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沥青泵翻译资料.doc_第1页
溶剂沥青泵翻译资料.doc_第2页
溶剂沥青泵翻译资料.doc_第3页
溶剂沥青泵翻译资料.doc_第4页
溶剂沥青泵翻译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剂沥青泵安装部分资料一般说明及注意事项警告!解体前,确保泵和电源断开,不能被意外启动。进出口管线阀门必须关闭。泵体冷却到合适的温度,排空介质,无压力。如相关的部件要处理,冷却水、油、封油管线必须关闭排空,轴承和与油箱相连的油管线也必须排空。拆卸联轴节护罩,松开联轴节和弹簧片。尽可能拆卸附属管线。检查记录联轴节的对中情况。尽可能按照图纸拆卸和组装。拆卸泵的拆卸轴承1. 自由端:松开螺母(920.40),拆除轴头主油泵(632.10)。松开螺母(920.11),拆下轴承端盖(361)、轴承箱、止推轴承、O形圈(412.11.12),卡环(932.03)和轴封环(420.01)。2. 拆除并帽(921.40),从轴上取出定位轴套(525.05)、止推盘(384)、定位环(504.01)。3. 检查止推轴承和推力瓦块是否损伤。4. 拆除沉头螺母(914.04)。连同O形圈和推力轴承一起抽出。5. 驱动端:拆除挡水环(507.01)、O形圈(412.24)、轴承端盖(360)、O形圈(412.09)。6. 取出两端轴承箱上盖的定位销,松开螺母,拆下轴承箱上盖。7. 拆除上轴瓦。8. 用专用拉拔器拉出联轴器对轮。9. 拆出下轴瓦。10. 松开丝堵(902.01.02),拆下轴承箱下箱体。11. 取出O形圈(412.24)和挡水环(507.01)。检查轴承箱轴瓦座的固定。安装时,轴承箱不能离开原来的位置。如果轴承箱太松(可能会导致轴瓦松动),应将轴承箱结合面清理平整,保证轴承箱能绝对牢固的固定。如更换新轴承箱,应严格按照上述要点组装。机械密封一般情况机械密封整体集装。如需要拆卸应按照如下步骤:1. 松开拆除定位环(531.11)。松开密封压盖上的内六角螺丝(901.11),拆下定位板(552.11)。松下沉头螺母(914.12),卸下密封压盖(471)和静环(475.21)。2. 从轴套上拆下零件(472.21,485.21,477.21,474.21,932.21和412.21)。3. 拆下密封压盖(509.21)和主密封零件(475.22,412.25,412.23,550.21)。4. 松开定位销(904.22)后,从轴上连同机封零件和轴套一起抽出,再解体机封。损坏的轴套和机封零件应更换。如果摩擦副表面有轻微划痕,可对动静环表面进行修复。5. 按如下步骤拆卸活动部件:A) 小心拆下卡环(932.22)B) 从密封腔(485.22)拆下零件(472.22,412.24,474.22)C) 最后从动环座内取出弹簧(477.22)6. 松开螺母(920.05),连同冷却水套(165)和密封腔(441.01.02)一起拆下。平衡装置1. 松下固定圈(505.01)。从轴槽内拆下多瓣环(501.01)。2. 拆下止退环(504.02)。3. 用起拔器取出平衡活塞(603.02)。4. 设法从箱体内取出平衡盘(602.02)。注意:如果不拆卸泵体,此时要测量径向总间隙。将百分表固定在法兰或者管道上,表头靠在平衡装置附近的轴上,小心抬轴,记录百分表读数。注意:要保证轴没有下垂,否则会得到不准确的测量数据。此间隙不应该超过1.0mm,否则要将泵解体检查。转子的动静间隙只有在泵解体之后才能准确的测量出来。检查平衡活塞(603.02)、平衡盘(602.02)和节流套(542.02)是否磨损。如果使用车削的心轴修复磨损的部位,应保证轴的外表面和孔有足够的同心度。个别的深沟槽可不用修复。如果节流套和平衡盘以及平衡活塞之间的径向间隙不均匀,存在局部鼓包现象,消除这个鼓包,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控制间隙。泵体1. 交叉对称松开出口侧大螺母(920.01)直至能够轻松转动。2. 松开泵底座螺栓,将泵整体吊离底座放置在枕木上。注意:不得将绳子吊在泵轴上。3. 完全松开螺母(920.01),抽出螺栓(905.01)。4. 用木楔子楔出出口级腔体,拆下出口腔。5. 从出口腔体中取出衬套(13-6),注意不要损坏密封面。注意:解体之前在各级盖板上做好标记,以便回装时按照同样的顺序和位置组装。6. 拆下下一级扩压器(171)和盖板(108)。7. 从轴上抽出下一级叶轮(230)。8. 依次拆下各级盖板、扩压器和叶轮,取下各级叶轮在轴上的键,并做好相应的标记。9. 最后一级盖板解体后,从入口腔体中连同第一级叶轮和轴一起抽出,并从轴上拆下第一级叶轮。10. 从入口腔体中拆下第一级口环。11. 按如图方法将盖板堆放好,不能损坏密封面。轴在车床上检查轴的径向跳动,最大允许0.03mm。在冷态和热态轴都应该保持直。如果超过允许的弯曲值,应更换新轴。注意!绝对保证轴在车床上同心,否则数据不准确。检查所有的密封面是否完好。在每个密封面用百分表检查四个点,误差不超过0.02mm。可在车床上修复损伤的表面,最后的表面粗糙度不能超过0.8m。如果损坏的表面不能用车床修复,可进行研磨。研磨装置包括铸铁的研磨盘和心轴。通常使用极细的研磨膏。绝对不能使用下一级盖板的配合密封面来研磨,这样会导致液体从接缝中漏出。各级盖板和进出口腔体装有壳体口环,扩压器上带有级间衬套,叶轮上带有叶轮口环。按照技术要求检查易磨损部位和动静部件之间的间隙。磨损部位可在最大允许范围内进行重新加工,因机加工增大的间隙必须进行调整。如果间隙超过技术要求的允许值,必须更换磨损件。例如:更换壳体口环(502)1. 按如图方式小心从盖板上压出口环,不得损坏盖板座。2. 将新口环压入盖板孔内(冷却口环能使安装容易)。3. 均匀地抛光位于节流处的叶轮口环。个别的深沟槽可不用抛光。4. 测量抛光后叶轮口环的直径,将此值可以比技术要求中要求的口环直径公差大0.04mm。5. 在一套工装上装好盖板,检查口环和工装上的口环的同心对中情况。转子的平衡新组装的转子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允许在操作转速下的残余偏心量为5m。转子的组装:驱动端:1. 装好联轴节对轮。非驱动端:1. 装好第一级叶轮的键。2. 按顺序将各级叶轮装到轴上去。去掉O形圈和卡环将平衡活塞安装上去。3. 装好轴上槽里的分瓣环(501.01)以及定位环(505.01)防止掉出来。检查最后一级叶轮和平衡活塞之间的轴向间隙,在1.52.0mm之间。4. 装好定位环(504.01)、键(940.05)、止推盘(384)和定位衬套(525.05),并用并帽固定锁死。5. 在进行动平衡之前,检查泵的转子在叶轮、平衡活塞和轴承处的跳动,最大值不应超过0.03mm。6. 最终安装之前按照相反顺序解体转子。组装泵的组装泵的组装应严格按照工程要求进行。组装前用石墨或类似的润滑剂涂抹在零件的接触表面和螺纹的丝扣上。检查所有的O形圈是否损坏,如有必要重新更换。注意!组装前用硅胶或者肥皂水润湿O形圈,不允许安装干的O形圈。准备组装之前,测量级间盖板和相应级的叶轮的轴向长度“E”。如两者长度存在差别,必须通过加工叶轮的轮毂来保证E1E2(见图)如果需要加工叶轮,应在同一台机床上车削叶轮的前后两个端面。两个端面绝对平行度允许的误差0.02mm。泵的组装1. 在轴上涂抹二硫化钼或者类似的润滑剂。2. 放好第一级叶轮的键,从非驱动端穿入第一级叶轮,将轴插入进口腔体中。3. 将扩压器装入级间盖板内。装好进口侧的级间盖板。按照正确的顺序装好各级盖板。4. 按照相同的方式装好其他各级(每级包括叶轮、叶轮口环、扩压器以及衬套)、盖板以及壳体口环。每级装好之后要支承起来。5. 各级安装好之后检查转子总的轴向窜量SL1+SA2为8.510mm。注意!不要损坏盖板与叶轮间的接触面。必须彻底清洗所有泵的零部件,特别是接触端面。6. 用沉头螺丝(914.09)将最后一级扩压器(171.03)固定在最后一级盖板上(108.04)。7. 依次装好出口腔体(107)、衬套(136)、平衡盘(602.02)、O形圈和节流衬套(542.02)。8. 从入口端的穿入长螺栓,放好平垫片,将螺母带上力。9. 将出口端的螺栓的螺纹和垫片涂抹二硫化钼,用标准的短扳手上紧螺栓,保证各密封面贴合严密。10. 将泵吊上基座,保证泵脚与基座严密贴合。11. 按照设计的刻在轴承箱上的数字顺序上紧长螺栓。然后再松开螺栓,直到能用短扳手轻松的将螺栓上紧保证密封面贴合为止。将螺栓和螺母的相对位置作好记号。最后重新按照设计的顺序上紧所有的螺栓。调整转子的准备调整前的条件:进出口腔体和级间盖板均用大螺栓固定好。节流衬套和O形圈已经装入出口腔衬套。用合适的轴套在轴颈处支承叶轮。首先将转子推向入口端直到靠死,然后推向另一侧。两个位置总的轴向间隙为8.510mmSL1+SA2。调整转子位置时,先将转子推向出口端靠死,然后再推向入口端,使得SL1=4.5mm,再拆除轴套。注意:该转子位置在以后的测量时不允许改变。用蓝墨水检查平衡装置如加工了或者更换了平衡装置的零部件(602.02,603.02/542.02)应使用蓝墨水检查。将蓝墨水在平衡鼓(603.02)的轴向接触面均匀涂抹一个薄层。彻底清洗平衡盘(602.02)的轴向接触端面。在出口侧组装好卡环(504.02)、多瓣环(501.01)、固定圈(505.01)、机封填料箱(441.01),在进出口两侧装好径向轴承。注意:不要装O形圈。将转子推向入口端缓慢转动。然后再推回出口端,解体平衡装置的所有零件。平衡止推盘的端面应有蓝墨水印迹,印迹面积至少应有3/4圈。如没有达到要求,平衡盘应重新加工,重作墨水试验。转子调整1. 按照下图检查平衡鼓(603.02)轴向间隙大约为1.5mm.。2. 如图测量平衡盘接触端面至多瓣环端面的轴向距离“x”3. 测量平衡鼓的接触端面至其前端面的距离尺寸“b”。计算得到卡环的尺寸“a”。尺寸“a”x-b要求绝对的平面平行度不超过0.02mm。4. 将O形圈装入平衡鼓的槽内。键放进轴的键槽内,装入平衡鼓直到靠死平衡盘。5. 将卡环装进轴内,将多瓣环装进轴上的槽内,装固定圈锁紧平衡鼓。安装机械密封通常机械密封都是预先安装好。部分的组装按如下程序。1. 在进出口两侧安装好密封腔(441.01/02)和O形圈,装好冷却水压盖和O形圈。2. 将泵体侧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安装到轴套上,用紧定螺钉(904.22)固定好。3. 将静环(475.22)和O形圈(412.23)以及密封盘(550.22)对准销钉位置装进静环座(509.21)。将静环座安装到轴套上。4. 预先将大气侧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装好,静环、O形圈和密封盘装进压盖。5. 放好键,将大气侧机封的旋转部件装上轴套。6. 将压盖装上轴套。7. 用沉头螺丝将将压盖固定在静环座上,不要忘记了O形圈。8. 为了固定机密封的轴向位置将压盖上的定位板(552.11)旋转装进轴套上的槽内,用六角头螺丝固定。用沉头螺丝固定好机械密封的压盖和轴套以及动静部件。9. 将固定环装到轴套上。注意:只有在转子轴向位置确定之后才能固定定位环。10. 将定位板从压盖槽内松开,再旋转方向重新上紧。轴承组装1. 安装轴承座的下半部分。2. 在轴和轴承箱之间装好下半轴瓦。3. 装好联轴节对轮。4. 安装上半轴瓦,油封环及O形圈、轴承箱盖、挡水环及O形圈、上轴承座。5. 调整推力间隙装好止推轴承箱和O形圈以及轴承箱的轴封环。检查如图中“a”,并加工卡环使得“b”“a”0.25mm卡环加工允许偏差为厚度0.01mm,平行度0.01mm。6. 测量尺寸“c”、“d”、“e”,计算轴承间隙“SLG”c+de保证这个间隙“SLG”在0.40.75mm之间。如果间隙超过0.75mm,轴承盖的前端面应该车削“SLG”0.4mm;如果间隙小于0.4mm,轴承盖的配合面应当车削0.4mm“SLG”7. 放入键,装入止推盘,定位衬套,并紧螺母(921.40),装好止推轴承和端盖,以及止推轴承箱的轴封环。8. 安装轴头油泵。联轴器尽可能使用如图专用工具拆装联轴器对轮。联轴器对轮安装时,可用油将其加热到80100。大修后对中每次彻底大修和设备安装后,均要用百分表进行泵和电机的联轴器对中。通过调整泵底座和台板之间的垫片来消除偏差。在完成管道和电机单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