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行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课 题: 轴对称图形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14页内容。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学习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利用班班通课件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利用评价样题考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形式完成目标1,达标率在95%以上。2、 通过课堂达标测试完成目标2、3达标率在95%以上学习准备:班班通课件、课本。授课节数:(第1节)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欣赏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的图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3、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合作交流1、课文第3页的例1.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2、课文第4页的例2.(1)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分组讨论) (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健的对称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 (3)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 板书设计:轴对称总结与反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作业与练习:1、完成课本第4页的“做一做”。2、完成课文第8页练习一第12题。课 题: 旋转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3和例题4。学习目标:1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2学会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4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掌握旋转的特征。学习难点:掌握旋转的特征。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利用班班通课件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利用评价样题考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对于目标1、2通过提问交流、合作的形式,评比展示的方式来检测,达成率90%以上。2、对于目标3、4通过练习的形式,采用观察,倾听的方式来检测,达成率95%左右。学习准备:班班通课件、课本。授课节数:(第2节)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3、学习例题3:(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4、学习例题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板书设计: 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总结与反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作业与练习:班班通测试题教师当堂发放给学生书面作业第6页做一做。第9页4题、课 题: 欣赏设计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学习重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学习难点: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利用班班通课件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2、利用评价样题考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对于目标1、利用班班通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达成率90%以上。2、对于目标2、3通过练习的形式,采用观察,欣赏方式来检测,达成率95%左右。学习准备:幻灯片、课件授课节数:(第2节)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班班通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图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总结与反思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作业与练习:布置作业:教材第9页第5题课 题: 因数和倍数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因数与倍数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生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说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习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集体交流、展示互动,完善认识评价设计:1、通过课中活动、提问等形式检测目标1,力争达标率为99%。2.通过观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描述来检测学习目标2、3、4。(达成率达95%)学习准备:班班通课件、教材授课节数: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算式26=12说明了什么?3、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活动: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或全班同学)。5、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齐读P12的注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自主探索找因数:1、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你是怎么找的?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预习本上写一写4、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找倍数:1、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你会用集合来表示吗?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二)合作交流把你对上面问题的解答在小组内交流,大家共同分享;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小组合作解决,尽可能把每个问题研究透彻,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白。(三)展示互动,完善认识每小组可重点展示一个问题,重点、难点问题详说;展示时要注意倾听,以便做好补充、质疑或反驳;最后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3的倍数有:3、6、9 5的倍数有:5、10、15、20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倍数是无限大,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总结与反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作业与练习:(课堂练习与评价样题)1、判断、5的倍数一定大于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的最小倍数相等。、36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36。、1没有因数。2、练习2第1题3、练习2第3题课 题: 因数和倍数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因数与倍数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小组交流等形式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2、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学习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学习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集体交流 评价设计:1、通过课中活动、提问等形式检测目标1,力争达标率为99%。2.通过观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描述来检测学习目标2、3、4。(达成率达95%)学习准备:展示台、多媒体课件授课节数: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1、预习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说出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25和25 63和9 54和18、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5是倍数,5是因数。 6是3的倍数,是24的因数。 4是12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 48是12和6的倍数。2、预习新知识、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有哪些?你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你还有什么重大发现?二、合作交流1、汇报预习的第一个内容:“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2、小组交流预习的第二个内容“新知识”,按照、的顺序交流,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的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预习记录本上。3、全班交流,分小组发言,让学生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找的又全又快。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的找)。然后把因数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4、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前面归纳的方法找出30和36的因数。集体订正。 5、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引述的个数一般为偶数个;如果是平方数,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一个数的最小因数都是1,最大倍数是这个数本身。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 因数 倍数 个数 有限的 无限的 最小 1 它本身 最大 它本身 没有 方法 从小到大成对的找 乘法 总结与反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作业与练习:(课堂练习与评价样题)1、写出下面个数的因数。10的因数:32的因数:2、写出下面个数的倍数。4的倍数:12的倍数:3、练习二第5题课 题: 2、5、3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5、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目标:1、在小组活动中探究2 、 5 的倍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快速、准确找出2和5的倍数。2、在总结2、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交流3的倍数特征。3、根据2的倍数特征,快速判断出一个数的奇偶性。学习重点:探究2、5、3倍数的特征。学习难点:3的倍数特征。学法指导:诱思探究、小组合作评价设计:1、对于目标1,通过提问交流、合作的形式,采用倾听、评比展示的方式来检测,达成率90%以上。2、对于目标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问、练习的形式,采用观察、倾听、纠错评比的方式来检测,达成率95%左右。3、对于目标3,通过练习的形式,采用观察,倾听的方式来检测,达成率95%左右。学习准备:班班通资源、数字卡片授课节数:1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1.2 的倍数的特征。写出10个2的倍数,并观察数字特征。2.5的倍数特征。写出10个5的倍数,并观察数字特征。二、合作探究学习1、交流2、5的倍数的特征。2、小结: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3、小组讨论3的倍数的特征。(1)质疑: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是否都是3的倍数?(2)组内讨论。(3)班内交流并总结3的倍数特征。小结: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三、自主练习1、口答练习:按顺序快速找出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2、判断下列数字的奇偶性:826,431,739,500,4987,3594,682,1007,3698四、展示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批 注板书设计: 2、5、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总结与反思:评价练习:1、第19页“做一做”第二题。2、第20页第4题。课 题: 3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新授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9页学习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学习重点:掌握3的倍数特征学习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3的倍数.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评价设计:1.通过提问、交流完成检测目标1、部分达成目标2。(达成率达96%)2.通过观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描述来检测、指名板演检测学习目标2。(达成率达95%)学习准备:图片、实物授课节数: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新1、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 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 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 说说怎样摆 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2、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看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二、探索猜想,初步感知 师提出问题。 1.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学生进行猜想。 (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如23、26、29都不是3的倍数。 (3)学生面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猜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适当的引导。 3.可能出现的问题。 (1)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且被3整除。 4.探索猜想。 (1)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3位数。 (2)学生如果提出345或354的例子,可板书并多加评论作为后面要学的内容。 (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猜想的结论。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的倍数。 5.验证猜想。 (1)让学生举例子对猜想的结论进行验证。 (2)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可能也会发现以下情况: 45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不是3、6、9等。 26个位上的数是6,但它不是3的倍数。 (3)猜想的结论不成立。 (4)让学生对猜想结论不成立的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师:对于一个结论是否成立,只举一个正例是不够的,如举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不能成立。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 三、自主探索,总结3倍数的特征 1.在质疑中引导学生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那么多的数,我们怎么找呢?我们要聪明地找,从比较小的数开始找。(师出示100以内数表,每小组各一张,在小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并呈现学生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2.引导观察。 (1)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巡视,认真倾听学生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学生可能发现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1、2、3、4、5、6、7、8、9、0,没有什么特别规律,十位上的数字也没有什么规律。 3.教师引领。 (1)斜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概括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思考问题:观察每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与3有什么关系?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看一看会怎样? (3)试着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 4.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否则,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5.检验结论。 (1)我们从100以内的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 (2)利用100以内数表来验证。 (3)延伸到三位数或更大的数。如:573、753、999、1236、2244、7863 (4)学生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 四、巩固应用 1.从3、0、4、5这4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1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2.探讨下面各数中,哪些是6的倍数,哪些是9的倍数,根据这些数试着总结6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9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48、54、954、99、945、468、873、999。 (1)6的倍数有:_ 。 (2)9的倍数有_。 (3)试着概括和归纳6、9的倍数特征。 A.6的倍数特征是: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B.9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批 注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否则,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6的倍数特征是: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9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总结与反思:作业与练习:从3、0、4、5这4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1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团队销售业绩分析工具实时数据追踪与评估
- 合规经营区域扩大承诺书3篇
- 哔哩哔哩外科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 大师语录考试题及答案
- 童话中的勇敢冒险故事14篇范文
- 童话小屋的故事作文15篇
- 企业合同审查与签订指南手册
- 生产流程监控与效率分析工具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特种作业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少先队大队委笔试试卷及答案
- 高中数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 员工年度考核证明
- GB/T 7123.2-2002胶粘剂贮存期的测定
-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学生课程免考(修)申请表(模板)
- 横河DCS-培训讲义课件
- 电子课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三菱-第三版)》-A04-1724-课题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 实验计划样表
- 三阶魔方入门教程课件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