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采样实施细则.doc_第1页
最新20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采样实施细则.doc_第2页
最新20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采样实施细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采样实施细则1 编制目的为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样品的采集,特制定本细则。2 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空气中苯、甲醛、氨、TVOC样品的采集。3 制定依据3.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4 采样4.1 采样仪器及材料恒流采样器(苯、TVOC):采样过程中流量稳定,流量范围包含0.5L/min,并且当流量0.5L/min时,能克服5kPa10kPa之间的阻力,此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系统流量,相对偏差应不大于5%。恒流采样器(甲醛、氨):流量范围0L/min1L/min,流量稳定可调,恒流误差小于2%,采样前和采样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流量,误差小于5%。大型气泡吸收管:内装酚试剂吸收液;稀硫酸吸收液。活性炭吸附管:内装100g椰子壳活性炭吸附剂的玻璃管或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使用前应通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为300350,活化时间不少于10min,活化至无杂质峰,当流量0.5L/min时,阻力应在5kPa10 kPa之间。Tenax-TA吸附管:内装200mg粒径为0.18mm0.25mm(60目80目)Tenax-TA吸附剂的玻璃管或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使用前应通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应高于解吸温度,活化时间不少于30min,活化至无杂质峰,当流量0.5L/min时,阻力应在5kPa10 kPa之间。气压表。温度计、湿度计。4.1.1 采样仪器设备的准备情况、运行完好检查。4.1.1.1 气密性检查: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4.1.1.2 流量校准:采样系统流量要求保持恒定,现场采样前要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进气流量。尤其要注意的是:苯及TVOC的采样,由于吸附管阻力较大,如果使用无恒流模块的气体采样器,容易发生系统流量失真情况,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应使用有恒流模块的气体采样器。4.1.2 采集样品的环境准备情况检查。4.1.2.1 抽样时间应在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4.1.2.2 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4.1.2.3 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4.1.3 采集室内环境样品时,需同时在室外的上风向处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4.1.4 对不合格情况,应加采平行样,测定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4.2 采样点设置要求4.2.1 环境污染物现场检测点应按下表房间面积设置。房间使用面积(m2)检测点数(个)50150且1002100且500不少于3500且1000不少于51000且3000不少于63000每1000 m2不少于34.2.2 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 、距楼地面高度0.8-1.5m。4.2.3 检测点应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设置,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4.3 采样记录内容4.3.1 标明采样点的设置位置。4.3.2 采样仪器的型号、编号、采样流量。4.3.3 采样时间,流速。4.3.4 采样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4.3.5 采样者姓名。4.3.6 采样记录的其他相关内容。4.3.7 采样位置封闭时间。5 采样体积计算将采样体积按下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o=Vtv式中:Vo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Vt体积,为采样流量与采样时间乘积;t采样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