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总校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2012.doc_第1页
安阳总校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2012.doc_第2页
安阳总校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2012.doc_第3页
安阳总校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2012.doc_第4页
安阳总校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20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阳总校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知识积累阅读理解习作表达总分 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试卷整洁、书写端正、漂亮,加油哦!知识积累(98分)一、看拼音,写词语。(11分)dun lin qun su hng ko k sou chu y( ) ( ) ( ) ( ) ( )gui qio kng b k wi chu t( ) ( ) ( ) ( )sh j k ji jun lin ku w lng y( ) ( ) ( ) ( ) ( )y yng dn cu h i k qn jng bng jin zhng ( ) ( ) ( )wn xing gng xn ( )二、准确写出下面的同音字。( 22分 )xi 生( ) ( )花 ( )丽 ( )觉 y ( )备 ( )言 监( ) 防( ) 荣( ) 家( )户晓xi ( )谷 ( )客 ( )窄 应接不( )mi 倒( ) ( )花 ( )炭 ( )体jn 险( ) 英( ) ( )工 ( )马chng 真( ) ( )认 ( )堡 前( ) ( )相l 勉( ) ( )害 ( )益 斗( ) y ( )力 ( )见 建( ) 造( ) 文( )xng 严( )拷打 奇( )怪状 造( )别致 ( )云流水b ( )绿 墙( ) 回( ) 完( )归赵三、按音序排列。(2分)1、老舍 朱自清 安徒生 契诃夫 毛泽东 2 匪 锻 鞭 雅 四、选择题。(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语重深长 专心致志 养尊处优 座无虚席 B、数以千计 功无不克 行善积德 哄堂大笑 C、蜂拥而至 肃然起敬 和睦相处 死的其所 D、轻于鸿毛 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 千钧一发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莫名奇妙 聚精会神 随心所欲 B、两面三刀 语重心常 截然不同 C、惊心动魄 养尊处优 流连忘返 D、安然无恙 美不胜收 千均一发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完壁归赵 受益匪浅 张冠李戴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目瞪口呆 司空见惯 座无虚席 C、实事求是 迫不及待 舍本逐末 邯郸学步4、选择正确的一组在“( )”打“”,错的把错别字改正。(2分) 思潮起伏 恍然大悟 北风恕号 司空见惯 ( ) 触类旁通 流连往返 见微知著 张冠李戴 ( ) 天涯海角 纷至沓来 悬崖绝壁 津津乐道 ( ) 精益求精 革故鼎新 饱经风霜 神彩奕奕 ( )5、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劳累 积累 日积月累 果实累累 B、兴旺 兴隆 兴修水利 兴国安邦 C、强迫 勉强 身强力壮 强词夺理 D、记载 装载 满载而归 怨声载道6、下面各组词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磨练意志 珍惜粮食 坚持真理 拔高效率 B、改进方法 改善生活 改正缺点 改变面貌 C、发扬传统 精致表演 发生冲突 大战生产 D、感情深厚 爱护老人 声音低沉 爱戴儿童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五月的西湖是美丽的季节。 B、三个学校的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 C、我们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 D、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8、“风儿每天梳理着柳树姑娘的长发,等着燕子妹妹的到来。”下列句子中和这句采用相同修辞手法的是( ) A、雨,落叶般轻,针尖样细。 B、飞利浦手机够酷,够聪明,还很听话呢! C、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五、用“续”字组词填空。(4分) (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吃、可以用的东西,( )搬到岸上。 (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 )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3)最近,爸爸( )看了几场足球赛。 (4)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还要( )努力,争取在省运动会上冲进前三名。六、根据句意,用“然”字组词填空。(5分)谁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 )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之内交不出箭,诸葛亮( )要有杀身之祸。( )诸葛亮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答应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 )就会影响联合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定要用计谋战胜周瑜。后来,诸葛亮( )借箭成功七、句子加工厂。(4分)1、悦耳的歌声被我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2、画眉鸟在树上叫着(改成拟人句)、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晶莹的露珠。(把句子写简洁)、老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的作文水平有没有提高。”(改成第三人称转述)8、 判断描写方法,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的( )里。(5分)A、动作描写 B、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E、环境描写 学校: 班级: 姓名: 1、“啊?我才84分!”我的心里乱哄哄的,“一会儿回家怎么向妈妈交待呢?”( )2、他把手里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 )3、看到眼前的一幕,他面如土色,惶急又难言。( )4、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一定要努力呀!”( )5、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九、按要求写成语。(4分)1、考试时,同学们认真答题: 、 2、描写科学精神的: 、 3、描写艺术作品的: 、 4、描写人物心情的: 、 十、知识大盘点。(26) 1、桃花心木一文中,“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丛种树人的这番话中,我想到了传习录中的一句名言: 。2、考试结束了,李晓聪因为一道题没答出来深深自责。这时,我会用师说中的一句话来安慰她: 3、很多同学不愿意参加实践活动,我会用文心雕龙的一句话劝诫他: 4、联欢会上,同学们唱歌的、跳舞的、说相声的真是: (歇后语)5、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真是: (歇后语)6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 ,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七步诗中曹植有感于兄弟间相互残杀发出感叹: , ?7鲁迅先生一生与旧社会、国民党作斗争,为人民做牛做马,这正印证了他说过的话: , 8、连线。汤姆亚历险记 安徒生 美国鲁滨孙漂流记 契诃夫 俄国卖火柴的小女孩 列夫托尔斯泰 丹麦凡卡 马克吐温 英国穷人 笛福 9、“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出自名著 ,作者是: ,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 出自里面的成语有 ,歇后语有 “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名著 ,作者是: ,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 出自里面的成语有 ,歇后语有 “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名著 ,作者是: ,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 出自里面的成语有 ,歇后语有 “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出自名著 ,作者是 ,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 出自里面的成语有 ,歇后语有 10、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有忠于革命事业,把生死置之度外的 ,有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的 ,有漂流荒岛,顽强生存的 。有修筑京张铁路,为国争光的 、有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有 的桑娜,有 的贝多芬。十一、照样子仿写句子。(6分)1、 书是一把钥匙,可以帮助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书是一条小船, ;书是 , 。2、母爱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爱是 , 母爱是 , 3、如果我是清风,我将抚平人世间所有的创伤。如果我是 我将 如果我是 我将 阅读理解(30分)十二、课内阅读我知道(一)(9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又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1、文中画“”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A、声音延长 B、意思转折 C、提示下文 2、这段话中,“日子”指的是 (1分)3、这段话连用四个动词,请填在文中括号里,他们表达的含义是( )(3分)A、时间不知不觉的消失B、时间来得快,去得也快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4、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 5、本文作者是 ,你还知道他的 、 、 等作品。(2分)(二)(10分)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1、“啊!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分) 2、“四角的天空”指的是什么?分别写出来:(2分) 表面意思: 暗含的意思: 3、作者与闰土分别时,他们的心情短文是怎样叙述的?(2分) 作者: 闰土: 学校: 班级: 姓名: 4、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讲的是什么?(1分) 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少年闰土,作者是 ,原名 ,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 。你还知道他哪那些作品? 、 、 等。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 、 、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4分)十三、课外阅读。(11分)闲谈“读书法”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逐字地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有同样的热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趣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分)2、填表。(3分)姓名读书法3、联系上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是: (2分)4、作者为了证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1分)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5、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2分)(1)黑发不知勤学早, (2)读万卷书, (3) ,其义自现。(4)书籍是 。(高尔基)6、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概括。(2分) 习作表达(22分)一、口语交际。(2分)某校一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给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