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培训(医学课件)_第1页
登革热培训(医学课件)_第2页
登革热培训(医学课件)_第3页
登革热培训(医学课件)_第4页
登革热培训(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控登革热 主要内容 疫情依据 登革热概述 诊疗流程及实验室诊断要点 控制流行的措施 依据 省内的本地暴发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新疫点持续出现,疫情呈进一步扩散趋势。 病源呈多源头输入,传染来源及病原类型复杂 , 随着疫情的发展, 不排除出现少量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可能性 。 依据 我省蚊媒密度普遍居高不下,今年以来降水充沛,具备了适宜媒介滋生自然和人文环境。 疫情发生的地方主要为城乡结合部,随着生活环境的结构性变迁 ,蚊媒滋生地情况复杂,外环境和屋内的蚊媒滋生地的彻底清理存在一定困难。 登革热概述 登革热是 登革热病毒 引起 、 伊蚊 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 主要传染期: 患者在发病 1天至发病后 5日( 叮 咬伊蚊受染)。 传播途径 患病者 帶病毒蚊 潜 伏期: 3 15日 常 见为 5 8日 健康人士 外潜 伏期: 8 12日 传播途径 虫媒传染病: 必须通过蚊子传播 与患者接触不会被传染 主要症状 发热: 发热持续 3 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双峰热 三红: 面、颈、胸部潮红 三痛: 头痛、骨、关节痛 皮 疹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预防性治疗(预防出血、休克出现) 无特异治疗药物 物理降温 口服补液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灭蚊(成蚊、幼虫)。 保护易感人群 健康宣教、个人防护。 患者隔离治疗 发病之日起不少于 7天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密切接触者观察 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密切接 触者或共同暴露者,医学观 察 15天 症状监测 基层医疗单位要及时转诊可疑病人 ! 无卡他症状的“感冒发烧”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 检测血常规 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检测登革热病毒或抗体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性 作出诊断 白纹伊蚊 生态习性 孳生场所 主要孳生在人工、植物 容器 以及积集雨水的花基、水池 等。 主要有:室内:万年青、富贵竹等的 花瓶 ,室外:废弃的缸、盆、碗、碟等无用 容器 ,废品收购站,废旧轮胎, 建筑工地的水池、地面水 等。 吸血习性 白纹伊蚊在白天吸血,高峰在上午 910点、下午 4别是雌蚊嗜吸人血,可多次吸血,增加了传播登革热等疾病的机会。 环境治理 封: 封盖水缸、密封有用的器 皿 填: 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 疏: 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 排清积水 清: 清除小容器垃圾,废用瓶罐 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注意事项 流行季节提高警惕!预防漏诊、误诊! 控制院感:医院既是登革热患者救治的场所也是重要的疫源地。 防控措施:病房加装 纱门、纱窗 ,喷洒 杀虫剂 ,挂 蚊帐 或适当限制其活动的区域。 接到疫情报告后的处理 核实疫情 : 病例主动搜索、可疑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血样采集。 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