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 系 别:人 文 系专 业:编辑出版学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年 月目 录任务书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5文献综述10毕业论文正文19中文题目与摘要20英文题目与摘要21正文目录22正文23外文翻译38外文原稿(一)39中文译文(一)46外文原稿(二)50中文译文(二)57相关材料6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卡6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表63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语及评分6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6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66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汇总表及成绩671 毕业论文:任务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系 别:人 文 系专 业:编辑出版学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五年 三 月一、主要任务与目标(一)主要任务1.新中国年画出版经历兴起、没落、再兴起,再没落四个阶段,这些阶段划分以及划分依据是本文需要探讨和论述清楚的。2.分析建国后的年画在内容、功能、生产方式、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改变。3.新中国年画出版的每个阶段都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脱离不了关系,而具体这些外在环境如何对年画出版工作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情况如何,是本文研究的另一重点。(二)主要目标1.了解建国后年画出版大致状况。2.为建国后年画出版工作分阶段。3.分析这些阶段(繁荣阶段、凋弊阶段、复兴阶段、沉寂阶段)的影响因素。4.对这些因素如何产生影响做深入分析。5.了解目前年画出版工作的现状。6.探究年画出版历史阶段变化对如今年画出版工作的影响。7.结合历史阶段分析为如今年画出版工作提出有借鉴意义的意见和建议。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主要内容1.年画总体概念概述 2.建国后年画出版过程简述3.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分析4.影响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原因分析5.总结和展望当今年画的发展趋势(二)基本要求1.为建国后年画出版工作分阶段。2.对建国后年画嬗变内容的分析。3.对建国后年画出版嬗变原因的分析。4.摸清当今年画发展的总体趋势。5.以这些研究分析确立对当今年画出版、传统年画发展保护工作提出现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三、计划进度起止时间内容备注3月28日-3月31日开题报告4月1日-4月5日外文翻译4月5日-4月10日文献综述4月10日-5月5日正文5月5日-5月15日修改四、主要参考文献1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王坤.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D.天津,天津大学,2013.3郭云杰.印刷工艺视野下的中国年画变迁兼谈传统与创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4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6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7杨冬.新中国年画浓墨重彩60年J.美术,2009,08:89-96.8介子平.1949-2009年新年画出版变奏N.中国图书商报,2009-9-4(第A02版).9张家荣.木板年画:雨打风吹去J.中华文化画报,2012年,12:9-19.10文新良,郭云杰.年画出版与民间艺术产业化简论J.现代出版,2012,04:33-36.11彭来.年画在20世纪的起落N.文艺报,2001-7-12(004).12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年画改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03:38-48.13杨冬.新中国年画评奖活动回顾J.中华文化论坛,2013,08:136-142.14梨敏.作为新意识形态符号表达媒介的新年画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年画为例J.2010,00:210-219.15介子平.年画市场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出版,1994.12:42-43.16田蓉辉.新中国美术作品(1949-1976)中的民间审美趣味J.装饰,2014.10:106-109.17王小明.论民间审美的自由观念J.美术研究.2013,2:104-105.18吴文佳.当代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研究状况评述J.齐鲁艺苑,2007,06:16-21.19梁绸.论中国传统年画在二十世纪的演变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4.20周一苇.1989年年画市场预测J.出版工作,1988,03:81-83.23 Jacobson-Leong, Esther.CHINESE PAINTING AS VISION OF SOCIAL AND COSMIC ORDERJ. The Structurist,1997, OO:11-1724 Jin Jing. Memory in New Year Pictures :Exhibition of Selected Collec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by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J.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13,04:14-194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系 别:人 文 系专 业:编辑出版学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五年 三 月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一)选题的依据和背景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审美教化方面有普遍应用,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年画出版工作进入新阶段,年画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画市场也随之起伏不定。其中兴起、没落、再兴起,再没落的阶段变化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有密切联系。如何在新形势下保存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使之健康地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占据出版业多年主要出版物的年画,对它发展嬗变的研究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对这项古老传统在现代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持续关注的。(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建国后年画出版工作经历兴起、没落、再兴起,再没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在出版业都是直观可见的。关注出版界历史,就不能脱离对年画出版变化过程的研究;其次,年画出版对如今画册、画集的出版也产生过较大影响,对它嬗变的研究对影响如今画册、画集出版有所借鉴;再次,对建国后年画嬗变的原因的研究对保护和传承传统年画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方向,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最后,因为本人对民间艺术感兴趣,能将对它的研究和自身专业联系到一起,是本人主观意志的选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性。(三)选题的研究重点1.本文研究中年画概念的辨析。2.建国后年画出版经历兴起、没落、再兴起,再没落四个阶段,这些阶段划分以及划分依据是本文需要探讨和论述清楚的。3.分析建国后的年画在内容、功能、生产方式、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改变。4.新中国年画出版的每个阶段都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脱离不了关系,而具体是哪些外在环境对年画出版工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如何产生,产生影响的情况又如何,是本文研究的另一重点。5.在对建国后年画嬗变原因探究的基础上,关注年画在现代的生存状态,对年画保护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四)选题的应用价值首先,年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年画出版自古就有且广泛存在,并在一定的时期对社会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在民间拥有很大影响力。在新中国成立后,年画曾是文艺改造重地,国家和地方对年画出版工作进行指导,以年画造势;文革时期,年画即便凋弊也仍在印制;改革开放后,年画销售呈井喷之势;年画出版工作延续至今,又有了新变化和新模式。年画出版是能集中体现出版历史和出版技术变化的一大方面。并且,这个选题的研究也能为未来年画的出版提供借鉴。二、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步骤(一)研究目标1.了解建国后年画出版大致状况。2.为建国后年画出版工作分阶段。3.分析这些阶段(繁荣阶段、凋弊阶段、复兴阶段、沉寂阶段)的影响因素。4.对这些因素如何产生影响做深入分析。5.了解目前年画出版工作的现状。6.探究年画出版历史阶段变化对如今年画出版工作的影响。7.结合历史阶段分析为如今年画出版工作提出有借鉴意义的意见和建议。(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搜集、分析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总结相关问题。了解针对这一选题目前的研究情况,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2.结合实例:年画还在不断出版,问题也在不断涌现,要将年画出版落实到具体的实例上,也要以具体的年画为例进行论述,使论点有据可循、真实可信。3.实地调查:去苏州桃花坞年画基地实地调查中国年画生存现状;在各大网购物网站上调查年画网络销售情况。(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1.为建国后年画出版工作分阶段。2.对建国后年画嬗变内容的分析。3.对建国后年画出版嬗变原因的分析。4.摸清当今年画发展的总体趋势。5.以这些研究分析确立对当今年画出版、传统年画发展保护工作提出现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四)研究步骤1.查阅相关文献,翻阅年画画集,寻找包括关于建国后年画内容和功能的变化、创作变化、出版变化、新年画分析界定等文献资料。2.查找相关数据,包括建国后有关年画的政策指示文件新闻、年画出版数量、发行情况,评奖活动、购买情况等数据。3.寻访年画实地,访问相关学者。4.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结合搜集的数据和实地访问情况,总结出建国后年画嬗变内容,寻找并分析嬗变原因。5.在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思考,总结出目前年画出版工作可行方向和模式,为年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一、绪论年画总体概念概述 (一)年画概念解析历代对年画概念的分析和本文中应用的年画概念(二)年画发展历程年画发展的总体历程概述一、建国后年画出版过程简述(一)第一阶段:繁荣时期(1949-1966)建国后年画嬗变的第一阶段具有明显的政治指向性。(二)第二阶段:凋弊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政治环境对年画创作和出版的的重大影响。(三)第三阶段:复兴时期(1976-80年代末)压抑后的欲望复苏使年画出版进入井喷阶段。(四)第四阶段:沉寂时期(80年代末至今)现代化进程加快、西方文化入侵、审美转换对年画出版的影响。二、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分析(一)内容的变化从传统年画转型为新年画(二)功能的变化从年节装饰物转变为宣传工具(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印刷技术改变、摄影技术发展(四)销售模式的变化公私合营、专门性市场、网络销售三、影响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原因分析(一)政治层面的引导对年画的影响1、建国初的政治改造:指示性文件、文艺政策、年画座谈会等2、文革时期的迫害:政府直接参与内容的创作3、改革开放政策对年画的影响:放开管理内容、市场自由竞争(二)社会与经济的变迁对年画的影响1、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年画形式变化2、文化交流与视野的开阔对内容的影响3、审美观念变迁对年画创作的影响四、总结和展望当今年画的发展趋势(1)拓展相关衍生品生产,唤醒年画的记忆功能(2)小众既大众:传统技术的开发以保存年画收藏功能指导教师意见:要把重点放在影响年画出版的原因分析上,居住环境、经济的原因等分析。特别还要强调民间审美的嬗变。 签名: 年 月 日12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系 别:人 文 系专 业:编辑出版学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五年 四 月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文献综述摘 要: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近年来对于年画艺术特征、发展历程和历史嬗变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年画出版历史的纵向考察,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和审美意识等方面因素,集中分析与论述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历史嬗变轨迹及变化原因,并对未来年画出版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关键词:新中国;年画;出版;嬗变;原因分析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The 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New Year Picture after founding of the PRCAbstract: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CNKIs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in recent years. By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he New Year pictures publication and taking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aim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and its reasons, and mak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publica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in the future.Keywords: New China;New Year picture;publication;evolution;analysis年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的起源具体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宗教祭祀活动。年画的流传与广泛张贴和木刻工艺的发展有密切联系。自宋开始,年画具备了后世定义的艺术属性和社会属性,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经久不衰。 “年画形成于宋代”。其标志有二:一为年画作品已由宗教崇拜物变为世俗商品并通过木版印刷广为传播;二为以描写和反映世俗生活为主的年画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画种。详见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79.在抗战时期、解放时期和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年画曾对社会发展起到过重要影响,是国家推崇的主要宣传方式之一。而在今天,年画已经退出人们的生活,成为工艺品、纪念品,成为小众的收藏。年画曾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和如今窘迫的生存状态,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21世纪初,以“中国木版年画普查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各项国家政策的开始保护年画生产,使得多地年画的传承从几近断裂的境况中走出。一、年画概念嬗变与历史分期研究以“年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有12310条,300多页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硕士论文近2000条,博士论文近200条。这些论文大部分都是对某地传统年画生产技艺、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也有少数致力于年画发展演变史的;在亚马逊图书网站上搜索,有关年画的书目有280多条,出版物不可谓不多。单看这些期刊论文和书籍足见当今社会对年画研究的关注度和深度在不断提高。现把研究的问题罗列如下:(一)年画概念嬗变的分析研究在国内,年画被誉为“农耕时代老百姓家里的电视墙”;在海外,年画被誉为“古老的东方之画”。关于年画的定义有许多种。辞海定义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夏历新年时张贴,故名。”百度百科将年画解释为:“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郑振铎先生说年画是:“在新年的时候粘贴于门上、室内墙壁上作为装饰品之用的。”王树村在年画发展史中将年画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上,专指新年时城乡民众张贴于室内外门、窗、墙、灶等处的,由各地作坊刻绘的绘画作品;广义上,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这些观点,基本上从年画的审美和社会功能方面概括了年画,也是如今进行年画研究中常常使用到的定义。郭云杰在印刷工艺视野下的中国年画变迁讨论了 “年画”与“木版年画”的区别。他认为“木版年画并不等同于年画,木版年画专指雕版印刷技术出现之后,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年画,其外延比年画小。”而王坤则认为“传统年画以木版刻印和在新年时张贴为其典型特征。”两者的说法类似。关于“新年画”,杨冬在新中国年画浓墨重彩60年中提到:“所谓新年画就是为从抗战到新中国建设的时代需求而注入富有新文化和新时代内涵的年画,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发挥了重要的新文化、新思想的普及作用”薛晓琳在建国初上海新年画研究中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术家创作的年画大都以阶级斗争和歌颂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为主脉,因此将过去的革命年画和这些年画统称作新年画,而将木刻民间年画和月份牌年画统称为旧年画。”郭云杰指出:“有些人从技术角度出发,把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印制的年画称之为“年画”或“传统年画”,把采用石印术、胶印术等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年画称为“新年画”;而有些人则从内容的角度,把那些以传统的神像迷信、历史故事等作为题材的年画,称之为“年画”或“传统年画”,而把近现代以来那些反帝爱国、领袖人物等作为题材的年画称之为“新年画”。“新年画”的年画前面界定的“新”字,究竟指的是新工艺还是新题材?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概念就容易发生混淆,选用传统题材,也可能印制新年画;采用现代技术,也可以印制出传统年画。对于“新年画”这个概念的模糊性,国内年画理论界尚未仔细探讨过,研究时需要加以区分。”上述对年画、传统年画和新年画的讨论,为我在进行研究时提供了指示。为示区别,在正文中,我将建国后出版的年画统称为“新年画”,“新年画”中以木版印刻,包含传统神像迷信、历史传说等传统题材的称为“传统年画”。在建国前出版的就是“旧年画”、“改良年画”、“革命年画”等。(二)新年画的发展阶段分期研究翻阅现有文献,可以梳理的年画脉络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如彭来在年画在20世纪的起落中设立的“年画新潮、年画革命、年画运动、年画危机、年画衰落”五个阶段,对应改良年画、革命年画、新年画运动、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五个时期;一种就是如王坤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中一样,将年画嬗变阶段分为“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五种,直接将文革时期归入整个新年画运动中,不具体阐述该时期的年画发展变化,而是以总结性的描写一笔带过。因本文的重点放在建国后年画嬗变的研究上,我略过年画新潮和年画革命时期,以1949年建国为起点,根据具体现实和文献资料,将年画出版历史分成四个阶段,具体为(一)第一阶段:繁荣时期(1949-1966)、(二)第二阶段:凋弊时期(1966-1976)、(三)第三阶段:复兴时期(1976-80年代初)、(四)第四阶段:沉寂时期(80年代末至今)。这四个阶段年画出版在各方面有显著变化,这样的阶段划分有助于从中归纳年画的具体嬗变方向,总结促成年画嬗变的各方面原因。二、年画嬗变原因的分析研究(一)政治层面的引导对年画的影响李洪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年画改造详细表述了建国初旧年画改造的组推进过程和具体措施,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件做了归纳总结,并以实际案例和具体数据对这一时期这些文件对旧年画改造和新年画推广产生的影响做了描述,对探究建国初年画的政治改造提供借鉴。薛晓琳建国初上海新年画研究一文,着眼于上海本土的新年画演变,对上海年画工作者真实生存状况进行考察,从侧面反映政治指示对新年画出版发行的引导。介子平在1949-2009年新年画出版变奏中以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年画案例分别描述了在1949年至2009年间新年画生产受政策影响在各方面的变化。指出建国初、文革时期、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中、1980年代末-2009年这四个阶段,年画内容和功能形式的转变,为我在政治层面对年画嬗变影响的历史分期提供借鉴。杨冬在新中国年画评奖活动回顾一文中提到“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年画在新中国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推动其发展的除了政府指令、文艺政策的引导外,年画评奖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从1950年到2001年,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协等机构共举办了六次全国性的年画评奖,这六次评奖及相关的宣传、展览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观察角度。”确实,在政策指导、文艺指令之外,评奖活动的奖项荣誉和奖励让年画工作者更多参与到年画创作中去,它的社会影响力也使更多的群众关注年画创作工作,影响一个时期的年画发展,这让我将年画评奖活动也放入政治影响因素的考察中之中。在她另一篇文章中,具体分析了各时期年画的创作特征和内容主题,中间配的插图直观反映了她的主题,也为我的研究提供详的案例。总结这几篇文章,我将政治层面的引导对年画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具体为:(1)建国初的政治改造:指示性文件、文艺政策、年画座谈会等。(2)文革时期的迫害:政府直接参与内容的创作。(3)改革开放政策对年画的影响:放开管理内容、市场自由竞争。(二)社会与经济的变迁对年画的影响新中国有新气象,为适应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价值观,选择当时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年画作为改造和宣传新政权的符号象征是党和国家经过慎重思考后的决定。而“正是借助新年画类型化的重复演示,新意识形态才逐渐走进民众生活,成为新的文化模式。” 梨敏.作为新意识形态符号表达媒介的新年画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年画为例J.2010,00:210-219李洪河在他的论文中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对年画的购买力较低,1949 年关于开展年画工作的指示强调“在印刷上,必须避免浮华,减低成本,照顾到群众的购买力,切忌售价过高”。在上海,为了照顾群众购买力,文教部门也提出了降低印刷成本的意见,但是一些出版家从他们的经验来看,认为新年画销量不如旧年画,价格也不高,不愿意印刷新年画。财政部在新中国成立初即对旧年画课以 60%的重税,这就使成本较高的新年画在价格方面与旧年画相比具备了竞争力。”而在介子平发表的年画市场的现状与前景中,他也指出“价格涨势过猛,使其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老百姓富足程度影响力年画购买。并且,介子平也表示,旧时年画张贴起到装饰环境,美化居室的作用。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建设发展,家庭生活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曾经的毛坯成了雪白的瓦墙,对开的门户和旧时生活用具退出视野,年画张贴环境进一步缩小甚至消失,环境的变化使民众不再热衷年画购买。田蓉辉指出,“幸福的笑容”是1949年到1976年间美术作品的标志性印记,这包含有情人终成眷属、坏人得到应有的惩治的追求,这种这种理想化的审美实际上是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愿望的一种补偿心理。新中国婚姻自由、依法治国,总体团结稳定,人民对这种大圆满结局的缺失感减少,审美变迁。王小明在论民间审美的自由观念里说:“自由观念是民间审美的核心元素。民间审美是非理性、纯感性的,纯感情、生命感的。这种感情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情感。有生命的冲动,也有生活的理想。”以此论之,大众对年画的喜爱寄托了他们的生命冲动和生活理想。如果年画能反映他们的追求,他们就喜爱年画。在不同年代,年画内容被强加时代因素,这一方面容易使民众产生亲切感,但是同时因其表现的新内容对民众来说是陌生的,就会影响到新年画的创作与欣赏。一旦年画脱离民众审美,随之而来的就是它的沉寂和没落。根据这些论文涉及的点,我总结并补充了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年画的影响三方面,具体为:(1)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年画形式变化。(2)文化交流与视野的开阔对内容的影响。(3)审美观念变迁对年画创作的影响。四、总结和展望将年画史及相关问题作为特定研究范畴来进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中叶。 吴文佳.当代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研究状况评述J.齐鲁艺苑,2007,06:16-21这些年画研究活动,总结归纳一个时期的年画发展历程,集合优秀作品,为年画创作提供借鉴。我将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建国后年画嬗变阶段,并将对建国后年画在内容、功能、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上的变化进行概括,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总结促使这些改变产生的原因,其中政治层面的原因和审美观念变迁是我要论述的重点。多数审美观念的研究方向或放眼整体艺术史,或放眼民间心理,单独论述审美观念变迁对年画嬗变影响的研究是比较少的,这也是我将其中一个重点放于此的原因。针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我对年画在当代的发展提出些建议,也期望年画在未来发展中能越来越好。文献综述参考文献1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王坤.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D.天津,天津大学,2013.3郭云杰.印刷工艺视野下的中国年画变迁兼谈传统与创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4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6薛晓琳.建国初上海新年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7杨冬.新中国年画浓墨重彩60年J.美术,2009,08:89-96.8介子平.1949-2009年新年画出版变奏N.中国图书商报,2009-9-4(第A02版).9张家荣.木板年画:雨打风吹去J.中华文化画报,2012年,12:9-19.10文新良,郭云杰.年画出版与民间艺术产业化简论J.现代出版,2012,04:33-36.11彭来.年画在20世纪的起落N.文艺报,2001-7-12(004).12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旧年画改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03:38-48.13杨冬.新中国年画评奖活动回顾J.中华文化论坛,2013,08:136-142.14梨敏.作为新意识形态符号表达媒介的新年画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年画为例J.2010,00:210-219.15介子平.年画市场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出版,1994.12:42-43.16田蓉辉.新中国美术作品(1949-1976)中的民间审美趣味J.装饰,2014.10:106-109.17王小明.论民间审美的自由观念J.美术研究.2013,2:104-105.18吴文佳.当代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研究状况评述J.齐鲁艺苑,2007,06:16-2119梁绸.论中国传统年画在二十世纪的演变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4.20周一苇.1989年年画市场预测J.出版工作,1988,03:81-83.21汪克华.关于年画发行的几点思考J.图书发行研究,1999,03:29-30.23 Jacobson-Leong, Esther.CHINESE PAINTING AS VISION OF SOCIAL AND COSMIC ORDERJ. The Structurist,1997, OO:11-1724 Jin Jing. Memory in New Year Pictures :Exhibition of Selected Collec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by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J.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13,04:14-1922 毕业论文:正文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题目: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The 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New Year Picture after founding of the PRC系 别:人 文 系专 业:编辑出版学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五 年 五 月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嬗变及其原因分析摘 要: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近年来对于年画艺术特征、发展历程和历史嬗变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年画出版历史的纵向考察,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和审美意识等方面因素,集中分析与论述建国后年画出版的历史嬗变轨迹及变化原因,并对未来年画出版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关键词:新中国;年画;出版;嬗变;原因分析The 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New Year Picture after founding of the PRCAbstract: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CNKIs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in recent years. By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he New Year pictures publication and taking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aim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and its reasons, and mak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publica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in the future.Keywords: New China;New Year picture;publication;evolution;analysis目录一、绪论年画总体概述23(一)年画概念解析23(二)年画发展历程23二、建国后年画出版过程简述24(一)第一阶段:繁荣时期(1949-60年代初)24(二)第二阶段:凋弊时期(60年代初-1976)25(三)第三阶段:复兴时期(1976-80年代末)25(四)第四阶段:沉寂时期(80年代末至今)25三、年画出版的嬗变分析25(一)内容的变化从传统年画转型为新年画25(二)功能的变化从年节装饰物转变为宣传工具26(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印刷技术改变、摄影技术发展27(四)销售模式的变化公私合营、专门性市场、网络销售28四、影响建国后年画出版嬗变的原因分析29(一)政治层面的引导对年画的影响291、建国初的政治改造292、文革时期的政策影响 :政府直接参与内容的创作303、改革开放政策对年画的影响:放宽管理内容、市场自由竞争31(二)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年画的影响321、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年画形式变化多样322、文化交流与视野的开阔使年画内容空前丰富333、民间审美观念变迁对年画创作的影响33五、总结和展望当今年画的发展趋势34(一)拓展相关衍生品生产,唤醒年画的记忆功能34(二)小众既大众:传统技术的开发以保存年画收藏功能35正文参考文献36致 谢 辞37年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建国后,中国传统的年画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画市场也随之起伏不定。如何在新形势下保存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使之健康地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建国后年画历史与嬗变原因的梳理,对今后的年画出版提出一些想法。一、绪论年画总体概述(一)年画概念解析翻阅辞海,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夏历新年时张贴,故名。”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45.而去看名家专著,薄松年直取年画过年张贴的特色;王树村则将年画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狭义上,专指新年时城乡民众张贴于室内外门、窗、墙、灶等处的,由各地作坊刻绘的绘画作品;广义上,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5-29.,这种划分方式,使年画有了更广阔的外沿。但需注意的是,年画、传统年画和新年画的内涵不同,外沿也不同。“传统年画以木版印刻和在新年时张贴为其典型特征” 王坤.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D.天津,天津大学,2013:40.,“而关于新年画的概念,国内尚未有针对性的讨论,定义具有一定模糊性,在做研究时要仔细区分。” 郭云杰.印刷工艺视野下的中国年画变迁兼谈传统与创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在本文中,笔者将建国后出版的年画统称为“新年画”,新年画中以木版印刻,包含传统神像迷信、历史传说等传统题材的称为“传统年画”。在建国前出版的就是“旧年画”、“改良年画”、“革命年画”等。(二)年画发展历程年画的起源具体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宗教祭祀活动。至先秦,后世广为流传的门神、灶神的形象已初具雏形。虽然自汉代起就能在各种资料里找到有关年画形式用品的描述,但切实的“年画”名称直至晚清才第一次出现。此后,因各地语言风俗不同,同时代的“卫画”、“斗方”、“画片”、“纸画”等词其实都意指“年画”。“年画”这一名称时隐时现,直至民国才开始被普遍使用。 “年画艺术虽然形成于宋代,但年画之称却迟至晚清时方见载于时人笔记杂著中。道光二十九年(1849)翁斋老人(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内载门神、春联、扫舍、年画等新年十事,其中便提到了年画一事。民国初年,年画一词连同部分年画作品刊载于京话日报上。大致与此同时,上海阴阳合历的石印画亦被约定俗称称为月份牌年画。从此,年画一词逐被普遍沿用。”详见王树村,王海霞.年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8-39.年画的流传与广泛张贴和木刻工艺的发展有密切联系。最初的年画形象就源自刻在桃木上的神荼、郁垒两门神,这些神鬼形象自木片迁移至纸上,并在年节时张贴,成为年画的雏形。随着木刻工艺的不断发展,年画逐渐流行 “年画的创始是很早的,也许和木刻的创始是同时的。最早的单帧印行的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在五代晋开运四年(947 年)就印施流行。这些佛像是作为人民供养之资的,虽然不能说就是正式的年画,但性质是很相同的,也许就是年画的开始。”详见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206.,到唐宋雕版印刷技术成熟,年画张贴遂成风气。自宋代开始,年画具备了后世定义的艺术属性和社会属性,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经久不衰。 “年画形成于宋代”。其标志有二:一为年画作品已由宗教崇拜物变为世俗商品并通过木版印刷广为传播;二为以描写和反映世俗生活为主的年画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画种。”详见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79.年画发展至20世纪,它的内容和功能因政治经济时局的改变显现出时代特性,它的生产方式因为外来技术的影响向石印、胶印、数字印刷转移,销售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年画在这一时期的转变大致可分为20世纪初的改良年画;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年画;建国后的新年画。与此同时,传统的民间木版年画(传统年画)仍在不断生产发展,与历史分野上的新年画成鼎力之势,影响不同时期的新年画创作。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建国后的年画出版上,其中既有以木板水印方式印制的传统年画,也有石印、胶印、数字印刷的新年画。又因传统年画的生产相对固定,所以选择了在历史时期波折改变非常明显的新年画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意图在已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整理出建国后年画的嬗变内容,并分析促成年画嬗变的各种原因,还原一个清晰的年画嬗变历程。二、建国后年画出版过程简述翻阅现有文献,可以梳理的年画脉络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年画发展分为“年画新潮、年画革命、年画运动、年画危机、年画衰落” 彭来.年画在20世纪的起落N.文艺报,2001-7-12(004).五个阶段,分别对应改良年画、革命年画、新年画运动、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五个历史时期,其中,新年画运动时期是建国后年画出版活动之滥觞;一种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直接将文革时期归入整个新年画运动中,以总结性的描写一笔带过该时期的年画发展,不具体阐述年画发展变化特征。本文的重点放在建国后年画嬗变的研究上,即略过年画新潮和年画革命时期,以1949年建国为起点,根据具体现实和文献资料,将年画出版历史分成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繁荣时期(1949-60年代初)该时期的年画创作和出版在政策引导下呈繁荣发展的势态,各领域的美术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年画创作中来,生产了一大批优秀的年画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喜爱,也出现了很多因不符合群众审美被冷落的作品。(二)第二阶段:凋弊时期(60年代初-1976)1966年开始的“文革”将年画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传统年画的生产遭到破坏性打击,新年画出版也举步维艰。这一时期的年画创作陷入低谷,年画发行仍具规模,种类却屈指可数,大部分是“样板戏”的剧照、伟人身像画和印有政治宣传口号的印刷品,几乎与宣传画类同。(三)第三阶段:复兴时期(1976-80年代末)十年文革过后,被压抑的年画出版呈井喷之势发展,全国每年出版的年画种类都在千种以上,民众对年画的需求逐年增加,该时期的年画成为出版社的主要经济来源。1976年的年画印数还只有3.4亿张,到1980年就增加至6亿张,到1984年,已有7.1亿张,平均每户人家就有2张年画。 介子平.19492009年新年画出版变奏N.中国图书商报,2009-09-04 (A02).人民对年画的需求十分强烈。(四)第四阶段:沉寂时期(80年代末至今)经过上一时期的井喷式发展,年画出版开始走向衰弱。到90年代末,多数美术出版社基本放弃了年画出版的业务,转投出版其他更有利可图的美术产品。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娱乐活动增加,民间对年画的关注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购房贷款合同
- 酒业供货合同范本
- 水库整体出租合同范本
- 2025关于专业安全托管服务合同范本
- 销售人员人事合同范本
- 租用移动餐车合同范本
- 2025农产品交易合同模板
- 窗帘改造加工合同范本
- 物流公司销售合同范本
- 挂钩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CSCO子宫内膜癌新进展及指南更新要点
- 2025年贵州省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既有供暖蒸汽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案
- 电信装维人员服务规范
- 2025年水文勘测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附答案)
- 加油站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 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体教学设计
- 2020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