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教:洛一高 亢文强 20161021 学习目标 1、了解“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诗歌欣赏 方法,能够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 法欣赏诗歌; 2、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 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 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 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诵读课文“以意逆志”部分, 用自己的话回答: 什么是“以意逆志”? 第一课时: 学习领会“以意逆志” 用 自己的 切身体会 推测作者写作 诗歌的本意 什么是“以意逆志”: 以 意 逆 志 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 的心思。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欣赏诗歌的基本的心思。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欣赏诗歌的基本 方法。方法。 孟子的话,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孟子的话,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 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 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从作品的 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 的主旨,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 意。意。 欣赏诗歌:方法一: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1: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愿望? 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一点的?(6分) 表达了士人要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愿望。( 2分) 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可以感受到这 一点。(2分) 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 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 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 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2分) 问题2、历来评者认为此诗“诗中有画”,那么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图景让诗人如此向往归隐生 活呢?试结合你的体验和感受描绘出诗中的画 面。 我们的人生体验对于欣赏古典诗歌也很有帮助。在正确解读 诗歌文辞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的体验去解读诗歌,我们就能真 正领会到诗中的情趣。 方法二: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你到过张家界的原始森林吗?你见过九寨沟的清澈溪水吗?你 注意过周山森林公园雨后的彩虹吗?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诗歌中去想象画面 清新、幽静、恬淡、优美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 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 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 忘怀世事。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qing:古代的一个民族。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 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 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 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表达边关戍卒的思乡之情 皇恩不及边塞? 我们如何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实践当中呢? 你有过长时间远离家乡的切身感受吗?你推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1.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 写菊花宁愿枯 死枝头,决不 被北风吹落, 描绘了傲骨凌 霜,孤傲绝俗 的菊花,表示 自己坚守高尚 节操,宁死不 肯向元朝投降 的决心。 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推测作者 写作诗歌的本意 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对欣赏诗歌也有很 大的帮助。如:诗歌山行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不少欣赏者认为”白云深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写 得最妙,说是从中看到了诗人的悠闲,你有过“山行”( 山中行走)的经验吗?你觉得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诗意解读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 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 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 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主观感受、生活体验: 路远、天寒、山险、时晚, 诗人行色匆匆,绝非漫步山间,悠闲看景。 但是,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 时候,哀伤叹息,反而在杏色匆忙之中,发现了美! 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 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 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 在正确解读诗歌文辞的基础上, 再结合我们的体验去解读诗歌,我 们就能真正领会到诗中的情趣。2、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 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 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 然在目。 现在人们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 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 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 ,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 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 把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对诗歌的理解中,还 可以生发新的旨趣。如: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我们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 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有时 还会超出诗人创作的原意,生发 出新的旨趣。 3、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 写了思旧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指暮年返乡,恍如 隔世;“怀旧空吟闻笛赋”指怀念老朋友 ;晋人王质入 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 知已经过了百年。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 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 怅惘的心情。 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理解。 “沉舟,病树”指代何人? 这两句诗表达什么情感? 超越原意 推陈出新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 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正万木皆春。 他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 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 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在欣赏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到了欣赏诗 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提出来的“以意逆 志”。而且孟子在孟子万章上说:“说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 为得之。” 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 ,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 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1、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2、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3、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小结: 作业 配套检测卷 课时跟踪检测(九)说木叶 必做:1-9题,11题。 选做:10题。 过程不详细的,要重做! 红笔纠错,晚自习8:10交。 第二课时: 学习领会“知人论世” 一、诵读课文“知人论世”部分,回答 : 什么叫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了解作者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 ,孟子主张孟子主张“ “读其书,不知其人,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 应该深入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全面了解了解 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与作者成为心灵相 通的好朋友。通的好朋友。 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 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 怎样运用“知人论事”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课 文中为我们归纳了三点?请找出相关语句。(6分) 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 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 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 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思考: 陶渊明生平为人及作品特点? 杜甫的生平为人及作品特点? 李白的生平为人及作品特点? 李商隐? 李清照? 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陶渊明隐逸诗人,田园诗人 魏晋时期政治斗争尖锐,战乱不断,不满现实而隐 “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孟浩然隐逸诗人,山水田园诗人 生当盛唐,为隐逸而隐逸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 )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李白豪放飘逸 (壮美,丰富多彩,变 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 浓郁 忧愤 蕴藉;语意的停顿挫折。)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知人论世 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 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鲁迅 2、境遇不同, 诗情有别 欣赏李清照的两首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 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 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 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2.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 么不同? 如梦令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郊游而写的, 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欢快的心境, 境界优美怡人,风格清新明快,不事雕琢 ,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 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 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 词作的开朗明快。 2: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如梦令,写于她少女早期,家境富裕 ,生活无忧无虑。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当时,正 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 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 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 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 苦痛。 3.时代不同, 精神迥异 欣赏边塞诗: 盛唐: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中晚唐: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q)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注:碛(q)里:沙漠) 宋代: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注: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楼船:战舰 瓜洲渡:地名, 今在镇江对岸。 大散关:地名,在陕西宝鸡县西南,为宋金交界 处。 塞上长城:作者自比。 堪:可以。 伯仲间:兄弟之间。 意为相差无几。 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每首诗中作者表达的不同情感。 豪迈,勇敢 悲壮, 惋伤 愤懑,哀痛 盛唐: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 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 虽然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 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 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电子商务B2B合作框架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版文化产业代理记账与文化资产评估合同
- 社区节水工作方案总结怎么写
- 商场超市促销活动方案
- 班主任下学期工作方案
- 银行安全生产月课件
- 中国液体活检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中国汽车盘式制动器总成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学校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
- 英语学科学习科组工作总结
-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说课稿
- GB/T 19701.2-2024外科植入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第2部分:模塑料
- 道路及市政管网改造工程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及施工准备方案
- 廉洁自律专题培训
-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
- 装配式围挡施工方案
- 四川达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2篇(含答案)(2003-2023)
- 助产士进修汇报课件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
- DL-T997-2020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 《阿里巴巴基本动作管理者必须修炼的24个基本动作》读书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