜:以成虫咬食叶片,以幼虫咬食根部,甚至蛀入根内危害。使植株枯萎而死。 防治方法:(1)在清晨进行人工捕捉;(2)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毒杀成虫,2000倍液灌根毒杀幼虫。 3、蚜虫 :67月发生,危害嫩心叶及顶部嫩叶。防治方法:用40%乐果8001500倍液喷杀。 七、采收加工: 1、果实瓜蒌栽后12年开始结果。全瓜蒌于秋分前后果实仍呈绿色时采收。采摘时,离地1米处将茎割下,把茎蔓连果蒂编成辫子挂起阴干,切勿曝晒或烘烤,否则色泽深暗。晾干则色泽鲜黄。或将鲜瓜用纸包好,悬挂通风处晾干,避免挤压和受霜冻。然后,将成熟的果实从果蒂处对剖开,取出内瓤和种子,晒干或烘干,即成瓜萎皮;内瓤和种子放入盆内加草木灰,用手反复揉搓,在水中淘净内瓤,晒干即成瓜蒌仁。 2、根(天花粉)瓜蒌栽后第3年,于霜降前后采挖。挖时沿根的方向深刨细挖,避免挖烂。挖取后去掉芦头,洗净泥土,趁鲜刮去粗皮,切成1020cm的短节,粗的纵剖为24块,晒干或烘干。或者放入清水中浸泡45天,切成3cm的小段,然后将其捣烂、磨碎,滤去杂质,澄清滤液,取出沉淀物,晒干即为纯正的天花粉。 八、防寒越冬: 在寒冷地区,于封冻前结合中耕除草,于植株根际周围,施入适量厩肥或堆肥。然后从距地面1米处剪除上部茎蔓,将留下的茎蔓盘在地上,并把株间土壤覆盖其上,培土成30cm高的小土堆,以防冻害。在南方植株虽能露地越冬,但冬季也应施肥培土,有利翌年春季扒开土堆,植株生长旺盛。1、地块选择:种籽直播或根茎移栽要选能排能灌、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因为种籽出苗、藤蔓生长和根茎膨大都需要充足水分和疏松土壤。如果水分不足就会造成出苗率很低、幼苗死亡率高、藤蔓生长缓慢。2、搭建棚架:播种或移栽前要先搭建好棚架,棚柱可以选用水泥杆、竹杆或木杆,杆长度约2.5米,按4米5米埋杆,杆下埋0.5米,架高约2米。棚架要搭稳扎牢,棚架四周的斜拉桩一定要牢固。棚柱之间的主线要使用4毫米钢绞线或8号铅丝,并用紧线机拉紧。架子上面的其他副线可以用20号细钢丝编织。铺设副线网眼的长宽以40厘米最适宜。3、施足基肥:籽用瓜蒌喜肥耐肥,播种或移栽前要施足基肥,生长期间要多次追肥,基肥和追肥要距离种籽或种根80厘米以上,防止肥害造成烧种或烧根。每亩施用基肥数量为:3000公斤以上腐熟猪牛栏粪混施5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硫酸锌、1公斤硼砂。4、播种或移栽时间:种籽播种或根茎移栽在阳历3月份。种籽播种要早播(惊蛰),让种籽在土壤里吸足水分,有利于种籽萌芽和出苗,防止造成不出苗。根茎移栽(春分)要注意保护好根茎顶部的芽头。5、种籽直播方法:1公斤种籽约有4000粒,每亩最适宜的播种量是0.7公斤。种籽单粒点播,种籽间距离20厘米以上。建议株行距为18厘米200厘米或者24厘米150厘米或者36厘米100厘米。种籽入土8厘米深,离开种籽20厘米施少量复合肥做种肥。土面盖稻草10厘米厚,以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利用油菜收割后田块栽种籽用瓜蒌,还可以先用小块地集中播种育苗,播种量是每10平方米条播种籽1公斤,幼苗长到高10厘米时进行移栽。适宜移栽密度为每亩2000株。 6、保湿抗旱:种籽直播后如果遇地块干旱一定要及时浇水保墒,防止土壤干旱造成种籽不萌发出苗。籽用瓜蒌在生长期喜湿怕旱,除利用稻草覆盖保湿外,如遇高温干旱时要在傍晚或清晨及时灌水,或者在田沟中长期留养4厘米水层,确保田间土壤保持湿润,水肥协调。7、种籽出苗后管理:种籽出苗出土后要及时掀去覆盖的稻草,同时插上带有细竹枝的细竹杆引苗攀爬上架。7、8月份,当侧蔓长到10厘米左右时,一定要及时分次去除,只留1至3根主蔓上架。如果土壤肥水充足,幼苗长到7-8月份就要开花,一般公株先开花,因此要在开花时去除多余的公株,每亩只留下公株60株既可。通过调查统计,种籽直播苗的母株占30%,公株占70%。一般每亩播种量0.7公斤,出苗总数约2000株,其中母株约有500余株,拔除多余公株后,一般每亩只需留下公株60株。8、分次追肥:种籽播种和根茎移栽都要追施肥料,每亩施用追肥总量为:50公斤三元复合肥和50公斤尿素。追肥分5次施用,时间在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和8月下旬,每次每亩施用10公斤三元复合肥和10公斤尿素。追肥时在离根兜80厘米远外均匀挖浅沟条施再盖土。 9、种植密度:根据根茎大小合理控制密度,密度太大会造成藤叶重叠过密过厚,降低产量。第一年种籽直播的种植密度是每亩2000株,拔除公株后留下500株母株,如果肥水充足,管理得当,平均每株母株结瓜15个左右,当年每亩可以收获瓜子100公斤左右。第二年1至2公斤重的根茎留栽或移栽的密度是每亩母株60株加公株4株(0.5公斤重以下的根茎留栽或移栽的密度是每亩母株120株加公株4株),株行距为3.4米3.4米,第二年亩产量可达到150公斤。第三年及以后,10公斤重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