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教案第五六七八单元.doc_第1页
三下教案第五六七八单元.doc_第2页
三下教案第五六七八单元.doc_第3页
三下教案第五六七八单元.doc_第4页
三下教案第五六七八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7 难忘的八个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把字写规范。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师爱的伟大和无私,懂得获得爱的幸福和美好。3、在读课文的同时能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展开小组讨论,对文章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伦纳德老师关爱残疾儿童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创新点读课文的同时能提出问题时 间2课时教具1学生搜集有关师爱的故事。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手段、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尊敬残疾人,就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残疾的小姑娘,体验一下她的感情生活。板书:难忘的八个字2(哪八个字?谁说的这个八个字?为什么难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地读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2、利用拼音进行拼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3、检查读书效果(1)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气恼、伦纳德夫人、缘故、测验、依次、复述、是否、挺好、或者、抚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a、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b、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提示、强调以下字的笔顺: 重点指导:挺(中间不是走之旁) 唇(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注意里边的上部要写紧凑) 嘲(左、中、右三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的比较) c练习书写:选写一个自己最想练的字进行书写。三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作者因为先天缺陷,因此很自卑,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她撒谎,她弄虚作假。自从老师对着她的耳朵说了“八个字”后,使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四、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小女孩为什么对同学撒谎心里就好受点?“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是什么原因?用做假的办法对付耳语测试,怎么理解?为什么伦纳德夫人说的八个字会对小女孩产生那么大影响?等等)。2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你认为哪个问题重要,你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有关的课文。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找要好的伙伴讨论。3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伦纳德夫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谈了对伦纳德老师的初步印象,我们都被伦纳德老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以及“我”爱伦纳德老师的深情所感动着。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继续欣赏这篇课文。二、理解、感悟文章内容。1、指名分段读课文。(配背景音乐)2、出示中心问题:“我”为什么对伦纳德老师说的八个字难以忘怀?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重点词句,并说说理由。(2)在小组内交流、归纳大家的看法,组织好语言,最后把本组意见在全班交流。3、人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全班交流。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出示重点句段,反复品读. (1)这位胖胖的、很美、很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愿你是我的女儿!”思考:老师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结合听力测试的经过)老师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应该怎样读?()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令我终生难忘。思考:“受了怎样的伤?”以前“我”对人生的看法是什么?(结合“我测试时的心理活动”)现在“我”会想到什么?()“一个小女孩儿,有着一副畸形难堪的嘴唇,弯弯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喜欢我,更没人会疼我。”想象:这个小女孩会有什么样的感受?5师问:在你的眼里,伦纳德夫人是一位怎样的老师?(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进行总结)6出示语句,讨论: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思考:(1)为什么“都”、“更”? (2)“喜欢”什么?“敬”什么?“慕”什么?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1、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会想些什么?2、你想对这位老师说什么?3.小结:伦纳德老师轻轻的对“我”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温馨的、充满爱意的话语似一束阳光射进“我”的心田。他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老师不因为“我”长得难看而嫌弃“我”,却给了“我”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关爱;他的爱让自卑的“我“恢复了自信心,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四、感情朗读加深理解1放朗读录音,激发兴趣。2学生自由练读。3指名分节读。五、总结并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1黑夜里的一盏灯火,寒冷时的一件外衣,都会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心,去关心你的朋友,不帮助那些需要有困难的人,你也会体验到一种快乐。2、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一个熟悉的人的长相特点,写下来。六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Yn w qng xe c yn zu chn( ) ( ) ( ) ( )2.比一比,组词。潮( ) 晨( ) 检( ) 稍( )嘲( ) 唇( ) 验( ) 梢( )列( ) 测( ) 鞋( ) 挺( )烈( ) 侧( ) 挂( ) 庭( )3.读课文并天空。( )的嘴唇 ( )的鼻子 ( )的牙齿( )的头发 ( )的眼睛 ( )的心灵4.读句子,并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的长相越来越与众不同。 2.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 5.填空。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 )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 )、( )心灵,改变了我对( )的看法。6.片段练习。 用“我敢肯定老师是喜欢我的”开头,写一段话,要写出“喜欢”的原因。教案修改与调整版书设计17难忘的八个字温暖我冰冷的心老师对我真挚的爱我希望你是我女儿安慰我受伤的心 改变我对生活的看法自我评价 领导审阅课题18 心中的那盏灯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难点学生能理解课后第二题练习题的含义。创新点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时 间三课时教具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手段、方法结合学习目标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情:1、出示各种灯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分别出现不同的灯笼图片)在过去的年代里,过春节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夜晚打着灯笼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灯笼的故事。2、板书课题:心中的那盏灯 3、指名(23人)读课题。 4、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会问: 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为什么说心中的灯?这盏灯什么样?什么留在了心中?)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 检查认字情况。 (1)课件出示有关词语,反复、多种形式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略) 重点指导“盏”、“巷”、“夸”(3)默读课文,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4)回答部分问题:心中的灯是什么?三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四、作业 搜集有关父爱的故事诗歌。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并提示相关词义,区分同音字。 出示生字卡片,巩固重要笔画或易错笔顺。二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使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曲线画出。抓住重点问题,全文阅读,尊重学生感受,从情感入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出示学生说到的语句,进行感悟朗读: (1)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重点引导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感觉: 1“停”、“擦”、“捂”。说明一直摸着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活打磨。 2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爸爸这样做要干什么?(继续打磨冰灯龙。) 3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前面的做灯笼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态度,感受爸爸的爱。 (1)父亲疾步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引导学生通过“疾步”、“连连”、“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感受爸爸当时的心情。 (2)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此处以读代讲:评议“分明”、“真凉”该如何读。 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在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小组讨论。 ()交流:理解: 为什么痛快?想象:夸奖什么?心理珍藏的是什么?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四布置实践活动: 1.分角色自愿组合朗读课文。 2.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专题采访,请父母讲一讲对自己感人的爱的故事。五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Xing shu b l zh ling zu ji chun xing ( ) ( ) ( ) ( )Yn yu p su bng dng m m h h (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习俗 ( )的乐趣 ( )的小花( )的地方 ( )的双手 ( )的泪珠3.扩词练习。碎( )( ) ) 街( )( ) ) 质( )( )() 夸( )( )() 隐( )( )() 勾( )( )( ) 4.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5.选词填空。夸耀 夸奖 夸张(1)小明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受到了乘客的( )。(2)林林总是( )她妈妈做的菜好吃,今天我亲自尝过后,才知道果然是名不虚传。(3)在写作文时使用恰当的( )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引发读者的想象。5.仿照课文中描写灯笼的语句,写一写自己的小摆设。教案修改与调整版书设计 18心中那盏灯 托着 打磨父亲 擦擦手 暖和一会儿 (父爱之情) 又打磨自我评价 领导审阅课题19 十二次微笑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疏谅询”等6个字,会写“项药稳”等15个字,学习“小心翼翼、热情洋溢”等词语。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空姐的真诚服务。3.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一位乘客对空姐的态度变化中,体会空姐微笑、真诚的服务所带来的理解和信任。难点引导学生从一位乘客对空姐的态度变化中,体会空姐微笑、真诚的服务所带来的理解和信任。创新点结合上下文,理解乘客情绪变化的原因,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 间2课时教具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手段、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因题设疑。同学们,我们在前边学习了难忘的八个字和心中那盏灯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十二次微笑,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真诚相待换来理解与信任的。二、试读课文,感受真诚,学习生字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读中勾划生字.3.自学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4、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认读书写生字。(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帮助纠正朗读错误。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2、读后深思: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求教同学。五、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找一找乘客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标画出相关的语句。2.学生自学后汇报。3.根据汇报出示有关语句,共同探究。句子(1):那位乘客抬起右手,指着手表说:“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看看,都过了多久了?”句子(2):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不理睬她。句子(3):那位乘客脸色一变,想说些什么,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在上面写了起来。句子(4):乘客留言本上的句子。4学生讨论句子的意思。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分别读出不同的心情。三、了解空姐的做法,体会其诚意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描写空姐活动的语句。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子。3.引导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情感。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2.小组合作练习朗读。3.班级汇报。五、总结全文1.思考:乘客青学的变化和空姐的做法有关系吗?2.小姐:课文中的十二次微笑,是空姐的真诚。她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乘客的心,所以乘客还希望有机会乘坐这趟航班。六、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Chng k yn w yun ling wi q l t( ) ( ) ( ) ( ) ( )2组词。杯( ) 谅( ) 副( ) 延( )怀( ) 惊( ) 幅( ) 挺( )3选用下面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吃药 坚持 小心翼翼 余怒未消 4写出下面的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杜鹏程( ) 陈残云( ) 王任重( )刘海粟( ) 丁慧中( ) 焦若愚(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飞机( )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2)空姐( )地把留言本交给乘客。(3)你的十二次微笑,( )打动了我。6.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1)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 ( )(2)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 ( )(3)空姐虽然心里很委屈,但还是面带微笑。 ( )7.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1)她惊奇地发现,这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而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2)无论空姐怎样解释,这位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3)空姐虽然心里很委屈,但还是面带微笑地把留言本交给乘客。 教案修改与调整版书设计19十二次微笑空姐 乘客 急步来到客舱 怎么回事? 小心翼翼 不合作的样子 微笑服务 不理睬 递了过去 真诚的话语自我评价 领导审阅课题20* 救命骨骼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骨俱捐赠”等9个字,学习“为之动容、志泪俱下”等词语。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救命骨髓所饱含着的两同胞的骨肉之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深深的情感,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亲情。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深深的情感,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亲情。创新点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作出相关的标注时 间1课时教具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新鲜的柳条和榆钱手段、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引入: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孩子正从自己家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伸手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试验,让这位母亲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是啊!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力量,避免了惨祸,拯救了孩子。是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救命骨髓这篇课文中, 3、 板书课题(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读课题) 4、 学生质疑课题,说出心中的疑问。 二、创设情境,酝酿血脉亲情 1, 孩子们,看着你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听着你们银铃般的声音,不禁让老师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个学生,她和大家一样有着如花的年龄,对未来也有着无限美好的僮憬,然而她却有一段不幸的遭遇。(出示课件我想回家) 2, 简介课件相关内容,营造分围。 3, 孩子们,每年我国会新曾约4万白血病患者,其中有近3万多人是因得不到相配的骨髓而离开我们的,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看来骨髓对白血病患者来说意味着的是生的希望! 4, 板书课题(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读课题) 5, 学生质疑课题,说出心中的疑问。 二、潜心会文,感悟血脉亲情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作出相关的标注。 2、(出示:病床图)他是谁?又有怎样的遭遇? 3、他就是四川省乐山县年仅16岁的白血病少年,此时他已是生命垂危。 4、孩子们,当父母得知孩子的病情时,他们怎样?出示: “白血病”!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俩几乎晕倒。大夫,求你一定要救救他,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们俩苦苦哀求着。 (1) 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揪心? (2) 什么是“晴天霹雳”?是什么事让父母觉得犹如晴天霹雳? (3) 是啊!父母知道白血病的严重,他们年仅16岁的唯一的儿子危在旦夕,此时父母的心情如何?(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读父母的话) (4) 此时父母 已是痛切心扉,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生回答),于是他们苦苦哀求着大夫,读“大夫,求你. .啊!” (5) 假如我们都是少年的朋友,亲人,你将如何哀求大夫?(指名读) (6) 孩子们,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看到了一对已濒临崩溃的父母,也让我看到了父母对儿子那真切的爱。二、品味语言,感悟“海峡两岸情”。1.孩子们,父母此时想挽救少年的生命,还有谁在努力挽救他的生命?请大家默读课文58自然段,找出答案画出来,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标注出来。2.集体交流汇报。(学情预设,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的先后随机引导品味) 出示: 为了对俩岸骨肉同胞的生命,当天上午8时30分,这个年轻人把自己滚烫的骨髓捐献了出来。(1)边读边想,浮现画面。孩子们,你们试想一下:一位台湾青年静静的躺在床上,针头刺进肌肤,他忍受着刺骨的疼痛,他心里会怎样想?(2)感受台湾青年无私的爱。他们真的是骨肉同胞吗?(不是)是啊!他们甚至连彼此的姓名都不清楚,但台湾青年却能够为了一个不知名的普通少年忍受巨痛,这位青年捐献出的仅仅是骨髓吗?(生回答)(3)引导体会,指导朗读这是浓浓的爱,这是深深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让我们带着这情,这爱再来读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生命,台湾青年忍受着针头刺进骨头时阵阵疼痛,这又怎能叫人不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来读也许台湾青年和少年永远不会在见面,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骨肉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血脉亲情,必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念再来读 出示:时间就是生命。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立刻派专家提着那只装有救命骨髓的小箱子,火速从花莲飞到台北,又马不停蹄地从台北转机到香港,又从香港飞往成都。(1) 情景预设,感受紧张氛围。孩子们,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此时年仅16岁的少年处于生命的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骨髓顺利移植,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骨髓的保存期也仅仅只有24小时,因此慈济医院的专家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与时间争夺生命。(指名读)(2)谈话引导,体悟真情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慈济医院的专家们是如何奔波的?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慈经医院的专家们如此奔波,如此争分多秒,这十几个小时里纵然有重重的困难,也无法阻拦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啊!此时此刻。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两个子“感动”,让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终于,这饱含着俩岸同胞爱心的救命骨髓准时送到了手术台前。台湾同胞的骨髓植入了内地白血病少年的身体。少年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情境交隔,理解感悟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板书:台湾 大陆)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少年得救了,你高兴吗?请高兴地读(指明读)你激动吗,你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谁?最想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谁?(学情预设:少年的父母、台湾青年、花莲慈济医院的专家及医护人员,所有关心少年的人。)(2)指导朗读,情感升华。孩子们,此时此刻,再也没有比这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告诉所有关心少年的人吧!读四、拓展延伸,传承血脉亲情过度:孩子们,文章学到这儿,让我们再一次回头来细细品味文章的最后几个字跨越海峡生命桥。1、 在你心中,这还是一个普通的桥吗?(学情预设:用爱架设的桥,延读少年生命的桥)2、 是啊!这岂止是一座桥,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3、 虽然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虽然我们之间有几十年的文化隔阂,但是却能为了一个普通的生命而竭尽所能、密切合作,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两岸同胞如此心心相连?(板书:血脉亲情)(学情预设:因为我们是骨肉同胞,我们有着血脉亲情)4、 再次回味课题:(1)为什么要用“救命骨髓”做题?(2)齐读课题,把这血脉亲情留在我们心中,生读再读课题,把这血脉心情铭记我们心中,生读再读,把这血脉亲情世代传承下去,生读5.教师小结五、作业设计1.抄写下面的词语。晕倒 声泪俱下 苦苦哀求 滚烫2.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词语。( )地等候 ( )地诉说 ( )地哀求( )地寻找 ( )地努力 ( )地恶化( )的合作 ( )的骨髓 ( )的身体3.成语对对子。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 ) 指鹿为马( ) 精雕细刻( ) 雪中送炭( ) 伶牙俐齿( ) 4.写出描写人物互相关心的四字词语。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院子里载了一簇引人注目的美人蕉,我天天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美人蕉长大后有成株的玉米那么高。绿里泛红的叶子像一把把大蒲扇。一阵凉风吹来,叶子互相碰撞,发出“噼啪”的响声,好像在唱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一天,我去给美人蕉浇水,发现美人蕉开花了。多美的花呀!那鲜红的花瓣还镶着金黄的斑纹。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洒在美人蕉上,宽大的叶子翠色雨滴,花儿像燃烧正旺的火苗,越发红得耀眼。 (1)在正确的读音上画“” 碰撞(zhung chung) 一曲(q q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盼望( ) 增添( ) 好像( )(3)填空。美人蕉的叶子有两个特点: 1( )2( )(4)用“-”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5)抄写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对美人蕉喜爱的句子。 教案修改与调整版书设计20 救 命 骨 髓 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花莲台北香港四川乐山台湾 血脉亲情 大陆 自我评价 领导审阅课题语文百花园五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1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和组词,培养辨识汉字的能力。通过选词填空的练习,培养学生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2通过背诵成语,积累语言。3阅读书信,体会巴金爷爷的思想感情,懂得书信格式。4围绕本单元关于“爱心”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实践活动,并把自己得到的关爱、帮助写成一封感谢信。重点积累语言,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难点掌握书信格式,写一封感谢信。创新点把自己得到的关爱、帮助写成一封感谢信。时 间2课时教具词语卡片手段、方法讲解法。比较法,示范引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语文百花园五去畅游一番,看看谁的收获最多。二、辩字组词1 读题目,明要求。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2出示所有字,让学生找出每组字的特点。(每组都是形近字,读音相同或相近。)3分组辩字(找出相同部分和不同地方)在分别组词,看谁组得又对有多。4把学生组的词读一读。三、选词填空1 找出“增加、增强、增添”三个词的意思相同的地方。2 用三个词分别进行动宾配搭,从而体会它们的意思有不同。3 选词填空。4 分组(或指名)读填好的句子。5 自由读第二组的三个句子,然后试着填空。 6 指名回答并订正。7 齐读这三个句子。8 三个词分别进行动宾搭配。四、读读背背1 自由读这些词语,感知这些词语都与关爱、情谊有关。2 指名读、纠正读音,再齐读。3 让学生选择自己理解的词说说意思, 不理解的可由老师说大概意思或让学生查工具书理解。4 自由读,熟读能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阅读平台”“能说会道”。 课前准备:分小组制定献爱心的活动计划,并开展献爱心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检查背诵“读读背背”里的词语。 二、阅读平台1 自由读书信,做到读通、读顺。 2 小组合作读书信,互相纠正读音,思考并讨论:巴金爷爷再给家乡孩子们的信中,讲了哪几方面的情况?表达了巴金爷爷怎样的思想感情?3 指名汇报,并相机订正。 4 引导学生懂得书信格式。内容(五方面):称呼、正文(包括问候语)、祝颂语、书名、日期。格式:题目在第一行正中,称呼在下一行顶格,然后写冒号;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正文下一行空两个写祝颂语;下一行右下角署名;署名下面是日期。三、能说会道1 想一想: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有什么让人感动的事情? 2 选择最让人感动的事情在小组里说一说,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3 小组推选同学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发言情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笔下生辉(写一封感谢信)。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读课文中的内容,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二、说一说想一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谁给你的关爱最多,或印象最深刻,是怎样关爱你的。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三、议一议1 我们要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他(她),格式是怎样的?2 在正文里我们可以写什么内容? 四、写一写:把刚才说的、议的写成一封感谢信,注意书信格式要准确,正文内容要写具体些。教案修改与调整版书设计自我评价 领导审阅课题21 放飞蜻蜓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重点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难点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创新点品味语言文字,练习对话时 间2课时教具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翠鸟挂图。手段、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1、指读以下词语:放飞理想、放飞青春、放飞心情2、理解“放飞”:纵放出去,任其高飞。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放飞蜻蜓(板书课题)读题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蜻蜓的曾经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要“放飞”?谁放飞?怎么放的?)二、初读课文: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2、自读课文:A、一读注意编写小节,画出生字词语。B、二读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四人小组讨论。C、三读注意把每个词语句子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大意。3、读后交流:A、读准字音:蜻蜓陶行知慈爱抚摸孑孓复杂B、理解:慈爱:慈祥。孑孓:蚊子的幼虫。口吻:口气。D、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4、再读课文按照以上“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5、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涉机纠正读音。三、学习生字:1、学生带读生字,注意“抢、蝇”后鼻音。2、分组互相学习生字,识记字形。3、交流,辨析:抢枪 蝇绳 纹蚊钩构 饿我 夏复4、指导书写5、描红习字四、布置作业: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2、介绍陶行知其人。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第一段:1、指名读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第三段:1、指名读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来!课文重点段:1、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小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4、课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A、从蜻蜓本身讲:它是益虫,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尾巴可以掌握方向,保持平衡,饿极时自己吃自己的尾巴,而且眼睛大,看得清四面八方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不摆架子,方法巧妙。(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C、陶行知先生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所以孩子觉得新鲜有趣。5、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把蜻蜓放飞。我们练习一下谈们的对话,注意把握人物的特征。6、指导同桌练习全班展示三、归纳总结1、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以后,回自觉自愿地把蜻蜓放飞?把前面大家讨论的做个归纳。2、听了他们的理由,我们真的也想把这只蜻蜓放飞,一起读一读“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读出大家一同的愿望。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查找资料: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教案修改与调整版书设计 21 放飞蜻蜓 教育 捉 陶行知 孩子 说 蜻蜓 保护益虫 放自我评价 领导审阅课题22在金色的沙滩上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动物的兴趣。重点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难点理解词语和含义,学习分析与概括创新点.抓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