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2从图中的两幅组成的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两车都运动D两车都静止3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4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ta=tb=tcBtatbtcCtctatbDtcta=tb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6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7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8如图所描述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电熨斗冒出的白雾B地上的冰雪消融C树叶上露珠的形成D寒冷空气中小草上的冰晶9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10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1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在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B舞台上用千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是利用了干冰升华会形成二氧化碳气体C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因为肉中的水会结冰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一个蒸发的过程12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以平均速度5m/s先运动20s后,又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50s,则物体在前4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4飞机实施人工降雨时,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增大,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流(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雨滴,下落的雨滴相对地面是(运动/静止)的15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162015年春节,小红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寒暑表)如图所示,其量程为,当时气温为,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可能是表格中的物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凝固点/酒精78117水1000水银357391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18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和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这里钨丝先后发生的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和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19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20一支合格的温度计,将液体泡沾上酒精,放在空气中,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象(室温约为20)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21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1)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如果是晶体,熔点是(2)该物体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3)在AB段过程中,物体的状态为(4)由图象知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形成的2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4)vBCvAC(填“”、“”或“=”)23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能/不能)成功实验乙成功,这是因为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五、计算题(满分12分)24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18:00 0 蚌埠 22:00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8:00 1463 由表中可知:(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25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1)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2)若按喇叭同时,汽车停止运动,驾驶员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分度值的意义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将数据12.38cm,12.36cm,12.38cm,12.34相加后求平均值得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为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正确故选D2从图中的两幅组成的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两车都运动D两车都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以公路牌(70km)为参照物时,卡车与公路牌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卡车是运动的;轿车与公路牌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轿车是静止的;所以卡车运动、轿车静止故选A3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通过st图象知,如果路程和时间比值一定,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时间变化,但是路程保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从图上读出经过6s,甲乙的路程,求出甲乙相距多少(3)从图上读出经过5s,甲乙的路程【解答】解:A、由st图象知,时间变大,但是甲车路程不变,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路程也随时间的变大而变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所以乙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B、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B错C、由图象知,经过6s,甲在10m处,乙在12m处,甲乙相距12m10m=2m故C正确D、由图象知,经过5s,乙在10m处,甲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C4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ta=tb=tcBtatbtcCtctatbDtcta=tb【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因为b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都比a大,所以相对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肯定比匀速运动的a大;而c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以比a小的速度在运动,所以在相等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比a小,据此利用v=比较三辆汽车运动时间的大小【解答】解: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由于b先加速后减速,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a大,经过相同的路程,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a小;而c因先减速后加速,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a小,所以在相等的路程内它的时间比a大由此可知,三辆汽车运动时间的大小关系为:tctatb故选C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解答】解: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B正确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6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3)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4)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A、说法正确,闹铃的声音听不到,因为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B、说法错误,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说法错误,图片C所示的实验即可研究声音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也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选项说法错误;D、说法错误,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故选A7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演员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选C8如图所描述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电熨斗冒出的白雾B地上的冰雪消融C树叶上露珠的形成D寒冷空气中小草上的冰晶【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电熨斗冒出白雾,是电熨斗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荣华吸热故B符合题意;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冷空气中小草上的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1)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凝固点不同;气压增大,凝固点降低;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2)液体的沸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沸点不同;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有杂质掺入沸点升高【解答】解:防冻液中掺入了专门的物质,使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选D10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解答】解:海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气态又变为了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选A1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在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B舞台上用千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是利用了干冰升华会形成二氧化碳气体C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因为肉中的水会结冰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一个蒸发的过程【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海波属于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舞台上演出时制造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肉上使肉变重,故C错误;D、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固体的冰变为气体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12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CD【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水的凝固点和晶体凝固图象的记忆冰为晶体,水的凝固点为0【解答】解: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水达到凝固温度0并逐渐凝固;当水全部凝固后,冰的温度再次降低由于A和B中图象温度升高,所以A和B都不正确;由于C图中的凝固点不是0,所以C不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以平均速度5m/s先运动20s后,又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50s,则物体在前4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v=求出前20s通过的路程;(2)再求出后20s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因为v=,所以前20s通过的路程s1=v1t1=5m/s20s=100m;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的路程s2=s总s1=400m100m=300m,所以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的时间t2=30s,则物体在前4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v=8m/s故答案为:8m/s14飞机实施人工降雨时,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增大,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流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雨滴,下落的雨滴相对地面是运动(运动/静止)的【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可能不同【解答】解:人工降雨的原理:干冰升华吸热,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流熔化成雨滴;雨滴下落过程中,相对与地面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吸;熔化;运动15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空气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长笛、箫等乐器是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传播途中减弱、人耳处减弱【解答】解:笛子是由嘴吹气引起空气振动产生声音的,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悠扬的笛声是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到妈妈耳朵里的;“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空气;声源处162015年春节,小红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寒暑表)如图所示,其量程为4050,当时气温为16,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可能是表格中的酒精物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凝固点/酒精78117水1000水银35739【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选取温度计时,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解答】解:(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40,最高温度是50,故量程为4050;(2)液柱位置在零摄氏度以下,位于10以下第3个小格,故其示数为16;(3)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大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凝固点为117,小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而水和水银的凝固点都大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因此温度计内的液体是酒精故答案为:4050;16;酒精1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会汽化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白气”,房间的温度越低,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越明显据此分析房间甲和房间乙的气温【解答】解:由图中可知:甲房间中壶嘴冒出的“白气”更多;“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甲房间壶嘴冒出的白气多就说明了甲的气温低故答案为:低于18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汽化和液化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这里钨丝先后发生的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升华和凝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白气”是由于水汽化成水蒸气,再液化形成的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解答】解:当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水受热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冷而液化成小水滴,即为“白气”;因灯丝在高温下会发生升华现象变成气态钨,当气态的钨遇到冷的灯泡时,又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上,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19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由速度和时间的图象判断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在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上画出路程和时间的正比函数图象【解答】解:由vt图象知,电动玩具车的速度保持不变,电动玩具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并且能读出速度大小是2m/s,由v=得s=vt,可以计算电动玩具车在1s后、2s后、3s后、4s后、5s后、6s后的路程分别是:2m、4m、6m、8m、10m、12m,在st图象上画出路程和时间的对应点(1,2)(2,4)(3,6)(4,8)(5,10)(6,12),用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0一支合格的温度计,将液体泡沾上酒精,放在空气中,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象(室温约为20)【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酒精会蒸发,蒸发吸热会导致玻璃泡的温度降低【解答】解: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20,当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如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21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1)冰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如果是晶体,熔点是0(2)该物体熔化过程持续了3分钟(3)在AB段过程中,物体的状态为固(4)由图象知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2)在晶体的熔化图象上有一水平线段,该线段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3)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4)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活中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解答】解:(1)如图,冰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并且熔点为0;(2)由图可知,冰从第1分钟开始熔化,到第4分钟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3分钟;(3)由图可知,冰在AB在段过程中,温度没有得到熔点,处于固态;(4)由图象知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实验中看到有“白气”,是烧杯中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答案为:(1)晶体;0;(2)3;(3)固;(4)100;不变;液化2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B=40.0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vBCvAC(填“”、“”或“=”)【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2)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3)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解答】解: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物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用时较长,方便测量时间(1)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BCvAC故答案为:(1)40.0;25.0;(2)小;(3)同一位置;(4)23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能(能/不能)成功实验乙不能成功,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放大实验现象【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解答】解: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甲、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月球上作图甲实验,泡沫小球能被弹起;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泡沫小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答案为:被弹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能量;能;不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放大实验现象五、计算题(满分12分)24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18:00 0 蚌埠 22:00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8:00 1463 由表中可知:(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据表中的数据可得火车从上海开往蚌埠所用的时间和两地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s=484km0km=484km;(2)列车从上海出发到达蚌埠所用的时间,t=22:0018:00=4h;(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121km/h;答:(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484km;(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4h到达蚌埠;(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21km/h25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1)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2)若按喇叭同时,汽车停止运动,驾驶员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1)驾驶员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2)若按喇叭同时,汽车停止运动,声音传播的距离为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的2倍,又知声速,利用速度公式变形计算时间【解答】解:(1)根据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2s=4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2s=680m,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360m(2)若按喇叭同时,汽车停止运动,声音传播的距离:s=2s=2360m=720m,则驾驶员能听到回声的时间:t=2.12s答:(1)按喇叭时距山崖有360m(2)若按喇叭同时,汽车停止运动,驾驶员过2.12s能听到回声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量中,测量得到的数值称为测量值,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若测量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等就会造成测量的在测量中,是能够避免的,而是不能而且也是不可能避免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如右图所示的标志牌,可见这个路段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km/h,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最快需要h3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4晶体在熔化过程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热,温度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其中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状态5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6如图所示是龙舟大赛的比赛场景运动员通过鼓声来统一划船的节奏,鼓声是由鼓面产生的划水时运动员相对于龙舟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运动员离开龙舟后,龙舟所受的浮力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7萍萍帮妈妈涮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产生的,根据声音的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8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是它发出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很大,对附近居民来说反而成了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9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一是在减弱,二是在减弱,三是在减弱在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才能保证休息和睡眠10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吸收/放出)热量二、选择题(每题3分)11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较短,而尺的量程较大,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用尺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来测量如使用同学们手头常用的文具刻度尺,第一次从零刻度起测量,第二次从1cm的刻线起测量这样做并求平均值的优点是()A可以防止测量的错误B可以减小因估读带来的误差C可以避免误差D可以减小因估读和尺的刻度不均匀带来的误差1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3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14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15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16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18针对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声源的振幅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污染19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20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吸热,温度不变D放热,温度不变21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22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三、实验与探究题23下面是小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2)这些特性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24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的作用是;(2)金属片的作用是;(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S1=75t1=2.6V1=28.85cm/s2S2=75t2=2.5SV2=cm/s3S3=75t2=2.5SV3=cm/s25用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一组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烧瓶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四、综合与计算26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若某轿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大桥,问轿车通过整座大桥需要多少时间?27北部湾大道贯穿我市市区通过高速公路可直达自治区首府南宁,某轿车司机于上午8时正从北部湾大道高速入口处时看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南宁?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量中,测量得到的数值称为测量值,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若测量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等就会造成测量的错误在测量中,错误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是不能而且也是不可能避免【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解答】解: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误差可以减小,我们可以采取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可以避免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答案为:误差,错误,错误,误差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如右图所示的标志牌,可见这个路段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最快需要0.2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的位置改变,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由标志牌读出速度和路程,根据v=求出行驶时间【解答】解: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标志牌中“40”是限速牌,表示在此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v=40km/h;“西江大桥8km”表示从此处到西江大桥的路程为8km,由v=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位置到西江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t=0.2h故答案为:司机;40;0.23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3【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解答此题要知道物理学中0和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贸易经济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热线中心考试模拟题
- 幼儿园小不点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员证考试重点案例及答案
- 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讲座
- 2025年宠物店员初级面试常见问题集
- 2025年工程造价工程师专业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与课件融合
- 2025年财务管理专业求职面试指南与模拟题答案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中级考试知识点详解与模拟题
- 校园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会
- 《大数据基础》 课件 项目一 走进大数据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