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干部下基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docx_第1页
试论干部下基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docx_第2页
试论干部下基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干部下基层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干部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干部下基层,目的是通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帮助职工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工作本领,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改进作风建设。这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一、干部下基层,从三个方面有利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了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干部下基层活动,从三个方面有利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 (一)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我们的党员大都具备知识面广、表达能力强、阅历和经验丰富的特点,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着如何学以致用、用得恰如其分的问题。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对于锤炼党员干部的实践能力,提升工作能力是很有益处的,能够使他们达到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的相协调。 (二)有利于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开展下基层活动,从主要依靠基层提供信息变为直接捕获信息;从主要依靠发文、电话、开会等形式进行间接性指导变为面对面的指导;从职工“上访”转变为干部“下访”直接提取原汁原味信息,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了解职工群众思想变化的“晴雨表”,有利于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点子上。这里要说的就是党员干部手中的“民情日记”,里面所记载的都是和职工群众的“知心话、家常嗑”,也是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见证。 二、干部下基层,是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当前农垦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连接点。作为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农垦赋予我们共同的责任,要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既定目标,提高农垦企业效益和增强干群关系、凝聚人心的有效途径。因此说,我们一定要贴近农垦实际,结合职工群众反映出来的多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和宣传工作。 三、干部下基层,是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通过下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保障水平和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一是能把准“脉”,做到有的放矢。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农垦改革时期,使后进基层党组织的转化工作难度增加。这种情况下,凭印象、凭传统经验去抓肯定不行,必须下工夫调查研究,用心去把“脉”。同样的落后,可能是同症异因:有的因为经济发展落后,有的因为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不高、班子不团结,有的因为工作运行不规范。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深入研究,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和改进的突破口。 二是能开好“方”,做到对症下药。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后进的症结所在之后,要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痛下针砭,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针对农垦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党员流动性增强的实际,科学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改进活动方式;针对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的情况,强化后备干部的培养,把班子选好配强。 三是能把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抓基层打基础贵在落实,贵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见实效不收兵。干部下基层,帮助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其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四、如何通过干部下基层,干部作风转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实践永无止境,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党员干部的思想、能力、作风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职工群众生活富裕程度的多少。他们既是贯彻党的政策的执行人,也是宣传富民政策、传播致富信息的宣传员、信息员。那么,通过开展下基层活动,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经过怎样的亲身实践,才能实现作风大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党员干部要做思想解放的先行者。作为农垦战线的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一味地按部就班的话,肯定就算不上思想解放;如果该实现的目标任务没有实现、不该推诿扯皮的还在推诿扯皮,肯定也算不上思想解放。 其次,党员干部要做典型引路、敢为人先的表率。面对新生事物,职工群众的心里大都存在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这也为新技术、新科技的推广与运用带来了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这样,职工群众才会从观望态度转变为跟着走、学着干,主动干和抢着干。 再次,党员干部要与职工群众保持“零距离接触”。党员干部以务实的态度深入基层,不走马观花,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身入,而是带着责任感的心入。通过下基层,走进农家、走在田间,了解民情、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才能拉近干群关系。 最后,党员干部要与困难职工进行“四扶”。开展帮扶活动,就是要通过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的“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扶形式,为他们制定帮扶计划,提供资金借贷、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服务,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这里就存在一个怎么帮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四扶”着手进行: 一是精神扶志。党员干部与贫困户挂钩,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积虑,帮助寻找合适的致富项目,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撒手”, 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帮扶。 二是能力扶技。增加专业技能培训和“科技之春”培训的次数,不断提高职工学习、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和增强致富本领。居住在农场生产队的一名贫困职工,通过扣大棚技术的学习与参观,在农场的资金帮扶下建起了一座96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获利万元的好收入,三年内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是生产扶资。党员干部对贫困职工采取借贷担保、农资垫款、垫付生产资金等帮扶举措,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筹、生资短缺的现实困难。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党员干部可以来帮扶那些困难群体发展项目,直到他们脱贫致富。 四是家庭扶业。以“一帮一”、“手拉手”和“精准帮扶”为抓手,根据贫困职工群众不同特点,选项目、送技术、送资金,帮助他们发展特色种养业增收或自主创业。 积极做好统筹协调,不仅发挥好个人和本单位部门的力量,还要注意依靠和发挥好当地的力量,共同推动工作开展。要一抓到底,亲历亲为,不遥控指挥,不前紧后松、三分钟热度。同时,要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依据,以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少打官腔、少说套话,学会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沟通,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朋友,就能成为农牧民的“贴心人”;沉得下去、干出个样子,切切实实地磨炼意志、砥砺品质、提高能力,就能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总之,在下基层活动中,党员干部既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又要捧着真心、带着真情,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不能简单地去说教,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一定要吃透精神,充分了解基层的具体情况,做到知民情、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