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1八年级语文十一月份试题-.doc_第1页
2013-2014-1八年级语文十一月份试题-.doc_第2页
2013-2014-1八年级语文十一月份试题-.doc_第3页
2013-2014-1八年级语文十一月份试题-.doc_第4页
2013-2014-1八年级语文十一月份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 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北滩乡教育管理中心2013-2014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11月份考试题(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 一、基础识记(31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人生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很多功成名就是逼出来的。方海权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鸿鹄h 流杵ch 恐吓h 消遣qinB、弓缴jio 炫耀xun 嗜好sh 狡黠xiC、辟若p 潜逃qin 勉强qing 懈怠xiD、九轫rn 庞大png 余暇xi 尴尬gng3、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当代作家B、黄生借书说袁枚清代文学家C、论语孔子春秋D、窃书记林海音当代女作家4、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4分)敏而好学 摇尾乞怜 丑态必露 虚怀若谷 ( )不耻下问 三翻五次 略施小计 一丝不苟 ( )物及必反 一笔勾销 正襟危坐 心无旁骛 ( )劳师动众 人赃俱获 当人不让 煞有介事 ( )5、袁枚,代文学家,晚年号主人,通过黄生借书说一文,表达了“”(原文)的观点,篇末将黄生和自己对比,委婉告诫他“,”(原文)。文章题目中是“说”是。(7分)6、默写(12分)学而不思则罔,。不不,不不。“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三个来。二、阅读(49分) (一) 水性江南王本道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呜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7、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内容,要能体现刚柔相济的江南美。(4分)江南的水,既_又_;江南的风物,既风姿绰约又雄伟挺拔;江南的人,既_又_。8、作者在第二、五两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2分)9、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3分)美丽传说:诗句:10、仿照文中画线句,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拟一句歌词。(2分)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 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_,_。(二)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强假()惴惴()庋()俟()省()素蟫()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假:业:姑:辄:13、辨析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C、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D、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4、下列多义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然B、与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往借不与天下物皆然 为一说,使与书俱C、之D、为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若业为吾所有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为一说,使与书俱15、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为例,从正面例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B、将“强假”与“为吾所有”两种情况放在一起,对比了两种不同的心境。C、将“余幼”时与“通籍后”的读书情形作一对比,以此突出少时借书来读的专心。D、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以此来勉励黄生,希望他能够努力读书。16、翻译下列句子: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2分) 学校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基础识记(31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人生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很多功成名就是逼出来的。方海权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鸿鹄h 流杵ch 恐吓h 消遣qinB、弓缴jio 炫耀xun 嗜好sh 狡黠xiC、辟若p 潜逃qin 勉强qing 懈怠xiD、九轫rn 庞大png 余暇xi 尴尬gng3、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当代作家B、黄生借书说袁枚清代文学家C、论语孔子春秋D、窃书记林海音当代女作家4、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4分)敏而好学 摇尾乞怜 丑态必露 虚怀若谷 ( )不耻下问 三翻五次 略施小计 一丝不苟 ( )物及必反 一笔勾销 正襟危坐 心无旁骛 ( )劳师动众 人赃俱获 当人不让 煞有介事 ( )5、袁枚,代文学家,晚年号主人,通过黄生借书说一文,表达了“”(原文)的观点,篇末将黄生和自己对比,委婉告诫他“,”(原文)。文章题目中是“说”是。(7分)6默写(12分)学而不思则罔,。不不,不不。“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三个来。二、阅读(49分)(一)水性江南王本道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呜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7、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内容,要能体现刚柔相济的江南美。(4分)江南的水,既_又_;江南的风物,既风姿绰约又雄伟挺拔;江南的人,既_又_。8、作者在第二、五两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2分)9、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3分)美丽传说:诗句:10、仿照文中画线句,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拟一句歌词。(2分)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 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_,_。(二)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强假()惴惴()庋()俟()省()素蟫()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假:业:姑:辄:13、辨析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C、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D、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4、下列多义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往借不与天下物皆然为一说,使与书俱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若业为吾所有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为一说,使与书俱15、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为例,从正面例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B、将“强假”与“为吾所有”两种情况放在一起,对比了两种不同的心境。C、将“余幼”时与“通籍后”的读书情形作一对比,以此突出少时借书来读的专心。D、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以此来勉励黄生,希望他能够努力读书。16、翻译下列句子: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2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注释】达:通达,应用。奚:何处,哪里。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审问:详细探讨。1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非学无以致疑 致疑:提出疑难问题 B、舍问,其奚决焉? 决:判断,解决C、问焉以破其疑 焉:他 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正:正确1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_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_19、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2分) _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20、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2分)_(三)读书与思考钟敬文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2、第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23、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2分) 24、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2分) 25、选文在论述读书时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另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26、结合选文,填充下面的读书卡片(其中“内容摘要”一项要求用你自己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27、请简要介绍一种你的读书方法。(2分) 三、习作(40分) 31、我不再_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自卑、天真、害羞、等待、贪玩、空想、贫穷、想爸爸、赶时髦、拥有宁静、相信眼泪、低人一等、放纵自己2写成600字左右的记叙文。3书写工整、规范。600 班级 姓名 学号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注释】达:通达,应用。奚:何处,哪里。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审问:详细探讨。1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非学无以致疑 致疑:提出疑难问题 B、舍问,其奚决焉? 决:判断,解决C、问焉以破其疑 焉:他 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正:正确1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_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_19、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2分) _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20、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2分)_(三)读书与思考钟敬文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